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籤約李佳琦公司,資本瞄準網紅帶貨風口

2020-12-14 鈦媒體APP

文 | 文娛商業觀察,作者 | 趙炯

網紅,對於許多普通人而言,是名氣與利益傍身的光環體。

而對於資本來說,它是更像是一塊亟待挖掘商業金礦。新年伊始,網紅經濟概念股板塊的持續上漲成為市場焦點,許多網紅經紀公司股價連續漲停,比如新文化就曾因網紅概念股而直接三個漲停,股價大幅度拉升。

事實上,網紅經濟爆發元年發生在2016年,彼時短視頻行業剛剛興起,網紅經濟市場規模達到528億元,網紅相關個股約有23隻。

如今,網紅經濟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網紅經濟概念個股增長至60餘只,2020年開端網紅經濟概念股更是迎來熱潮。

為何網紅經濟開始攪動著資本市場的熱浪?文娛商業觀察整理發現,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上集聚著大量網紅,如李佳琦、papi醬等等。而在這些網紅背後,無一例外都有相關網紅經紀公司起著運營的關鍵角色。比如李佳琦籤約的是美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李子柒籤約的是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

資本市場上湧起的熱浪,正是衝著這些網紅經紀公司,也就是所謂的MCN機構而來,就在昨晚(1月15日)上市公司新文化發布公告稱,與李佳琦的美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幫助李佳琦獲得更多資源曝光和商業營銷機會。

網紅背後的最大推手

當光鮮亮麗的網紅們在臺上享受著鎂光燈的圍繞時,幕後的真正助推者其實是大量的MCN機構。

根據克勞銳發布的《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目前90%以上的知名網紅都被MCN機構收入囊中。顯然,MCN已經成為網紅前行路上的最大推進器。

何為MCN機構?其實就是指聚集PGC內容,並在資本的協助下保障內容持續輸出,最終完成商業變現的公司。

如今的MCN所關注的領域已經大量集中在網紅領域,因此你可以理解為網紅的「經紀公司」。

事實上,起源於美國的MCN模式已經成熟良久,但一直到2015年開始逐漸在國內網際網路蔓延開來,2016年Papitube的成立為國內MCN行業的前行安上了加速鍵。

2016 年,網紅Papi醬單條視頻廣告拍賣出 2200 萬元,堪稱「新媒體營銷史上的第一大事件」。隨後Papi醬便將團隊升級為MCN機構Papitube,由此全面布局MCN領域,國內的MCN行業也逐漸開始火熱起來。

第二年,MCN的商業價值伴隨著電商的深化開始被深度挖掘出來。2017年雙十一,MCN 機構宸帆帶著籤約的30多個網紅參與帶貨,結果不到六分鐘銷售額破億,當天總共帶貨超過3億元。

五年時間,國內的MCN行業坐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如今機構數量仍在穩步上升。據《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2019年國內網際網路MCN機構的數量已經增長至6500家。

很多人感到疑惑的是,MCN究竟是如何將素人推向網際網路的舞臺中央,幫助他們實現名氣的增長。畢竟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人人都想當網紅的時代,據某項調查數據顯示,54%的95後想當網紅,而這也是廣大00後最嚮往的職業。

事實上,MCN本質上仍是一個中介機構。一方面它通過聚集、籤約內容創作者,幫助網紅解決推廣和變現的問題,另一方面連接著品牌廣告主、電商平臺、版權購買方等,尋找各種商業變現的渠道。

之所以說內容與網紅推廣有著緊密的聯繫,在於如今的網紅時代已經告別了依靠炒作、噱頭來獲取關注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化而不斷分散,要想獲得長期的關注必須依靠優質而穩定的內容輸出。

不難發現, Papi醬始終能緊跟社會熱點,用調侃式的內容獲得粉絲好感,辦公室小野總能迸發奇思妙想,在辦公室吃出各種花樣增加粉絲黏性。這背後,其實都是二者所在的MCN機構——Papitube和洋蔥集團在用強大的內容團隊做支撐。

當然,在這個講究「內容變現」的網際網路時代,僅僅輸出內容而沒有變現渠道顯然不是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因此另一方面,MCN還連接著大量的品牌廣告主、電商平臺、版權購買方等渠道。

李佳琦無疑是當下最火熱的帶貨網紅,抖音上李佳琦憑藉「美妝之王」的稱號斬獲3700多萬粉絲。從紀梵希、YSL等一線大牌,到美寶蓮、卡姿蘭等平價品牌,李佳琦幾乎囊括了市面絕大部分美妝品牌。而在這些品牌方的加入背後,都是李佳琦所在的美腕在主導。

發展至今,MCN的業務隨著市場的變化在不斷進化,衍生出網紅篩選孵化、廣告營銷、電商、IP開發等系列分支。

總的來看,MCN機構的變現形式以廣告營銷為主,佔比達80.6%,其次平臺補貼以及內容電商也成為收入來源的大頭。

MCN進入拐點時刻

毫無疑問,網紅經濟已經成為當下國內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不管是從娛樂性、商業性還是全民覆蓋性,網紅經濟都在逐步顯露出它巨大的能量,其背後的MCN機構也一時風頭無兩。

但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是,雖然MCN市場規模仍在擴大,但近幾年其增長率明顯在銳減。

數據顯示,2017年MCN市場增長率高達100%,然而2018年銳減至10%以內,2019年仍徘徊在低位,預計2020年仍未出現回暖趨勢。

另一方面,MCN機構融資數量以及投資數額也在減少。2017年,MCN機構融資數量接近170家,投資數額達到90億元,然而2019年機構融資數量僅為50多家,融資數額相較於2018年也下降了25億元。

為何在網紅經濟浪潮不斷來臨,全民掀起網紅熱時,MCN市場反而在減速?事實上,在高速前行後,如今的MCN行業已經達到瓶頸期,也可以說進入拐點時刻,背後幾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網紅難以批量化生產、網紅管理難題以及馬太效應加劇。

(1)網紅難以批量化生產

當網紅身上的商業價值不斷顯現時,顯然任何一家MCN機構都想快速孵化出成批的「李佳琦們」,以此來跑馬圈地快速佔領市場,搶先佔據市場優勢高地。

但網紅並非流水線上的標準化產品,可以按周期批量化生產。事實上,如今大眾審美趨向多元化、複雜化,網紅的誕生往往帶有偶然性,通過精準策劃便能輕易將網紅炮製而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去年以來,「網紅製造工廠」的MCN機構如涵的一系列轉型就說明,批量化生產網紅的生意不好做。

2019年4月,如涵敲鐘納斯達克,被譽為「網紅第一股」。然後登陸資本市場後,如涵股價表現並不好,截止到1月15日其股價相比上市首日已下滑37%。

其實,資本市場之所以對如涵不好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其「網紅自營、批量生產」模式的質疑。事實證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如涵已經在大量縮減網紅自營業務,轉而把重心轉至第三方服務業務。

事實上,早期由於野蠻增長,MCN收穫了巨大流量紅利,但如今已經出現網紅孵化乏力的疲態,市場也逐漸進入放緩態勢。這讓每一家MCN機構都感到焦慮,畢竟網紅才是流量、收入的最根本來源。

(2)頭部、腰部紅人管理難題出現

除了增量網紅難以孵化外,MCN既有的存量網紅也存在諸多管理困境,從而導致了市場增速的放緩。

首先, 當網紅依託的短視頻、直播等平臺處於高速發展期時,對於內容的要求並不高,因此一些底部網紅可以快速摘取紅利往頭部和腰部進階。然而隨著平臺上湧入的網紅越來越多,競爭出現白熱化態勢時,市場就對網紅本身的多項資質與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於MCN機構中網紅大多集中在腰部,機構很難做到「雨露均沾」,因此越來越多的紅人被「積壓」在腰部,難以出現質的提升。

另外,頭部網紅是每一家MCN機構的金字招牌,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家MCN機構都在奮力挖掘頭部網紅,開出各種極具誘惑性的條件,於是頭部網紅的話語權愈發增加。

因此可以看到,市面上頭部紅人出走的頻率明顯在加速,這將讓老東家遭受巨額損失,也讓其本身發展陷入困境。

(3)馬太效應顯現

除了網紅本身的困境外,整個MCN市場放緩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於市場的馬太效應已經顯露。

據《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2019年頭部MCN機構所創造的收益佔到了整個市場收益的六成。

這就意味著,在MCN賽道上,資源逐漸向頭部選手集聚,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愈發明顯,腰部及底部的MCN機構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而那些場外者的入行門檻也在被進一步提高。

事實上,經歷了蠻荒開拓期後,如今的MCN市場已經進入調整期。眾MCN機構開始降速提質,尋求更穩定的市場策略。

資本瞄準內容電商

MCN市場步入拐點,那麼轉頭向上的通道究竟是什麼呢?

事實上,伴隨李佳琦、薇婭等帶貨網紅的火熱,內容電商成為MCN新的突破點。

前面提到,MCN機構的主要商業變現模式是廣告營銷。但從2019年初開始,整個廣告市場步入寒冬,出現增長乏力的態勢。聚焦到MCN行業,主要靠廣告盈利的模式也在進入變現困境。

而在另一邊,內容電商反而正在煥發出活力。

不難發現,去年眾多網紅在電商帶貨上顯現出巨大的能量,比如2019年雙十一,淘寶直播帶動成交近200億元,眾主播成為帶貨的主力軍;快手帶貨王辛巴2019年帶貨超過150億元等等。

另外,各大網紅聚集的網際網路平臺也在為內容電商開道鋪路。2019年8月,微博電商直播與淘寶打通,網紅在淘寶直播開播時可以將直播內容同步到微博,實現雙平臺分發;抖音、快手也紛紛發布針對電商的扶持的計劃。

無疑,內容電商已經成為網紅的當下以及接下來的主戰場,也成為MCN機構未來進擊的主賽道。不過,這也對MCN機構的能否持續推出優質內容、能否擁有穩定的供應鏈以及高效的變現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總之,當依賴廣告營銷的變現模式逐漸遭受挑戰時,內容電商將為MCN行業帶來第二春。

這也是近期資本市場對MCN機構反響熱烈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廣告營銷的模式較為簡單,而且正處於寒冬期,而內容電商背後是正在加速前行的新零售市場,未來潛力巨大,資本顯然不會忽視內容電商帶來的紅利。

自「網紅」這一網際網路世界的產物誕生以來,外界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們炒熱了社會上浮躁的氣息,有人說他們給經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必須承認的是,網紅以及網紅經濟擁有著強大的商業動力和價值,這對於資本而言,顯然是一款優質的投資標的。

相關焦點

  • 「牽手」李佳琦經紀公司 新文化擬拓展「網紅」業務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梁梟據新文化(300336,SZ)今日(1月15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與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腕網絡)達成戰略合作。美腕網絡是一家大型網紅經紀公司,旗下擁有李佳琦等知名網紅。
  • 快消愛上「網紅」,李佳琦、薇婭不僅能賣貨,還能讓股價翻紅……
    繼金字火腿之後,此前同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已與薇婭、李佳琦等多位網紅主播建立合作,未來將打造自身網紅IP的「電商面膜第一股」御家匯,也被深交所質疑蹭「網紅熱點」。1月6日上午,對於此前多位投資者詢問公司在網紅直播及網紅帶貨方面的布局,御家匯方面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集中回應稱,公司已加強短視頻等平臺上的推廣及內容營銷,且與多位網紅主播建立合作,包括薇婭、李佳琦等多位頭部主播,未來公司也將不斷構建完善公司直播培訓體系,努力打造自身網紅IP。
  • 新文化牽手李佳琦 「網紅業務」能否拯救業績?
    新文化則通過與李佳琦的戰略合作,增強其與客戶的連接度和在線上媒體渠道的推廣宣傳曝光,形成「移動網際網路媒體+傳統媒體」的全媒體整合營銷方案。此次協議籤署後,新文化與美腕將各自指派專人,負責合作事項具體落實和跟進,在本次協議的後續推進,雙方將建立溝通協調機制,上述合作的內容逐步予以落實。
  • 網紅不靈了?張大奕託不住「網紅第一股」,李佳琦公司吃罰單
    由於網紅張大奕任如涵控股CMO, 外界質疑如涵控股成功敲鐘又快速凋敝都與嚴重依賴張大奕的引流作用有關。如涵並非個案,網紅力量在直播帶貨一度火熱的背景下空前膨脹,但隨著電商直播進階規範化、理性化,留給新生代網紅及相關概念公司的時間,或許也不多了。誰掐得準網紅的生命力?
  • 追直播風口 三元考慮與薇婭或李佳琦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變革帶動電商進入視頻流量新時代,網紅直播順應時代風口率先爆發,未來將走向全民帶貨。不過,目前網紅直播帶貨對乳品企業效果並不顯著,未來仍需時間磨合。  網紅直播帶貨無疑是疫情之下催生的新風口。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家居用品、廚具等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  直播帶貨對於食品來說具有普遍性。
  • 618帶貨量趕超李佳琦,抖音「正善牛肉哥」背後的生意經|網紅電商系列
    但直播電商生態整體其實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們認為,在直播的推動下,以及淘外平臺電商「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整個網紅電商鏈條下還有許多可能的機會。36氪網紅電商系列,將聚焦這個賽道的上下遊,挖掘新項目,探討其價值。本文為該系列第一篇,報導的是一家從抖音起家的食品類電商,目前以短視頻為主,直播為輔,從抖音導流至自有淘寶店鋪。
  • 李佳琦帶貨,21萬件牛奶3分鐘賣光!搭上薇婭,這家公司5個漲停...
    隨著直播帶貨走上風口,A股掀起了「網紅經濟」潮,那麼,薇婭和李佳琦還有哪些A股小夥伴?18家A股公司牽手薇婭近期,隨著直播帶貨走上風口,A股掀起了「網紅經濟」潮,薇婭和李佳琦還有哪些A股小夥伴?5月15日,金字火腿(002515.SZ)在官方微信平臺發布消息稱,當晚8點,羅永浩在抖音直播帶貨金字火腿「金字植物臘腸」,打出的口號是「人造肉新時代,交個朋友」。這並非金字火腿第一次與網紅主播合作。
  • 論帶貨,大明星可能比不過李佳琦的狗
    但無論運營的平臺、渠道是什麼,在長期從事網紅運營的業內人士眼裡,「萌寵出道」本質上還是典型的IP養成。只不過比起此前寵物達人的單打獨鬥、「佛系經營」,如今隨著短視頻的火熱、直播帶貨的興起,怎麼將這部分流量最大化、以效率最高的方式變現,便開始為人所重視。
  • 兩萬網紅工廠複製李佳琦
    與頭部機構的光彩相比,很多中小MCN機構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帶貨主播難以培養,缺乏供應鏈資源,在平臺充當「工具人」……入局不等於勝局,不是每個MCN機構都能在風口上飛起來。追逐風口的MCN「平臺的追隨者。」
  • 李佳琦1分鐘狂賣5萬份扇貝!網紅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能在水產業...
    李佳琦1分鐘狂賣5萬份扇貝!網紅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能在水產業複製嗎?小編回看直播視頻發現,3月8日,良品鋪子旗下產品「蝦夷扇貝」出現在網紅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直播還不到一分鐘,5萬餘份零食瞬間售罄。
  • 六成上市公司盈利不如「李子柒」網紅概念站上風口真相是什麼?
    【新聞背景】2019年,「網紅經濟」成為網際網路電商領域最火爆的概念。僅僅在「雙11」,「網紅」李佳琦與薇婭兩名頭部主播就分別實現成交近30億元,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許多上市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直播帶貨的吸金能力成為刷屏話題。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帶貨一哥」李佳琦賺了將近2億元,火遍全球的「網紅」李子柒賺了1.6億元。
  • 網紅!李子柒,薇婭,李佳琦屬於哪家直播機構,網紅經紀公司?
    網紅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粉絲流量及電商的雙重加持下,一大批網紅不僅賺了平常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錢,甚至連一些上市公司都沒辦法與之比肩!旺靈龍網紅平臺今天重點談一下李子柒,薇婭,李佳琦三位大IP屬於哪家直播機構、網紅經紀公司呢?
  • 2020年中國四大典型網紅案例分析及網紅經濟上市公司匯總(圖)
    中商情報網訊:網紅經濟在2019年迎來爆發期,李佳琦、李子柒等「網紅」頻頻「出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網紅」的社會認同度也在進一步提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5G商用加速的背景下,作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物,中國的網紅經濟在發展中迎來了爆發點。在網紅經濟迅猛發展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強大活力和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 李佳琦不粘鍋翻車、抖音幹蝦三無產品……網紅帶的貨你還敢買嗎?
    作為網紅,李佳琦們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作為商人,他們卻是充滿爭議的。商品質量問題、售後如同空虛等一系列不符合傳統商業法律的操作,都會使得他們將受到最大的監管力度。李佳琦「帶貨王子」稱號響徹大江南北;網紅四處帶貨,在直播時竭盡表演才能……一場場帶貨直播帶來的,是驚人的成交量和交易額。
  • 網紅帶貨,必須要遵循的「勢·道·術」
    過去這一年,如果營銷圈真要評選一個年度熱詞的話,「網紅帶貨」和「私域流量」,作為一個概念的兩種表述方式,一定榜上有名。2019年雙11,直播帶貨界的「雙雄」——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裡,沒有硝煙的戰爭持續上演。早一個小時下播的李佳琦直播間觀看人數定格在3680萬,薇婭直播間定格4310萬。
  • 兩萬網紅工廠,為什麼造不出更多李佳琦?
    與頭部機構的光彩相比,很多中小MCN機構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帶貨主播難以培養,缺乏供應鏈資源,在平臺充當「工具人」……入局不等於勝局,不是每個MCN機構都能在風口上飛起來。追逐風口的MCN「平臺的追隨者。」
  • 薇婭、李佳琦、辛巴誰更強?2020年Q3全網直播帶貨TOP50榜單揭曉!
    近日,中國廣告協會聯合新榜並結合新榜旗下抖音數據平臺「新抖」、快手數據平臺「新快」,以及淘寶數據平臺「胖球數據」,重磅首發《2020年7-9月全網直播帶貨TOP50榜單》,帶你一起用數據窺探直播電商的真相。
  • 「網紅」變現20年:從南派三叔到李佳琦,內容與顏值的博弈
    變現方式上,34% 的網紅擁有淘寶店(主要包括服裝、美妝等),25% 的網紅仍然依靠廣告。值得一提的是,有 13% 的網紅選擇籤約公司,包括網紅孵化公司、經紀公司等。相比於李佳琦的直接用短視頻帶貨,毛毛姐的帶貨方式就比較委婉了,他整個抖音櫥窗只有 3 種產品,也很少在短視頻裡面直接做推廣。
  • 海外網紅帶貨能力幾何?
    但美國消費者尚未形成定時追直播的習慣,網紅偏內容提供者而非銷售的自我定位,以及尚在發展中的物流網絡,都讓美國的直播帶貨難以照搬中國的經驗。相比李佳琦為代表的「煽動性強」、直播間高折扣「利誘」的帶貨體驗,此次沃爾瑪專場帶貨,更像是一次沃爾瑪電商體驗的大型介紹會,缺少「非理性消費」的熱度。現年20歲的Michael Le是第一個出場的網紅,也是此次一小時活動的主持人,在TikTok上有430萬粉絲。《福布斯》將其列為TikTok收入前十的網紅之一,年收入大約為120萬美元(約合784.4萬元人民幣)。
  • 李佳琦薇婭的「餘熱」快被耗盡,炒MCN概念已經不靈了
    元隆雅圖只是A股市場希冀搭上網紅風口的眾多公司中的一家。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出現了許多MCN概念股。原本在股市沒有太多關注度的它們,因為搭上網紅和電商的「順風車」股價暴漲。一級市場圍繞MCN的資本動作也從未停歇,例如近期快手投資小象互娛,大禹網絡成功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