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說唐》這樣的小說跟歷史相去很遠,比如歷史上蘇定方是一個很好的大將,打了很多漂亮的仗。但《說唐》最大的歪曲就是把蘇定方這麼好的大將寫成壞人,完全不對。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對金庸的採訪)
中國的歷史上不乏有很多英雄,正所謂成王敗寇,有些英雄能被世人傳頌,而有些英雄卻被一些野史顛覆了原有的形象。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大唐戰神-蘇定方。
隋朝末年,隋煬帝大興土木,弄得民不聊生,各地梟雄紛紛揭竿起義,其中也不乏很多農民和普通百姓。各地官府只能疲於奔命,不停奔波平定叛亂,但往往也會顧此失彼。
在平定叛亂隊伍中有一支由父子所組成的地方保安隊伍,表現格外突出,與多方強盜流寇交戰不斷。父親叫蘇邕(yōng),兒子叫蘇定方。當時年輕氣盛的蘇定方在戰場上膽識過人,驍勇善戰,面對來勢洶洶的叛軍總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先後平定了叛軍張金稱 、楊公卿等,隨著這幫烏合之眾的退散,蘇家父子的英勇事跡也廣為流傳,他們也得到鄉間百姓們的擁護。
隋大業十三年,蘇定方的父親戰死沙場,而蘇定方也決議投誠與隋朝名將楊義臣帳下,楊義臣,隋朝時期名將,善於騎射,圍剿梟雄竇建德部隊時,戰略得當,屢次擊退叛軍。但昏庸無能的隋煬帝楊廣卻在關鍵時刻調離了這位猛將,本來奄奄一息的竇建德部又死灰復燃,逐漸強大起來。
蘇定方痛定思痛,眼看隋王朝氣數已盡,被迫投靠了以農民起義為名的竇建德部隊,也得到了重用,並立下了不少戰功。
時間飛轉,幾年後,隋王朝已經奄奄一息,而當時最為強大的就是李唐集團,以李世民為首的軍隊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虎牢關一戰中,雙方交戰異常激烈,由於戰略失誤,竇建德敗亡。
在竇建德敗亡後,其帳下舊部屬劉黑闥捲土重來,而蘇定方自然是跟隨其後,和李世民之間又開始了惡戰,但秦王李世民實在太強,將劉黑闥軍一路打退。與此同時劉黑闥也企圖聯合外族勢力繼續反撲,但可惜的是李唐集團步步緊逼,劉黑闥隨之敗亡。
蘇定方雖然善戰,在戰場上也屢屢獲勝,但無奈沒有找到自己的伯樂,於是回到了冀州老家,過起了田園生活,每日耕作,早出早歸,享受起了生活。
本以為就會這樣平靜的過完下半生,但李唐集團怎能錯失如此將領,很快蘇定方就被發掘,任命為折衝都尉,配上千兵力,官至五品。
大唐初建,百廢待興,剛剛佔據了中原,但北方卻不太平,突厥勢力日漸猖狂,屢犯大唐邊境,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貪得無厭的本性使他們的欲望無限放大。邊境地域的百姓也深受其苦。唐高祖李淵在位時,為了鞏固朝政,採取了懷柔政策。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執政後,形勢開始翻轉。
貞觀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當時赫赫有名的戰將李靖出兵北伐,徵討東突厥。至此,蘇定方的開掛人生開始拉開帷幕。李靖任蘇定方為騎兵先鋒,率領數百騎士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的深入了突厥的大本營裡。
在觀察四周突厥兵沒有察覺的前提下,蘇定方突然起兵,衝殺突厥的軍營,還未等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反應過來,大火已經開始燃燒。李靖大軍眼見突厥陣營起火,也火速趕往,裡應外合,突厥軍節節敗退,只能突圍。在隨後的幾個月裡,頡利可汗只能疲於逃命,但最終還是被唐軍活捉,突厥從版圖上逐漸消失,而漠南茫茫幾千裡的土地也被大唐收入囊中。
時間到了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在位,下旨道行軍大總管程咬金率兵討伐西突厥,蘇定方又一次義無反顧地做起了前鋒。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在新疆新源南地域,雙方不期相遇,還未等開口宣戰,便進入了戰鬥。當時唐軍中的另一位前鋒蘇海政與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正面交戰,雙方你來我往,殊死一搏,一時間,殺戮聲,慘叫聲,此起彼伏,進入了焦灼狀態。
而突厥的後援也很快趕來助陣,另一頭蘇定方帶領的鐵騎乘機繞道了突厥軍身後,對其形成了夾攻之勢,一陣猛攻,突厥敗下陣來,蘇定方率領500勇士窮追不捨,為大唐再立戰功。
顯慶二年,蘇定方帶領大軍再次徵討西突厥,由於路途遙遠,足足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才到達了突厥軍的領地-外蒙古的阿爾泰山,當遇到突厥小股部隊阻擋時,蘇定方總能輕而易舉地將其全部殲滅,然後繼續奔波。等到了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時,終於遇到了東突厥最後的主力部隊。
東突厥十萬鐵騎一字排開,根本望不到邊界,而唐軍的人馬只有其十分之一,這如何應戰呢?蘇定方沒有慌亂,將一萬人馬一分為二,前一部分士兵穿戴好特殊的兵服,攜帶好特地為突厥騎兵量身定做帶有尖刺的防禦盾,現行上陣。突厥那方阿史那賀魯眼見唐軍人數稀少,一生令下,萬馬奔騰衝向了唐軍。
等突厥起兵奔到戰線前時,才發現唐軍的武器是多麼的尖銳,完全無法靠近,雖然一次又一次的狂轟猛攻,但都徒勞無功,突厥自己的陣型還被打散。就在此時,蘇定方大喝一聲,親率剩下的精騎,風馳電掣般地衝向了突厥,一路狂砍,斬殺三萬餘人。
次日,蘇定方組織好軍隊繼續追擊,東突厥舉旗投降,下跪臣服。而阿史那賀魯也被押送到長安,蘇定方升任三品大員左驍衛大將軍,邢國公,達到了人生的高潮。
顯慶四年,西突厥徹底潰敗,唐朝開始收拾百濟,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了過去,有著六百年歷史的百濟,其軍力遠比突厥差太多,等唐軍一到前線,還未等唐軍發揮,百濟守軍便丟盔卸甲,全部逃亡了。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百濟也消失了。
次年,蘇定方再次出徵,進攻高句麗,雖然在戰事上依舊高歌猛進,但唐朝後方起火,發生叛亂,原本擬定的上下夾擊,變成了獨剩蘇定方,苦於得不到任何後援,糧草殆盡,蘇定方無奈於公元662年師回朝。
結語:滅三國,擒三王。蘇定方一生戰功赫赫,為大唐王朝東徵西討,南徵北戰,掃除了無數敵對勢力,擴大了疆域版圖。蘇定方畫像入凌煙閣,被評為七十二名將之一。他是無可厚非的大唐蓋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