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老話說:「吉人自有天相」,通常有好的習慣和修養會帶給一個人福氣,壞的行為和認知總有一天會變成一道坎對我們形成阻礙。
老祖宗曾留言,行為不端的人往往自己都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表面上是他帶給了他人的傷害,但是其實最痛苦的就是自己的內心。
自古以來,老祖宗告誡後人:無福之人身上常常會有這兩個特徵,一看便知,早改造受益。
一、太過狂妄,不懂低調
羅曼羅蘭說:「人到了成熟之年,應能擺脫輕浮,鍛鍊出穩定的理智。不管幸與不幸,都能奮發有為。」
縱觀古今,歷史上太過狂妄、鋒芒畢露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得善終的,往往這樣的人大多都是無福之人。
倘若生活中是一個這樣的人,那麼就等於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給別人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麼自己的行為正好給別人打擊的機會,正中靶心。
因此想要在社會中處於不敗之地,就要懂得低調、謙卑的做人。
二、待人苛刻,不懂寬恕
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的「恕」指的就是寬恕。
做人要懂得寬恕,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可以當做人的基本品質,事實上,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
反之,如果一個人整日對他人待人苛刻、不與人友善相處,只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長久下去,他們不懂得寬恕,這樣的人也不會受到他人的喜歡,自然也就是無福之人了。
通常懂得寬恕別人的人其實就是在為自己造福,只有懂得寬恕別人的人才會為自己攢來更多的福氣。
古代聖人留下的話之所以能夠歷經千年長久不衰,就是因為裡面蘊藏了許多老祖宗的生活經驗還有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以此來警惕後人,讓後人能夠走上正確的道路。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古話、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曾說過:「天下無餘智」,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囊括在此書中了。
其實讀歷史遠比讀小說有趣,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智囊全集》版本很多,純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來吃力。我看的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譯,只要識字就看得懂。而且有馮夢龍的精彩點評,通俗易懂,看後恍然大悟。看故事,學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