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 周年暨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0 周年成果發布會將於11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2021-02-1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5年是聯合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30周年。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與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機構攜手組織的一系列紀念活動的收官之作,「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 周年暨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0 周年成果發布會」將於11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辦。


世界遺產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科研單位及管理機構代表將參加本次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理代表施瑞思女士、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杜越先生、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章林偉先生、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秘書長、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長陸瓊女士、中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先生將出席會議並致辭。出席此次活動的還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IUCN中國代表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 (WHITR-A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CRIHAP)等機構的代表,以及包括故宮在內的中國文化、自然以及混合世界遺產地的代表和知名專家學者。活動特邀嘉賓還包括長期支持中國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利益相關者代表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代表,以及10餘家國內主流媒體等。

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致力於通過務實有效的方式在中國國情下實現保護世界遺產的使命。截止2015年9月,中國擁有世界遺產48項,總數位居全球第二。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遺產保護體制與管理模式,在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 此次發布的成果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指導和借鑑, 內容包括: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資源手冊(共4 冊)的中文版本,包括《世界遺產災害風險管理》;《世界自然遺產管理》;《世界遺產地申報籌備》;《世界文化遺產管理》,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和研究中心、國家文物局/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聯合發布;

2)《中國世界自然遺產事業發展公報(1985-2015)》(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3)《中國世界文化遺產30年》(國家文物局/清華大學)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和管理項目成果報告書(2007-201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布)

在本次發布會上還安排了圓桌討論環節,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與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管理部門計劃在未來開展的工作方向進行討論,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呂舟教授主持。 同期還將舉辦中國48 項世界遺產影展。本次發布會由《世界遺產》雜誌、故宮博物院共同協辦。

The Achievement Release Meeting in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UNESCO an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will be held in Palace Museum on 25 Nov 2015

2015 mark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UNESCO, as well a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A series of events has therefore been organized throughout the year with the purpose of highlighting the experiences and the achievements realized by UNESCO and China during their mission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last,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 one, is the Achievement Release Meeting in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UNESCO an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which will be held in Palace Museum on Wednesday 25 November 2015.


Many distinguished experts, academics and researches of the field of World Heritage, as well as representatives from World Heritage management offices and institutions, will attend the event.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meeting several high-level officers and authorities will address their speeches, including Ms. Eunice Smith, Officer-in-Charge of UNESCO Beijing Office, Mr. Du Yu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 Mr. Zhang Linwei,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f the Depart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MOHURD), Ms. Lu Qiong, Secretary-General of ICOMOS CHINA and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f the Department of Sites Protection and Archaeology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ACH), and Mr. Shan Jixiang, Director-General of the Palace Museum.


In addition, other representatives from national government bod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UCN China,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of Training and Research for the Asia-Pacific and the UNESCO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sia-Pacific (Category II Centres), as well as other representatives from Chinese cultural, natural and mixed World Heritage sites, will also attend the meeting. Mercedes-Benz (Beijing) Sales Services Co. Ltd and the 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wo important stakeholders which have been supporting China’s World Heritage mission for several years, have also confirmed their participation. Finally, more than 10 national main-stream media have also been invited.

Since its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in December 1985, China has joined and fully devoted in the mission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focusing on finding effective and suitable approaches to interpret and adapt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and its operational guidelines to the unique and peculiar Chinese context. This strong commitment is reflected by the high number and highly diversified variety of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inscribed, 48 as of 2015, as well as the conserv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ed and adopted by China. The experiences and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China in this context are extremely successful and valuable, and the achievements realized, part of which will be officially released during the meeting, can now represent an important guid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mong these, we find:

1)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our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source Manuals (『Managing Disaster Risks for World Heritage』, 『Preparing World Heritage Nominations』, 『Managing Natural World Heritage』, 『Managing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an audacious project undertaken by UNESCO Beijing Office,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 China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COMOS China;

2) The Development Bulleting of China Natural World Heritage (1985-2015), p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3) The Chinese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30 years, jointly produc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4) The 『Achievement Report of the UNESCO—Mercedes-Benz Project 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2007-2015)』 (UNESCO Beijing office, Beijing Mercedes Benz Sales Service Co. Ltd and 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n addition, the meeting will also host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on UNESCO Beijing Office’s and Chinese World Heritage management authorities』 future direc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chaired by Lyu Zhou,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Lastly, a Photo Exhibition on China’s 48 World Heritage sites will also be showcased.

This event is supported by World Heritages Magazine and the Palace Museum.

獲得更多關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信息,歡迎訂閱微信:

方法一:

點擊右上角→添加好友→搜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方法二:

搜索微信號:UNESCO_China

方法三: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暨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0周年成果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暨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0周年成果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辦。
  • 絲路考察的裡程碑: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30周年紀念
    日,為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實施30周年,中國絲綢博物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共同舉辦了視頻座談會,邀請到了相關組織機構和參與過絲綢之路考察活動的眾多專家,共同紀念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考察,並分享他們共同度過的經歷和認知。
  • 《世界遺產公約》第45周年,中華文化遺產何以傳承發展
    今天,剛好是《世界遺產公約》誕生45周年,值此之際,小編為廣大讀者推薦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世界遺產保護機制的發展與成長》一文,梳理分析世界遺產在45年人類社會變革中的發展變化。1972年11月1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上,與會國家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表達了各國對於把具有世界性價值的文化財產和自然資源作為人類共同的遺產進行保護的共識。
  • 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2020年將於中國福州舉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2019年07月0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20年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地中國福建福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在全球範圍內,共有187個國家或地區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是加入締約國最多的《公約》之一。
  • ​昌黎縣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
    9月27日,昌黎縣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歌詠大會。圖為歌詠大會現場。記者史曉多攝河北新聞網9月27日訊(記者史曉多)金秋送爽山河披錦繡,瓜果飄香群眾慶輝煌。今天下午,昌黎縣東山公園歌聲陣陣,掌聲如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歌詠大會在這裡舉行。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發表100周年。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管理委員會...
    亞太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中心,根據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籤署的協議於2012年在中國北京成立,負責為亞太地區國家和地區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力建設培訓。2019年,中心先後在烏茲別克斯坦、斐濟、泰國、韓國、中國、越南、孟加拉國、菲律賓、蒙古國舉辦了11期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力建設培訓班。
  • 中國駐俄使館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中俄建交70周年...
    人民網莫斯科9月30日電(記者 屈海齊)當地時間30日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在使館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中俄建交70周年招待會。張漢暉大使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體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人民幸福感不斷增強,對世界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6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達16%,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近30%。
  • 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暨民革成立70周年畫展開幕
    25日,紀念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暨民革成立70周年書畫展在王琦美術博物館開幕。包括周北溪、蔡嵐、夏昌謙等名家作品在內的151件書畫齊齊亮相,吸引眾多市民前往。據介紹,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於香港,同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民革率先發表聲明響應,並公開表示接受中共領導。本次活動正是紀念這一裡程碑事件。
  • 龍門石窟保護研究多項成果發布 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實習生 尹晨霞 通訊員 高丹 王青茹  10月19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多項成果發布 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學術交流大會,在洛陽召開。2000年11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龍門石窟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牌匾
    央廣網長沙5月22日消息(記者傅蕾)5月21日晚,2018長沙媒體藝術節暨「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正式開幕。開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長沙授予「媒體藝術之都」牌匾;同時,長沙還與法國昂吉安萊班市、美國奧斯汀市、英國約克市、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等四座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共同發起成立「世界媒體藝術聯盟」。
  • 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談會召開
    10月19日,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談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出席活動並致辭。胡和平指出,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是全國文化遺產和博物館領域的一件盛事。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6期):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
    ·熱點新聞 / Headlines【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系列文化活動】2019年12月30日,故宮博物院舉辦「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故宮博物院在「大慶之年」將為觀眾奉上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
  • 多國青年組織發來賀信祝賀全國青聯成立70周年
    全面參與國家級人文交流機制,與60多個國家的140個青年機構和組織、25個國際組織開展雙、多邊青年交流,打造「一帶一路」青年創客國際論壇、「築夢絲路」青年創業國際論壇、「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等品牌項目,舉辦中外青年領導人論壇和針對國外青年領袖的培訓班,中國青年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種子
    原標題:紫禁城六百歲「慶生」活動公布 王旭東:在孩子心中播下文化種子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在「大慶之年」,故宮將舉辦哪些重要活動?未來的故宮將如何發展,紫禁城將以怎樣的面貌走進下一個600年?
  • 文物局領導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
    12月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會見了來訪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歐敏行一行。在會見中,劉曙光充分肯定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長期以來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支持和幫助。
  • 這才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最好紀念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第75屆聯合國大會1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75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際,作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宣告成立,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掀開新篇章。
  • 臺兒莊古城舉辦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專題圖片展
    臺兒莊古城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專題圖片展,4月15日上午,在天后宮舉行。十載輝煌世遺路,千秋大愛共此心。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提名的"媽祖信俗"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揭開了媽祖文化在世界傳承傳播的歷史篇章。媽祖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代表之一,傳承已逾千年,並於2009年以《媽祖信俗》的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殷墟考古發掘8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在河南安陽啟動
    10月30日,為期3天的「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考古發掘80周年紀念活動暨考古與文化遺產論壇」在安陽啟動。來自海內外的180名專家學者雲集盛會。省委書記徐光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郭庚茂為本次活動發來賀信。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參加了開幕式。    殷墟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聖地和搖籃。80年來殷墟考古發現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重要遺蹟。
  • 「中國為世界遺產保護作出重要貢獻」——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申遺成功表明其文化價值得到世界高度認可,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在巴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國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門票+介紹
    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  展期:2019/9/17 - 2019/11/17  地點:北2、3展廳  門票票價:免費,需預約門票  第一單元介紹:革故鼎新 昔往今歸(1949-1978)  新中國成立伊始,雖國力維艱、百廢待興,黨和政府已將遏制文物流失、搶救重要國寶擺上重要議程,建章立制、革弊振頹,開啟了流失文物回歸返還的恢弘篇章。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暫行辦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文物保護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