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三義木雕藝術創作能量 官小欽獲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1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推動之傑出工藝師認證機制,今年苗慄縣木雕工藝師官小欽獲選第6屆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目前縣內共有17位獲選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展現在地人才工藝的豐沛創作能量。

苗慄縣木雕工藝師官小欽獲選第6屆評選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何冠嫻苗慄傳真)

官小欽來自嘉義,1992年進入三義正式學習木雕,專攻雕龍,並精益求精,不斷地努力與學習,期望成為一位成功的木雕藝術家。2008年官小欽改變創作風格,又因取材不易,特別喜好具挑戰性高的原木料,保留大自然的天雕,亦將傳統的雕工搭配材料原有形象與現代的元素,將舊有雕刻的空間變得更加豐富且有時摻些趣味,作品不僅蘊藏深厚的傳統內涵,同時釋放出現代化的木雕藝術,開發屬於個人的木雕天地。

他將天然風化的材料,保留大部分自然的木紋與材料的形態,讓木雕與大自然結合,官小欽研究新的技法來克服創作上遇到的難處,構成不同的味道,也讓作品注入內在的美學意蘊。近年來,官小欽專注於雕龍的創新樣貌與特色,猶如自己內心的學習態度與篤實,用雕刻刀刻出創作身影,透過逐刀構思的雕刻,逐步建立屬於自己雕龍的木雕世界。

苗慄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目前臺灣166位「臺灣工藝之家」中苗慄縣共有17位,其中有11位為木雕工藝師,展現苗慄三義木雕之鄉的木雕工藝豐沛創作能量。(高楊)

相關焦點

  • 臺灣三義木雕藝術節開展!嘉獎木雕競賽得主
    (何冠嫻攝)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木雕藝術節以藝動木藝慢活嘉年華為主題,即日起於三義展開系列活動,苗慄縣長徐耀昌剪彩啟動,廣邀遊客體驗三義慢城旅遊,並頒獎表揚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得主。
  • 苗慄縣圍繞「三義木雕」 傳統工藝打造臺灣木雕重鎮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苗慄縣推廣木雕藝術,讓三義成為全臺木雕重鎮,日前將三義木雕傳統工藝新增為苗慄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為木雕師賴永發。木雕賴永發為三義木雕保存者。(何冠嫻苗慄傳真)苗慄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苗慄有3大工藝品牌,第1為木雕、第2為陶瓷、第3為編織,其中木雕過去有許多木雕師集結在三義水美街與各村落,保存完整時代演進,去年底經過苗慄縣文資審議委員會熱烈討論,登錄三義木雕為無形文化資產,並推舉賴永發為保存者。
  • 臺灣木雕採風交流之旅(散記之五 上)
    三義木雕博物館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三義木雕城內,於1995年開館,隸屬於苗慄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為臺灣地區唯一以木雕為專題之公立博物館。浙江樂清倪成忠 2013年參加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我的父親>>獲佳作獎。
  • 臺灣雲林縣工藝師鼠年創作 邀民眾「賞藝抗疫」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工藝坊4日舉辦鼠年「人喜盛世,心有所鼠」特展,25名工藝師以鼠年為主題創作木雕、紙塑等作品,主辦單位希望各領域工藝師齊聚一堂打造鼠年氛圍,同時邀民眾抗疫期間欣賞藝術創作「賞藝抗疫」。
  • 臺灣寫真:百年木雕之鄉的「小城故事」
    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蔡獻堂告訴記者,早年間,三義木雕受福建泉州等地木雕師影響,以神像為主,注重技法;日後,外縣市藝術家進駐、推陳出新,形成實用性與觀賞性木雕並進的景象。發展初期,三義木雕主銷日本,二戰後也銷往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外銷由於木料短缺等原因受挫,木雕師轉而創作更有藝術性的作品,挑著擔子全臺售賣。
  • 2020百藝芳華臺灣工藝大展精品薈萃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工藝復興季「百藝芳華—2020臺灣工藝大展」28日起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臺灣眾工藝家齊聚,堪稱是臺灣工藝界最精彩的作品展出。
  • [視頻]鶯歌陶瓷和三義木雕
    進入[新聞60分]>>    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說到臺灣旅遊,除了著名的自然和人文風光,有機會來趟藝術之旅也是不錯的選擇。而說到臺灣的藝術,不能不提到鶯歌鎮的陶瓷和三義的木雕,這兩個地方可謂遠近聞名。
  • 【特色小鎮】用桐花和木雕,打造臺灣最特色的觀光小城
    三義以「木雕產業特色觀光」的概念領軍,搭配舊山線鐵道、客家文化等,展現了三義提升國際觀光服務能量,具備向全世界推廣旅遊的優勢條件。在2010年,經過一連串的評分後,勇奪「臺灣最具特色觀光小城」的封號。三義的木雕工藝並沒有完全承接傳統式中國雕刻如廟宇木作、神佛造像、神龕家具,而純粹是因為天然的林場使之成為臺灣的木雕藝品之鄉。 日治時期,偶發散落於林間的奇形樹頭,而成為木雕藝品之鄉。
  • 藝術宣言-重點推介藝術家劉邦漢
    啄木鳥工作室 執行總監,客家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委員主要賽事及獲獎:1.獲獎:中國臺灣第七屆高雄市美展 獲工藝類第一名獎(1989)中國臺灣第十七屆臺北市美展 獲美術設計類第一名獎(1990)中國臺灣第十二屆美展 獲工藝類金龍獎(1990)中國臺灣第四屆南瀛美展 獲南瀛獎(1990)中國臺灣全省美展
  • 木雕小鼠慶豐收!新春百藝特展在臺灣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舉辦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送豬迎鼠!一隻只木雕小老鼠歡喜慶豐收,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新春來看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再度合作辦理展覽,以星雲大師2020年書寫的《行道天下福滿人間》鬥大墨寶字跡,營造新年活力與希望的新春祝福,開啟以天、地、人為展覽主題,結合傳統技藝,由天地蘊育出的泥土、漆、竹子、藤等所發展的創新日常工藝品共計76件。李永謨-豐收。
  • 臺灣苗慄縣自駕一日遊_遊三義雕刻博物館品客家美食
    臺灣苗慄市主要的景點有龍騰斷橋風景區、勝興老街、水美街(也叫雕刻街)三義雕刻博物館、勝興車站、鯉魚潭水庫。苗慄縣三義鄉約一半的鄉民以木雕為業,外地遊客到訪三義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木雕,有「臺灣木雕王國」之雅號。三義是臺灣主要的客家聚集地之一,來到三義當然要吃客家美食了。
  •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傳承臺灣傳統工藝與其中精神、藝術價值,「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日前在臺灣佛光山舉辦,共有全臺45位藝師參展、展出155件精心創作,盼藉此幫助民眾了解工藝之美、注重其價值保存,讓無形文化資產能代代相傳。
  • 三義木雕節 自行車遊免費
    三義木雕館的展品多元,島內外木雕家大競藝。羅建怡/攝影(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即日起至 據悉,木雕藝術節主要活動區在木雕博物館、勝興車站;具特色的是全臺第一座的「大地象棋」,赤壁大戰、草船借箭的經典人物,幻化成半人高的象棋子,可賞可玩。
  • 臺灣美術工藝師金屬作品走紅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
    臺灣美術工藝師金屬作品走紅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 2017-0910多位美術工藝師的金屬相關工藝作品展覽,受到與會者關注。
  • 臺灣茶工藝精品齊聚2017中國.成都秋季國際茶業博覽會
    臺灣茶工藝齊聚成都 華麗登場結晶釉.七彩玉瓶.木雕藝術精彩絕倫茶器.柴燒.香道.陶藝引爆工藝新紀元嚴選高山烏龍
  • 大陸遊客全臺「走透透」 淡水碼頭嘗鮮三義賞木雕
    大陸遊客全臺「走透透」 淡水碼頭嘗鮮三義賞木雕 2008年07月06日 08:3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大甲藺舉辦工藝展 再現藺編百年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大甲藺編、媽祖及酥餅並列為「大甲三寶」,為傳承發揚在地百年工藝文化,大甲區公所在西岐裡活動中心推出藺類歧遇工藝展,將展至11月8日。臺中文化局表示,大甲藺編手工細膩編織技法繁複,希望再現藺編嶄新風貌,帶來全新藝術視野。
  • 臺南傳統藝術展開幕 當地特色工藝令人嘆服(圖)
    黃福壽把綠玉石雕得薄如蝶翼,令觀者為之屏息。(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8月1日電 臺南府城傳統藝術特展1日起舉行。展出匯集了玉雕、剪粘、石雕、刺繡等臺南市傳統工藝師的作品。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此次展出作品不乏臺灣薪傳獎得主與大師作品,例如葉經義的「水上騰升」,木雕曲龍,昂首而立、爪分兩岸、踩水而行。葉經義曾受聘到日本,修復衝繩日本國定史跡「琉球上轎椅」,也曾獲第二屆大墩工藝師獎。
  • 晉江東石,廟宇木雕手藝人鄭銀聘:致力傳承 讓木雕技藝煥發異彩
    潘山廟宇木雕技藝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間的陳世清匠師,經傳六世到陳敬象匠師(於1925年入贅柯家後改名柯子慶),其對原有木雕技藝加以改進和創新,融會貫通,精益求精,在閩南很有名氣;除一些民居建築外,他還主持過閩南不少大型廟宇的建築,至今,尚有石獅永寧虎岫寺、永寧城隍廟等建築保存著他不同時期的木雕作品。後來,柯子慶將廟宇木雕工藝傳授給其子柯賢成、柯賢興。
  • 臺灣寫真:在苗慄感受「慢城」生活
    在南莊和三義獲得國際慢城認證後,苗慄縣長徐耀昌表示,要全面匯整「慢遊、慢食、慢活」資源,希望帶動苗慄各鄉鎮市產業升級,打造宜居宜遊城市。  苗慄縣政府近年啟動慢城商家認證,並輔導業者開發慢城特色伴手禮,推廣在地文化與美食。  距離南莊50餘公裡的三義,發展木雕業已百年。鄉裡冬春之際霧氣環繞,令人仿佛置身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