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玉海樓開展

2020-12-17 溫州日報甌網

瑞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玉海樓開展

2012/06/09 08:45 來源:瑞安日報 瀏覽:2940

  今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昨日,筆者從市文物館獲悉,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將於今日至6月30日在玉海樓免費展出。

  本次成果展以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分類標準為基本結構,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對新發現文物和複查文物進行全面直觀的展示。在此次文物普查中,我市共發現不可移動文物3104處,其中按標準規範登錄763處,信息點2272處,消失不可移動文物登記69處(其中新發現消失2處)。其中,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點605處,如新石器時期瓦背山遺址、宋代興福寺石塔、陶山金絲橋等。同時,還發現一批池塘泉井、近現代史跡、典型風格建築、店鋪作坊等,填補了我市在這方面的文物資源空白。

  據了解,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從2007年開始,歷時5年,文物野外調查總行程達39737公裡,是瑞安歷史上首次市域範圍內全覆蓋調查。(實習生項樂茹)

相關搜索:樓 三 瑞安市

相關焦點

  • 舟山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在舟山博物館開展
    日前,舟山博物館推出了「海山風物」——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出了歷史文物36件、不可移動文物照片展板20多塊,還用電腦播放不可移動文物圖片。這座擁有著豐富歷史遺蹟和深厚人文氣息的海洋文化名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首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展開 給文物上"身份證"
    「普查工作去年開始在全國展開,涉及19個行業和系統,囊括150萬個國有單位、上億件文物藏品。」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說,目前中國已有半數省市基本完成國有單位調查工作;從2月開始,文物採集認定正式開展,並對已有的資源進行導入審核。  中國在1956年、1981年和2007年分別進行過3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不可移動文物的家底,但從未涉及可移動文物。
  • 數字瑞博——館藏書畫數位化成果展在瑞安博物館開展
    由瑞安市文廣旅體局主辦,瑞安市博物館承辦的「數字瑞博——館藏書畫數位化成果展」將於2021年1月1日在博物館3樓臨時展廳開展,展覽為期31天。瑞安博物館的數位化構想起始於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經普查,瑞安博物館館藏書畫四千餘件,量多質精不乏名家墨跡,包括董其昌、姜立綱、沈士充、張大千及「三孫五黃」等地方名家的書畫佳作。本著有效保護和利用藏品,讓文物「活起來」的初心,館藏書畫數位化提上了日程。2017年,館藏書畫搶救性數據採集工程啟動,至2020年,共採集950件館藏書畫的藏品信息。
  •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青海)成果展暨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藥用植物展開展
    8月22日,「江源仙苑 雪域奇珍」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青海)成果展暨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藥用植物展,在西寧市人民公園臨宗書院開幕。普查、保護、展示和合理開發利用這些藥用植物,是產、學、研領域深度融合的社會經濟價值的創新探索,也是人文價值的體現,更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圖為群眾在參觀展覽。本報記者 王永惠 攝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 解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
    發布會上,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介紹了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都是在國務院統一組織和領導下,根據有關普查條例依法開展的重大國情調查。二者又有區別,主要體現在:一是普查時點不同。
  • 不僅僅只有玉海樓……瑞安這條老街,蘊含了太多的文化積澱
    在瑞安市老城區,有一條自瑞安建縣之初便已存在的老街——忠義街。這個街區不但是城市文脈、歷史記憶、文保單位等文化聚集地,同時也是城市商業中心。經過系統改造,在這條街上再現了晚清、民國古建築風格,成為一條新晉文化「網紅」打卡地。
  • 全面摸清生態環境「家底」 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顯著
    市生態環境局:普查對象11234個 為持續改善昆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支撐「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重要的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全面掌握我國環境狀況的重要途徑。」會上,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施學東介紹,2017年至2019年,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統計局等16個單位和部門聯合開展了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公報
    本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自2012年開始,為期5年,由國務院統一部署,是我國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普查範圍包括我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各類國有單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動文物。4月7日,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正式發布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報告和數據公告。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12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普查於2016年底正式啟動,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為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五大類。那麼,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樂山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2020年12月8日上午,樂山市召開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樂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梅小彬主持了發布會。2020年5月,樂山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通過四川省普查驗收,6月四川省汙染源普查成果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樂山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同時,五通橋區作為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國家試點地區和四川省綜合試點地區,於2019年9月以「優秀」成績通過四川省試點驗收,並成功通過國家試點驗收。
  • 取得5大成效 濟寧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顯著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 12月4日下午,濟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濟寧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濟寧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濟寧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主要取得了5個方面的成果,總結為「獲取了一套數」、「建立了一張圖」、「健全了一套檔案」、「鍛鍊了一支隊伍」、「實施了一次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活動」。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普查對象是濟寧市境內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
  • 慢走瑞安城,圓一回江南夢;細讀玉海樓,攜一身書卷氣
    第一次到溫州瑞安,朋友叫我一定要去看看玉海樓,說那是浙江有名的藏書樓之一,於是出於對人文景觀點的熱愛,我毫不猶豫來到了玉海樓。沿著萬松路先來到玉海廣場,再左拐入虹橋北路,就可以看到玉海樓的大門了。可是,此門一般不開,所以進入玉海樓得從其它地方繞行。
  • 深圳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
    》、《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2017〕53號)和《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深府〔2018〕35號)要求,深圳市進行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四經普),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18年度,普查對象是深圳市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出爐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歷經三年,內蒙古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任務,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取得了豐碩成果。  內蒙古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新聞發布廳 | 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公布!
    下面,我介紹一下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普查工作開展情況。一、普查背景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重要的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全面掌握我國環境狀況的重要途徑。2007年,我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普查成果較好地應用於「十二五」乃至「十三五」各類環保規劃編制、環境管理中。
  • [泰安]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提高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國務院自2007至2011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我市按照國家和山東省的統一部署,高度重視和積極組織了全市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
  • 關於表彰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積極組織和大力支持下,經過近300萬普查人員兩年多的辛勤努力和紮實工作,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並取得了豐碩成果。北京市西城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北京市豐臺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北京市石景山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北京市海澱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北京市房山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 2020年瑞安市網絡文化節「全面奔小康,雲上看瑞安」圓滿結束
    、瑞安市文物館,原址在浙江省著名藏書樓玉海樓,迄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新館於2013年建成開放,整個建築面積10390平方米,展廳面積3500平方米,豐富的文物藏品中包括國家珍貴文物700餘件,古籍3萬餘冊。根據我館藏品特色,結合瑞安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與亮點,整個陳列展覽分兩部分、一是歷史文化陳列《天瑞地安》;二是專題陳列,包括瑞安書畫藏品展和民間文物捐贈精品展,三樓設臨時展廳,不定期舉辦各類臨時展覽。
  • 西藏羅布林卡已普查鑑定國家一級文物古籍57函
    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全國古籍重點收藏單位——羅布林卡古籍文獻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普查鑑定國家一級文物57函、二級文物132函、三級文物214函。 羅布林卡始建於18世紀中葉,是西藏著名的古建園林,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