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鎮頭村 開啟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2019-03-25 11:11 | 杭州日報

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走進鎮頭村,沿路雞冠花開得紅火,清爽整潔的路面、生機盎然的果園、熱情好客的村民、拍照打卡的遊人,一派熱鬧和諧的景象。鎮頭村黨總支委員王魯丹介紹說,鎮頭村以前是無優勢、無特色、無產業的「三無村」,現在變成了鄉村振興的「網紅村」,已有近2萬人次來參觀學習,兼職當導遊,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改變,離不開當地政府對曾經的「鎮頭大隊」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故事彩牆描繪「水庫精神」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農村成了城裡知識分子鍛鍊的廣闊天地。當時鎮頭村就來了一批知青鍛鍊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跟著社員們一起修水庫。」王魯丹一邊指著牆一邊向遊客介紹,「大家看到的這幅牆畫講的是小孩們組成了童子軍,大人們賣力,孩子們也不示弱,他們由大隊幹部分派去撿小石子,用來填補石縫的空隙……」

抬頭觀望鎮頭村的故事長廊,仿佛回到了上世紀60年代的農村,走廊兩側的牆上繪製了10幅當時修建水庫時候的牆畫,牆畫圖文並茂串連成故事,以「小鎮頭」的視角,向遊客介紹大家同心共力,克難攻堅、愚公移山的「水庫精神」。

「故事牆畫簡明生動,讓人回想起以前上山下鄉的時光,當時雖然辛苦但充實,每次我給小孫子講故事的時候都很興奮。」建德府西社區退休幹部來鎮頭參觀活動時說。

文化禮堂藏書5萬餘冊

村裡的文化禮堂是老人孩子最愛去的地方——白色的徽派建築配上原木的梁柱,古樸低調的裝修風格,與四面環山的村莊整體環境相協調。禮堂內「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幾個大字格外醒目,磚色的禮堂內飾、石臼的洗漱臺,晚上鮮紅的黨徽亮起,偌大的禮堂裡音樂飄揚,村民們坐得滿滿當當等待節目開始。

二樓的小人書圖書館內有藏書5萬餘冊,其中小人書近萬冊,這些小人書都是村黨總支書記餘永榮的「寶貝」,其中600本是他自己捐贈的。每到節假日,二樓圖書室都坐滿了小朋友,暑假返鄉的大學生在這裡辦起了「假日學校」,教孩子們讀小人書,學寫字、學畫畫,留守兒童有了活動的場所,餘書記心裡也像吃了顆「定心丸」。

時光照相館和童年記憶跑道

「大家快來快來,這個好玩。」一對小青年來到時光照相館,喜歡這裡很有年代感和記憶點的場景設計,漫步其中仿佛在穿越時光隧道:「糖果代銷店」「大隊衣料店」「婚姻登記處」等上世紀60年代的場景,通過卡通形象再一次展現眼前。

周末陽光正好,不少遊客來到鎮頭村打卡拍照,家長帶著小孩來體驗下兒時的遊戲,「童年記憶跑道」是最受歡迎的項目。800米長的跑道上繪製了機械青蛙、跳跳棋、遊戲機、呼啦圈等圖案,一下子喚醒了大夥童年的記憶。

「知青旅社」消薄增收

記者在鎮頭村四周逛逛,發現一家「知青旅社」正在改建中。據介紹,項目將於5月底建設完工,屆時村裡將擁有集餐飲住宿、娛樂休閒、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同時該項目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30萬元以上,為消薄增收開闢了新路徑。

村民說,鎮頭在村書記的「頭雁」帶領下,發動村婦女組成「鐵姑娘隊」,調動鄉賢、黨員群眾共同參與,開啟了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鎮頭村注重整體規劃設計,盤活資源招商引資,下一步還將按照人居環境提升的要求打造最美鄉村,計劃成立新旅遊公司,以股份制或承包製的形式,結合德思行研學、小紅軍體驗遊等項目,打造集吃住娛遊購於一體的最美鄉村文化旅遊目的地。

(原標題《「網紅」鎮頭村 開啟鄉村振興紅色引擎》,通訊員 胡娟 記者 李牡嬌,編輯 郭婧)

相關焦點

  • 永春白珩村成立紅色鄉賢振興促進會成立 鄉村振興再添新引擎
    2020年06月22日 18:24:14 來源:中新網福建 6月20日,永春縣玉鬥鎮白珩村紅色鄉賢振興促進會成立。
  • 浙江奉化:黨建引擎助力鄉村振興
    後畈村不經意間成了「網紅村」,這種逆襲始於「兩委」換屆。 這個地處浙江奉化高山鎮——大堰鎮的鄉村,一度在奉化火熱鄉村振興的氛圍中有些「落寞」。村支書董善漢上任後,一場圍繞「文明示範線」的強本固基行動拉開序幕。 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優化整村功能布局,後畈村的面貌迅速改善。
  • 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汕尾海豐縣新山村曾是一個「空心村」,海豐縣深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將其打造成為「紅色村」。新山村如今成為海陸豐革命老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記者從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的《關於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獲悉了這一消息。
  • 網紅村:從視覺景觀生產到鄉村振興,產生機制與可持續路徑研究
    網紅村的出現就是空間視覺化進程不斷加深的必然產物。 近期國匠規劃學社為大家分享了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城市更新,城市雙修等專題,對於「網紅村」未有分享,今日分享來自上海城市規劃雜誌的文章:《從視覺景觀生產到鄉村振興:網紅村的產生機制與可持續路徑研究》(朱旭佳 羅震東)。
  • 整合村內鄉村振興辛莊濱海小漁村的網紅夢想
    魯網12月9日訊 今年,招遠辛莊鎮宅上村以打造網紅打卡地為抓手,投資100多萬元整合村內鄉村振興要素,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據了解,招遠辛莊鎮宅上村位於鎮駐地西4公裡處,南臨228國道,北靠渤海灣,交通便利,風光優美。
  • 盤活紅色文化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海豐縣堅持紅色引領,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以「紅色+黨建」;「紅色+旅遊發展」;「紅色+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盤活了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助力推動紅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發展。新山村黨支部書記呂湖泳介紹,通過探索「紅色+旅遊發展」做法,利用本地紅色旅遊、綠色生態、古色鄉風等資源優勢,勾畫出發展多元經濟藍圖,以「黨建+」模式推進,以「旅遊+」擴展,扶貧扶志扶技結合,聚沙成塔實現規模效應,這個曾經淪為「空心村」的地方,迎來萬千賓客,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渦陽縣曹市鎮輝山村點燃「紅色引擎」 帶動「紅色之旅」
    ,而隨著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強力推進,村「兩委」齊心協力,並肩作戰。這個村,就是渦陽縣曹市鎮輝山村。「紅色引擎」喚醒紅色基因,昔日的革命老區浴火重生,華麗轉身,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之路。圍繞保護歷史古蹟,先後對「振興大街」、輝山忠烈小學、輝山小院及烤茶房進行改造,提升鄉村旅遊品位。輝山村村黨委抓住渦陽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機遇,積極爭取紅色旅遊項目。
  • 泉州永春白珩村: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白珩村微景觀「初心園」一角 白珩村 供圖東南網6月21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6月20日,永春縣玉鬥鎮白珩村紅色鄉賢振興促進會成立,這意味著,這個福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的發展將再添新引擎。
  • 潛山這個村開啟紅色旅遊振興模式
    著力鞏固脫貧成效,融合實施鄉村振興,緊抓「支持革命老區建設」和「大別山紅色遺址保護利用片區(鄂豫皖片區)等政策機遇,新一屆梅寨村「兩委」順應廣大村民熱切期待,於2018年底悄然開啟「梅寨紅色旅遊開發」崛起模式。
  • 寒溪水村:東莞鄉村振興主打「紅色」旅遊牌
    寒溪水村:東莞鄉村振興主打「紅色」旅遊牌 2018年04月21日 19:55 其中,寒溪水村「一村一品牌」創建成效顯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主打「紅色」旅遊牌,升級村容村貌步伐不停歇。今天記者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下。
  • 揚州楊廟沿山河村: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走活鄉村振興一盤棋
    中國江蘇網6月1日揚州訊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揚州市邗江區楊廟鎮沿山河村「兩委」班子幹事創業熱度不斷升溫,他們通過村企攜手打造「紅色車間」,春耕夏耘培育希望田野,鄉村治理描繪五彩村莊,讓鄉村活起來、靚起來!村企攜手,「紅色車間」動起來「一年快要過半了,還有不少村民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
  • 浙江奉化:黨建引擎助力鄉村振興
    後畈村不經意間成了「網紅村」,這種逆襲始於「兩委」換屆。 這個地處浙江奉化高山鎮——大堰鎮的鄉村,一度在奉化火熱鄉村振興的氛圍中有些「落寞」。村支書董善漢上任後,一場圍繞「文明示範線」的強本固基行動拉開序幕。 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優化整村功能布局,後畈村的面貌迅速改善。
  • 朱家角鎮周家港村:打造研學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文化、農業、旅遊於一體的項目,採用全新開發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利用閒置農舍田地,增強集體經濟,解決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周家港村黨支部書記張星球告訴記者, 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突顯產業振興顯示度,周家港村引入典揚集團投資開發建設研學基地,註冊成立上海青朱周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團隊已經入駐周家港村,開啟聯合辦公的模式。「相信在專業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穩步把項目推進落地、生根發芽、全面結果,力爭打造一個集田園遊憩、鄉村休閒、生態體驗、自然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研學旅遊綜合體。」
  • 泰順白柯壪以「紅+綠」資源,串聯鄉村振興路,小村成「網紅」村
    穿紅軍衣、走紅軍路、吃紅軍飯;遊鄉村、逛九裡潭、賞向日葵花海……這個紅色七月,泰順縣泗溪鎮白柯壪村以多元化的旅遊體驗,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如今,白柯壪村雖然地處偏僻的高山,但通過紅色引客、綠色留客,紅色小村成了「網紅」村。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原標題: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其中,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我們應堅定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 「紅色引擎」激發村莊活力
    說到村莊的發展建設時,北郭村黨支部書記張樹增稱「本根不搖則枝繁葉茂」,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組織的領導,這是根本。北郭村突出黨建引領,注重功能整合,強化便民服務,築牢發展基石,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每月15日,紮實踐行以書記論壇、初心講堂、黨建之聲、陽光議事、支部生活、志願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六位一體」主題黨日制度,真正把基層黨建打造成為彰顯紅色氣質、凝聚信仰力量、引領幹事創業的「紅色陣地」,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激發了村莊的發展活力。
  • 整合村內鄉村振興辛莊濱海小漁村的網紅夢想
    魯網12月9日訊 今年,招遠辛莊鎮宅上村以打造網紅打卡地為抓手,投資100多萬元整合村內鄉村振興要素,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據了解,招遠辛莊鎮宅上村位於鎮駐地西4公裡處,南臨228國道,北靠渤海灣,交通便利,風光優美。
  • 鄉村振興電力怎麼先行?成都這個「網紅村」是這樣做的
    2018年2月,總書記來到戰旗村考察,要求戰旗村在鄉村振興中建設好新農村。兩年多來,戰旗村迎來飛速發展,以全新的面貌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鄉村振興的示範樣本。「尾巴電」變「穩定電」,鄉村振興電力要先行走進戰旗村,綠色能源方式隨處可見——村口停車場建有標準化充電站,6個充電樁每天可為村裡30多輛電動觀光車和私家車充電;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多功能廳採光屋頂鋪上了33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建成光伏發電一體化電站,年均發電量近4萬千瓦時;推進電能深度替代,榕珍菌業、匯菇園等農產品企業實現加工
  • 既富口袋 又富腦袋——江西蓮花縣打造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在甘祖昌將軍的家鄉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沿背村,興起了一座「沒有圍牆」的幹部學院,3年多來吸引了4萬多名學員前來培訓學習、感悟「初心」。&nbsp&nbsp&nbsp&nbsp「不當將軍當農民」的甘祖昌不僅激勵著當地群眾,也成為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教育資源。
  • 含山縣林頭鎮:打造福山田園綜合體 點燃鄉村振興強引擎
    今年以來,含山縣林頭鎮以創建全市鄉村振興示範鎮為契機,立足自身農業產業基礎、山林資源稟賦、丘陵生態風貌,大力推動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紅色文化為底蘊,以村莊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樣板間」,以點帶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點燃鄉村振興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