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河回古村--600年儒家文化的傳承

2020-12-16 搜狐網

  新華網首爾年5月29日電(記者 姚琪琳)位於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的河回村是一個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傳統村落,因被韓國第二大江洛東江蜿蜒環繞,取"河回於此"之義得來"河回村"一名。河回村處於群山環抱之中,風水極佳,600多年來幸運躲過了數次外敵入侵和戰爭的破壞,因此村內原生態保存著許多朝鮮王朝時代「兩班」貴族的古宅和普通百姓居住的草屋茅舍,被譽為「活的朝鮮時代建築博物館」。安東河回村是韓國同姓村的典範,豐山柳氏在這裡建立了家園,在歷史上出過朝鮮時代著名的宰相和大儒學家,目前村裡柳氏後代仍佔60%以上。書香門第的傳統造就了這座古村深厚的儒教底蘊,村裡每家每戶至今仍有在大門上貼對聯的習俗,村民們還保留著跳「河回別神假面舞」和吟詩「船遊焰火」的古老風俗。其中「河回假面」因其樣式獨特,流傳廣泛,被韓國選為國寶級假面,成為韓國對外宣傳的標誌性形象之一。正因為韓國河回村完整的保存了朝鮮時代的風貌,並延續至今,2010年7月31日,河回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這座僅有250位村民的小村名聲大噪,每年吸引100萬遊客慕名而來。古村中的不少村民還居住在祖輩流傳下的古宅中,過著日出而作的靜謐生活。而在瓦牆和草屋外,時不時駛過一輛輛汽車,操著各國語言的遊客在悠然的村落裡往來穿梭。古老和現代的交織,讓人恍若穿越數百年的時空。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的河回古村裡,朝鮮時代「兩班」貴族的宅院和老百姓居住的草屋茅舍交織布局。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的河回古村裡,朝鮮時代「兩班」貴族的宅院和老百姓居住的草屋茅舍交織布局。

這是位於河回古村旁的屏山書院一景。朝鮮時代,生活在河回村的書生,時常來書院學習儒家文化。

河回古村雖然僅有250多位居民,但仍有自己的教堂。

老師在向小朋友介紹河回假面。河回別神假面因樣式獨特,流傳廣泛,被選為韓國國寶,成為韓國對外宣傳的標誌性形象之一。

河回村裡不少居民還住在祖輩留下的古宅中,圖為一戶仍住著村民的古宅。

演員在表演著名的河回別神假面舞。

一位遊客在河回村的古道中漫步。

一位遊客從河回村中一戶貼著對聯的人家門前經過。河回村有著深厚的儒教傳統,家家戶戶門上貼著對聯。

這是位於河回古村旁的屏山書院一景。朝鮮時代,生活在河回村的書生,時常來書院學習儒家文化。

這是河回古村裡的紀念朝鮮時代大儒學家柳成龍的忠孝堂。

河回古村原生態保存著多座朝鮮王朝時代「兩班」貴族的古宅,被譽為「活的朝鮮時代建築博物館」。

  作者:姚琪琳 (來源:新華國際)

相關焦點

  • 在韓國河回村,感受一下漢風!
    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幸運的河回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躲過了數次外敵入侵和戰爭的破壞,村內朝鮮王朝時代「兩班」貴族的古宅和普通百姓居住的草屋茅捨得以完好保存。因此,河回村被譽為「活的朝鮮時代建築博物館」,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 韓國河回村|住在世界文化遺產裡是怎樣一種體驗?
    多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裡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請點開音樂再進行閱讀今晚讓我們和都教授一起穿越回那古老的時光吧在首爾東南方向的約230公裡處,坐落著韓國最著名的傳統古村落——河回村。這裡因為洛東江水以蜿蜒的「S」形將村莊圍繞,所以這裡有了「河回村」這樣的名字。
  • 韓國河回:小村落竟吸引來英女王
    河回村位於韓國安東市豐川面,是豐山柳氏家族600多年的集中居住村,因向南的洛東江呈『S』形繞村後改向從東北流出,取『河回於此』之義而得名。2010年7月31日,安東河回村與慶州良洞村以「韓國歷史村落」的名義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河回民俗村:保留有許多當年「兩班」的住宅及草屋茅舍
    河回民俗村位於韓國安東市以西數十公裡處,目前這裡仍保留有許多當年「兩班」的住宅及草屋茅舍,還保留著酒店兼客棧的「酒幕」。遊客到此,使人感到仿佛置身於朝鮮時代。旨在繼承朝鮮時代的傳統文化和兩班文化的著名的安東民俗村亦坐落在這裡。著名的韓國河回假面具的發源地也是這個村。
  • 黟縣西遞與韓國河回村 結成「友好姐妹村」
    昨日,黃山市黟縣西遞村與韓國安東市河回村正式締結為友好合作交流村。當天下午4時,西遞村村委會主任黃炳光與河回村保存會理事長柳漢承代表雙方在協議書上簽字。  西遞村與河回村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西遞是中國最具魅力的村莊之一,河回村也韓國最具魅力的村莊之一;西遞是徽學重點研究的村落,河回村也是韓國村落文化重點研究的地方;西遞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房屋,是世界文化遺產地,河回村完全保留著李朝時期住宅式樣,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村是徽州明清胡氏的聚居地,河回村是安東柳氏宗族的同姓村。西遞村和河回村同樣都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
  • 世界四大古文明,為何只有中華文化傳承至今?
    其實通過考古證據顯示,中華文化至少有四千年的歷史,這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們常念叨的「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有些名過其實。但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古文明可以說只有中華文化是傳承至今一脈相承的。四大古文明中華文化其三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有很多優缺點,這是所有文化的共性,愛它的,頂禮膜拜,恨它的,除之後快。
  • 中國西遞村與韓國河回村結成友好合作交流村
    新華網合肥11月21日專電(記者王立武)安徽省黟縣西遞村與韓國安東市河回村20日正式締結為友好合作交流村。今後,兩村將加強在「徽學」與「安東學」研究以及古建築保護、旅遊開發等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西遞村和河回村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 安徽西遞村與韓國河回村結成"友好合作交流村"
    [內容速覽]中國安徽黟縣西遞村與韓國安東市河回村20日正式締結為友好合作交流村。河回村保存會理事長柳漢承介紹說,河回村是韓國人譽為「精神首都」安東市的精華所在地,也是韓國最具魅力的村莊之一。
  • 超過600年歷史的古村落,還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就在福建龍海
    龍海埭美古村,隱藏在漳州的一個超過600年歷史的古村落。它是閩系紅磚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屋頂多為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紅瓦屋面,石砌牆體,從上往下看異常整齊,像世外桃源一般,這裡保留著非常濃烈的閩南風情。據聞埭美村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
  • 探訪600年古村落——鹿泉區封莊村
    在石家莊市鹿泉區中西部太行山東麓玉皇頂下,有一個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封莊村。封莊村,石家莊市鹿泉區石井鄉的一個行政村,全村346戶,人口1247人。2016年,封莊村被評為國家級歷史傳統村落保護單位。封莊村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230~260米左右。
  • [鄭文換]從文化遺產保護到文化旅遊開發的鄉村振興之路:以韓國河回村為例
    在國家重塑民族精神的話語框架下,河回村憑藉自身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遺產而成為民族精神的實體承載者,加之經濟高速增長的加持,從而在文化遺產和旅遊結合處找到了村莊可持續發展的出路。河回村首先因其符合國家意識形態需要而被選中,再到被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固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韓國,這種發掘歷史文化傳統及自然生態風光並將之提高到民族和國家主體精神層次並承載國家文化內容的案例也並不鮮見。從某種意義上講,始自金大中政府時期的國家對外文化輸出戰略——「韓流」現象也是如此。
  • 晉江梧林古村落:600年沉澱 喧囂都市中的明珠
    在這裡,一片歷經600多年滄桑的閩南古建築群,正洗盡鉛華,悄然新生。這片起於明朝的古村落裡,林立著閩南大厝、西洋樓、番仔樓等建築,珍藏著百年古井、盤根老樹、「鎮國將軍」墓等歲月遺存,活躍著割香乞爐、南音、築墓洗碎技術等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11月,梧林古村落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 淺論明清浙東學術對儒家和諧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正因為有上述所說的差別,所以,王陽明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富創造力的思想家,針對程朱理學在維護封建「和諧」秩序上的失效,為了重建封建統治秩序,他對「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思想作了新的詮釋,在「天人合一」、「人我合一」、「身心合一」等儒學「和」文化的基本觀念上,形成了和程朱理學絕然不同的思想學說,在傳承儒家以「仁」為核心的和諧文化中創建了以「致良知」為核心概念的心學理論體系。
  • 安東河回村—韓國最美古村落
    河回村是豐山柳氏代代居住的同姓村,有600多年歷史。洛東江呈「S」形繞村而過,取「河回於此」之義得來「河回村」一名。有這麼一句代表河回村歷史的話:「許氏地基,金氏門前,柳氏設宴」,意思是剛開始時許氏族人住進這裡,然後金氏族人在此落戶,最後柳氏族人在此興旺發達。柳氏族人在此興盛之後,許氏和金氏家族便搬離了河回村,但村子裡一直流傳著一個和許氏族人有關的傳說,講述了被譽為韓國國寶的河回假面的來歷。
  • 珠海鬥門南門村:傳承宋文化 再造美麗幸福村居
    珠海南門村菉猗堂。資料圖片    珠海黃楊山麓下,虎跳門水道邊,有一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村莊。宗祠、蠔殼牆、護城河給它打下了宋皇文化的印記,朱門廣廈盤盤矗的古村落群、白石長衢直直牽的石板裡路賦予它有別於其他村居的特殊韻律。    近年來,村民以珠海創建幸福村居行動為契機,引入政府與社會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花大力氣修舊如舊。為了傳承和發揚村居流傳下來的宋皇文化,從2009年起,村子重新舉辦宋皇族祭祀和成人禮,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村子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 韓國河回假面,最初源於防範瘟疫和火災
    安東河回村位於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是豐山柳氏600多年以來代代居住的村莊。 河回村三面被洛東江包圍,形似太極圈,因此村莊就取名為河回,意義是河流在此迴繞,也有人稱其為「水環洞」。河回村周圍有古老的松樹以及寬闊、柔軟的沙地,對面則是懸崖峭壁。河回村的選址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依山而建,順水而勢,村落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風格,風景秀美。村莊的東面,有一座從太白上延伸出的海拔271米的花山,花山嶺山勢較低,村莊的西邊延伸到底。
  • 古村落保護活化的「佛山模式」:記住鄉愁 傳承文化
    兩年活化項目共523個,累計投資85765萬元(其中各級財政52377萬元,村集體投入23254萬元,引入社會資金10134萬元)。2017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擴大了古村落活化升級覆蓋面,實施古村落活化升級延伸計劃,計劃在2017—2019年新增20個古村落活化升級。
  • 光皮乳豬: 透著儒家文化的光輝
    □ 林  曉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的儒家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琉球的儒家文化之根
    儒家文化作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支配和影響了中國整個思想學術界,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儒家文化依據外在環境和形式,進行了內部的調整和演變,儒學大師迭出。儒家思想經久不衰,經世致用、創新發展以及其自身的比較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