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慄縣圍繞「三義木雕」 傳統工藝打造臺灣木雕重鎮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苗慄縣推廣木雕藝術,讓三義成為全臺木雕重鎮,日前將三義木雕傳統工藝新增為苗慄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為木雕師賴永發。

木雕賴永發為三義木雕保存者。(何冠嫻苗慄傳真)

苗慄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苗慄有3大工藝品牌,第1為木雕、第2為陶瓷、第3為編織,其中木雕過去有許多木雕師集結在三義水美街與各村落,保存完整時代演進,去年底經過苗慄縣文資審議委員會熱烈討論,登錄三義木雕為無形文化資產,並推舉賴永發為保存者。

賴永發師承新竹傳統木雕師傅許錦相,習得花鳥、山水、廟宇、神龕等傳統木雕技藝,從事木雕創作已40餘載,熟悉木雕的各類型雕刻技術,並擅長鏤空式立體圓雕技法,尤其強調「清底」、三層以上的深雕技法等,完整傳承師傅許錦相的身教與言教,具有紮實整備應用、與保養工具的能力,並熟知能且正確體現登錄項目的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具傳習能力及意願。

林彥甫表示,「三義木雕」審議通過,登錄為無形傳統工藝類文化資產,將辦理傳承與保存維護計劃,讓苗慄縣三義木雕工藝的質樸之美與精湛技藝傳承不墜,提升並厚植地方文化與歷史的傳承能量。(高楊)

相關焦點

  • 臺灣三義木雕藝術節開展!嘉獎木雕競賽得主
    (何冠嫻攝) 10日藝動木藝慢活嘉年華在冰雕秀、魯班公祭拉開序幕,接續由多組小區、舞蹈等團隊在臺灣藝術館至木雕博物館路段熱鬧踩街,並揭曉第12屆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得主,為活動掀起最高點。
  • 展現三義木雕藝術創作能量 官小欽獲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
    華夏經緯網11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推動之傑出工藝師認證機制,今年苗慄縣木雕工藝師官小欽獲選第6屆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目前縣內共有17位獲選臺灣工藝之家工藝師認證,展現在地人才工藝的豐沛創作能量。
  • 臺灣寫真:百年木雕之鄉的「小城故事」
    中國新聞網4月9日電在臺灣說起木雕,人們便會想到苗慄縣三義鄉。此鄉多丘陵、山區,氣候溼潤,適宜樟樹生長。鄉民就地取材,發展木雕產業。繁盛時,約八成鄉民從事此業。中新社記者近日來到三義鄉探訪木雕業百年發展史。
  • 臺灣木雕採風交流之旅(散記之五 上)
    三義木雕博物館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三義木雕城內,於1995年開館,隸屬於苗慄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為臺灣地區唯一以木雕為專題之公立博物館。成都小夥子魏彪參加2015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夜曲》獲得裕隆木雕薪傳獎。左起:三義鄉鄉長徐文達、苗慄縣縣長徐耀昌、魏彪、裕隆汽車總經理姚振祥。
  • 歷史小小故事:歷史上福建木雕與臺灣民間木雕藝術,你了解多少呢
    明清以來,隨著兩地人員和文化等方面密切的交往,福建木雕與臺灣民間木雕藝術也有較多的傳播和交流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一時期,臺灣的佛像雕刻藝人就以福建籍的居多,其藝術流派因雕刻手法不同分為福州派、泉州派、漳州派等流派,其中福州派與泉州派人數較多,能工巧匠輩出,在佛像雕刻藝壇中佔有很大比重。
  • 木雕藝術小鎮助熱石寶山歌會節 大理劍川傳統工藝點亮旅遊經濟
    據了解,2016年,劍川縣依託國家級傳統村落、劍川木雕傳承與產業中心獅河村,按照美麗鄉村和5A級景區標準開始建設木雕藝術小鎮,擬將其打造為集木雕創作、生產、展示、交易為一體的木雕全產業鏈平臺和生態旅遊目的地。
  • 【別樣旅遊】苗慄三義木雕之旅
    客家飲食:在三義可以發掘客家文化的源遠流長,尋回客家先民飲食文化的記憶,從客家小吃(四□四炒)到客家米食、客家擂茶,無一不保留了原始傳統風味,都值得您細細品嘗。53.54 平方公裡,其中魚蝦等資源相當豐富,集水區包括了苗慄縣三義、大湖、卓蘭等三個鄉鎮,鯉魚潭水庫規劃有觀光、灌溉、防洪、發電四大功用,在觀光資源上;因水庫在萬山環抱中,風光旖麗,景色絕佳,同時可眺望火焰山,附近尚有泰安溫泉、關刀山、 大克山等景點可順遊。
  • 【特色小鎮】用桐花和木雕,打造臺灣最特色的觀光小城
    三義以「木雕產業特色觀光」的概念領軍,搭配舊山線鐵道、客家文化等,展現了三義提升國際觀光服務能量,具備向全世界推廣旅遊的優勢條件。在2010年,經過一連串的評分後,勇奪「臺灣最具特色觀光小城」的封號。三義的木雕工藝並沒有完全承接傳統式中國雕刻如廟宇木作、神佛造像、神龕家具,而純粹是因為天然的林場使之成為臺灣的木雕藝品之鄉。 日治時期,偶發散落於林間的奇形樹頭,而成為木雕藝品之鄉。
  • 「潘山木雕」的傳承與困惑
    木雕是傳統建築重要的裝飾手段,常用於門楣、外簷、託木、椽頭、垂花、獅座等處。員光是位於步口通梁下面的大塊雕花,起到穩定梁架的作用,多以花草人物為題材。託木是位於梁下的三角形連接構件,類似於雀替,常常做木雕裝飾。垂花又稱吊筒,是位於簷口下面不落地的柱子,其末端常常雕成花籃或蓮花的樣式,故也稱為吊籃。獅座是位於步口廊的通梁上面的構件,起到加固穩定的作用,通常整體雕成獅子的形象。
  • 惠安木雕
    在這樣安定祥和的環境中,惠安人民受到陶冶浸染,心境產生了鍾靈毓秀之美感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嚮往,對木雕工藝的風格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惠安木雕源起於唐五代時期:  唐五代時期閩南「皇宮起」仿宮殿式大型傳統民居建築興起,促使依託於此的惠安木雕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之中。
  • 苗慄打造臺灣傳統陶製品重鎮品牌展現窯場風華
    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苗慄縣為臺灣傳統陶製品重鎮,至今培育出眾多技藝精湛陶藝工作者,苗慄縣日前執行「苗慄陶品牌打造計劃」,並規劃陶藝文物展,以苗慄老窯場復興運動為核心理念,展現苗慄窯場跨時代的發展歷程。
  • 看金漆木雕、漳州木偶、德化白瓷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澎湃新聞獲悉,8月30日,「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等五個單元,系統呈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200件餘(套)。此次展覽展示了福建傳統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
  • 浙江東陽「三展合一」為木雕紅木「聚氣聚財」
    日前,首屆「中華大師匯」、第十五屆中國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第二屆中國紅木家具展覽會在浙江東陽落下帷幕。展會期間,手機在線雲觀展人數達200萬,直播帶貨數額近3500萬元,線下逛展日均客流量達6.5萬人次。「三展合一」充分展示了東陽木雕紅木產業的「聚氣、聚財」的平臺效應。
  • 晉江東石,廟宇木雕手藝人鄭銀聘:致力傳承 讓木雕技藝煥發異彩
    晉江東石,這裡有一古廟,還先後挖出三口千年古井晉江東石,這位網紅女歌手《走唱人生》火了!■本期執行:賴小玲潘山廟宇木雕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來,他成為柯賢成、柯賢興之徒,通過刻苦勤奮的學習,雕塑技藝日漸精湛,成為潘山廟宇木雕技藝第三代傳人。隨著潘山廟宇木雕的聲譽漸漸遠播,許多臺灣同胞延攬這裡的工匠入臺修建廟宇工程。因為鄭銀聘不但全面掌握了閩南寺廟雕刻的獨特技藝技術,而且勤於鑽研,系統地學習了中國傳統營造技術和各派雕刻技法,取長補短,融會貫通,不斷推陳出新,被邀到臺灣,為臺灣300多座廟宇雕刻各種木雕。
  • 傳統木雕紋樣,寓意真美好!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那些木雕花紋更是「極盡雕琢之能事」,那些常用的吉祥花紋,生活中的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 三義木雕節 自行車遊免費
    三義木雕館的展品多元,島內外木雕家大競藝。羅建怡/攝影(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即日起至 據悉,木雕藝術節主要活動區在木雕博物館、勝興車站;具特色的是全臺第一座的「大地象棋」,赤壁大戰、草船借箭的經典人物,幻化成半人高的象棋子,可賞可玩。
  • 遊香港,賞木雕——黃小明大師東陽木雕力作亮相香港嘉年華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傳承人黃小明將《金龍聚寶》、《收穫》、《神通圖》三件各具特色的東陽木雕作品帶到了此次嘉年華。黃小明希望能借這三件作品展示出東陽木雕的三種不同風格。研究出「速寫木雕」、「超寫實木雕」、「取景框木雕」等新的表現手法和形式。「速寫木雕」把美術中的速寫技法與東陽木雕融合,使得東陽木雕更具裝飾性。「超寫實木雕」增強了造型立體感,極具現代性。竹簡式木雕」、「取景框木雕」,則突顯了東陽木雕的人文氣質與古典情境。此外,黃小明還將多種材質結合進行工藝創作。
  • 晉江木雕工藝品走紅廈門文博會 將從藝術化回歸民眾化
    此外,來自臺灣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展覽的警用腳踏車、三次方木椅以及臺灣藝術大學的「文創美學館」裡面的七彩陶瓷、紙空間、臺灣「原住民」的碗都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臺灣參展商朱先生告訴記者,臺灣文創產品將「古早味」與現代藝術相結合,衍生出各種文創產品,這些產品並非高高在上的藝術品,相反很接地氣。「比如,我們的產品,強調環保、創意。
  • 中船郵輪融合東陽木雕紅木 打造精彩新生活
    中船郵輪融合東陽木雕紅木 打造精彩新生活 2020-09-30 16:34:51來源: 新華網目前,中船郵輪已形成郵輪運營、研發設計和供應鏈建設三大業務布局,將加快打造完整郵輪產業體系,助力我國造船強國建設和製造強國戰略目標落地。  此次中船郵輪發布的新一代國產高端客船模塊化艙室,實現了模塊化和陸地預製工藝的技術突破。通過產品模塊化設計,在陸地車間流水線上完成90%部件安裝後,整體吊入船艙定位安裝。相比傳統模式可減少35%的安裝時間,降低約30%的生產損耗。
  • 木雕工藝,國人骨子裡的純良心性
    ——這是對木雕收藏價值最完美並極具藝術文學的評價。在今天,大型木雕已經並不多見,更多的是以個人收藏為主的小型木雕工藝品,以人物、花鳥、佛陀等為藝術對象進行加工創造。這類木雕通常對材質的要求比較高,既要求有美觀性,又要具有雕刻的實用性,大部分木材須防蛀蟲、硬度適中、有香味,再經過藝術家的個人加工處理,使其具備了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