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罐頭:封存的味覺記憶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周文翰

1990年代以後長大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在1980年代一盒午餐肉罐頭對那時的小孩子們意味著什麼,在那個絕大多數人都處於匱乏狀態的時代,肉是十天半月才能嘗到一點的好東西,午餐肉罐頭常常是生病了、過節了才能吃到的「奢侈品」。打開罐頭的蓋子也充滿了儀式感,大人會鄭重的在孩子面前慢慢打開,飄散出來的香料浸泡加工的濃厚肉香味,然後把粉紅色的塊狀肉糜被整體傾倒出來,切開,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煎、炒、煮湯。

午餐肉罐頭的源頭在英美。午餐肉是對英文「Luncheonmeats」的翻譯,在英國、美國指雞尾酒會、冷餐會等場合冷盤中使用的冷切肉,如各種香腸、火腿、肉卷、燻肉、烤肉、肉凍等。19世紀末,針對市場需要,尤其是便於長途販運和長期保存,在英國出現了鮮牛肉罐頭,美國出現了五香火腿罐頭,因為多用於冷盤,也被一些商家稱為「午餐肉」。但是當時這些罐頭多是大包裝,每罐6磅(2.72公斤),主要是批發商賣給各個零售食品店冷藏,店家根據具體需求再切片賣給顧客,

1930年代大蕭條時候荷美爾公司(HORMEL)推出了廉價碎豬肩肉和食鹽、水、糖和亞硝酸鈉加工製成的五香火腿(HormelSpicedHam),它的優點是每罐12盎司(336克)的小包裝,適合家庭一次使用的量,而且不需要冷藏。後來於1937年加入一點火腿成分並更名為世棒午餐肉(SPAM,Shoulderof pork and Ham,豬肩肉加火腿)。

真正讓午餐肉流行的是二戰。這種好保存、價格便宜的罐頭被大量採購和配發給軍隊食用,軍人常常一天三頓都要吃煎、烤的午餐肉,很多人對它們都感到厭煩。儘管如此,二戰中它還是隨著美軍傳播到亞歐大陸各地,還曾作為軍需大量運到英國、蘇聯等地援助盟軍。美軍還把午餐肉傳入夏威夷、菲律賓,當地人至今還流行午餐肉飯糰一類食物。美國出產的午餐肉在二戰前後也傳入上海等地,當時國民黨士兵也有幸吃到這種洋貨。

中國自己生產午餐肉則很晚,1957年上海梅林罐頭廠才生產了第一罐午餐肉。說起來「梅林」是中國最早的罐頭廠之一。1929年春,石永錫、戴行水等幾名年輕的中國西餐廚師集資數百元,購置了一具土灶、一口蒸鍋及一些簡陋的工具,在法租界藍維靄路(今盧灣區肇周路德祥裡78弄13號)的一間石庫門小屋試製辣醬油、果醬、番茄沙司等西餐佐餐食品。1930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梅林品牌帶有洋味,它從羅馬文「MALING」音譯而來——推出了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第一瓶番茄沙司罐頭,主要是供給上海多見的西餐館。隨後還陸續開發辣醬油、果醬、青豆等瓶裝食品,價廉物美,打破了進口洋貨一統天下的局面。

3年後,滬上多家西餐商加入投資,合股新成立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在虹橋購地大量購置外國機器,聘請立陶宛專家為工程師,以國際標準生產產品,之後取代了進口罐頭的大塊市場份額,成為當時上海乃至全國最著名的罐頭品牌,還曾出口到美國、東南亞等地。梅林還針對國內人口味開發紅燒扣肉、紅燜牛肉、紅燒雞、油燜筍尖、四鮮烤麩、五香禾花雀、鳳尾魚等罐頭食品,1953年公私合營成為國有企業後,梅林出產的酸黃瓜罐頭曾出口蘇聯、波蘭、捷克等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糖水橘子罐頭也外銷英倫三島。

午餐肉在中國的流行則要拜捷克人的傳授。1957年捷克食品專家到上海梅林罐頭廠指導生產了第一罐午餐肉,是按照西式菜餚做法開發的,可以涼拌,也可以炒、煮,不容易被煮爛、煮化。之後二十多年主要是出口到東歐、港澳等地以及供應軍需,本地人要購買還要憑關係批條。到1980年代午餐肉罐頭這種源自歐洲的食品才大規模走向中國的城鄉,成了之後二十年最具有知名度、誘惑力的罐頭食品之一。

相關焦點

  • 午餐肉罐頭製作工藝流程
    午餐肉罐頭是一種灌裝壓縮肉糜,通常原料是豬肉或者牛肉,在軍隊中午餐肉罐頭是必備的軍需物品,因此製作工藝和其他罐頭有很大的不同,一起來看看午餐肉罐頭的製作流程吧
  • 殺菌鍋對午餐肉罐頭能起多大作用
    這種罐頭食品由該公司發明後很快被其他人模仿生產。人們通常簡單稱其為spam。二戰期間,大量午餐肉由船運至英國及俄國用以支持盟軍。戰後,午餐肉一直是受歡迎的食品。1994年生產出歷史上第500億罐午餐肉。
  •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現在長大的80後90後,雖然不再稀罕這種罐頭美食了,但偶爾也會被水果罐頭的記憶襲擊,突然特別想再嘗一下那口甜。罐頭打開的那一瞬間,小時候清涼甜美的記憶就湧上來了。1959年,上海梅林罐頭廠請來斯洛伐克專家,生產出中國第一批午餐肉罐頭。不過一開始,價值不菲的午餐肉大部分罐頭都出口了,直到改革開放後、經濟條件好了,吃午餐肉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上世紀50年代,梅林食品廠生產車間,女工們正在加工食物。
  • 一代人的記憶,一代人的罐頭
    2.橘子罐頭美味可口的橘子罐頭,現在可以說是交通便利了,想吃橘子的話大街上隨處可以買到,這款橘子罐頭用新鮮橘子製成,瓣瓣誘人,也是說是吃也是吃的記憶中的那個味道。3.梅林午餐肉罐頭要說到這麼一款罐頭的話可真的是小時候家裡的一款葷菜了,媽媽做飯時候給孩子補充營養的一款美味了
  • 在國外用香料和火腿命名的罐頭,到了中國為什麼叫做「午餐肉」
    午餐肉罐頭不過每次打開午餐肉罐頭,就會很煩惱怎麼把火腿肉取出來而有不破壞它的形狀。其實午餐肉是美國人發明的,最初這種罐頭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取用了香料的英文名Spices和火腿的英文名Ham中的各一半,組成一個叫做Spam的新型罐頭。
  • 「午餐肉」是怎麼來的?這種「罐頭食品」,到底健不健康?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午餐肉」為什麼要叫午餐肉,而不是早餐肉、晚餐肉?但今天它所泛指的,還是用(豬、牛、雞等)肉、澱粉製成的「罐頭食品」。在市面上,一罐200克(4兩)的午餐肉,正常售價也要在10元錢左右,細算下來,甚至還不如「新鮮肉」來得實在。
  • 午餐肉 = 澱粉罐頭?我們出來聊聊...(內含福利)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當時的肉製品巨頭荷美爾公司(Hormel)利用廉價的豬肩肉,將其剁碎,加入水和調料打成漿,然後灌進鐵皮罐頭裡成型。嗯,你沒看錯,最早的午餐肉配方中,是沒有澱粉的。因此,萬能的午餐肉就成為了島上居民的主食。為避免吃膩午餐肉,夏威夷居民想出了一萬種花式做法。他們早餐吃午餐肉煎蛋,中午來一碗午餐肉炒飯,下午吃點午餐肉配玉米片墊墊飢,晚飯用午餐肉丁拌捲心菜做成沙拉。哦,對了,夏威夷的麥當勞還會出售午餐肉漢堡。
  • 中糧梅林午餐肉的火腿午餐肉罐頭 有多少人能忍住不吃,反正我是忍...
    要說最百搭的單品食材是什麼,除了午餐肉絕對找不到第二個,不管和什麼食材搭配都是絕佳的cp,但是吃了那麼多款午餐肉,小編始終沒有找到一款能令人驚豔的,不是太鹹就是都是澱粉,當吃到中糧梅林火腿午餐肉罐頭第一口的時候,我的味蕾就被俘虜了。  這到底是什麼神仙午餐肉?竟然有這麼大塊的肉粒!
  • 梅林午餐肉 老上海味道
    午餐肉,一種呈可愛的粉紅色的罐頭食品。罐頭造型是兩頭為圓弧形的長方體,標準粉兩位每聽12盎司左右。我們這代人記憶中,午餐肉是上海梅林罐頭廠出的。提到午餐肉,就會想到梅林罐頭廠。而講到梅林罐頭廠,最先掠過的印象就是午餐肉。我們小時候但凡家裡要開午餐肉,也必有喜事,至少是有客人來要臨時添菜。
  • 「午餐肉」讓美軍聞風喪膽的Spam斯帕姆午餐肉,歷史和趣聞
    Up年前拍了一些午餐肉罐頭開箱的視頻素材,本想著做一道跟午餐肉有關的料理,再把開箱片段剪輯進去,水一期視頻來著。沒想到後來,這幾罐午餐肉太誘惑了,全都被我夾麵包吃了,也就沒了機會拍午餐肉料理。所以在今天,我乾脆就做一期有關午餐肉歷史的視頻,本著「吃飯不浪費,吃完要打包」的精神,把這些素材給用了。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大家好!
  • 二戰時各國軍用罐頭裡都有啥?美國的全是肉,中國沒有罐頭
    而到了近現代的戰爭,傳統的糧草運輸已經滿足不了大規模的區域作戰,所以食物就必須要升級封存,這樣就誕生了一種野外實用的罐頭。到了二戰時期,各國都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特色的罐頭,裡面的食物也是豐富,滿足了日常作戰的士兵補給需求。
  • 吃了這麼多年的罐頭午餐肉,今天算是知道怎麼做出來的了
    說到罐頭午餐肉,想必每個人都會熟悉它。這是一種非常美味的快餐。可以混合成正餐或罐頭即食。嘗起來很美味。那麼,午餐肉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第一步,對整塊肉進行預處理,並在清洗後將其去皮並使其更有味道;第二步,用機器將整塊肉切成小塊,然後在5攝氏度的環境中用特定的調味料醃製。大約需要48小時才能完全吸收調味料的味道。第三步,取出醃製的肉,然後在110攝氏度的溫度下烹飪兩小時。
  • 午餐肉的旅行:美軍將其從夏威夷帶到韓國、衝繩
    8盒世棒牌午餐肉,外加兩瓶橄欖油,這種奇特的組合在韓國頗受歡迎。無獨有偶,在日本衝繩,午餐肉也是拿得出手的禮品。  在午餐肉的故鄉美國,這種粉紅色的東西如今大概只有流浪漢和食物券使用者才會吃。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則是一個「例外」:這裡的居民每年要消耗掉700萬盒世棒牌午餐肉,相當於每人一年吃掉近7盒。
  • 午餐肉罐頭怎麼做好吃,這四種懶人式吃法值得你get,方便又好吃
    那麼午餐肉罐頭怎麼倒出來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吧1、通常把午餐肉罐頭放在在火上烤一下,就能很輕鬆的倒出來了。2、也可以蓋好蓋子,上口朝下,拍打罐頭瓶底部,也會出來,就好像臭豆腐罐頭那些一個道理。3、從午餐肉罐頭的罐子背面紮上眼,就很容易取了,如果天氣涼,稍微加一下熱,讓罐頭裡面的油稍微化一下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午餐肉的美味做法1、厚片午餐肉三明治用料:午餐肉2片;吐司2片;其他配料隨意(黃瓜、雞蛋、芝士片等等)
  • 午餐肉罐頭這麼好吃,二戰時美軍為何做得很難吃?其實這招很高明
    當時美軍軍營中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午餐肉罐頭,這種食物便於攜帶便於儲存,並且能夠快速補充能量,是行軍途中的佳品。而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國家的軍人或許飽飯都吃不上,但是美軍卻對著那些午餐肉罐頭直搖頭,這麼高的標準他們依然不滿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午餐肉為什麼叫午餐肉?中國最好吃的午餐肉竟然不是梅林!
    你實際上說最好的午餐肉不是梅林?沒有錯誤?午餐肉的名稱有兩種版本,我更喜歡第一種。1937年,美國人傑伊‧荷美爾(Jay Hormel)發明了一種名為Spam的食物,這意味著Spices加可以製成火腿製成的罐頭食品。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開發的主要材料是豬肉,糖,鹽,水和馬鈴薯澱粉。加硝酸鈉將使肉永遠保持粉紅色。
  • 為啥午餐肉叫午餐肉?只是中午才能吃嗎?
    導讀:為啥午餐肉叫午餐肉?只是中午才能吃嗎?罐頭真的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它可以儲存很久,而且在平時的時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兒的,在緊急時刻還能夠當作救命的糧食,在平時的時候除了水果罐頭之外,其實還有一些肉類和海鮮類的罐頭。不過由於我們國家現在的美食越來越豐富了,所以說罐頭似乎不是特別的受歡迎,但是對於西方國家他們幾乎是離不開罐頭的,尤其上一些魚罐頭以及肉罐頭。
  • 林家鋪子午餐肉平價又好吃,作為早餐配餐或者零食都是很好的選擇
    無論是便當盒裡被煎過的那一片片,還是火鍋裡被煮過的那一片片,甚至還有來自港劇裡泡麵上的一片片……每一片午餐肉都承載著我們太多兒時的美好回憶和味覺記憶,就這樣它帶著配角的光環照進了我們的餐桌日常。吃火鍋不點午餐肉真的很難做朋友。作為肉食的金牌替身,午餐肉能隨時給人帶來一種平價的身心滿足體驗和快樂。
  • 全是大塊肉粒的「爆款」午餐肉!奶酪、黑胡椒、西西里風味來襲
    哇,這是什麼神仙午餐肉!竟然有這麼大塊的肉粒!評價截圖時間為2020年10月15日這就是紅遍各大社交平臺的新式午餐肉——「豬掌門」火腿豬肉罐頭啊!傳統午餐肉(左)新式午餐肉(右)「豬掌門」的午餐肉,豬肉含量≥90%!
  • 二戰軍用罐頭哪國最好吃?英國午餐肉,蘇聯包菜,日本被稱為豬食
    阿佩爾想出了辦法,首先他將肉與水果都裝入了罐頭中,然後又分別在肉罐頭中加鹽、水果罐頭中加糖,這就是最初的罐頭食品。因為隔絕了空氣,又有糖、鹽抑制腐敗,所以罐頭中的食物變質很慢。拿破崙採用了阿佩爾的罐頭食品作為軍糧,在普魯士戰場上大顯神威,之後罐頭食品也成了各國軍隊軍糧的首選。 二戰是世界史上覆蓋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戰役,很多參戰國也會用罐頭作為軍糧,讓我們來看看外國罐頭中都是些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