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月,常州澳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弘電子」)首發過會。澳弘電子主要從事印製電路板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等,廣泛應用於家電、電源、能源、工業控制、通信和汽車電子等領域。
澳弘電子此次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8.88億元,計劃用於研發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年產高精密度多層板、高密度互連積層板120萬平方米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但《雲創財經》注意到,公司在報告期內合計分紅4.40億元,其中,實控人家族提現約4.35億元,而此次IPO卻擬募集1.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這種前腳分紅,後腳募資的「圈錢」行為實屬吃相難看。另外,澳弘電子的子公司以及供應商的環保問題也不容小覷,報告期內,子公司海弘電子因環保問題遭到常州環保局的處罰,而供應商們在環保問題上則更是劣跡斑斑,頻繁登上環保黑榜。
股權集中 公司實為大股東的「提款機」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澳弘電子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業。澳弘電子成立於2005年,公司的實控人為楊九紅、陳定紅,兩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共計持有公司93.29%的股權,其中楊九紅直接持有公司58.77%股權,陳定紅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公司34.52%股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陳定紅系楊九紅女婿。
家族式企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容易成為實控人的「提款機」,從澳弘電子的一系列操作來看,也並不例外。報告期內,澳弘電子及旗下子公司共進行了多次分紅,其中2017年1月時,澳弘電子、海弘電子向股東分別分配了現金股利5000萬元、4000萬元;2018年9月,海弘電子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2億元,同時,澳弘電子也向股東分配1.50億元現金股利。
根據持股比例計算,楊九紅家族在上述分紅中合計分走了4.35億元,而此次IPO募資項目中,澳弘電子擬募資1.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理由為「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要」,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此次募資到底是滿足公司的發展資金需要還是要滿足實控人個人對資金的欲望。
另外,我們注意到海弘電子為公司通過增資和收購方式取得。而楊九紅家族在澳弘電子吞併海弘電子的過程中,也著實大賺了一筆。海弘電子成立於2004年,由楊九紅、陳定紅分別持股70%、30%,2018年10月,澳弘電子以每註冊資本1元的價格向海弘電子增資3150萬元,增資完成後,澳弘電子持有海弘電子90%的股權,楊九紅、陳定紅合計持有海弘電子10%股權。同年12月,澳弘電子再次斥資3282.94萬元以每註冊資本9.38元的價格收購了楊九紅、陳定紅手中剩餘的10%的股份,自此,海弘電子成為澳弘電子的全資子公司,而楊九紅、陳定紅在這齣自導自演的收購戲碼中,合計提現3282.94萬元。
子公司、供應商 環保違法齊上陣
報告期內,子公司海弘電子以及澳弘電子的供應商們因為環保違法問題也屢登黑榜。
2017年5月,海弘電子因危險廢物汙泥及廢油漆桶堆放場所未採取完全封閉措施,地面無防滲漏措施,被常州市新北區環保局以違反《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相關規定為由,處以罰款1萬元。另外,海弘電子還曾因危險廢物不按規定放置標識牌、重金屬超標排放等原因,遭到環保局的行政處罰。
除了子公司在環保上有違規行為,澳弘電子的供應商們在環保違法上也「不甘示弱」。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南亞電子材料(崑山)有限公司是澳弘電子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2016年至2018年,澳弘電子向其採購金額分別為1858.50萬元、5458.95萬元、2481.47萬元。
而據企查查顯示,南亞電子在2016年至2019年短短三年間,因超標排放水汙染物、不正常運行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違反大氣汙染防治管理制度、違反水汙染防治管理制度、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違反固體廢物管理制度、不正常運行廢氣治理設施等多次環保違法遭受處罰,累計處罰金額已經超過了90萬元。
並且,澳弘電子的供應商違法違規還不是個案,例如:蘇州康博電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高瀚電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市吳通電子有限公司和銅陵市超遠科技有限公司在近幾年都因不同程度的違法違規行為遭到相關部門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