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美是如何誕生的

2020-12-17 超星慕課

藝術哲學:美是如何誕生的

一、單選題

1現代技術也是一種「解蔽」,但這種解蔽是一種對自然的()。現代技術之本質是(),標示其對自然的總體()。

A、促逼-擺置-集置

B、促逼-集置-擺置

C、擺置-促逼-集置

D、擺置-集置-促逼

我的答案:B

2早期希臘關於思想、哲學的特點是「一元論」,「一元論」討論的根本問題是( )。

A、

「一與一切之分」

B、

「自然與超自然之分」

C、

「存在與非存在之分」

D、

「知識與意識之分」

我的答案:A

3從赫爾德到黑格爾的德意志唯心主義和歷史主義傳統來看,維柯標誌著()。

A、

唯心主義思潮

B、

實踐哲學的開端

C、

歷史唯物主義的開端

D、

歷史意識的開端

我的答案:D

4以下不屬於尼採對蘇格拉底的攻擊的是( )。

A、

「蘇格拉底完成了希臘的自我毀滅」

B、

「樂觀主義科學精神的原型和始組」

C、

「只有藝術才能馴服知識衝動」

D、

「對自然界可知和知識萬能的信仰」

我的答案:C

5海德格爾的基本詞語詩意起源主要源於()。

A、

歌德

B、

荷爾德林

C、

蘭波

D、

狄金森

我的答案:B

6在西方哲學裡,包含著一個()優先的特徵。

A、

觸覺

B、

聽覺

C、

視覺

D、

味覺

我的答案:C

7提出「哲學的終結」這句命題的是()。

A、

黑格爾

B、

尼採

C、

海德格爾

D、

費爾巴哈

我的答案:C

8哈曼認為最古老的語言是(),是一切速度及其數字比例的生動典範。

A、

語言

B、

文字

C、

繪畫

D、

音樂

我的答案:D

9哈曼認為先驗想像力作為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源,植根於()之中。

A、

語言

B、

文字

C、

繪畫

D、

音樂

我的答案:A

10早期希臘思想家的基本信條是()。

A、

把現象學拉到了生物世界的討論

B、

把現象學重新拉回到存在歷史的討論

C、

事實本身的存在與它們的顯現是共屬一體的。

D、

事實本身的存在與它們的顯現是分離的。

我的答案:C

11哈曼是第一個()批判者。

A、

理性

B、

邏輯

C、

經驗

D、

啟蒙

我的答案:D

12()是對生活世界裡面的許多要素的穩定性的一種採納。

A、

理想

B、

敬畏

C、

信念

D、

信仰

我的答案:C

13語言的起源說認為()是人類的母語。

A、

繪畫

B、

詩歌

C、

藝術

D、

音樂

我的答案:B

14當代藝術是()開始的,是對古典藝術規定性的強烈反叛。

A、

18世紀初期

B、

18世紀中後期

C、

19世紀初期

D、

19世紀中後期

我的答案:D

15康德認為()顯然不是一個實在的謂詞,它只是對於一個事物或者對於某些自在的規定本身的斷定。

A、

事實

B、

現象

C、

本質

D、

存在

我的答案:D

16海德格爾的境域分析為克服哪種主義提供了可能性?()

A、

歷史主義

B、

相對主義

C、

形式主義

D、

主體主義

我的答案:D

17( )認為希臘與造型藝術介於「民間實用宗教」與「批判性或哲學反思」之間。

A、

哈貝馬斯

B、

狄爾泰

C、

費希特

D、

鮑桑葵

我的答案:D

18「邏各斯神秘主義」就是「()神秘主義」。

A、

思想

B、

行為

C、

語言

D、

邏輯

我的答案:C

19《泉》是()的作品。

A、

塞拉

B、

杜尚

C、

裡希特

D、

塞尚

我的答案:B

20( )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A、

畢達哥拉斯

B、

亞里斯多德

C、

蘇格拉底

D、

亞歷山大

我的答案:B

21現象學的本質是面向()本身。

A、

真理

B、

事實

C、

藝術

D、

隱喻

我的答案:B

22下面關於「判斷力」說法錯誤的是?()

A、

知識判斷是把普遍概念加到對象上去。

B、

審美判斷是為特殊的東西尋找普遍的概念。

C、

在審美判斷中,要判斷多個對象的本身。

D、

知識判斷是把知性範疇加到感性材料上。

我的答案:C

23「先驗「和」超驗「的拉丁文字根的含義是()。

A、

先天的

B、

時間流逝

C、

從河的此岸到彼岸

D、

從天而降

我的答案:C

24海德格爾認為,只有通過(),用具的可靠性才被開啟出來。

A、

哲學理論

B、

宗教信仰

C、

藝術作品

D、

日常實踐

我的答案:C

25歐洲哲學三個高峰不包括哪個國家在內?

A、

希臘

B、

德國

C、

英國

D、

法國

我的答案:C

26賈科梅蒂在討論視覺真實中認為:觀看被認識「()化」,概念阻礙了視覺的真實性和直接性。

A、

主體

B、

抽象

C、

個體

D、

中介

我的答案:D

27在「知性」層面上,康德闡明了 「知性」如何運用先天的範疇對經驗直觀加以進一步整理,使其具有規律性,從而證明()知識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A、

數學

B、

自然科學

C、

物理學

D、

天文學

我的答案:B

28在尼採死後的幾十年裡,歐洲哲學界出現了一個()研究的高峰。

A、

神學

B、

宗教學

C、

存在學

D、

現象學

我的答案:C

29柏拉圖認為藝術()。

A、

不能摹仿「相」

B、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摹仿「相」

C、

完全可以摹仿「相」

D、

是否可以摹仿「相」要分具體情況

我的答案:A

30關於哈貝馬斯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德國作家、哲學家、社會學家

B、

概括了「四種現代思想的主題」

C、

提出了「公共領域」概念

D、

伯明罕學派的旗手

我的答案:D

二、多選題

1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哪些?()

A、

形式主義

B、

圖像學

C、

語言學

D、

實驗學

我的答案:AB

2當代藝術的兩難表現體現在()。

A、

一方面,要在存在學意義上質疑對象的自在持存性和堅固性。

B、

一方面,要在存在學意義上質疑對象的實在性和同一性。

C、

另一方面,要在知識學意義上否定自我的先驗明證性和確定性。

D、

另一方面,要在美學意義上否定自我的先驗明證性和確定性。

我的答案:AC

3維柯的「人文化成」認為:「詩性智慧」創造了詩性的()。

A、

哲學功能

B、

邏輯功能

C、

倫理功能

D、

經濟功能

我的答案:ABCD

4以下關於尼採超人學說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有()。

A、

超越靈-肉二元論意義上的人,回歸自身(大地、身體)。

B、

「超人」並不只某種類型的人,而更多地是指一種活動。

C、

在權力意志形上學範圍內建立起來的「超人」模式難免把自身引向極端的主體主義。

D、

「超人」學說顛倒了柏拉圖主義,消除了柏拉圖主義。

我的答案:ABC

5荷爾德林和海子詩歌的共同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A、

個人性

B、

趣味性

C、

歷史性

D、

民族性

我的答案:CD

6抽象空間的特性有哪些?()

A、

單數的

B、

廣延性的

C、

純粹而空虛的

D、

衍生的、派生的

我的答案:ABCD

7西方文化最核心的兩個東西包括()。

A、

存在學

B、

歷史學

C、

神學

D、

教育學

我的答案:AC

8賈科梅蒂認為寫實藝術設定了對象的()、()、和(),並以這些設定來觀看,從而是一種對視覺的掩蓋。

A、

創造性

B、

實在性

C、

穩定性

D、

同一性

我的答案:ABCD

9海德格爾的用具分析正確的是()。

A、

有用性是指用具的用途

B、

可靠性指指對用具的信賴

C、

有用性以可靠性為根基

D、

可靠性以境域為基礎

我的答案:ABCD

10馬丁·海德格爾的主要著作有( )。

A、

《不合時宜的考察》

B、

《存在與時間》

C、

《林中路》

D、

《悲劇的誕生》

我的答案:ABC

11三大原則與美學理論對應正確的有()。

A、

形上學論-遊戲論

B、

審美原則-功利論

C、

道德主義原則-毒害論

D、

形上學論-摹仿論

我的答案:CD

12關於《荷馬史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是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

B、

再現了古代羅馬社會的圖景

C、

影響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倫理觀

D、

作者是一位盲詩人

我的答案:ACD

13關於哈曼語言之思的特質描述正確的是()。

A、

語言與理性是二元對立的。

B、

理性就是語言,就是邏各斯。

C、

不「針對」語言進行普遍性的思想,而是「從」語言「而來」進行個體性的思想。

D、

哈曼不是一個本質主義者,而是一個實存主義者。

我的答案:BCD

14虛無主義者否定的是()。

A、

科學

B、

宗教

C、

哲學

D、

美術

我的答案:ABC

15康德的哲學巨著三部曲有()。

A、

《純粹理性批判》

B、

《道德形上學基礎》

C、

《判斷力批判》

D、

《實踐理性批判》

我的答案:ACD

三、填空題

1希臘人講的「主體、基體」並不特指人,而是指任一存在者的()。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根基

2哈曼在《純粹理性批判之評論》中批判了康德的離析術,即對()的分割。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感性——理性

3維柯的「新科學」以「()」對抗「知性」,強調其原始性。

我的答案:

第一空:

詩性

4「()」是古典藝術哲學的核心概念。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摹仿

5哈曼語言思想最根本的是()的神秘性。

我的答案:

第一空:

語言

四、判斷題

1存在學或形上學的藝術哲學是以「物的分析」為核心課題的。( )

我的答案: √

2進入藝術哲學史的第三個階段後主體主義佔據了主導地位。()

我的答案: ×

3當代藝術沒有底線。( )

我的答案: ×

4哲學詞彙的翻譯是一個一直在被質疑的問題。( )

我的答案: √

5陶冶強調的是藝術的自我功用。( )

我的答案: ×

6康德認為,「天才」的基本要素就是想像力和理性。( )

我的答案: ×

7賈科梅蒂認為藝術的真實是:小尺寸才是「真正」觀看事物的尺寸。( )

我的答案: ×

8創作包括人的創作和自然的創作,自然的創作高於人的創作。( )

我的答案: √

9知識的表達必然是指向普遍性的。( )

我的答案: √

10"先驗」和「超驗」標誌著西方哲學最核心的東西。( )

我的答案: √

11存在學重建運動是與尼採的虛無主義命題相關聯的。( )

我的答案: √

12尼採對藝術文化和哲學文化的根本關係的思考,突破了文化學的角度,從「感性-理性」二元理論的角度重新理解藝術和哲學的相互關係。

我的答案: ×

13「哲學的終結」是一個即成的事實。( )

我的答案: ×

14創造只能由狹義的藝術家來完成。( )

我的答案: ×

15從歷史上講,靈感說、經驗論美學、浪漫主義美學等是偏重於「本質主義」的。( )

我的答案: ×

16胡塞爾認為任何假定為前提的思考都是偏見。( )

我的答案: √

17存在學運動可能只是柏拉圖主義為本質的西方存在學哲學傳統的一次「迴光返照」。( )

我的答案: √

18海德格爾的「先驗」之問首先是一種指向「本質」領域的存在學追問,而存在學唯有作為現象學才是可能的。( )

我的答案: √

19」判斷力「是指構成判斷的能力,是把普遍的東西包含於特殊的概念之中的能力。( )

我的答案: ×

20「築造」一般而言即是「創作」。( )

我的答案: √

21在近代美學創始之際呈現出來的詩性-知性之爭,實質就是知性科學時代的人文-科學的衝突。( )

我的答案: √

22『我們時代的人類精神現實處於過渡階段。( )

我的答案: √

23通常來看,在歐洲文化傳統中,理性主義佔主流,而文藝是非主流的。

我的答案: ×

24早期希臘思想家對早期藝術的攻擊聚焦於「神人同形」的內容,實際上是對藝術「一元論」的攻擊。

我的答案: ×

25自我首先是一般意義上的「自我性」,它保障了個別自我與表象者的存在。( )

我的答案: √

相關焦點

  • 圓桌|什麼是「藝術哲學」?何以重申「藝術哲學」?
    什麼是「藝術哲學」?為什麼是「藝術哲學」?10月17日,由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OCAT上海館和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三方聯合主辦的「回歸藝術哲學:形式、圖像與感性的思辨——《藝術史與藝術哲學》創刊發布暨主題論壇」在OCAT上海館舉辦。
  • 黑格爾:美學就是美的藝術哲學
    黑格爾在《美學》中說得十分明確:我們的這門科學的正當名稱卻是「藝術哲學」,或則更確切一點,「美的藝術的哲學」。根據這個觀點,他把自然美不當做真正的美的形態,因此,他的《美學》一書實際上都是講的文藝美學,內容十分豐富。
  • 藝術的哲學 詩化的哲學
    張世英先生則通過接引西方現當代思想家海德格爾、德希達等人的哲學美學理論,在哲學理論的層面上探討了語言的詩性特質,辨別了詩的語言與非詩語言,以詩意的自由人格理想為目標,建構了一套融合中西古今的新詩化哲學體系。筆者扼要梳理兩位哲人的詩化哲學思想輪廓,以期未來在中國哲學史的重新書寫中,能夠將詩化哲學作為一個專題領域加以關注。
  • 呂國英:經典,「雙美」不可或缺——藝術之美,因哲學而超越②
    依藝術哲學論,不可讀、不忍看就是缺感性;不能讀、不耐看就是無思想,而缺感性就是沒有感性美、視覺美,無思想就是沒有靈性美、哲學美。顯然,藝術要美,視覺美是前提,思想美是核心,前者體現藝術之基本屬性,後者表達藝術之靈魂所系。什麼是感性美、視覺美?什麼又是靈性美、哲學美?依氣墨靈象藝術論,美分層級,感性美、視覺美屬於形式美。
  • 哲學、觀念主義和西方現代藝術:論哲學和藝術的關係
    我們應該如何界定藝術?所以,杜尚在這件藝術作品上所投入的,不是對於藝術作品本身所要呈現形式的苦心經營,而是對於藝術理念的創新想法。當他以一種玩笑的手段對藝術真正的定義進行質疑後,這場不可阻擋的藝術革命潮流就隨之為後世的藝術家們敞開了大門,他們可以用任何東西、任何物件來表達他們的情緒、觀點、想法。
  • 時裝的藝術哲學——mikibana舉辦畢卡索真跡展
    ,宣揚著生活態度,蘊含著哲學理念。mikibana的魅力在於她的藝術哲學mikibana的魅力在於她的藝術哲學。Color me color mikibana!色彩是mikibana時裝生動的因子之一。
  • 《花園裡的哲學》:如何欣賞一座花園?
    園藝師利用花園來詮釋自己的藝術審美、哲學理念,以及對人和大自然的深切思考。每一個園藝師,既是做夢者,亦是造夢者。花園是他們對風景的情感投射,也是對空間秩序的理性思考。西班牙哲學博士貝魯埃特便是其中一位。他自稱「花園哲學家」,一邊教授著哲學和社會學的課程,一邊在自己的花園裡勞作和寫作。
  • 關於古希臘歷史、哲學和藝術的50種好書(值得收藏)
    分享關於古希臘歷史、哲學和藝術的50種好書:歷史15種,哲學23種,藝術12種。收藏你的古希臘書單吧!一、關於古希臘歷史的15種好書1.柏拉圖早期的一篇重要對話優美的文學作品頌揚真、美、善的統一為什麼說古希臘藝術的品質是理想主義?希臘人又如何獲得「理想主義」的品質?
  • 兩位哲人,兩部著作,兩種路徑——藝術的哲學 詩化的哲學
    筆者扼要梳理兩位哲人的詩化哲學思想輪廓,以期未來在中國哲學史的重新書寫中,能夠將詩化哲學作為一個專題領域加以關注。書生自有逍遙處 苦樂憂愁盡化詩在1948年撰寫的《原美》一文中,蕭萐父秉持一個年輕詩人與哲人的胸懷,從哲學視角反思了「美」之於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表達了他致力於塑造真善美合一、富有動進與創化精神的「人格美」的人生志向。
  • 中法「當代藝術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交大召開
    會議圍繞著藝術與哲學、與技術的關係、藝術表達形式、當代藝術建構、中外藝術美學比較等主題展開了多領域的學術交流。 席光副校長首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希望通過會議圍繞的「藝術哲學」這一主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的友誼。
  • 《藝術哲學與審美問題》——通識教育
    本課程以審美問題為線索,講授藝術哲學的基本理論,分別展開如下幾個方面的理論思考:一、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位置二、藝術與真理的關係三、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區分四、審美意象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及其基本類型五、藝術作品的創造和藝術家的作用六、對藝術作品的接受和藝術批評七、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
  • 《藝術哲學》品讀(四):希臘的雕塑
    米隆:擲鐵餅者,表現複雜與猛烈的動作,但面部表情仍極平靜,這是希臘雕塑的特徵之一本來看這本書之前,是抱著增加點藝術修養去的,深入閱讀後才發現進了個大坑——《藝術哲學》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了幾段藝術史,它同時還是文學史,政治史。
  • 傅雷譯《藝術哲學》:一部「詳盡的西洋美術史」
    他一生翻譯三十餘種作品,約五百萬字,其中大多為法國小說,尤以羅曼·羅蘭和巴爾扎克為主,但也不乏美術譯著,包括丹納的《藝術哲學》、葛賽爾的《羅丹藝術論》和牛頓的《英國繪畫》。在此三種藝術譯著中,數《藝術哲學》流傳最廣,影響也最大。 《藝術哲學》是法國史學家兼批評家丹納的著作。
  • 尼採的哲學名著《悲劇的誕生》都說些什麼?
    《悲劇的誕生》一直以來都是文藝學的必讀書目,全書的內容主要是對悲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描述和理解。悲劇,一直以來被文藝理論界奉為藝術的最高形式和巔峰狀態,而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則是作為悲劇誕生的主要原因來加以闡述。《悲劇的誕生》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分別是:悲劇、日神、酒神。下面就一起看下這本書對這三個詞語的解讀和認識。
  • 《藝術哲學》品讀(一)
    《藝術哲學》一書,是19世紀法國史學家兼批評家丹納所撰寫的藝術批評經典著作。全書從種族,時代,環境等三要素分析了義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以及希臘雕塑等藝術作品,希望藉此來探究藝術發展的規律。有人說,藝術就是美,也有人說,生活就是藝術。這些理解可以說都沒有錯,本來藝術就是引發人們思考理解這個世界的。只是,藝術甚至早於科學影響人類的歷史,在當今幾乎科學統治一切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有理由學習一下藝術理論,學著欣賞一下藝術吧。
  • 呂國英:創作,用性靈開啟「筆墨」——藝術之美,因哲學而超越③
    ,因哲學而超越」之三呂國英同樣使用文字,有人寫出的是文學作品,有人「造」出的卻是文字垃圾;同樣使用筆墨、宣紙,有人寫出的是書畫藝術,有人「作」出的卻是紙墨塗鴉;同樣使用大理石、青銅,有人制出的是雕塑作品,有人「產」出的卻是石子、銅料……文字無別,筆墨、宣紙無異,青銅、大理石也無隨變,也就是創作質料完全相同,為什麼在不同人的「
  • 《藝術哲學》(3):藝術中的理想究竟是什麼?
    這是丹納《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的最後一篇。前兩篇見:《藝術哲學》(1):人類為什麼要這麼帥氣地搞藝術?《藝術哲學》(2):藝術形象是如何產生的?我們經常討論比較藝術品的高下,其實看的就是藝術中的理想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實現。▲貢布裡希《藝術的故事》貢布裡希開篇第一句話:「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那具體如何判斷呢?主要有兩個標準。
  • 為什麼現代哲學誕生以後出現認識論轉向?這與哲學的發展密切相關
    認識論的轉向等於是把哲學家觀察世界的方法,從古代哲學的「本體論」,轉向了近代的「認識論」。認識論問題說到底就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就是主觀精神如何實現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問題。哲學史的要求。在古希臘和中世紀時期,哲學家們認識世界時,都是在追求事物的本質,古代哲學默認了思維與存在的一致性,認為我們所看所感的,都是客觀世界真實存在的。它所要解決是:世界萬物的統一性根據究竟是什麼?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種多樣、變化無常的現象後面起支配作用的最為根本的原理與原因?但在實際過程中卻導致了可感世界與可知世界的分裂,這就對哲學的發展造成了困難。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瑞士這家博物館為何深諳中國哲學?
    近期,推出【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系列,試圖觀察在東西歷史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館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各大博物館在研究與展示中國藝術時的側重與角度有何不同?他們的研究又為中國藝術注入怎樣的活力?該系列的第一篇,我們推出的是瑞士裡特貝爾格博物館。
  • 傅雷:《藝術哲學》譯者序
    他的重要著作,在文學史及文學批評方面有《拉封丹及其寓言》[一八五四]《英國文學史》[一八六四——六九],《評論集》,《評論續集》,《評論後集》[一八五八,六五,九四];在哲學方面有《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研究》[一八五七]《論智力》[一八七○];在歷史方面有《現代法蘭西的淵源》十二卷[一八七——一九四];在藝術批評方面有《義大利遊記》(一八六四——六六〕及《藝術哲學》[一八六五——一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