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希特勒只發展經濟不搞侵略,如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會是德國嗎?

2020-12-17 陣匠

德國作為二戰的發起國,給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戰力驚人的戰爭機器,靠著一手閃電戰術基本上侵吞了大半個歐洲,從1940年4月開始,一直到6月25日,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德國就佔據了挪威、丹麥、比利時以及法國等國家。從這點上我們也能看出那時候的德國的確是實力驚人,但是在二戰結束以後德國卻是國力被削弱了很多,那麼假如希特勒當初只注重發展經濟不侵略,如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位置會是德國來坐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不妨先來考慮一下德國當初為什麼要發動戰爭。國與國之間的戰鬥又不是街頭流氓打架,不可能說我今天突然看你不太順眼,不如我們來打上一仗。從古到今爆發過那麼多場戰爭,雖然每次的理由也都各不相同,但是總的來說要麼就是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巨大損害,要麼就是戰爭有可能會帶來巨大利益,只有這時候他們才會選擇用戰爭解決問題。所以當時的德國又面臨著什麼樣的困境呢?

答案就是德國在經濟危機中受損嚴重。在1929年的時候世界上爆發了一次經濟危機,基本上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沒能倖免,德國自然也不例外,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社會開始不穩定,國家發展也變得越發遲緩。而且大家別忘了,那時候的德國在一戰裡也是戰敗國,他們還背著戰爭賠款,這無疑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經濟危機爆發以後,不少國家為了能夠及時止損,紛紛開始抱團,儘可能減少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德國卻沒有被納入任何一個圈子。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就算想專心於本國的經濟發展,他們拿什麼來發展呢?再這麼下去國內經濟都要崩盤了,那就真的是全完了。

所以說,德國當初之所以發動戰爭,主要目的就是擺脫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通過對外擴張打通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的復甦以及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希特勒只發展經濟不侵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不如說戰爭就是希特勒用來發展經濟的一種方式。如果德國最後贏了,因為得到了戰爭紅利,說不定他真的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歷史走向也會被改寫,但他們最後輸掉了,所以反而讓情況變得更糟。不過就德國在戰爭中表現出的侵略性來說,他們的失敗對世界來說也是一種幸運。

相關焦點

  • 希特勒若不發動戰爭,而是全力發展經濟,德國能成為頭號強國嗎?
    而二戰之後的德國,經濟實力也被削弱了許多。有人不禁懷疑,為何當年的希特勒非要發起這場戰爭呢?若是他帶領德國人民發展國內經濟,而不是侵略的話,說不定現在的世界一流強國的交椅,就是德國坐上去了。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能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嗎?
    後人出版過不少關於希特勒的傳記,然而不少希特勒傳,尤其是法國人所編著的書籍裡面,將希特勒描述成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瘋子和一無是處狂妄自大的無賴。毫無疑問,希特勒是一個極端民粹主義下誕生的惡魔,但是這樣的描寫,很顯然有失偏頗,他是德意日三國當中,唯一不依靠政變,而是靠著民選走上臺前的元首,德國人不可能都是傻子,為何他們心甘情願的將選票投給一個這樣的人呢?
  • 中國成為超級大國會侵略哪國?若侵略,日本早已是中國的一個省了
    超級大國主要是由擁有人口巨大、經濟超級力及軍事超強力這三大要素組成,再詳細解釋,它必須具備人口最多、經濟實力雄厚、軍力強大、科技發達、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以及社會凝聚力高度集中等,這就叫新型超級大國。
  • 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但是由於屬於二戰的戰敗國,德國面臨各方面的條件限制。例如「入常,」幾乎不用想。因此,在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方面,德國距離超級大國擁有天然的距離。由於受到了限制,德國無法發展航母、核武器等裝備,這屬於大國標配。德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都不算很大,人口數量與我國的四川省相當。由於國土面積有限,戰略縱深不大,自然資源也很有限。
  • 如果德國沒有發動二戰,專心發展能成為超級大國嗎?
    絕對不可能!二戰前期的德國表現雖然很是耀眼,但並不能掩蓋其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先天劣勢,比如說國土狹小、人口數量少、資源匱乏等短期難以改變的先天不足。很多人認為,德國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希特勒上臺後,無論通過怎樣的手段,忽悠也好,欺騙也罷,但終究將被凡爾賽合約壓制死死的德國重新強大了起來,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強國。
  • 德國老兵:如果沒希特勒出現,德國依然會發動二戰
    換句話說,如果希特勒在實現振興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奪回軍事主權以及完成把奧地利、蘇臺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等一系列計劃之後,在發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對波蘭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他留給德國歷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輝煌成就,而後來的戰爭災難也就不會出現。」
  • 如今的德國人對於希特勒是怎樣的感情?懷念還是恨?
    德國人恨希特勒嗎?或者說,德國人對於希特勒觀感如何,到底是恨他?還是對希特勒在戰爭初期的輝煌戰績嚮往不已,甚至如同許多中國網友一樣,對於希特勒十分崇拜?希特勒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德國人會恨希特勒,因為正是在希特勒瘋狂的戰略指揮之下,曾經在一戰之後迅速復甦並位列歐洲工業、科技第一的德國,最終淪為了二戰的戰敗國。德國戰敗後,德國不但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青年人口,無數德國工廠淪為廢墟,德國還近乎永久性地失去了十二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最慘的是,由於冷戰的爆發,德國還成為冷戰對峙的前線,就連國家都被一分為二。
  • 納粹金融巫師沙赫特:他締造了希特勒經濟奇蹟
    一方面,美國資本已經在德國陷得太深,太多利益攸關彼此糾纏;另一方面,德國重整軍備擴大採購的過程,對美國經濟恢復是一個良好的刺激。至於買了軍火要對付誰,反正不是美國。沙赫特博士給了一個多麼容易理解的理由啊,「如果德國能夠獲得它自己的原料而在經濟上得到發展,這只會有助於刺激一般的世界貿易。
  • 希特勒,德國高速公路不限速之父
    德國綿延1萬8000多公裡的高速公路不限速,這是德國人頗為自豪的獨特公路文化。德國是全歐洲唯一一個高速公路不設速限的國家,關鍵是人家車禍率還挺低,這就奇怪了。在我們的認知裡,不限速必定會滋生很多飆車黨,那麼也就必定會造成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受到挑戰。其實也有德國人是這樣認為的。2019年德國社民黨就向聯邦議會提出一個「高速公路限速」的議案,全國高速公路車速上限130km。結果壓倒性否決了該議案。德國人認為,高速公路無速限是他們的「公路傳統習慣」,既然是傳統習慣就不應該隨便更改。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若未發生二戰,世界上最少存在四個超級國家,中國不在其中
    01若未發生二戰,世界上最少存在四個超級國家,中國不在其中二戰發生期間,有很多國家牽扯其中,對比之前戰事來說,二戰是參與國家最多,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戰事。本身工業發展對於推動國家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但隨著那次大戰的發生,讓很多已經創造的財富,全部都化為烏有,同時也將世界整體格局,進行了大調整。二戰呈現出來的影響,持續到如今。當然,二戰也是一次轉機,因為有些國家因為這次戰事衰敗,同時也有國家因為這次戰事而崛起。如果當時二戰沒有發生的話,那麼現在世界上最少存在四個超級國家,絕對不會存在美國獨大的局面。
  • 趣知識;世界第一旅遊大國,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國
    一,法國是世界國際遊客目的地第一大國。據世界旅遊組織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法國穩居國際遊客目的地第一大國,總人次再創新高,達到8690萬,而法國人口2018年僅有6698萬,一個遊客比本國人口多的國家。
  • 二戰老照片:德國吞併奧地利,迎接希特勒的竟是鮮花和掌聲
    奧地利,從中世紀末期到一戰結束前,一直是歐洲大國之一,更是統治中歐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在地,然而這樣一個歐洲大國,在二戰時期,面對德國的吞併和入侵,卻一槍未發,直接投降,同是歐洲大國的法國的慘敗還要讓人大跌眼鏡,更驚人的是,在德軍入侵時,奧地利人反而用鮮花和掌聲來歡迎德軍,照片中民眾們分明是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後來雖然賠款有所減免,但是一直到2010年德國政府才向法國支付完最後一筆賠償金。如此嚴厲的懲罰讓戰後的德國經濟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而1929年—1933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更是讓德國社會陷入了嚴重的危機。苛刻的賠款使得德國民眾越發的仇恨《凡爾賽和約》,這給了希特勒執掌德國的天賜良機,希特勒正是憑藉著德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仇恨而上臺的。
  • 史上被侵略的國家無數, 哪些國家最難徵服? 中國不是第一
    原標題:史上被侵略的國家無數, 哪些國家最難徵服? 中國不是第一 近代以來,由於西方國家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因此西方國家不管是從經濟、軍事上都是領先與其他地方的。古往今來,為了自己國家的發展,很多勢力較大的國家都對其他的小國家發起過侵略戰爭。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氣得罵了一句話,如今成了流行語
    導語: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氣得罵了一句話,如今成了流行語日本是二戰時期的戰爭策源地之一,當時作為法西斯成員國的日本在世界上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組織了多條戰線,妄想徵服世界,何等的不可一世。可是你是知道嗎?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同為法西斯成員國的德國納粹元首希特勒氣急敗壞的罵了一句話,那句話是如今的流行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希特勒欲變柏林為超級城市 德國展出「世界之都」模型
    阿道夫·希特勒曾想建造出一個統治全世界的「世界之都」德國展出「世界之都」模型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德國納粹曾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納粹領袖希特勒巨大的野心在勝利中越發膨脹,他幻想把柏林打造成日後統治各國的「世界之都」。在這個瘋狂的計劃跟隨著希特勒的帝國夢湮滅60多年後,德國財政部終於公布了這個超級城市的幾何模型,向世人展示了希特勒當年的「雄心壯志」。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11日報導,希特勒當時打算將改造後的柏林命名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 德國日本兩國經濟名列世界前茅,幾十年來為何至今無法超越美國
    反過來,在對此看下日本、德國等國,日本和德國雖然自身實力也非常強悍,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但它們自身國土面積決定兩國很難發展成為類似美國這種超級大國!德國總面積如今大約35萬平方公裡,日本疆土總面積也大約30多萬平方公裡,兩國國土總面積加起來也沒用美國建國之初總面積多。
  • 日本人口,國土面積都不算多,那未來還會成為超級大國嗎?
    如果不遭到美國的打壓,日本早在八十年代經濟總量和GDP就超過美國了!如果不是美國的軍事管制,日本早就是擁有核武器的軍事強國了!我們該感謝美國嗎?德國可比日本牛逼,放開發展了吧,不也就那回事,日本當年就是發展受局限才侵略他國的,現在以後也都有這個問題,日本二戰後經濟騰飛是美國西方國家共同的扶持,如果單飛這些國家還得防備他麼,怎麼可能把各種高精尖技術個武器給他共享,你看到美國限制他,沒有美國,日本的戰鬥機,遁艦等等自己發展又如何,再牛能牛過冷戰蘇聯和美國?
  • 二戰前,法國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為何僅43天就被德國幹掉?
    二戰中,除了義大利因善於搞笑而聞名外,另外一個搞笑的國家就是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法國了,人們在對義大利的搞笑報以善意的微笑時,而對法國的搞笑則是嗤之以鼻,義大利在戰場上的表現「不佳」並不代表義大利軍事力量不強,而是義大利人不喜歡戰爭,比較熱衷和平而已,而法國在戰場的「不俗」表現則讓人大跌眼鏡,按說法國的軍事力量並不弱,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