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地處黔北、川南、渝西交匯地帶;這裡,是貴州連接成渝經濟帶的橋頭堡,處於貴州、重慶、四川「旅遊金三角」核心區;這裡,是紅軍四渡赤水的主戰場、發軔地,人文歷史悠久深厚;這裡,擁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國家級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7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是天然大氧吧、大空調,避暑度假勝地。
這裡,就是習水。
4月28日至4月30日,「醉美遵義·鰼國故裡」第十屆貴州省遵義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貴州省習水縣舉行,並發出邀請:「五一」到習水,遊「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景區。
壯觀丹霞孕育自然文明
習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是大自然留下的寶貴自然遺產。
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貴州赤水和習水共274平方公裡的丹霞地貌與福建泰寧、湖南莨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以及浙江江郎山一起,以「中國丹霞」名義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8個世界自然遺產,第40個世界遺產。
「在習水這片『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內,擁有47處美妙絕倫的丹霞自然景觀,其中一級景點3處、二級景點3處、三級景點5處」,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遺產地東面,坐落著1.35億年前由白堊紀地層山體崩積而成的高山堰塞天然湖泊天鵝池溼地,湖光山色,風景優美,是旅遊和避暑勝地,歷史上稱為「天池映月」。天鵝池邊有清鹹豐年間墓聯:「山為錦屏何須畫,水作琴聲不用弦」,就是對天鵝池風光的真實寫照。在這47處自然景觀中,要數「赤壁神洲」最蔚為壯觀,整個紅色丹霞絕壁高百米,完全是一幅天然的中國地圖,鑲嵌在綠色叢林之中。
據悉,習水縣3128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中,有近1100平方公裡的丹霞地貌,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核心區面積為486平方公裡,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除了已經成為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天鵝池和長嵌溝外,還有同民藺江、土城小壩、三岔中國丹霞谷等丹霞景區。
特色工藝記錄永恆瞬間
說到習水,也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習酒、羊肉。
然而,在苗鄉深處,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正在熠熠生輝——「紅苗刺繡」,傳統刺繡工藝靠著一代代的紅苗女子手把手傳承。
在每個紅苗女子出嫁前,待嫁女子都要為自己精心織繡一套美麗的嫁妝。紅苗刺繡的最大特色是數紗繡,按照布的紋路一針一線地數數進行刺繡。刺繡圖案講究工整對稱,有紅、綠、藍、玫紅、鮮紅等七色,以紅、藍為主色。圖案崇尚自然,表現勞動快樂,對幸福、愛情的追求等。
陶澤珍是當地土河村的紅苗刺繡非遺傳承人,她在會議期間演示製作的是具有當地紅苗特色的生產生活用品,也是景區發展後農民自主開發的民族特色旅遊商品。
站在她身後的苗族婦女,正在向她學習刺繡技藝。成品製作完成後,她通過電商扶貧中心申請線上網絡銷售,按訂單製作發貨;又可在這裡展示產品,面向景區遊客直接進行線下銷售。
自2017年6月以來,陶澤珍的產品已銷往廣西、重慶、四川等地,累計實現營總業額12萬,帶動60名婦女人均增收2500元。
據悉,在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創建3A級景區,實施鄉村產業振興的過程中,土河村主要以「黨政主導、公司搭臺、農民自主經營、利益連結分紅」的經營模式,帶動鄉村能人經濟,民族特色產業的傳承發展。目前,國投公司免費為鄉村「手藝人」、「傳承人」提供經營店鋪,幫助搭建線上網絡銷售渠道,線下產品展示平臺,促進當地農特產品及民族特色旅遊產業發展。
在習水去體驗「快進漫遊」
習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釗介紹,2015年習水承辦遵義市第四屆旅發大會時,推出「土城古鎮」4A級景區。四年來,習水用「文、康、林、農、體、酒」六旅共融的總體思路,挖掘鰼國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完善旅遊設施、豐富旅遊業態、提升智慧服務,「全域旅遊」實現全域發展。
「鰼國故裡正風華,此處旅居便是春」,陳釗表示,隨著茅臺機場、仁習赤、江習古、習正「三條高速」,以及赤水河特大橋投入使用,遊客可以去習水體驗「快進漫遊」。
新建成的環北大道、華潤大道連接新舊城,習水城市空間從8平方公裡拓展至30平方公裡,新開園的文昌公園、東風湖國家級溼地公園,使習水「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城在林中、景在城中」。
此外,20平方公裡的鰼創區康旅融合項目啟動建設,與重慶四面山、大坡飛鴿景區串聯併線,再現鰼國歷史長卷。鰼部森林度假區小火車、溼地公園科普館、中國丹霞谷袁錦道「四十八坊」,土城「四渡赤水」培訓學院、飛魚部落、探險挑戰吊橋等一批旅遊新業態也等你來耍。
新建13個高標準遊客接待中心,以及歲月土城、青瓦房等一批精品客棧、酒店。新建48座A級標準旅遊公廁、全域旅遊智慧指揮中心、「一部手機遊習水」,為遊客提供方便。
上遊新聞記者 譚柯 實習生 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