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去新疆旅遊的想法,今年7月份終於成行。一眼望去秀美的天山把新疆分為南疆北疆,我們沿著獨庫公立驅車行駛在去往尼勒克縣喬爾瑪的路上,中午快吃飯的時間趕到了天山獨庫公路烈士陵園。在綠色環繞的烈士陵園門口看見一位身穿舊軍裝的老兵陳俊貴,他每天不知道迎來送走多少遊客,當老人像往常一樣起身迎接遊客時,其中有兩位手拿照相機和筆記本的年輕人上前和老人握手介紹說:「是來專門採訪這位堅持為戰友守墓的老兵的」。處於職業習慣我也加入到採訪當中,老人帶著我們邊走邊講述這27年來是什麼信念叫他堅持到現在。
三十多年前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託,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陳俊貴坐在班長鄭林書墓前講述他和班長的故事:當時部隊在修築天生山公路時遇到了大雪封山,官兵被圍困在雪山上,彈盡糧絕,領導派陳俊貴等四名戰士到四十公裡以外送信救援。在無邊際雪地裡,四個人,爬行了三天,就剩下一個饅頭,誰吃誰活,不吃就是等待死亡!生命受到極大的威脅,而班長鄭林書把最後一個饅頭讓給了陳俊貴,就這樣陳俊貴活了下來。班長鄭林書和副班長羅強英勇犧牲,陳俊貴腿部凍殘,另外一名戰士陳衛星腳趾頭被凍掉。陳俊貴說「我這一輩子做過最大的一件錯事,就是吃了四個戰友們最後的一個救命的饅頭,我復原回家後十分想念班長,就放棄了縣城的工作,帶著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重反天山,為班長等一百六十八名烈士守墓……」
陳俊貴這一守就是27年,沒有回過東北老家一次,他就這樣一直陪著老班長,陪著這一百六八名戰友,死後就和他們埋在一起,天山這個地方很美,多乾淨,死後能和這麼多戰友埋在一起,也是我的福分。他就這樣繼續陪伴著戰友……!!!
他這些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感人至深,傾聽老人聲情並茂的講述,在場的人無不被他們當年的英雄壯舉所深深震撼和感染。我內心深處受到極大震撼,當年這群20出頭的小夥響應國家號召,為建設新疆付出代價,有很多人從此長眠在這裡,為了新疆建設不怕困難險阻和犧牲的精神;為戰友的安危獻出生命,為回報犧牲的戰友常年守墓在戰友身邊,這個故事很簡單,但確能喚起心靈深處的東西,叫人懂得感恩!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的,現在全國各地的朋友都來這裡旅遊,走獨庫公路都會經過烈士陵園(因為就在獨庫公路邊),到烈士陵園參觀一定會從心靈深處受到啟發,大家都用不同方式記錄著英雄的故事,我們去參觀烈士陵園的朋友,都會購買《守望天山》一書做為對這位老兵支持!陳俊貴老人也說了,現在政府對烈士陵園的工作很支持,他也有條件請來學習人吃飯了!他非常好知足。就這樣,我老人講的故事記錄下來,以後去天山旅遊的朋友,走獨庫公路一定要到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