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李健、譚盾的音樂摯友:他讓古典音樂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25 作家文摘報社

成年人的世界裡,除了長胖和脫髮,其他都不容易,現代人活成了一個「貝殼」,緊緊閉著,不肯打開,因為裡面太柔軟、太怕受傷。

在嘈雜的世界裡,到底什麼才能讓它放下戒備心,讓它打開......或許下面這位能給我們答案——

胡歌、李健、梁文道的音樂摯友

胡歌:是他,讓我和古典音樂成為朋友

他是譚盾、李健、梁文道的音樂摯友;

白巖松眼中最好的古典音樂傳教士;

他給胡歌、董卿列古典音樂聽單,胡歌更是直言:「是他,讓我和古典音樂成為朋友。

他不拘一格,通古今、懂詩書、曉音律,是這個快節奏時代裡的真正靜的下心來的雅士。

一本書、一碟唱片,他一坐就是一下午。

跟他交流過的人都一致認為:「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裡,他一開口就能讓人放鬆下來。

郎朗說:「雪楓老師以輕鬆、幽默、自然的方式讓每個家庭體會到音樂的本質。」

作家梁文道說:「他的文學閱歷極為廣博,同時是最資深的古典音樂評論家。」

歌手李健說:「他是帶你入門古典音樂的最佳人選。」

數位大咖誠意推薦,他究竟是誰?

他就是古典音樂引路人、李健、譚盾的音樂摯友——劉雪楓。

從「北大歷史學霸」到「古典音樂啟蒙導師」

人生像是開了掛

你可能無法想像:這個能把音樂變成「營養品」的劉雪楓,沒有過什麼音樂作品,也從未上過一天音樂學院。

但享譽全球的中國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卻評價:「雪楓在我眼裡就是音樂家,他讓更多的人走進音樂。」

雖然小時候學過小提琴和小號,但劉雪楓並沒有走上音樂專業道路。在那段時間裡,他領悟了一個道理:「把樂器演奏得很專業的人,未必就一定是愛音樂的人。而反過來,喜歡音樂的人,也未必非得學樂器,學樂理。

於是,原本想做職業音樂家的劉雪楓,考取了北京大學歷史系,還在攻讀研究生時師從史學泰鬥周一良、田餘慶、祝總斌等名家。

放下樂器,但劉雪楓從未放下音樂。

他拜訪名師、閱遍藏書,積累了深厚的文史知識和不凡的音樂素養。

畢業後,一邊編輯大量的學術典籍及圖書,一邊發表專業樂評。

憑著這股音樂熱情,他最終投身古典音樂推廣工作,從此人生像開了掛:

他是收藏家,珍藏名版唱片10萬餘張

▲劉雪楓老師家中藏品一角

▲出差再忙劉雪楓仍然不忘

去大大小小的唱片店「淘」一把

他做主編,使《愛樂》《留聲機》(世界最權威的古典音樂雜誌)中文版以及《交響世界》享譽樂壇。

他做樂評師撰寫發表了200餘萬字的音樂評論。

他也是音樂教育家,長期受邀在各大頂級學府和劇院舉辦音樂普及、藝術鑑賞講座,成為千萬人的音樂啟蒙導師。

他Hold住世界名曲:他不會丟出那些壓得死人的複雜樂理,而會鋪墊出許多細水長流的故事,那些「名曲」在他的解讀下也變得真摯,有強烈的共鳴

他也喜歡談音樂家:他不是簡單枯燥地注釋,而是把這些作曲家請下神壇,化身成你自己、你的同學、你的朋友......

所以,愛聽雪楓講古典音樂的,不止是文化人,也不僅是大明星、企業家,還有普通的家庭主婦、平凡的上班族、尋常的學生......

劉雪楓的第一門音頻音樂課程推出至今已有三年了。

在這期間,無數人都在搜索因版權到期下架的雪楓音樂會。在得知其已絕版不再更新時,不停有人呼籲他能出第二季雪楓音樂會。

千呼萬喚,他的最新課程《劉雪楓:精講古典音樂100首》終於上線。

他讓古典音樂飛入尋常百姓家

成為人人都能享有的「奢侈品」

對於普通人來說,「學會」聽古典音樂一向是比較艱難的事情。

劉雪楓則認為:「愛好音樂絕對沒有任何門檻,你覺得悅耳、動聽、感動,你就會不斷地去聽它,更可能一輩子離不開它。」

對音樂的深刻感悟及四十年餘的聆聽經驗,讓劉雪楓成為古典音樂的最佳推介者。

他的「私藏」能讓徐小平「重新活過來」,在劉雪楓的感召和引領下,許多對音樂本來「無感」的人,從此愛上音樂,深切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好以及給自身生活所帶來的改變。

訂閱過劉雪楓專欄的演員胡歌說:「雪楓老師的古典音樂,每個普通人都能聽得懂。」

劉雪楓的摯友白巖松評價:「如果古典音樂是一種宗教的話,他一定是最好的傳教士。」

談及古典音樂對人的影響,劉雪楓卻很淡然:「我不想把古典音樂弄得那麼偉大。

但它的確是一種救贖,在人生的關口,有時候一首古典音樂就可以讓你過關。」

聽古典音樂,是現代人最沒有副作用、最有性價比的解壓方式。

當你焦慮、浮躁、壓抑、緊張的時候,與其去唱K消耗能量,不如聽一首古典音樂,讓心情得到真正的放鬆。

他用古典音樂

拯救瀕臨破碎的家庭

在劉雪楓以往的課程留言區,曾經有這麼一條留言。

留言者是一位剛生了孩子不久的年輕媽媽,因為婆媳衝突和帶娃的壓力一度焦慮不堪,幾乎陷入產後抑鬱。在訂閱了劉雪楓的課程之後,她告訴家人,這是花了近兩百塊買來的音樂,每個人每天都該聽15分鐘。

在那15分鐘裡,原本充斥緊張氣氛的家庭安靜了、鬆弛了。她說,那是每天最幸福的15分鐘。

▲劉雪楓老師經常在線下

舉辦推廣古典音樂交流講座

劉雪楓說,古典音樂包含了人類所有的情感類型,一切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都能在音樂中獲得共鳴。

這其實就是古典音樂的價值所在。而劉雪楓所做的,便是從上萬張專輯中,為你挑選100首必聽的傳世名作,讓你通過1800分鐘的聽覺盛宴,仿佛置身於大師級的交響樂現場,告別塵世喧囂,開啟解壓之旅!

《劉雪楓:精講古典音樂100首》

白巖松、胡歌、董卿、郎朗等大咖力薦

古典樂知識付費第一人劉雪楓

相關焦點

  • 女人為什麼一定要聽古典音樂?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胡歌、李健、梁文道都是他的音樂摯友他說:聽懂古典音樂,其實很簡單!劉雪楓,一個跟古典音樂相伴終生的人。作為收藏家,他擁有10萬餘張名版唱片。▲家中古典音樂唱片一角在家中時,一盞茶、一本書、一張唱片,他就能開啟無限美妙的精神之旅;外出會友時,他聊大家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聊中外歷史的奇聞趣事,談笑風生間妙語連珠。
  • 「蘭州,我的音樂之家!」譚盾在蘭解密音樂「密碼」
    「蘭州,我的音樂之家!」「蘭州,我的音樂之家」12月24日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面對媒體在激動之餘寫下了這麼一句話譚盾第一次去敦煌,就在莫高窟裡呆了6個小時。敦煌壁畫中記載的4000多件樂器、3000多名樂伎,以及500多個古樂隊,令他深受感動。他仿佛從畫中聽到了從遠古而來的聲音,於是決定用交響樂形式寫出來,帶去全世界。「這是我和祖先的緣分,我覺得好像在洞窟裡那6個小時,和在蘭州的這6天,都是祖先贈予我的一個禮物。」他深情地說。
  • 音樂才子李健:聲空靈,情真摯
    曾是「水木年華」組合的成員,但是因為音樂理念不同主動退出,經過一段沉寂期,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沉澱之後的李健重新出發。 就像李健的《嚮往》一樣,他對音樂旅程一直充滿著期待與嚮往。
  • 2019郎朗長沙音樂會零距離聆聽他音樂中的柔和與剛毅
    音樂可以柔和,也可以剛強,2019郎朗長沙音樂會,他是和平大師,用音樂撫平我們內心浮躁,他是音樂戰士,用音樂捍衛祖國的尊嚴,零距離聆聽他音樂中的柔和與剛毅。
  • 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牡丹亭》裡杜麗娘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她遊春,不過是踏出閨閣,轉過曲徑通幽的長廊,便可閱盡奼紫嫣紅的春光。但春色無私,不論你處繁城鬧市,還是居小鎮鄉野,人間花木皆無遮掩,只是遊春賞景的人心事各有不同。 昨日小院牆角下,採得一束野花,細碎的白色,不知名,插在素淨的陶瓷瓶裡,簡約美好。
  • 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
    那時候,還有燕子跑到我家來,有時在屋簷下築巢,有時竟飛進堂屋築巢。大概是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它一點也不怕人呢。據說,燕子飛到家中,是吉祥之兆。長輩們樂見其成,小孩子們也不敢打它的主意。所以人和燕子,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彼此和睦相處。
  • 中國古典音樂走進波特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7月7日報導,中國的古典音樂將在美國波特蘭舉辦自己的小型音樂節,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著名琵琶大師吳曼、葉小剛等都將登臺獻藝,還會演奏多首著名作曲家盛宗亮先生的古典音樂作品。大衛•舍夫林是非營利組織的藝術總監和單簧管演奏家,他想到了作曲家盛宗亮。盛宗亮曾為他寫過一篇單簧管五重奏。舍夫林請盛宗亮為美國西北室內樂團和其他幾位古典音樂表演者創作一部音樂戲劇作品。
  • 譚盾:大音希聲達天下
    Google 當時找到譚盾的原因很簡單:他們需要一位能夠跨越語言的國界、連接古典和現代的作曲家。譚盾在作品裡創造性地引入了古典音樂的經典風格和元素,比如貝多芬著名的《英雄交響曲》,在他的心裡,每個普通人都是英雄。後來譚盾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採訪的時候回憶起這件事,他記憶最深的就是那種跨越世界的聯結,「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空間、任何地域跟任何你想溝通的人排練、合奏。」
  • 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被評十大音樂事件之一
    網易娛樂1月6日報導 近日,某知名媒體在盤點2020國內十大音樂事件時 ,提到其中一個音樂事件就是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文中指出2020年9月4日,郎朗在DG錄製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專輯在北京舉行全球首發式,在此之前的8月20日,他已在廣州大劇院啟動該曲的中國巡演。專輯發布後在全世界引發關注。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有多長?
    「尋常」本是長度量詞,到底有多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有多長?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著著名絕句叫《烏衣巷》,其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意思是說,曾經繁華的朱雀橋邊,如今野草叢生、野花雜陳,夕陽下的烏衣巷,也已破敗寥落。從前穿梭於顯赫之家堂前的燕子,如今已築巢於平常百姓之家。
  • 冰雪旅遊,飛入尋常百姓家
    冰雪旅遊,飛入尋常百姓家  每到冬天,黑龍江的冰雪旅遊就火熱起來。冰雪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民間人士打造的「非專業」冰雕雪景日益受到遊客的喜愛,林區舊址變為沿途風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裡得到生動的體現。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 施坦威支持譚盾《武俠三部曲》多媒體交響音樂會
    上海2013年6月8日電 /美通社/ -- 由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亞太地區交響樂團聯盟和北京飛行者音樂聯合主辦的譚盾《武俠三部曲》大型戶外多媒體交響音樂會 (2013世界城市音樂節– 交響樂篇),將於6月9日(周日)在北京朝陽公園萬人廣場奏響。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尋常】平常。【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建都於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舊時】晉代。
  • 明珠社區: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明珠社區: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17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郎朗鋼琴音樂盛典《義烏站》正式啟動
    2019郎朗鋼琴音樂盛典預告(一)「我與郎朗齊奏」鋼琴大賽為更好普及鋼琴文化,傳播音樂的魅力,只要是郎朗的小琴迷,只要喜歡音樂,只要願意表現自己,就都有機會與世界鋼琴大師一起同臺表演。(四)朗爸教育分享會提及"郎朗",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尤其是對於學習鋼琴的家庭而言,他就是一個勵志的存在。郎朗父親郎國任先生將與孩子家長們分享育兒心得和郎朗背後的成長故事;讓郎朗的勵志成長故事激勵著孩子們,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學習熱情。
  • 嶽茂林:政策宣講要「飛入尋常百姓家」
    推動黨的理論政策「飛往尋常百姓家」,要用「時時宣講、處處宣講、事事宣講、人人聽講」,打通理論政策入腦入心「最後一公裡」。政策宣講要找準「小切口」,深化「大主題」。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百姓心聲、平凡故事、社會關切為突破口,因地制宜以「小切口」入手,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人民群眾「點餐」與政策宣講「配餐」相結合,通過「講(政策解讀)、幫(扶貧結對)、教(傳授技能)、育(培訓骨幹)」等形式,在簡單中見精彩,在通俗中顯深度,讓人民群眾從故事中聽、案例中想、人物中見、數字中讀、典型中學。
  • 除了陽光沙灘,青島還有郎朗帶來的音樂盛宴
    一、郎朗音樂會在青島成功上演繼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在美國萊諾克斯市舉行的唐格爾伍德(Tanglewood)音樂節的開季舞臺上進行復出後首場演出,轟動全球古典音樂界之後。二、郎朗音樂世界優秀學員們的表現堪稱錦上添花在音樂會上,郎朗作為世界最頂尖的鋼琴大師的表現自然會引來陣陣熱烈的掌聲,雖然時隔近一年沒有彈奏音樂會,但郎朗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影響著整場音樂會,他的彈奏水平依然笑傲江湖。足以見得他作為世界最頂尖鋼琴家的深厚功底。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歌背後的鐵和血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單翻譯一下: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烏衣巷:三國時東吳在此置烏衣營,以士兵穿黑色鎧甲而得名。)其中提到的兩大家族在隋唐時期已經走向了沒落,他們原來住宅下的小燕子已經飛到了尋常百姓家。
  • 郎朗能11次獲德國古典音樂大獎,憑得是什麼?
    10月13日晚,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在Opus Klassik 古典音樂獎(原回聲獎)頒獎典禮上憑藉《鋼琴書》獲得年度最佳音樂錄像獎,這是他第11次獲得該獎。今晨8點,郎朗在自己的微博向網友傳達了這一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