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鄭萌
一趟班列即將出發(資料圖) 記者 鄧萬裡/攝
8月21日21時36分,一輛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該趟班列的終點站,是德國慕尼黑。這是中歐班列(鄭州)首次開通鄭州—慕尼黑線路。
近年來,中歐班列(鄭州)、空中絲路等開放平臺的發展壯大,讓鄭州與歐洲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買歐洲、賣歐洲」早已實現,而鄭州與歐洲之間的距離,正由「天涯」變成「咫尺」。
據了解,自今年8月份起,中歐班列(鄭州)已實現「七去六回」,而到9月份,將實現「八去六回」。專家預計,今年中歐班列(鄭州)運行班列有望超過重慶,成為全國第一。
動態
中歐班列(鄭州)
開通鄭州—慕尼黑線路
中歐班列(鄭州)首次開通的鄭州—慕尼黑線路,覆蓋德國南部及南歐(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中歐地區(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
「從2013年開始,我們一直在做的是鄭州—漢堡線路,在開行過程中,發展集疏網路相對集中在德國南部,以往貨物在漢堡分撥,再集疏至各地,運輸成本較大,現在開闢慕尼黑線路,企業運輸成本會下降不少。」鄭州國際陸港公司一關務經理稱,「火車拉汽車已經是中歐班列(鄭州)的一張明信片,慕尼黑地處德國南部,是德國工業集聚區,寶馬、保時捷、奔馳、博世等知名企業均位於該區域,對中歐班列貨源開發也較為有利,屆時,將有更多的品牌汽車以及名牌產品搭載班列進入鄭州乃至中國市場。」
據介紹,9月5日起,該線路回程班列也將開通。
中歐班列(鄭州)正成為歐亞大陸橋上最活躍的一支商隊。今年截至8月14日,鄭州海關共監管中歐班列(鄭州)219班,承運貨櫃19164個,貨運量11.62萬噸,貨值72.56億元人民幣。
現狀
中歐班列(鄭州)
已實現「七去六回」
8月2日17點40分,中歐班列(鄭州)滿載著696噸貨物的X8202次,從鄭州圃田車站出發駛向萬裡之遙的德國漢堡。
自2017年8月起,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計劃每月從鄭州開行31列,到達27列。
從每月1班到每日1班,從時速80公裡到120公裡,從500公裡集貨範圍到1500公裡集貨區域……中歐班列(鄭州)開行4年多來,頻次加密,速度加快,口岸增多,集貨半徑增大,運往歐洲的貨物從高檔衣帽、紡織品到汽車配件、電子產品、工程機械、醫療器械、飛機製造材料、菸酒小食品等共1300餘種。
「英國的母嬰產品,德國的啤酒、汽車,西班牙的火腿,哈薩克斯坦的麵粉,白俄羅斯的牛奶等搶手『海淘貨』,全程貨源直採、冷鏈運輸,保證質量可控,銷售平價,中歐班列(鄭州)的運行,讓中歐企業和當地居民真正享受到了『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實惠。」鄭州鐵路局圃田車站貨運負責人陳哲說。
在國內中歐班列中,「重去空回」現象十分普遍。
8月22日,鄭州國際陸港副總經理郭新年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稱,中歐班列(鄭州)自今年8月份起實現了每周「七去六回」, 9月份將實現「八去六回」,助推了「買全球,賣全球」,中歐班列(鄭州)因此被企業稱為「黃金列車」。
優勢
「黃金列車」
到底好在哪裡
「黃金列車」都有哪些優勢?
「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全程運行時間已經從最初18天壓縮到13天,是海運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運轉效率。」陳哲說。
今年4月27日~5月1日在鄭州舉行的航展,邀請了14支全球頂尖的隊伍44架飛機前來參加。其中,法國特技表演隊的兩架飛機,是首次乘坐鄭歐班列到達鄭州。
法國卡普什飛行表演隊的瑪麗安·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如果我們用船運飛機的話,路上可能要走大約兩個半月的時間,而且可能會對飛機有損壞,而中歐班列(鄭州)非常實用,非常方便,我們的飛機也很安全。」
英國雅皮士飛行表演隊的戴夫稱,空運快但很貴,而海運很慢,火車對於跨越兩個大洲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郭新年稱,中歐班列(鄭州)有三個比較明顯的優勢:一是鄭州的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二是中歐班列(鄭州)的時效性好,比飛機便宜,比海運快;三是中歐班列(鄭州)的頻次高,其穩定性讓客戶感覺「靠譜」。
據了解,2013年7月18日,從鄭州發往德國漢堡的中歐班列(鄭州)還是「有去無回」的獨行者,一年後的9月1日之後,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互動。截至2017年8月份,中歐班列(鄭州)已經實現了每周「去七回六」的常態化運營。
地位
今年運行班次
有望成為全國第一
「從運行的班次來說,我們可能位於全國第三,但要從集貨地的覆蓋範圍和滿載率來說,我們肯定是第一。」郭新年說,中歐班列(鄭州)每年運行的班次都超出預計,2016年預計運行200班,實際運行了251班;今年預計運行500班,截至8月12日已運行242班。
從2013年7月18日至2017年8月22日,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767班,累計貨值約40億元。
就集貨地和滿載率而言,郭新年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在目的地歐洲,和運行班次靠前的中歐班列(成都)、中歐班列(重慶)相比,中歐班列(鄭州)都是覆蓋範圍最廣的、滿載率最高的。
「今年,中歐班列(鄭州)運行的班次,有可能會超過中歐班列(重慶),成為全國第一。」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佔倉稱,2016年底中歐班列(鄭州)實現了每周「三去三回」,2017年一季度做到了「四去四回」,5月份實現了「五去五回」,6月份實現了「六去六回」,8月份實現了「七去六回」,這種增速屬於爆發式增長,他據此預判,今年年底時,中歐班列(鄭州)運行班次有望超過中歐班列(重慶)。
據郭新年介紹,如今,中歐班列(鄭州)已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境內核心物流集疏樞紐,境內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省區市,集疏範圍達到1500公裡;境外,向西形成了以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蒙古扎門烏德等輻射亞洲周邊國家和以漢堡為樞紐,以巴黎、米蘭、布拉格、華沙,以及沿途換裝車站點的波蘭馬拉舍維奇、白俄布列斯特等輻射歐洲國家的二級集疏中心,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
該班列作為目前國內開行中歐班列中唯一雙出入境口岸、雙通道(阿拉山口西通道、二連浩特中通道)常態往返運行且均衡對開的班列,目前已實現境內合作夥伴1700多家,境外合作夥伴780多家。
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