提到腫瘤,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兩個字:癌症!
甚至是有人直接將腫瘤和癌劃上等號,認為只要查出腫瘤,就屬於癌症!
「腫瘤」顧名思義,就是出現在人體某一處的新生物,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局部腫塊,所以臨床將其稱為腫瘤。根據研究表明,腫瘤的本質就是一種基因病,但它並不是遺傳的。而是細胞在多種因素影響下,DNA發生了變異,人體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
這些變異的細胞具有單克隆性增生的能力,它們會不斷分裂和生長,繼而在體內形成新的生物。但是,雖然它起源於人體細胞,形成的腫物卻對人體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吸取原本屬於健康細胞的營養成分、對器官造成壓迫的傷害!
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其實並不能籠統的等於腫瘤,因為腫瘤有良性和惡性兩種。癌症僅僅指的是「惡性腫瘤」,它和良性腫瘤有本質區別。
以下三點,或許可作為良惡性腫瘤劃分的分界線:
1、形態、邊界不同:
良性腫瘤一般都是以球型、橢圓形等形態為主,且都有包膜存在、包膜非常完整,所以良性腫瘤和周圍的邊界較為清楚,用手可以推動。但是惡性腫瘤則不同,它的形態多不規則,有的甚至會長成潰瘍樣,表面凹凸不平。且由於癌腫表面沒有包膜分布,像樹根一樣伸出觸角到症狀組織中,所以它與周圍邊界並不清晰、用手無法推動、質地較硬;
2、生長方式不同:
良性腫瘤生長速度較為緩慢,且由於表面有包膜將其包裹,所以它一般都呈膨脹性生長,就如同慢慢吹起的氣球一般。而且,良性腫瘤細胞並不具備浸潤、擴散的能力。
相反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非常快,且由於與邊界不清晰,它呈現出了浸潤性、侵襲性增長,即可在原發病灶發展,還可向著正常組織浸潤,甚至是通過血液循環、淋巴系統等渠道,向著遠處的器官和淋巴結轉移;
3、破壞性質不同:
良性腫瘤對機體的破壞性較小,除非時生長在要害部位、或瘤細胞能分不出大量激素時,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癌症則完全不同,雖然早期癌變沒有疼痛感和其他症狀,但是隨著癌症不斷發展,不僅會對原發器官造成損傷、對周圍器官產生壓迫,同時還會出現轉移和擴散,最終導致患者多器官衰竭、併發症出現。而即便是手術將癌腫切除後,癌細胞仍然可能會再次復發、轉移!
總的來說,所謂良性腫瘤,就是不具備轉移、浸潤特點,對身體侵襲和傷害性較小的存在。通常,在切除良性腫瘤之後,患者復發率也非常低,絕大部分都不會再次復發。而癌症,就是具備侵害、轉移浸潤、擴散和消耗性質的惡性腫瘤,它具有強大的復發性!
所以,得了腫瘤並不等於癌症,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腫瘤位置、生長大小、腫瘤形態等方面進行判斷。在懷疑是惡性腫瘤時,僅憑影像學報告也不能得出明確結論,還需進行病理檢測,徹底明確腫瘤細胞的性質,然後再開始下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