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會議:化共同利益為共同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性挑戰

2021-01-09 環球網

2014年9月4日到6日,博鰲亞洲論壇和美國中美清潔能源論壇等機構,在美國西雅圖市聯合舉辦了「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會議」。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西雅圖市市長莫瑞,美國前駐華大使、前商務部長駱家輝,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蓋茨基金會主席比爾. 蓋茨等來自亞太地區各國政要、企業家、和專家學者200多人,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會議。美國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在會議致辭時指出:這次會議在西雅圖召開恰逢其時,會議所討論的問題,不僅涉及今天,更事關我們子孫的未來。此次會議取得的最大共識是,無論亞太各國之間在政治、經濟、安全領域存在怎樣複雜的分歧和多樣性,但是面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挑戰,各國存在最大的共同利益。從對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各國應該採取切實措施,把共同利益轉化為強有力的共同行動。這是亞太各國面臨的最急迫任務。

這次會議針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圍繞能源革命、環境保護、新型城市與零碳建築、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金融合作、建立全球合作的夥伴關係等多方面,展開了專題性交流探討。整個會議呈現三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求同存異、加強合作成為整個會議的基調和來自各國與會代表的一致呼聲。

許多代表在發言中指出,亞太地區各國呈現多元化多樣性發展,在政治、安全領域也存在諸多差異和複雜分歧,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美國和中國之間,更是存在著複雜的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但是面對日益緊迫的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所有亞太國家乃至世界各國,存在著最廣泛最直接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子孫後代的福祉,沒有什麼分歧和差異,比這種共同利益共同責任更重要了。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等更是直接呼籲,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這種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責任,轉化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

二是強調通過全方位創新來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

這次集官、產、學、研各界人士於一堂的會議,創新思維活躍,探討問題的思路十分開放,代表們從不同角度反應出必須從機制創新、政策思路創新、技術創新等全方位,來綜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資源能源、環境汙染、都市化負面效應等綜合挑戰。

首先,現在應該在行動機制上有所創新。許多代表指出,過去二十年來,世界各國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召開了不少會議,其中不乏各國領導人峰會,但是始終沒有拿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挑戰的強有力行動。事實上,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答案不在政府,但政府肯定是答案的一部分,是解決氣候變化挑戰的夥伴之一,現在應該建立一種合作與行動機制,在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乃至公民個人之間形成全面的合作夥伴關係框架,在這個機制性框架中,各方都充分參與和協調行動起來,才能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綜合性挑戰。

其次,從政府的角度看,政策思路也應該有所創新。不少代表從環保、節能、城市建設與公共運輸等公共政策的各個方面,都提出了具有創新性的政策思路。西雅圖市市長莫利提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根本目標是宜居,一個沒有停車空間、居民休閒鍛鍊空間的城市,就不是一個好城市。他還提出了建設「城中村」的政策思路,推動西雅圖在市內規劃和建設帶有鄉村和田園氣息的社區,通過設計適量的公共運輸設施,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閒娛樂可以集中在一個步行可及的區域內。

再次,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迫切需要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來自企業代表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精英,在討論中更加強調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他們指出,傳統能源以及某些能產生負面效應的能源例如核能,不是要不要使用和利用的問題,而是如何環境友好型地使用和利用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鑑於環境、能源等挑戰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應對這種挑戰的科技創新及其技術應用,也應該通過加強合作來實現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提出,現在應該建立「環太平洋科技創新圈」。美國前能源部副部長桑戴爾羅指出,大氣汙染是不分國界的,因此各國有必要在分享汙染治理的技術與信息方面,加強合作。

三是思路開闊務實,提出不少意義深遠切實可行的觀點和建議。

許多代表指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追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減少碳排放同樣重要,要想二者兼顧兼得,就必須採取綜合措施,特別是跨國跨領域合作。與會代表從智慧型城市建設、零碳建築、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中的金融合作等廣泛領域,探討了政策、技術與商業等領域可採取的務實措施。

此次會議的東道主美國華盛頓州政府和總部設於西雅圖市的微軟公司等當地企業,還把這次會議看成是加強該州企業界同中國企業加強合作的巨大商機。會議期間,微軟公司專門贊助舉辦了「投資北美研討會」,並邀請與會的中國代表和其他各國代表參觀了微軟總部;會議還專門舉辦了中美省市長對話會,圍繞促進貿易於雙向投資、加強環保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務實交流與磋商。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共同行動
    在巴黎市長伊達爾戈的號召下,倫敦、洛杉磯、香港、開普敦、波哥大等世界40多個大城市的市長日前匯聚巴黎,圍繞「為氣候共同合作」的主題,探討應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新舉措。
  • 聯合早報:應對氣候變化 中日共同發展的綠色道路
    聯合早報:應對氣候變化 中日共同發展的綠色道路 2015-11-30 15:11: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1月30日電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巴黎拉開大幕。
  • 訪新加坡高官: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原標題:訪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高官許連碹: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李洋)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日前在新加坡就氣候變化議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指出國際社會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許連碹說,新加坡重視氣候變化議題,並已批准《巴黎協定》。
  • 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新華社評論員  「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 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新華社)
    「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 馬克龍:應對氣候變化需共同行動 讚賞歐中開展的傑出合作
    來源:央視原標題:法國總統馬克龍:應對氣候變化需共同行動 讚賞歐中開展的傑出合作 當地時間12日下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參加氣候雄心峰會時表示,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舉行此次會議,彰顯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在持續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有承諾、中國在行動!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 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 目前,氣候變化仍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儘管2020年全球都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全球變暖不會因疫情停下腳步,應對氣候變化一刻也不能鬆懈。」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治理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人類共同行動。中方倡議展現了中國堅定支持《巴黎協定》、促進合作共贏的決心。」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國際社會應進一步加強團結,共同努力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氣候變化是全球性議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
  • 人民論壇網評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並提出3點倡議,為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提振雄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世界各國同處一個地球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中,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說明,團結合作、攜手應對是唯一的出路。應對全球性挑戰,世界各國都應該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以建設性的姿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和建設,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面臨的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
    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
    「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 氣候變化問題三方會議在大阪舉行
    本報大阪6月29日電  當地時間6月2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期間與法國外長勒德裡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共同舉行氣候變化問題三方會議。
  • 愛爾蘭前總理: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愛爾蘭前總理: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2015-06-27 13:48: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展望2015:綜合風險防範、綠色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
    橫濱大會主要關注點是自然災害本身,提出了「各國要加強協作,共同對付危及人類生命和財產的自然災害」。  2005年,第二次世界減災大會在日本神戶召開。來自150個國家、聯合國相關機構及其他組織的專家、學者共4000多人出席了為期5天的會議。大會在總結國際社會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差距基礎上,審議通過了著名的《兵庫行動框架》(簡稱HFA)和《兵庫宣言》。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前言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在出席領導人會議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呼籲各方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會議期間,溫家寶總理與各國領導人展開密集磋商,推動形成了《哥本哈根協議》,為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作出了突出貢獻。
  • 斐濟總理及聯合國官員呼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新華社斐濟楠迪10月17日電(記者 張永興)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17日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斐濟是將於今年年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
  • 法國總統馬克龍:應對氣候變化需共同行動 讚賞歐中開展的傑出合作
    當地時間12日下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參加氣候雄心峰會時表示,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舉行此次會議,彰顯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在持續。馬克龍特別強調,儘管在3年前美國選擇退出《巴黎協定》,但其他各國仍然攜手一道,讓《巴黎協定》煥發出生命力。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中法及聯合國在G20大阪峰會期間成功舉行氣候變化問題三方會議
    王毅表示,此次三方小範圍會議非常成功,三方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達成更多共識。通過新聞公報,再次展現了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去年聯合國卡託維茲氣候大會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成果令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