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的守墓者——陳俊貴與一個饅頭的故事

2020-09-05 公益記錄

早有去新疆旅遊的想法,今年7月份終於成行。一眼望去秀美的天山把新疆分為南疆北疆,我們沿著獨庫公立驅車行駛在去往尼勒克縣喬爾瑪的路上,中午快吃飯的時間趕到了天山獨庫公路烈士陵園。在綠色環繞的烈士陵園門口看見一位身穿舊軍裝的老兵陳俊貴,他每天不知道迎來送走多少遊客,當老人像往常一樣起身迎接遊客時,其中有兩位手拿照相機和筆記本的年輕人上前和老人握手介紹說:「是來專門採訪這位堅持為戰友守墓的老兵的」。處於職業習慣我也加入到採訪當中,老人帶著我們邊走邊講述這27年來是什麼信念叫他堅持到現在。

三十多年前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託,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陳俊貴坐在班長鄭林書墓前講述他和班長的故事:當時部隊在修築天生山公路時遇到了大雪封山,官兵被圍困在雪山上,彈盡糧絕,領導派陳俊貴等四名戰士到四十公裡以外送信救援。在無邊際雪地裡,四個人,爬行了三天,就剩下一個饅頭,誰吃誰活,不吃就是等待死亡!生命受到極大的威脅,而班長鄭林書把最後一個饅頭讓給了陳俊貴,就這樣陳俊貴活了下來。班長鄭林書和副班長羅強英勇犧牲,陳俊貴腿部凍殘,另外一名戰士陳衛星腳趾頭被凍掉。陳俊貴說「我這一輩子做過最大的一件錯事,就是吃了四個戰友們最後的一個救命的饅頭,我復原回家後十分想念班長,就放棄了縣城的工作,帶著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重反天山,為班長等一百六十八名烈士守墓……」

陳俊貴這一守就是27年,沒有回過東北老家一次,他就這樣一直陪著老班長,陪著這一百六八名戰友,死後就和他們埋在一起,天山這個地方很美,多乾淨,死後能和這麼多戰友埋在一起,也是我的福分。他就這樣繼續陪伴著戰友……!!!

他這些親身經歷的真實故事,感人至深,傾聽老人聲情並茂的講述,在場的人無不被他們當年的英雄壯舉所深深震撼和感染。我內心深處受到極大震撼,當年這群20出頭的小夥響應國家號召,為建設新疆付出代價,有很多人從此長眠在這裡,為了新疆建設不怕困難險阻和犧牲的精神;為戰友的安危獻出生命,為回報犧牲的戰友常年守墓在戰友身邊,這個故事很簡單,但確能喚起心靈深處的東西,叫人懂得感恩!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的,現在全國各地的朋友都來這裡旅遊,走獨庫公路都會經過烈士陵園(因為就在獨庫公路邊),到烈士陵園參觀一定會從心靈深處受到啟發,大家都用不同方式記錄著英雄的故事,我們去參觀烈士陵園的朋友,都會購買《守望天山》一書做為對這位老兵支持!陳俊貴老人也說了,現在政府對烈士陵園的工作很支持,他也有條件請來學習人吃飯了!他非常好知足。就這樣,我老人講的故事記錄下來,以後去天山旅遊的朋友,走獨庫公路一定要到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故事|陳俊貴:點亮天山深處的英雄之光
    「這饅頭不僅僅是個饅頭了,它是生命啊!誰吃,誰就能活。」陳俊貴回憶當年,老淚縱橫。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班長沒有猶豫,決定把饅頭留給年齡最小的陳俊貴。「說實話,當時我真餓啊!班長把饅頭遞給我,扭過頭去。羅強也跟著扭過頭去。陳衛星沒有轉身,看著我。」飢餓令人眩暈,陳俊貴三口就把饅頭吞掉了。當他再抬起頭的時候,看到面無血色的戰友們在默默吃雪。
  • 一個饅頭救回他的生命,他用24年堅守,還班長一世恩情
    時間回到1985年,當年的陳俊貴本是縣城裡人人羨慕的電影放映員,妻子是公路收費員,在那個年代,他們家的日子可以說是幸福美滿的。然而這一切,在陳俊貴放映了一部電影《天山行》後,徹底改變了。這部電影讓陳俊貴想起了往事,也想起了當年班長犧牲前的囑託。
  • 戰友情深:老兵陳俊貴在天山深處為班長守墓30年
    在天山深處為班長守墓30年,老兵陳俊貴的故事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們。■本報記者 卜金寶 特約記者 塗敦法 通訊員 李 權4月3日上午,陳俊貴在新疆新源縣那拉提鎮烈士陵園向駐軍官兵講述班長鄭林書危難關頭將一個救命饅頭留給他的感人故事
  • 28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老兵陳俊貴感動中國
    本報報導引發廣泛關注  關於陳俊貴的事跡,本報2006年4月3日曾以《西下天山為戰友守墓20年》為題做了報導,稿件中「一個饅頭的故事」讓主人公陳俊貴堅守二十餘年,引起強烈反響,陳俊貴一時成為新聞人物。
  • 等著我:天山守墓人34載為遠葬168名英烈尋找歸途,致敬英雄!
    當時陳俊貴的團部在拉拉提,距隧道有將近九十公裡,最後團首長命令部隊派四名戰士前去執行此次任務,讓隧道的推土機和山下的推土機連夜不停地把路推開,將糧食送上去。部隊越走雪越深,班長就用棍子走在前面像探地雷一樣往前探,剛開始還好,餓了吃口饃,渴了就吃把雪。深夜誰都沒想到夜裡的溫度達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剛開始還是走最後用爬,第二天的下午,陳俊貴等四人在一個背風的雪坑裡停了下來。
  • 最美天山路(1)--獨庫公路之喬爾瑪篇
    新疆有一條著名公路,在巍峨的天山腹地穿山越谷連通南北疆,被稱為天路,它就是一天經歷四季一路景色迥異的獨庫公路。獨庫公路是1964年在「鞏固邊防,加強戰備,搞活天山,獨立作戰」的思想指導下決定修建的。然而,這條便捷天山南北百姓出行、促進新疆經濟與旅遊發展的天山坦途,是當代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十年流血流漢與168個年輕生命換來的。為了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在獨庫公路喬爾瑪段修建了烈士陵園與英雄紀念碑。
  • 天山廊道—獨庫公路的「前世今生」
    根據新疆軍區楊勇司令員「備戰備荒」的建議,向中央提交了修建天山公路的報告,第二年的4月,毛主席批准了李達的報告,並親自批准了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關於加快天山公路建設的命令。獨庫公路的修築過程中,有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這其中「陳俊貴」的故事尤其生動,40年前的一天,正在築路的解放軍官兵,被風雪困住,恰恰又是「彈盡糧絕」,為了脫離困境,上級派遣了陳俊貴等4名戰士尋求援助,因為風雪的肆虐和低溫的侵襲,最後關頭,班長將最後一個饅頭給了陳俊貴,最終陳俊貴得以生存,而班長和其它兩名戰友永遠的長眠在這裡
  • 天山公路,鋪滿黃金般的青春年華 採訪修築天山公路武警交通部隊...
    今天,嶄新的柏油馬路與藍天白雲遙相交錯,天山公路,翻越冰山達坂,橫跨激流大河,穿過高山隧道,縱貫天山南北 「天山公路,我戎馬生涯的全部歲月 」在武警交通二總隊總隊長繆貴榮眼裡,天山公路是他歲月的全部意義,是其傾注一生的夢和理想。濃厚的甘肅方言,不多的言語中透露著幹練和果敢。繆貴榮總隊長其實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但他講起天山公路,可以說上三天三夜。
  • [獻禮建黨90周年影片]《守望天山》影片簡介
    劇情簡介:    建黨90周年獻禮片電影《守望天山》是根據黨益民同名報告文學改編的電影,將真實再現一位普通共產黨員、復員軍人陳俊貴為當年修築新疆天山公路而犧牲的168位解放軍烈士義務守墓24年的感人故事。
  • 第五人格:新賽季第一人「守墓者」,造型陰氣瀰漫,顏值一言難盡
    新求生者的名字暫時是個秘密,不過我們從造型上已經看得出他的一名「守墓者」,新人物顏值不高但是氣質出眾,一股陰氣瀰漫在身體周圍,整個造型回歸到了原始的哥特風格。「守墓者」的風格讓人想起了入殮師,同樣是在莊園中對屍體情有獨鍾,同樣有著一張陰氣瀰漫的臉,這不禁讓我們猜測他的是不是也和屍體有關呢?
  • 節日致敬塵封歷史|工程兵淮安籍八百壯士修築天山公路揭秘
    在鐫刻著「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前,一場莊重的承諾歷時一年,終於畫下圓滿的句點:為履約專程奔赴天山,淮安作家於兆文將不久前由自己領銜創作完成並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天路淮軍——工程兵淮安籍八百壯士修築天山獨庫公路紀實》(以下簡稱《天路淮軍》),鄭重地贈送給喬爾瑪守墓人、全國道德模範陳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