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沙羅的樹林,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新印象派點彩畫法

2020-12-21 藝知現代
畢沙羅《樹林》

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

修拉既然具有小小科學家的稱謂,那麼他的畫作是異常嚴謹的。比如就為了畫好《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一畫,修拉就畫了不下上百幅的畫,這其中不僅有素描,還有許多小幅油畫。因而修拉的點彩畫法,是最遵循他所發明的光的混色畫法,點彩是真的點與彩。

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

不同於修拉的真點彩,其他畫家在用所謂的點彩技法,他們是更為隨意更為輕鬆的。如何區分印象派畫家在繪畫中究竟是用的點彩畫法還是常規的印象派畫法?

我們只要看看他們的筆觸即可。筆觸短小且零零碎碎的一般而言我們都可以把之看作是點彩畫法。只是這裡的點已然轉化為一個短促的筆觸了。

其實所謂的點彩不點彩,只要我們知道印象派畫家的用意就清楚了。點彩的目的就是模擬光的組合。我們眼裡看到的完整圖像,實際是拜我們的眼睛所賜,眼睛幫我們進行了色彩的混合(也即是光的合成)。那麼真實的物體其實反射的是各色的光,不同的物質要麼吸收一些光反射一些光折射一些光,要麼就幾乎全然反射,這就是色調(hue)在我們眼裡形成的原因。只是對於眼睛而言,用物理名詞來解釋的話 - 就是模擬,我們看到的模擬就是各色反射光合成後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寫生不懂如何選景,先來看看印象派大師畢沙羅的鄉村風景油畫吧
    卡米耶·畢沙羅(1830年——1903年),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畢沙羅見到修拉的「點彩畫法」一度著迷,畫了很多點彩畫。但這種用小筆觸的畫法太麻煩,畢沙羅覺得不是很適合他。於是,他放棄了點彩法,回歸了自我。
  • 【名畫賞析】印象派之父-畢沙羅
    (Pissarro)被稱為「印象派之父」,出生於聖託馬斯州的夏洛特阿馬利亞,於1903年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去世。 |蒙馬特大街 畢沙羅進入晚年的成熟期,排除了外界畫法對他的幹擾,表現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畫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氣魄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繪畫與革命:印象派的八次展覽
    雖然勒魯瓦只是想挖苦一下,但他卻抓住了印象派核心的概念。而這位評論家的戲謔之稱「印象派」,則成了這個藝術團體的稱號被流傳開來,從那以後,莫奈、畢沙羅那群人被銘記為「印象派畫家」。展覽雖然引起了評論家的諷刺和批評,但是也有一些媒體和評論家對這個展覽表示支持。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百位世界繪畫藝術大師之法國印象派畫家亨瑞.塞蒂納
    塞蒂納擅長使用印象派技術對室內、靜物、安靜街角和花園進行描繪。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用印象派的手法描繪了安靜的街角和花園,描繪了室內裝飾的素描或私密寫照。西達納利用不均勻,斑駁的筆觸,創造大氣和發光的光在他的繪畫。如今,塞蒂納的作品被芝加哥藝術學院、巴黎奧賽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和倫敦泰特美術館等收藏。他於1939年7月16日在法國巴黎逝世。
  • 9月5日16點漫遊廣州花城廣場-小蠻腰#時尚在身邊#
    BERNIEELEN伯妮斯茵9月5日16點開播漫遊廣州花城廣場.小蠻腰該廣場位於廣州市城市新中軸線珠江新城核心節點,東起冼村路,西至華夏路,北靠黃埔大道,南臨海心沙。畢沙羅 1891年 81*65CM 法國私人收藏在這幅作品中他運用各種輕彈、點彩、點染、折筆取代原先自己擅長的彩點,在畫面上營造出一種波浪起伏般的延續感。
  • 印象派的畫家畫油畫到底用什麼手法,展現大師的顏色,從此不迷惑
    塊面畫法 是指在繪畫中的一種直接畫法,不用先繪製素描稿,起好形以後,直接塗顏色,這個要求一筆下去既有素描關係又要有色彩關係,所以作畫時間較短。點彩法 點彩法也是屬於直接畫法,這個畫法甚至連造型也不用了,直接用點了完成,由點組成畫面。
  • 今天16時,倫勃朗名畫在廣東省博物館開箱
    觀眾們將看到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的朦朧到興起,跨越義大利與北方尼德蘭,歷經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印象派的發展流變過程,堪稱是一部壯麗的藝術史範本之展。
  • 洛杉磯蓋蒂中心館藏的印象派畫作欣賞(高清)
    蓋蒂中心美國洛杉磯保羅.蓋蒂中心最重要的一個展館就是其收藏的印象派繪畫作品,涵蓋莫奈、馬奈、尚塞、梵谷、高更、西斯萊、畢沙羅、雷諾瓦、埃德加·德加等幾乎所有前後印象派代表畫家的代表作。,卻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深受印象派畫家崇敬,有人說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
  • 畢沙羅點描巨作為倫敦蘇富比新一季拍賣拉開完美序幕
    在2月4日的倫敦蘇富比印象派、現代及超現實主義藝術晚拍上 ,收藏家濟濟一堂積極角逐當晚上拍的藝術名作,為2020年度的拍賣季度拉開完美的序幕。
  • 法國印象派繪畫介紹(附圖)
    《沙圖的鐵路橋》 雷諾瓦 1881 奧賽博物館藏印象派畫家把道路、鐵路、河流和橋梁以及各種相應的交通工具(馬車、火車和船)搬上畫面,從而創作了一種風景畫的新圖像,描繪一種由於當時的工業化而「變得更美的風景」。他們用通俗的畫面讓同時代的人了解工業化。
  • 【名畫賞析】畢沙羅-《手拿長棍的牧羊女》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年-1903年) 法國印象派大師
  • 為什麼說是印象派催生了現當代藝術?
    海面、船、遠處的建築全都成了一個模糊的影子,整個畫面給人一種迷迷糊糊的美感,十分寫意,又十分符合我們腦中的那種印象的感覺。這就是19世紀中期興起的印象派繪畫,注重「感覺」而非「細節」。 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
  • 這些印象派畫作代表,你認識幾個?
    這些印象派畫作代表,你認識幾個?印象主義畫派畫家個性十分鮮明,沒有確定的共同遵守的具體原則、其最明顯的原則是:力圖客觀地描繪視覺現實中的片刻,表現純粹的光與色的關係。莫奈光影印象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 從印象派大師哈薩姆的畫中,感受百年前英格蘭的幽美、美國的繁華
    說起印象派我們很多人會想起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及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個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在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後來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最輝煌的藝術成就還是在法國,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畢沙羅、雷諾瓦、 西斯萊、德加、科羅、莫裡索、巴齊約等,享譽世界。今天多藝堂講述的這位畫家,他不是法國人,而是美國人。他是美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最著名的印象派畫家。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簡介
    這幅畫描寫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臥在草地上,有的在河邊垂釣。前景上一大塊暗綠色調表示陰影,中間夾著一塊黃色調子的亮部,顯現出午後的強烈的陽光,草地為黃綠色。陽光透過了樹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陰影,被色彩強調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陽傘和草地都現出一種好像散發蒸氣一般的黃色。色點彼此交錯呼應,給人以一種裝飾地毯的效果。
  • 圖文教程:彩墨蔬果畫法
    本教程節錄自天津楊柳青畫社《彩墨蔬果》,王勇慶繪,僅摘錄部分內容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作者介紹:王勇慶,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其作品注重寫生,畫風灑脫淳樸,用筆、用墨頗具元人風韻。
  • 批評印象派?與梵谷相愛相殺?一文揭開高更的神秘面紗
    幸運的是,畢沙羅和德加看到了高更的能力。與此同時,塞尚也間接發現了高更的能力。在這樣的支持下,從1879年的第四屆印象派畫展開始,高更被邀請參加了五次畫展。雖然高更起步較晚,但不能說他是一個發展緩慢的人。作為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他不拘泥於任何單一的風格或理論,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