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下單 價格透明 私人定製 一天350元「約」個導遊靠譜嗎
不想和一群人擠大巴,也不想在景點走馬觀花,更不想被強制消費,「網約導遊」成為一種新選擇。在手機上就可以預定當地導遊,方便快捷,同時直接和導遊溝通,滿足個性化需求,「網約導遊」獲得不少遊客的青睞。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一家旅遊服務平臺的相關訂單量是平時的5倍,呈爆發式增長。
儘管市場需求火爆,但「網約導遊」並未在河南獲得推廣許可,這一「新寵」涉嫌違規,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網約導遊」又有哪些利弊呢?河南商報記者為此進行了多方探訪。
現象
網上下單 一天350元就能約個「私人導遊」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阿霞的導遊團隊通過手機接了20單業務,其中最高一單收費3000元左右,帶遊客玩了3天。除了導遊服務費,其餘是遊客包車的費用,「去了鄭州、洛陽、開封幾個城市,我們給客人定製行程,安排車輛。」
他們是一家旅遊服務平臺的「網約導遊」。
「85後」導遊阿霞(化名)在2007年進入導遊行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常規帶團,「那時候經常帶一個大團隊,由於人多,約定集合和吃飯時間總是會被拖延,因此需要凌晨三四點出發,等結束工作時往往都已經晚上11點、12點了。」
改變發生在2016年,經過層層考核,她在線上平臺成了一名「網約導遊」,主要負責河南地區的導遊工作。「現在就比較輕鬆了,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每月收入七八千元。只要和遊客溝通好,整個旅行下來很順暢。」她算了一下,旺季最忙的時候她的團隊每天能接到八九單業務。
阿霞帶領著一個10餘人組成的導遊團隊,他們為遊客提供包車、徒步嚮導、民宿代訂、門票代訂等業務。阿霞在線上接到遊客諮詢,會根據遊客需求給出旅遊方案,如果是基本的導遊講解,就按照一天350元收取服務費,沒有其他額外收費,「如果客戶需要我們安排用車,推薦代訂酒店,代訂門票,會給我們支付相應的費用,我們給遊客規劃設計行程方案是免費的。」
成為「網約導遊」兩年來,她和團隊共完成了921個訂單,據她介紹,來河南玩兒的遊客多數會規劃3~5天的行程,以家庭出遊為主,旅遊地主要是鄭州、開封、洛陽,其餘的還有安陽、焦作、新鄉等。
數據
河南地區的註冊嚮導有50餘人 訂單八成來自鄭州和洛陽
攜程當地嚮導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9000多名嚮導可以預定,覆蓋全球近百個國家。
同程旅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暑期開始,同程旅遊平臺的「網約導遊」預定量有明顯增長,北京、上海、廣州、西安、蘇州、南京、杭州等暑期熱門旅遊城市的「網約導遊」需求量較大。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網約導遊」的預定人群主要是70後、80後和90後,從業6年以上的資深導遊最受歡迎,能夠同時兼顧導覽和司機兩項服務的導遊最搶手。
國慶長假是旅遊旺季,「網約導遊」也成了香餑餑。
攜程當地嚮導平臺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期間「網約導遊」一共服務了7萬餘人,其中國內服務人數達4萬餘人。目前,河南省地區的註冊嚮導有50餘人,其中82%分布在鄭州和洛陽,也是河南地區需求最旺盛的目的地城市。國慶期間,河南省86%的訂單來自鄭州和洛陽,同比增長2.5倍。
優勢
直接與當地導遊溝通 滿足一家老小個性化需求
對於遊客而言,「網約導遊」就好像是旅遊界的「滴滴」。以攜程旅遊為例,遊客一旦確定好目的地,就可以在平臺上查找當地嚮導,導遊的照片、服務特色及評論等信息一目了然。
阿霞前不久接待過一個40多人的團隊,團隊成員來自安徽、深圳,都是易經研究學者和愛好者,想來河南了解易經文化。針對這種「出乎意料」的非常規要求,她制定了一系列遊玩策略,遊客表示很滿意。
儘管這樣非常規的遊客不多,但在主流的家庭出遊中,阿霞也很注重「私人定製」:「我們需要考慮到每個遊客的需求,包括他們家裡有幾個老人,幾個孩子,老人孩子都處於什麼年齡段,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出行偏好,我們會綜合考慮所有因素來制訂旅遊方案。」
「預訂的酒店位置很好,周邊吃飯逛街也方便。有問必答,不錯的體驗!」「很正規,很尊重遊客要求,門票自理,沒有額外花費,省心省力。」在評價平臺上,很多遊客表達了對「網約導遊」服務的認可,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評價最低只有兩個中評,沒有一個差評。
說法
河南不在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範圍,開展「網約導遊」服務是違規的
從種種數據和現實情況來看,「網約導遊」火了。網際網路時代,遊客擁有了更多自主權,選擇一個心儀的導遊隨時溝通,大幅提升了旅遊質量。可是在河南,這種「網約導遊」卻是違規的。
從2016年5月開始,國家旅遊局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啟動線上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在吉林長白山、湖南長沙和張家界、廣西桂林、海南三亞、四川成都等地啟動線上線下導遊自由執業試點。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兩年前開展試點時,河南並不屬於試點省份,如今是否已經推廣到河南?
省旅遊局監管處副處長潘敏建表示,直到記者採訪他才知道「網約導遊」這一業務,目前河南並沒有收到線上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的相關文件,所有在平臺上註冊的導遊,都應當有旅行社的委派合同,不允許以個人行為帶團,私自帶團是不合規定的。
河南商報記者諮詢「網約導遊」得知,「旅行社的委派合同主要作用是買門票,我們是不需要的。」
根據《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管理辦法(試行)》,在試點地區之外,開展導遊自由執業業務的,按照《旅遊法》第一百零二條處罰,即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遊證或者不具備領隊條件而從事導遊、 領隊活動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導遊、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並暫扣或者吊銷導遊證。
探討
網約導遊路在何方?「網約」便利和規範管理怎兩全?
使用過「網約導遊」服務的網友表示,此服務透明方便,沒有隱性和強制消費,行程有什麼變動可以和導遊及時溝通,隨意自在;但也有網友認為,對於感興趣的景點,完全可以通過百度了解,很多景區還有電子導遊,沒必要再花錢,只要提前做好功課,自助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對於「違規」的說法,開展「網約導遊」業務的旅遊服務平臺的一名負責人認為,共享經濟不該有地域壁壘,應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該負責人介紹,平臺本身對「網約導遊」也有很好的監管。比如,為了保證服務質量,不僅平臺對糾紛進行先行賠付,還制定了獎懲制度,根據用戶點評評分、銷量等維度給嚮導打分排名,對違反平臺規則、收到用戶差評的嚮導,給予下線懲罰處理。
而在潘敏建看來,「網約導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從試點到推廣,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儘管遊客可以通過網絡查看導遊資質等信息,但畢竟沒有納入監管範圍,真偽不好辨別,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相較於不合規的「網約導遊」,他還是建議導遊去正規旅行社籤約,遊客選擇正規旅行社。
作為「網約導遊」的競爭對手,傳統旅行社在觀望中也有自己的打算。河南海途國際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表示,「河南不在線上導遊自由執業試點範圍之內,企業應該按照規定守法經營,如果未來國家政策放開,我們傳統旅行社也會考慮開展這個業務。」
對於「網約導遊」的風險,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石勇解釋說,這些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功能風險(不按合同履約、服務質量差)、時間風險(耽誤正常出遊)、身體風險、社會風險(被敲詐、坑客)和隱私風險(相關信息洩露)等。
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金彩玉認為,「網約導遊」跟網約車一樣有其方便之處,也有其風險。規避風險的方法就是要提高「網約導遊」的註冊門檻,並且要有一套監督和管理體系,「任何一個行業都免不了有風險,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一棒子打死,這樣沒有一個行業能生存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