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沙羅《樹林》
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
修拉既然具有小小科學家的稱謂,那麼他的畫作是異常嚴謹的。比如就為了畫好《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一畫,修拉就畫了不下上百幅的畫,這其中不僅有素描,還有許多小幅油畫。因而修拉的點彩畫法,是最遵循他所發明的光的混色畫法,點彩是真的點與彩。
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
不同於修拉的真點彩,其他畫家在用所謂的點彩技法,他們是更為隨意更為輕鬆的。如何區分印象派畫家在繪畫中究竟是用的點彩畫法還是常規的印象派畫法?
我們只要看看他們的筆觸即可。筆觸短小且零零碎碎的一般而言我們都可以把之看作是點彩畫法。只是這裡的點已然轉化為一個短促的筆觸了。
其實所謂的點彩不點彩,只要我們知道印象派畫家的用意就清楚了。點彩的目的就是模擬光的組合。我們眼裡看到的完整圖像,實際是拜我們的眼睛所賜,眼睛幫我們進行了色彩的混合(也即是光的合成)。那麼真實的物體其實反射的是各色的光,不同的物質要麼吸收一些光反射一些光折射一些光,要麼就幾乎全然反射,這就是色調(hue)在我們眼裡形成的原因。只是對於眼睛而言,用物理名詞來解釋的話 - 就是模擬,我們看到的模擬就是各色反射光合成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