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位於赤水河流域中部。習水原名為「習水」,在先秦時期出現過習國。古代習水分別隸屬過巴縣、合江縣、仁懷縣。1913,建立溫水分縣,1915年改為習水縣。習水因為赤水河的航運而興起。在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村赤水河旁,發現了赤水河流域最大聚落遺址,出土文物有上萬件。
土城古鎮,位於赤水河之上,是習水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這裡「濱播枕永,襟合帶瀘」,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古鎮同時還是享有盛譽的釀酒中心之一。歷史上四方商賈雲集,形成了古鎮濃鬱的商埠文化底蘊。
土城古鎮也是紅色文化旅遊聖地。2007年7月9日建成的四渡赤水紀念館,以及毛澤東在土城居住地、紅軍幹部會議會址、紅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部、紅軍一渡赤水河渡口、青槓坡戰場等眾多的長徵文化舊址,為土城增添了一份豐厚的革命歷史遺產。2005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習水縣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區,1997年在習水丹霞地貌區建立了習水國家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486平方公裡,分為三岔河、大白塘、長嵌及小坎四個片區。2003年成為國家森林公園;2010年,成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的組成部分。目前,習水的丹霞地貌上已經有了丹霞谷、飛鴿、小壩、天鵝池等景區。
丹霞谷是習水丹霞的代表景區,位於習水縣三岔河,面積達80平方公裡,是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組成部分。丹霞谷深藏於丹霞森林之中,九溝十八岔澗谷縱橫,林莽蒼蒼,千峰竟秀,碧水縈繞,有上紙廠遺址、轉塘奇觀、望仙臺石窟、水漫丹霞、薜公巖、何家溝、飛仙石、蜀漢石刻等20個景點。
清朝後期,習水三岔河人袁錦道曾經在丹霞谷創辦銅廠、鐵廠、鏵廠、銀具廠、鍋廠、鑄幣廠等48間工廠、作坊,並在此修建公路,成為川黔交界一帶有名的實業家。袁錦道在1806年開始花費巨資在丹霞谷的懸崖上開鑿望仙臺石窟,史稱「不惜錙銖,請匠鳩工,穿崖鑿壁」,其石窟被譽為「貴州第一石窟」。
習水的飛鴿林場,是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地帶,位於丹霞谷附近。習水飛鴿景區為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構成,美麗的習水河就從山下緩緩地流過。飛鴿景區最美的景色有兩點,一是飛鴿雲海,需要在早上日出之時才能看到,十分壯觀;二是山谷的丹霞水上公路,長達幾公裡。
小壩景區位於習水縣土城古鎮,距離土城10公裡,包括中統壩和漏倉溝,景區面積40平方公裡,有巨蝶飛天、仙人瀑、落魂臺、猴子拜觀音、虎口崖等40餘個景點。景區內有大小瀑布上百處,其中漏倉溝瀑布高達百米,分為兩級,蔚為壯觀。
天鵝池景區位於習水縣城西北約16公裡。天鵝池水面海拔975米,景區西南分水嶺最高處的葫蘆坪海拔1730.1米,景區相對高差755.1米。景區原生常綠闊葉林分布集中,溝壑縱橫,奇峰聳立,山崗嫵媚,飛瀑如練。可謂「山為錦屏何須畫,水作琴聲勿用玄」。天然堰塞湖天鵝池、高懸於赤壁之上的「赤壁神州」、採山溪、七仙崖、犀牛崖、大旗崖、獅子頭、天鵝峰、桫欏群落等景觀。
箐山森林公園位於習水縣城西北郊,屬城郊型森林公園,在這裡可以要看習水全景。公園內主要包括觀景臺山峰、雛鳥侯食頂、打蕨溝山谷、光洞未名湖、打蕨溝水庫等景點,已經形成了集紅色旅遊、古縣旅遊、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
我寫的貴州旅遊攻略,一共13篇,基本覆蓋了貴州所有地區和景區。攻略包括交通,美食,住宿,景區等。以後會把這一系列攻略繼續完善,力求成為貴州最好的旅遊攻略。如果有喜歡的,可以點擊進行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