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去年秋季降價17.5%後的又一次降價
快時尚借價格策略加速搶佔市場
眼下正當很多服飾品牌的折扣季,一般的降價和折扣可能很難挑動你的神經,但「無印良品要降價20%的消息」,迅速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
日前有消息稱,無印良品計劃自今年8月1日開始在中國對260多個品類的商品降價20%,而目的則是「通過價格優勢進一步擴大消費層」。
這個以銷售生活雜貨、服飾類商品為主的日本品牌,在中國市場受到不少中產階級、文藝青年的喜愛,雖然常常被與快時尚相提並論,但其價位比起快時尚品牌來要高出一截。
繼一大波奢侈品牌下調在中國的商品售價之後,無印良品或許只是另一個領域裡,以價格策略來爭奪市場的品牌之一。
8月1日起無印良品260多個品類商品降價20%
日前有報導稱,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在今年8月以後,對中國市場銷售的衣物等約260多個品類的商品平均下調價格20%,「希望以價格優勢擴大消費層,迅速佔領中國市場。」
此次的降價,將以熱銷商品為主,無印良品將分別在8月下調118個品類、在12月下調145個品類的商品價格,平均降幅達20%。其中,8月份將首先對服裝雜貨進行降價。
據有關報導指出,這也是無印良品在近一年的時間裡的第二次降價。上一次是去年秋季,無印良品曾在國內試水降價,對107個品類商品平均降價17.5%。
日本無印良品株式會社社長松井忠三表示,只要降價就可能有更多的人來購買。今年這次降價品類和幅度均超過2014年,而且降價後的價格將持續兩年時間。
昨日,記者向無印良品杭州萬象城店、利星名品廣場店求證時,工作人員表示門店目前尚未接到調價通知。
無印良品正在促銷,最低達到三折?
眼下,杭州的各家無印良品門店正在做夏季的促銷。在利星名品廣場的門店,店裡多個商品陳列處都擺放著寫有SALE字樣的紅底促銷牌,但對於具體的折扣力度,店員表示並不清楚。
而據內部人士透露,此次促銷的折扣最低達到了三折。跟以往的促銷一般以5折、7折為主相比,這樣的折扣力度幾乎堪稱是有史以來最低。而服飾類商品,是參與此次打折的最主要部分。「服飾類貨品的銷售情況沒有生活雜貨類好。」一位在無印良品工作的店員表示。
在無印良品以生活雜貨和服飾雜貨兩大類構成的商品體系中,以文具、家居用品等為主的生活雜貨,因其別致的設計和良好的品質深受追求小資品味消費者的喜愛,而設計相對簡單樸素的服飾類商品,卻被不少消費者認為「性價比不高」,與快時尚品牌相比更缺乏競爭力。
據零售業內人士透露,無印良品目前或許正在放緩在中國內地的開店步伐,之前杭州某人氣不錯的大型購物中心想引其入駐,但無印良品方面開出要求商場給予裝修補貼的條件,否則就不進駐,「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它對於目前市場的銷售預期並不樂觀。」
快時尚品牌的市場爭奪戰,就要拼「性價比」
今年一眾奢侈品牌相繼在中國下調商品售價,表現了對中國市場的積極爭取姿態。無印良品的降價策略,也是為了能夠覆蓋更多的消費者。關於「無印良品究竟是屬於快時尚還是更靠近輕奢」的爭論在消費者中由來已久,這或許也說明了它的定位和價格需要更加準確。
在快時尚品牌之中,隨著它們各自迅速擴張的步伐,相互間的競爭也演變得越來越激烈。據有關統計,目前最具影響力的ZARA,在中國已有400多家門店,H&M也發展得很快,目前有200餘家門店,而與無印良品同源自日本的優衣庫,門店數達到了363家。
此外,Primark(愛爾蘭的快時尚品牌)和Old Navy(Gap旗下快時尚品牌)等廉價快時尚品牌也在迅速崛起:買走它們的T恤只需要8美元。
面對更加有價格優勢的競爭對手,如何去爭奪市場?除了無印良品採取了降價20%的策略以外,優衣庫也將發布的卡通及印花設計的T恤系列UT,在今年夏季以低至39-79元的價格打折促銷。而H&M則是以更加吸引眼球的跨界合作款,來提高其商品的「性價比」,其最近宣布,將於11月秋冬季發布與第11個設計師合作的限量系列。
無印良品降價,然並卵?
言論
記者 陳伊麗
在看到「無印良品8月1日起降價20%」的消息時,人們最多的反應似乎並不是拍手叫好,或者像聽到香奈兒降價時那麼興奮,而是很多人忿忿不平:「降價20%,還是比日本貴不少。」「那價格實在缺乏誠意。」「你在日本不就是一個雜貨店麼,到中國裝什麼高端?」還有人表示:「然並卵。」
如果是ZARA、H&M等快時尚品牌,平時打個8折或許還會有很多顧客捧場——雖然可能一件衣服只便宜了幾十塊錢。為什麼對於無印良品的降價卻不怎麼買帳呢?
原因可能就在於很多人對於無印良品的原價的合理性就不認同,在這種質疑下,即便是20%,甚至30%的降價,在他們看來仍然是無補於事的。
首先,同樣一件無印良品的商品,在中國和日本的差價,為很多消費者所不滿——原本差價並不是很大,但因為日本匯率走低,現在中國的售價比起日本要高出不少(據說有些商品高出一倍多)。而ZARA、H&M等快時尚品牌的商品,在中國和海外的差價卻並沒有那麼大,哪怕是同樣出自日本的優衣庫,因為原本價位比較低,所以價差也不會那麼明顯。
很多奢侈品牌都在致力於調整全球價格,讓不同區域的價格都能趨近於統一的水平,讓各個市場可以平衡發展。或許未來快時尚品牌也會這麼做。
其次,如果只把無印良品當一個普通的「雜貨店」,以大賣場、市場裡的同類商品價格和MUJI做比較,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很多人似乎可以接受花幾百元買一件衣服,但是未必願意以同樣的價格買一盞香薰燈(估計有人問過:「就這麼個塑料的玩意兒,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吧,要賣600多元?」)。
因為服裝價格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心裡已經形成了某種體系,比如,比起更多商場裡的品牌服飾,快時尚是很「實在」的價格,但雜貨類的商品卻並沒有那麼容易判斷,像MUJI這樣的品牌,你還能找到另一個類似的品牌,作為價格參照嗎?
這也是為什麼無印良品需要以開設更大的旗艦店,以及網絡商店、「生活良品研究所」、包含餐飲服務的多元化的產品,來宣傳它的品牌文化內涵吧。
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點擊大浙財經
掃描關注大浙財經官方微信,讓您掌握第一手浙江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