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來沒有寫過遊記或者攻略之類的文章,總覺得一篇遊記或者攻略,如流水帳一般,內容冗長,我寫得費勁,你看得費時,倒不如化整為零,利用朋友圈的時效性和直觀性,我隨手點點,發文發圖;你隨手劃劃,看或不看,大家都不累。不過小夥伴們對伊朗的好奇心,讓我改變了以前的做法,很多人都說,朋友圈看到的伊朗和印象中的很不一樣啊。受到一些文章用26個英文字母總結事物的啟發,我決定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將此次伊朗之行的所見所聞,用26個英文字母歸納一下,名字就叫《從A到Z看伊朗》,因為內容較多,準備分期推送,這是第一期。
自己一直對波斯文明很感興趣,種草已久。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凱撒旅遊推出了探訪「絲綢之路」系列,伊朗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是凱撒的老客戶,之前很多出遊,都是在凱撒報名參團,對凱撒的品質很放心,這次依然選擇了凱撒旅遊,趁國慶十一長假,報名參團,去探尋波斯帝國的榮耀。
A:Ashura 阿舒拉節
伊朗之行,正值國慶期間,我中華天朝、泱泱神州,自是舉國歡慶,熱鬧非凡,誰曾想這伊斯蘭世界的什葉派老大伊朗,也在歡慶本教派最重要的節日:阿舒拉節。這個節日的正日子是伊斯蘭曆正月初十,正好是我們國慶節10月1號。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什葉派穆斯林,湧上街頭,悼念穆罕穆德的孫子海珊遇難,表達自己虔誠的宗教信仰。
街頭萬人空巷,民眾情緒激昂
振臂一呼,群起響應
看著成千上萬,情緒激昂的宗教民眾在集會,大家是不是有點擔心呢?其實來伊朗之前,我也是有點顧慮的。不過凱撒旅遊的工作人員說,在伊朗當地接待我們的旅行社是格什姆鳳凰國際旅行社,這是伊朗政府特別批准成立的,伊朗第一家由外國人,同時也是第一家由中國人投資設立的旅遊公司,其服務品質,接待能力,以及對伊朗當地情況的了解,都是一流的。本次安排的導遊,在伊朗生活多年,經驗十分豐富,尤其對民族宗教細節,了如指掌。參加阿舒拉節活動的各項安排井井有條,每個環節細緻周密,讓人感覺非常踏實放心。旅行社的費總,是個伊朗通,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費」,對於同胞提出的建議,都有求必應。他精心設計的一些特色內容,讓人覺得來到伊朗,不虛此行,這在我以後的介紹中,大家一定會感受到。
飄揚的阿舒拉黑旗,指引人們奔赴戰場
伊朗民眾手挽手:團結就是力量
有點天橋把式、場甸廟會的感覺
打扮成古代波斯武士的花車遊行
悼念戰鬥英雄、革命烈士
這氣質,儼然就是波斯王子
濃厚的節日氛圍
噴泉也「感染」成血色
揮旗助威湊熱鬧,雖然旗子有點小
物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熵,用來衡量物質內部粒子運動的混亂程度。熵值越低,物質內部粒子運動越處於有序而一致的狀態。熵值和物質能量呈反比,熵值越大,物質內部粒子越混亂無序,物質的能量值越低。這是因為粒子在無序運動中,會在彼此間的碰撞、摩擦中消耗能量,因而降低了物質的整體能量。所以,一個組織,內部越是有序協同,方向一致,所展現的力量越強大。伊朗民眾,以宗教情節為精神紐帶,表現出了高度的凝聚力、整合性和認同感,所釋放的力量,令人震撼。信仰凝絕力量,信仰釋放力量!
B:Beauty 美女
伊朗女人,繼承了其先祖雅利安人優秀的相貌基因,美得攝人心魄,卻讓你心無邪念。那是一種讓人想去靜靜欣賞的美,「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伊朗雖然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但民眾卻很熱情好客,女性不像想像中那麼保守。一路上,不少伊朗女性,主動擺拍,笑容唯美,大方自然,令人動容!上圖拍攝於設拉子粉紅清真寺,這莞爾一笑,為粉紅清真寺增色不少!
拍攝於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
拍攝於伊斯法罕阿巴斯大酒店
女主有點像安吉麗娜朱莉
拍攝於伊斯法罕四十柱宮
後來應小姑娘父母的要求,還和她合影
拍攝於伊斯法罕四十柱宮
拍攝於亞茲德阿米爾恰赫馬格廣場
美女是在糾結買還是不買嗎?
拍攝於德黑蘭薩德阿巴德王宮
美女擺拍姿勢很專業啊
拍攝於德黑蘭Espinas palace大酒店
拍攝於德黑蘭Espinas palace大酒店
前臺服務員的笑容很職業
拍攝於亞茲德阿米爾恰赫馬格廣場
英語特別流利的當地少女
伊朗的主體民族是波斯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北亞草原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南下侵入伊朗高原,與當地的土著人融合、同化,產生了波斯民族。波斯人繼承了雅利安人的白人血統,屬於印歐人種—地中海類型,往往高鼻深目,下巴較尖,臉部線條清晰立體。波斯人比較煩惱自己的鼻子太高,所以在伊朗最流行的整容手術是塌鼻梁手術,將高挺的鼻骨做塌陷,這真讓中國人無語。
雅利安人自北向南,兵分兩路
一支侵入伊朗高原,直達兩河流域
另一支侵入南亞次大陸,到達恆河流域
C:Carpet 地毯
波斯地毯絕對是伊朗一張靚麗的名片,波斯民族舉世聞名的手工製品。精美繁複的紋飾,精巧細緻的織工,上乘天然的材料,讓很多地毯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佳品。2010年上海世博會伊朗國家館,就展出了很多精美的波斯地毯,作為伊朗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推崇。
在伊斯法罕參觀了一家百年地毯老店,店主在杜拜、伊斯坦堡、開羅都開設有分店,也算是家大業大了。他詳細介紹了店內展示的各種地毯以及製作波斯地毯的一些情況,比如波斯地毯的染料都是用天然植物或礦物製成,所以染色歷久彌新,不輕易褪色。綠色用開心果果仁製成,紅色用玫瑰花製成,藍色用綠松石製成等等。材質上,波斯地毯主要是羊毛、棉、真絲,在不同角度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店主和店員不停地翻動和變化地毯的位置,確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色彩變化。
店主在介紹一塊上萬美金的地毯
據說花費了三年時間才完成
每塊地毯都很名貴,嗯、主要是貴!
確實賞心悅目,每一塊都是藝術品
在德黑蘭,參觀了伊朗地毯博物館,大部分地毯都是伊朗薩法維王朝時期的作品,歷經幾百年,仍然光豔無比,而且題材圖案非常豐富,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色。
大不裡士風格:以人物和歷史題材著稱
克爾曼風格:擅長几何圖形和對稱
伊斯法罕風格:以立體圖案聞名於世
呼羅珊風格:顏色偏重,注重生活氣息
D:Dome 穹頂
致扎姆克蘭聖地清真寺
(上圖)
不是萬花筒,
卻像萬花筒一樣,絢麗多彩。
不是天上星河,
卻像星河一般,璀璨耀眼。
美到令人窒息,
看到讓人眩暈。
抬頭仰望,
仿佛置身秘密花園。
繁複多樣的裝飾,
裝點儀式的斑斕,
卻讓心緒變得簡單。
拍攝於設拉子納西爾默清真寺
拍攝於馬什哈德伊瑪目禮薩聖墓清真寺
拍攝於卡尚布魯傑爾迪古宅
拍攝於伊斯法罕四十柱宮
拍攝於馬什哈德伊瑪目禮薩聖墓鏡宮
拍攝於卡尚布魯傑爾迪古宅
拍攝於伊斯法罕謝赫盧特夫勞清真寺
拍攝於亞茲德禮拜五清真寺
拍攝於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
拍攝於伊斯法罕禮拜五清真寺
古羅馬人初創了穹頂的雛形,拜佔庭人將穹頂發展為自成一體的建築風格,阿拉伯人將穹頂建築吸收進伊斯蘭文明,而波斯人將波斯藝術與伊斯蘭文明相融合,最終將穹頂藝術發揚光大,推向巔峰。穹頂,高大、寬敞,視聽感極佳。置身穹頂之下,猶如與真主對話,其空間感所營造的肅穆莊嚴氣氛,特別適合宗教儀式,這大概就是伊斯蘭教選擇穹頂作為禮拜寺建築風格的原因吧!
羅馬建築的十字拱,是穹頂的雛形
拜佔庭建築的穹頂結構樣式
拜佔庭穹頂建築的典範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E:Esfahan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世界一半!
(法國詩人 雷尼爾)
它偷走了我的心!
(英國旅行家 羅伯特·拜倫)
當我今天穿過這世界的市集,
我不想這麼快就跨過,
神手掌上這一條美麗的掌紋。
(波斯詩人 哈菲茲)
伊斯法罕,伊朗第一大旅遊城市。這裡匯集了從公元11世紀到19世紀各個時期的波斯建築。這裡從絲綢之路時期,就是絲路南線重要的貿易中轉站和集散地。幾百年來,東西商隊雲集,南北賓客紛至,經濟繁榮、富甲一方,突厥塞爾柱王朝、蒙古伊爾汗王朝、波斯薩法維王朝,都在這裡書寫光輝史冊,詩人驚嘆它:伊斯法罕,世界一半。
伊斯法罕,位於伊朗的中心位置
絲綢之路南線的樞紐
塞爾柱王朝時期的禮拜五清真寺
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一縷陽光射入清真寺
心有陽光,前途無量
世界第二大廣場伊瑪目廣場
僅次於中國的天安門廣場
地方夠大,特別適合大規模集會
恰巧趕上了一次數萬人的大集會
伊瑪目廣場北面
伊瑪目皇家清真寺
伊瑪目廣場東面
謝赫盧特夫勞清真寺
伊斯法罕四十柱宮
倒映在虛幻的水中
一虛一實,催人遐想
四十柱宮內精美的穹頂
三十三孔橋,適合談情說愛
如果橋下的河水沒有乾涸就完美了
伊斯法罕的全盛時期,是作為波斯薩法維王朝的首都。當時的薩法維王朝強敵環伺,西接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東臨雄霸南亞次大陸的印度莫臥帝國。選擇伊斯法罕作為國都,除了看重它重要的商業地位和繁榮經濟,其地理位置,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位於伊朗內陸,四周環山,易守難攻
厄爾布爾山與扎格羅斯山,一左一右
自西向東,拱衛著伊朗高原
奧斯曼帝國150年,未能踏入伊朗高原
蘇萊曼山橫亙在伊朗高原與南亞之間
始終是莫臥帝國難以逾越的天險
三大帝國自西向東依次排開
波斯薩法維王朝夾在當中,兩面受敵
四十柱宮穹頂上反映波斯徵戰的細密畫
左上:與印度莫臥帝國的象戰
右上:抵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侵略
下:徵服中亞的土庫曼斯坦
F:Farsi 波斯語
一個阿拉伯人入境伊朗,如果他不懂英語,他基本上不知道上圖中的文字說的是什麼意思。雖然右側的文字書寫,他能認出是阿拉伯字母,但他真的看不懂。因為這是一種和阿拉伯語不同的語言:波斯語。
波斯語目前是一個小語種
紅色部分是波斯語使用地域
只有三個國家將其作為通用語
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
伊朗和阿富汗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塔吉克斯坦用西裡爾字母書寫
波斯語數字1到10
伊朗波斯語用阿拉伯字母書寫,乍一看,特別像阿拉伯語,這是伊斯蘭文明徵服波斯,不斷與波斯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從語言學分類上,阿拉伯語和波斯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系,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隨著波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徵服,波斯人雖然在信仰上皈依了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開始學習、使用阿拉伯字母,但相對於阿拉伯語,波斯語「有其表而無其實」,是一種獨立的語言,這大概就是波斯民族倔強的心理性格吧!
G:Garden 花園
2011年,分布在伊朗九個省份的波斯花園,打包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宮花園、卡尚的費恩花園、設拉子的天堂花園、亞茲德的多萊特阿巴德風塔花園、帕薩爾加德古代花園、馬漢的王子花園、馬贊德蘭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園、呼羅珊的阿克巴裡耶花園以及帕赫魯普爾花園。伊朗之行,前四個波斯花園,有幸得以欣賞。
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宮花園
卡尚的費恩花園
設拉子的天堂花園
亞茲德的多萊特阿巴德風塔花園
波斯花園的設計理念
突出瑣羅亞斯德教四大元素
天空、大地、植物、水
水的元素,在波斯花園中,佔據著支配性作用。波斯人認為,水孕育著生命,維繫著生命。在多是沙漠乾旱氣候的伊朗,精密的水利灌溉系統至關重要,這一點,在波斯花園中,通過池塘、噴泉、水渠等水系布局,得以充分體現。
池塘、噴泉、水渠
波斯花園永恆的主題
乾旱沙漠中的土豪任性
H:Homa 霍馬
霍馬,古代波斯神話中的吉祥鳥,傳說霍馬是一隻從來都沒有休息過的鳥,它一生都不斷地在高空中飛行穿梭,從來不下地停歇,在波斯人民心目中,霍馬可以帶來好運,是強大和吉祥的象徵,其地位相當於我們的鳳凰。和中國國航把鳳凰作為Logo一樣,伊朗國航的Logo是一隻霍馬鳥。
拍攝于波斯波利斯的霍馬石雕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宮遺址,殘留了一些動物石雕,有獅子、馬、公牛,還有上圖中的霍馬。個人感覺,霍馬是波斯波利斯宮現存最完整的石雕了。2000年多年過去了,這石雕還能如此清晰完整,可能是因為霍馬真的強大而頑強。
在亞茲德機場坐飛機
伊朗航空的地勤正在給飛機加油
馬什哈德的霍馬大酒店
房間比較寬敞
伊朗國航和中國國航
比比誰家的鳥兒更吉祥
I:Imam 伊瑪目
伊斯蘭教主要分為兩大流派:遜尼派和什葉派。伊朗屬於什葉派。什葉派內部又分為凱薩尼派、伊斯瑪儀派、十二伊瑪目派等。伊朗自薩法維王朝確立什葉派為國教以後,基本信奉十二伊瑪目派。
遜尼派和什葉派分布
深綠色的什葉派是絕對少數派
只佔全體穆斯林的9%,大部分在伊朗
伊朗是穆斯林什葉派的絕對老大
伊瑪目,國內通常的翻譯是「精神領袖」。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領導一切。十二伊瑪目派的精神領袖,也就是國家的最高領袖。但此次伊朗之行,我發現,伊朗人心目中的伊瑪目,是凡人與真主安拉之間的媒介,沒有伊瑪目作為中介,穆斯林無法與真主溝通,沒有伊瑪目的引導和啟示,就無法理解真主的奧秘。所以,「精神領袖」這一翻譯,顯然是世俗社會,去神學化的一種表達。我本人認為,伊瑪目的確切含義就是「真主在人間的使者」或者「真主代言人」,他是伊斯蘭教法權威,他的話,就是真主的話。十二伊瑪目派其實就是只尊奉阿里(穆罕穆德死後的四大哈裡發之一)及其直系後裔中的十一人,為真主在人間的代言人。
什葉派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聖墓崇拜。伊瑪目的陵墓或者其親屬的陵墓,是最重要的朝聖地點。十二個伊瑪目中,只有第八代伊瑪目的陵墓在伊朗境內,位於馬什哈德,因此馬什哈德也就是成為了什葉派第一大聖城。第八代伊瑪目的妹妹埋葬在伊朗的庫姆,庫姆也就成了什葉派第二大聖城。
第八代伊瑪目聖墓清真寺群
拍攝於馬什哈德
第八代伊瑪目的聖墓
非穆斯林禁止入內參觀
只能記錄下這金碧輝煌的大門
第八代伊瑪目之妹馬爾蘇瑪的聖墓
拍攝於庫姆的馬蘇麥哈聖墓清真寺
未完待續.
敬請關注《從A到Z看伊朗(二)》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小耗子喜歡飛」,感謝作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