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睿
了不起的「生命熱線」接警員
34歲的華藝睿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打進110熱線求助的是誰。而似乎有點「尷尬」的是,這份未知,卻是110接警員的「標配」。
因為敬畏生命,所以善於傾聽,更願意沉下心來傾聽和勸導。通過電波,110接警員華藝睿在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接警大廳裡,把接警員的職責和使命詮釋得如此真實與通透。入職兩年半,她接過的求助熱線多達60000多個,其中自殺類警情有260多起。
對話這些徘徊在生命邊緣的迷途者,並果敢派單聯合各方救援力量成功勸阻,華藝睿是認真的,冷靜的,更是智慧的和了不起的。她說,只要有1%的希望,就一定要用100%的努力去挽救,因為,只要是涉及生命安全的事,就沒有小事。
誰的青春不曾有夢想
面容姣好、身高170cm的華藝睿,年少時有個警察夢。高考那年,華藝睿沒能如願考上警校,而是到了一所普通高校學影視舞臺美術。2007年大學畢業後的11年裡,她在企業裡曾做過廣告策劃和人事行政。經歷了職場的磨礪,華藝睿始終對警隊念念不忘,依然憧憬著能成為警隊中的一員。2018年年初,杭州公安招聘一批輔警。看到招聘信息的華藝睿馬上就報了名,而家人,也很支持她的抉擇。
時間告訴我們,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很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等一系列考核後,懷揣藏藍夢的華藝睿成了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一名接警員。她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入職的日子,2018年2月9日。
「您好,杭州110,請問有什麼事?」這是華藝睿坐上工位、帶上耳機的開場白。碰到的第一起警情救助,是夜班裡(從下午5點半到次日早8點半)的一起糾紛類警情。而新警培訓時,要求每位新人熟悉城區的劃分區塊,當報警人說出具體位置時,要求能快速反應出具體的歸屬地,便於精準派單給轄區的屬地派出所等聯動單位。為了提升熟悉度,華藝睿強記過地圖上的劃分區塊,把每次的報警記錄製作成表格,備註好對應的屬地派出所。至今,在下班路上,華藝睿都會想想某個地址、某個小區到底屬於哪個派出所轄區。
我願意傾聽絕望裡的孤獨
60000多個,這是入職兩年半來華藝睿接起的求助熱線的數量。其中,有260多起自殺類警情。對於這類警情,華藝睿有自己的理解:「其實他們打進110,往往是很無助、很絕望的,還是有想活下去的一絲念想,如果我們願意多聽一分鐘他們的傾訴,多一分鐘的開導,也許就能多救回一條生命。」
為什麼華藝睿會有這樣的感悟力?除了善解人意外,還和她的母親有關係。原來,華藝睿的母親通過國家心理諮詢師考試,擅長心理開導。由於工作的關係,華藝睿時常會向母親請教溝通方面的問題。而其實更多時候,接警員這份工作需要極大的抗壓和自我解壓能力,因為每當遇到自殺類警情時,報警人負面情緒居多,接警員在傾聽的同時,還要最大程度地勸導,同時同步派單給轄區派出所等救援力量聯動營救。
8月14日傍晚,一名男子王某(化姓)打進杭州110,華藝睿接起了這通求助電話,電話中,情緒低落的王某稱在蘇州被騙了很多錢,且被對方威脅,現在欠了很多貸款,妻子也因為這件事與他鬧離婚,家中還有個孩子,種種生活際遇之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聽完這些,華藝睿馬上提取出幾個敏感關鍵詞,接下來,進一步詢問王某具體在哪?但王某卻稱「不知道具體是哪」。
這時候,極度考驗一個接警員是否能冷靜引導。華藝睿又在電話中試著引導王某說出周圍的環境或者明顯的建築物。就這樣,一點點地拼湊,具體地址慢慢明晰起來:男子是當天下午剛從蘇州到杭州,打電話時人在江幹區景芳路某小區的樓頂,從樓頂能看到一條(運)河和一所學校。
記下這些後,華藝睿迅速派單到相關的四季青派出所、交警、分局、PTU機動隊等聯動單位。當然,電話並沒有因此掛斷,而是繼續接聽中,與男子溝通並安撫。說著說著,王某突然哭了起來。一聽到哭聲,機警的華藝睿覺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告知對方:「想哭就哭吧,發洩一下心裡的感受,我聽著,但請您別掛電話。」兩分鐘後,王某掛斷了電話。電話掛斷的一剎那,華藝睿的心更緊繃了。於是,華藝睿立即回撥電話,想穩住王某的情緒。誰知,王某情緒激動,再次掛斷了電話。華藝睿擔心再次回撥反而起到反作用,同時後臺仍在不斷地通過視頻追蹤,最終在三堡北苑某幢樓頂,看見一名男子,疑似是報警人王某。
幾分鐘後,處警的四季青派出所民警方鎮傑很快找到王某,發現王某已經半截身子在樓頂陽臺外。方鎮傑馬上衝上前抓住王某:「你的情況我知道了,有事我們可以下來好好談,不要做傻事,請你相信我們江幹公安!」王某聽後,主動把身子往內側挪了挪,方鎮傑一把救下他。被帶回派出所後,方鎮傑又是一番耐心開導。「我會好好生活,不做傻事了,謝謝你們!」當天晚上,情緒平復的王某從杭州返回蘇州。
這並沒有結束。
對於一些重要自殺類警情,指揮中心都要求進行電話回訪,以跟進事態。
幾天後,華藝睿電話回訪了王某。電話中的王某,明顯情緒比之前好了很多,他說,當天從蘇州開車來到杭州,民警找到他後,一直耐心開導,後又把他送到自己的停車處,隨後他開車回蘇州,對於杭州警察的熱心,真心想再說一聲「感謝」。
一條全天候不間斷的生命熱線
對於接警員來說,110是一條全天候不間斷的生命熱線。這條生命熱線,傳輸的是鮮活的人生百態。
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指揮三大隊大隊長蔣國富稱,指揮中心內,其中有16名民警和80名輔警承擔110接處警工作,24小時不間斷,實行四班二運轉工作模式,負責重大案事件的指揮、信息收集和報送。對於接警員來說,除了熟悉地理位置、懂當地方言溝通無礙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接到110求助警情,首要問的是「位置」,確認了位置,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派第一批警力去營救。而自殺類警情,一般有三種類型的報警:本人報警、親朋報警、網友報警。此外,孩子打110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說起孩子打入110報警熱線的應對,身為4歲孩子媽媽的華藝睿也有歸類分享:孩子打110,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玩電話撥打110,一種是孩子有事求助,但有些時候由於孩子小表述不清,所以要對孩子進行及時引導,問出關鍵信息再迅速派單給派出所,上門核實。
8月25日中午,110報警臺就接到一位3歲男孩打來的報警電話,男孩自稱住在木材新村,想找媽媽。引導對話中,孩子告知接警員爸爸和叔叔在家,但睡著了,讓孩子叫醒大人,卻一直叫不醒。很快,孩子又在引導下說出了具體的小區。就這樣,接警員馬上派單給紫陽派出所。紫陽派出所民警呂強立刻帶領著輔警隊員趕去,僅用了三分鐘,找到報警孩子的家。原來,家中的大人確實是睡著了。
華藝睿說,遇到這類警情,必須迅速派單給屬地派出所,就這個案例來看,有多種可能性,如果大人有急病,可能錯過了黃金急救時間。再者,沒有大人的監護,孩子的安全也有隱患。
這些,是生命熱線接警員華藝睿的「工作剪影」。從她的娓娓講述中,我們發現,原來,「最熟悉的陌生人」可以如此有「魔力」,在最需要的時刻傾聽難言之隱,有難必幫。這一個「難」字,道盡了多少「孤立無援」,卻又見證了多少生命奇蹟。為你停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對話電波那一端的輕生者,華藝睿的勸導初衷始終是:哪怕生活再難,但生命很寶貴,別讓它輕易飄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