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木雕

2021-02-08 石雕之家

點中國石雕關注我喲

☀ 立足中國石雕之鄉--惠安;

☀ 弘揚石雕文化,促進行業交流;

☀ 信息發布,互動交流;

☀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惠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早在萬年之前的舊石器時代,境內已有先民活動;新石器時代,更有先輩臨海而居、漁獵為生;晉唐衣冠南渡,中原文化的傳入,與本土文化及外來的海洋文化相映生輝;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惠安置縣,有舟楫可通達海外諸夷;明清兩代,惠安的戰略地位突出,成為閩南重鎮。由於這裡歷來少受戰火的直接破壞,社會相對比較安定,其後閩臺交往又促使經濟繁榮。在這樣安定祥和的環境中,惠安人民受到陶冶浸染,心境產生了鍾靈毓秀之美感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嚮往,對木雕工藝的風格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惠安木雕源起於唐五代時期:

  唐五代時期閩南「皇宮起」仿宮殿式大型傳統民居建築興起,促使依託於此的惠安木雕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之中。同時,自唐以來,泉州就被稱作臨海佛國,在相當長時間裡,宗教雕刻是雕刻藝術的主體內容,與建築雕刻相輔相成而流傳至今。

  最初的惠安木雕源於中原文化的雕梁畫棟,又吸收了來自異域的宗教雕刻內涵,融合於福建閩南地區的民俗習慣,使其既具有古樸、淳厚,線條流暢,人物造型生動的明顯的中原雕刻手工藝的痕跡,又具有南方文化精巧的工藝成分,與傳統的北方建築雕刻出現不同的審美意向。泉州開元寺和黃氏家廟的的建築雕刻藝術就融合了上述雕刻內涵。

  二、宋元時期惠安木雕進入成熟期:

  惠安現存最早的雕刻作品是南宋張仕遜參與重建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屋頂24尊「飛天樂女」的木雕,它將宗教文化、優美絕倫的雕藝作品、建築雕刻十分精妙的融合在超凡脫俗的藝術載體中。宋元時期惠安木雕漸臻成熟,其藝術追求和表現也由簡到繁,由粗至細、由拙至精。建於元朝元貞元年的惠安文廟,尚保留完好的吊筒、楣枋、鬥拱等「大木」雕刻構件。
(圖為開元寺「飛天樂女」木雕)

  三、明清時期惠安木雕進入空前活躍時期:

  明清時期,惠安木雕更趨成熟,藝術風格開始從粗獷流暢轉向精雕細琢,成為惠安雕刻藝術的代表。清光緒十四年(1888),崇武溪底王益順父子承建峰尾東嶽廟,設計製作了全木結構蜘蛛結網藻井並雕鏤各種圖案,此獨創的技法一經問世,便名噪一時。之後,在臺灣臺北龍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等閩臺名剎,都留下建築「大木」與雕刻繪畫相結合的藝術珍寶遺蹟。在這一時期,民間藝匠開始走出窮鄉僻壤,形成一支隊伍,帶著傳統的軀殼前行,迅速地完成對外來文化的剔選與消化,並融化於自己的藝術筋骨中,在一個有限的宗教空間成功進行了多元化文化空前融合的藝術實踐。王益順父子享有「八閩第一木雕大師」美譽,木雕已廣泛用於建築雕刻。在寺廟、宗祠和古民居的建築時,木製梁柱、撐拱、雀替、垛頭、兜肚、垂花等建築部件大量使用木雕裝飾圖案。
(圖為臺灣南鯤鯓代天府正殿的藻井,由王益順設計)

  四、清末民國隨著惠安人大量遷居海外,惠安木雕在臺灣及東南亞一帶聲譽鵲起,開創了惠安木雕向海外傳播的新局面。

  隨著近代惠安及閩南地區人們大量遷居海外發展,惠安木雕隨著宗教信仰的傳播而馳名海內外,很多海外宗教建築大量延聘惠安木雕工匠掌場,使惠安木雕尋找到新的用武之地。

  五、新中國成立後,惠安木雕注入新內容,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新中國的成立大大豐富了惠安木雕的表現題材和社會內容,使惠安木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和歷史性紀念意義的建築雕刻工程凝聚了惠安雕匠藝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惠安木雕匠工們開始從家庭小作坊到企業工廠,慢慢地走向專業學校參加正規培訓。在這一時期,湧現出一批設計專業人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中國改革開放更為惠安木雕的發展創造了良機,使惠安木雕的傳播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惠安雕匠藝人作品遍布全球,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傳世佳作和藝術珍品。

基本內容:一、惠安木雕選材及乾燥處理

  (一)惠安木雕木材的特性及選材

  惠安木雕因木材質地的不同,分為硬質木雕與軟質木雕兩大類。

  木雕離不開對木質的選擇和技法的運用。通常,對木質的選擇十分慎重,木纖維的橫向結構要緊密,這樣不易開裂。木質要十分細膩,具有一定的韌性,便於用刀。木料的強度也很重要,以保證刻好的作品不輕易變形。木頭有的鬆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鬆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複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於複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惠安木雕木材的乾燥處理

  1、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幹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100px板材烘乾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才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1500px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3、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二、、惠安木雕的技術分工:

  惠安木雕的技術分工包括:木活,旋活,鎪活,鑿活,鏟活,銼活,磨活,上色,燙蠟,漆活等。

  1、木活:指木工配合製作待雕組件,包括家具的組件,圓雕的基本輪廓等等。

  2、旋活:指木旋工配合製作待雕組件,如筆筒的外型及內膛,木座的面子、牙子、縮腰等等。

  3、鎪活:指用鋼絲鋸按圖案鏤空好花板,使之達成近似於剪影效果待雕刻備用。

  4、鑿活:用鑿活鑿子和拍斧或敲錘,先去荒料鑿出基本形狀,在細鑿至作品基本上成型為止,為鏟活和派活做好準備工作。

  5、鏟活:用鏟活鑿子進行細加工,鏟到沒有一絲荒料並達到設計要求的精氣神,再用溜鉤派活至最佳效果為止。

  6、銼活:木銼是鑿子的輔助工具,尤其是對於鏤空好花板的牆子裡面,木銼起著很大的作用。

  7、磨活:統傳的作法先過水使木刺炸起,再用砂紙或銼草磨出漿使木雕表面光潔。現在多用高標號水砂紙代替,其效果相同。

  8、上色:這是很深的技術學問,一件作品配料時再加小心,過水後也會出現色差,全靠有經驗的漆工把深色變淺或把淺色變深,使之顏色一致。

  9、燙蠟:蠟活是高檔工藝品的表面處理方法。傳統作法是用川蠟和蜜蠟根據不同的季節調配不同的配方製成臘膏,用木炭火烤進木質,待蠟涼後把餘蠟剔淨。

  10、漆活:即對完成雕刻的木雕作品經打磨後進行油漆,一般採用桐油清漆或聚酯漆進行二至三遍噴漆。


  三、惠安木雕的表現技法

  縱觀惠安歷代木雕作品,其雕刻技法可分為混雕、剔地雕、線雕、透空雕、貼雕幾大類。

  1、混雕:相當於雕塑技法裡的圓雕,具有三維主體的效果,可多面觀賞,多應用於撐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將形象刻畫得非常精細,充滿生氣。

  2、剔地雕:是傳統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質,使花樣突出。剔地雕有兩種刻法,一種是半混雕刻法,將花樣做很深的剔地,再將主要形象進行混雕,成為半立體形象,常用於額枋上。另一種是浮雕刻法,花樣周圍剔地不深,花樣不是很突出,然後在花樣上作深淺不同的剔地,以表現花樣的起伏變化。或者在花樣上作刻線裝飾,勾勒花形,增強作品的裝飾效果,或表現花瓣的輪廓和結構,多用於裝板、裙板的雕刻中。

  3、線雕:通常以刀刃雕壓花紋,講究刀法,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對於花紋的刻畫和形象的勾勒有著重要作用,還可以雕刻紋理,表現景物的質感。線雕易於表現物像的外形,亦可增強物像的裝飾效果。

  4、透空雕:將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後再做剔地刻或線刻,這種雕法需要有高超的技巧,刻成的作品正反兩面都可觀賞。其花卉作品枝葉穿插流暢,花瓣翻卷自然舒展,常見於花罩、掛落、雀替、木門窗中。

  5、貼雕:是後期雕刻技術創新的結果,即將雕刻好的圖案紋樣直接粘貼到建築構件中,通常一些難以做剔地的刻件、連續紋樣、軸對稱的構件都是利用貼雕來完成。其工藝省工省料,方便製作,而且藝術效果絕不遜色其它浮雕形式。

  惠安傳統建築多屬民間宅院,由於制度限制,建築面積有一定的規範,因而只能在裝飾上多花費心思和財力。所以,惠安地區的民間木雕精緻古雅,構思巧妙,有中國繪畫的意境和趣味。木雕主要裝飾部位在構架和門窗上,技法以線刻、淺浮雕、深浮雕、圓雕為主。梁架常用深浮雕,雀替用圓雕,門窗則為淺浮雕,裝飾題材豐富多樣,如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蟲草鳥獸、吉祥圖案等,充滿生活情趣。


  四、惠安木雕的類別

  惠安木雕從應用及裝飾的範圍來講,可分為建築雕刻、家具雕刻,陳設工藝品雕刻三大類。

  1、建築雕刻

  建築雕刻是指建築的木雕裝飾。木雕藝術用於建築在惠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閩南建築「皇宮起」開始,木雕廣泛應用於古建築裝飾,如雕梁畫棟,雕飾門楣、屋椽、窗格、欄杆、飛罩掛絡等,所具有的古樸典雅、富麗華貴之格調,更顯示出木雕藝術在古建築(或仿古建築)中所獨具的裝飾作用。今天,隨著旅遊事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們對於精神和物質文明的需求的不斷提高,利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古建築(或現代仿古建築),更具有遊覽、觀賞、學習、借鑑和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豐富藝術修養等現實意義。適用於古建築的木雕表現形式,大致可分為浮雕、鏤空雕刻、立體圓雕和淺雕四種。

  2、家具雕刻

  家具雕刻,可以說是應用木雕藝術最廣泛的一種大型的實用藝術品。 用木雕藝術裝飾的家具,具有古樸、典雅的風味。惠安出口的藝術雕刻家具和紅木雕刻家具古拙秀雅,雕刻精細,具有獨特的東方民族風格,如臺、凳、桌、椅、榻、幾、案、屏風等,無木雕刻著精美、秀雅的圖案花紋,深受國外遊客的讚賞。


  3、工藝品雕刻

  木雕工藝品,即以高度嫻熟、精緻的工藝技術與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藝術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品。分純觀賞性的木雕陳設工藝品和木雕實用工藝品兩類。木雕陳設工藝品就是陳列、擺設於櫃、窗、臺、幾、案架之上,供人欣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現代的木雕陳設工藝品注重時代性、人民性,表現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等,還有人體藝術作品等。木雕實用工藝品,它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又可分木製品木雕裝飾和其他工藝品的木雕裝飾兩類。木製品木雕裝飾工藝品比較多,如落地燈、壁燈、漆器屏風、木刻屏風、鏡架、筆筒、木刻鐘座等。用木雕裝飾其他工藝品的範圍就更廣泛了,如幾、座、案、架等等。

  五、惠安木雕的裝飾圖案選擇

  惠安木雕的圖案脫胎於現實物體,經過藝術加工適應工藝制約(器物的造型,工藝操作等)的一種實用美術。而裝飾題材則是圖案在裝飾器物時所表達的內容,形式。凡是大自然中的一切物體(如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建築物等)通過一定的藝術加工,都可能成為裝飾題材。木雕藝術的裝飾題材(除具象的立體圓雕外)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紋樣圖案,二是寓意圖案。

  (一)、紋樣圖案

  紋樣是實用美術中利用具體與抽象藝術手法相結合,經過藝術再創造的一種以線型為主的圖案裝飾,其中「抽象」的成分佔主要地位。惠安的木雕裝飾紋樣具有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特色。從歷史上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紋樣看,可分為幾何形、植物、動物、人物等多種紋樣;從裝飾效果來講,要數幾何形紋樣最為突出。所謂幾何形,即三角形、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六角形等。木雕的紋樣圖案最初來自陶器,而陶器的製作當時分為手制和輪制兩種。其中手製法又分為三類:模製法、捏製法、泥條盤築法。

  我們常見的紋樣有水波紋、繡球紋、龜背紋、冰裂紋、回紋、祥雲紋、魚鱗紋、鎖紋、方勝紋、整長紋、套環紋、如意紋、靈芝紋、流雲紋、火紋、水紋、浪花紋、飛天紋、柿蒂紋、古錢紋、金錠紋、銀錠紋、方羅紋、花草拐子、龍花拐子、草龍拐子、劍環紋、蓮花瓣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都是人們在傳統紋樣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勞動生產、生活觀察和各種思想情感中反映出來的產物,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有的紋樣甚至就是歷代的木雕工匠在長期的雕刻實踐中創作出來的木雕裝飾紋樣。


  (二)、寓意圖案

  寓意圖案是圖案裝飾題材的一種,具有一定的意境。或寄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勸惡從善,或宣揚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愛國忠君的思想品德,或祝賀老人們長壽無疆、發財發福、生活康樂、夫妻恩愛等方面的吉祥內容。寓意圖案分現實性與借喻性兩種。現實性寓意圖案即現實生活中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故事情節的能感化人的事情,所要表現的題材中有與表現故事情節有關的人和物的一種真實而生動的場面。如反映愛國主義思想的題材,如《蘇武牧羊》、《嶽家將》、《楊家將》、《羅家將》等。借喻性寓意圖案這種裝飾方式在惠安傳統的木雕藝術中運用得比較廣泛。如以蝙蝠諧「福」音,視為吉祥。「平安如意」,花瓶裡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寓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這種器物的名稱,總稱為「平安如意」視為吉祥。從某種程度上講,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心情。在惠安傳統木雕圖案中,龍、鳳這一類神奇的動物形象,也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裝飾題材。

  六、惠安木雕的工藝流程:

  惠安木雕完成一件作品,需經過鑿粗坯、掘細坯、修光、打磨、刻毛髮紋飾、著色上光、配置底座等七道工序:

  1、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2、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3、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緻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4、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覆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5、刻毛髮、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髮、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6、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儘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汙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7、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託,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託。

轉自:世界惠安人


相關焦點

  • 惠安木雕非遺傳承人賀耀輝:匠心創新傳承
    惠安木雕興於唐、五代,成熟於宋元,明清時步入巔峰,源於中原文化的雕梁畫棟,是與建築雕刻相輔相成並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隨著木雕技藝的發展,其因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因此湧現出不少工藝美術大師,惠安木雕非遺傳承人賀耀輝就是其中一個。
  • 走進惠安風情 體驗民俗文化
    人民政協網泉州7月16日訊(記者 紀娟麗)雙肩緊靠,肩扛木棍,兩名分別來自臺灣與大陸的大學生模仿著惠安女擔石頭的動作。「緊靠的肩膀與擔起的石頭形成三角形,這樣能抵消大部分重量。」
  • 福建惠安:綠植美化家園 壯大林業產業
    惠安縣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下一階段,惠安將重點加快推進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城鎮公園、農民公園建設,開展鄉村風景林、綠色示範鄉村建設行動。」今年,惠安全縣計劃造林綠化18500畝,啟動輞川溼地景觀提升項目等重點項目。如今,在惠安境內,青山疊翠,碧水潺潺,處處生機盎然。據了解,在家園日益美化的同時,惠安縣林業產業也逐漸壯大。
  • 福建惠安籌辦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 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陳龍山 攝中新網福建惠安8月13日電 (陳龍山 劉華傑)第五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簡稱「雕博會」)組委會13日表示,本屆雕博會將於11月9日至12日在惠安雕藝文創園舉辦,將吸引海內外客商參與,助推惠安雕藝走向世界。
  • 惠安文化周落幕惠女元素大放異彩 美食創意最聚人氣
    雕刻現場搬進「大麥倉」  走進「大麥倉」暢遊惠安文化周,迎面而來長長的影像長廊,帶給你關於惠安建築與雕藝的震撼視覺體驗。  掃過一張張圖片,你會發現,除了美國馬丁·路德·金大型雕像、湖南長沙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大型雕像、金門鄭成功大型雕像等人們熟知的出自惠安雕藝大師的作品外,還有九華山《九華聖境》、南京佛光大覺寺十八羅漢、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石雕等許多大型石雕作品,出自惠安能工巧匠之手!  作為惠安兩大傳統產業,惠安建築與惠安雕刻難以分割。
  • 惠安:文旅融合 詩意交響
    泉州網8月29日訊(蔡紫旻/文 惠旅/圖)惠安歷史人文資源豐厚,生態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為文旅融合發展蓄積先天優勢。近年來,惠安高度重視文旅融合,奏響融合發展的交響曲,為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品牌提升、文旅惠民消費等帶來福祉。
  • 惠安文化周10日啟動 賞雕藝看大戲品特色小吃
    10日—12日,「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縣域活動暨「文化之都·惠女石韻」惠安文化周將延續精彩,為市民帶來雕藝、傳統戲劇、閩南伴手禮等展示展銷展覽活動。  惠安縣域文化周主題為「惠女石韻」,將於10日下午4時在泉州文化的「大麥倉」——市區西街舊麵粉廠鋼結構大廳拉開帷幕,著力展現惠安這一濱海城市經濟快速發展氣勢。
  • 惠安一座城市一條街 書寫一部厚重的歷史(圖)
    在世紀大道隨處可見的中國惠安城市品牌標識中的「惠」字,就是由惠安縣委宣傳部主持,惠安當代11位書法家仿王羲之字體集體創作而成。惠安這片土地上滋養著獨特人文風情和服飾習俗的女性群體,被外界譽為「惠安女」。漫步大街,靈動的惠女總會讓人心曠神怡。獨具風情的惠安女不僅以其外在的美,更以其內在的精神享譽海內外。  如今,惠安女形象又以獨一無二的剪影形式,深深地鑲嵌在惠安這座城市的品牌標識之中。紅藍黃三個三角形色塊勾勒出一個簡潔、大方、色彩豔麗的惠安女形象。
  • 沉香名城越南惠安尋找惠安老沉香
    前一篇說到,惠安系沉香指的就是蜜香樹所產的沉香。惠安系沉香包括了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印度、西馬等地的沉香。但是有的老香友對一種叫「惠安老沉香」頗為推崇,惠安老沉香也簡稱惠安沉香,以惠安城名為標記以示珍貴。 是沉香的上品,藏家的恩物,不流通於市場。 這種惠安沉香是惠安系沉香的一種,但屬於惠安系的上品。 本文借遊覽惠安講講這神秘的惠安老沉香。
  • 「潘山木雕」的傳承與困惑
    南天寺的天王殿殿宇崢嶸,飛簷鬥拱。另一方面,閩南傳統建築業早期多屬家庭型或地域型的個體工匠組合,或父子相攜,或師徒相從,其技術的傳承依靠口傳心授,沒有固定的教材讀本和圖紙,這就使得行業人才容易集中出現在某一區域,如崇武溪底的大木、石雕,惠安五峰的石雕等等。  據潘山廟宇木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鄭銀聘稱,就他所知,目前潘山廟宇木雕能追溯到的祖師級人物是柯子慶,他生於1899年,一直以木雕工藝作為其謀生的手段。
  • 「大唐•弘風」福建首屆佛文化雕塑大賽將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舉辦
    為進一步擴大福建雕藝影響力,弘揚佛文化藝術,發揮「世界石雕之都」惠安在服務中華傳統佛文化、提升國際影響力的積極作用。惠安雕藝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中國雕藝之鄉」、「中國建築之鄉」、「中華佛教藝術品產業基地」、「世界石雕之都」等稱號。雕藝產業既是惠安的傳統產業,也是支柱產業。
  • 看金漆木雕、漳州木偶、德化白瓷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福州木雕、壽山石雕、莆田木雕、建窯黑瓷、德化白瓷,還有軟木畫、柘榮剪紙、畲族刺繡和銀飾等昨天起亮相國家博物館展廳。不同地區和材質的雕刻技藝各有特點,如龍眼木雕以隨形古樸見長,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聞名,軟木畫以細密繁複著稱,留青竹刻以細緻入微為特色。
  • 來泉州惠安旅遊你忍不住要帶走的一些特產伴手禮和紀念品
    主要是以惠安旅遊展示為主題,把惠漁女系列伴手禮、惠女服飾、惠安石雕影雕等定位為旅遊特色展品進行現場銷售,以提高宣傳效應和惠安旅遊知名度。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安石雕藝術源遠流長、題材豐富、雕藝精湛,充分展現了勤勞智慧、善良樸實的惠安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無窮的創造力,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
  • 風情惠安 大美小岞:惠安發力「全」旅遊 擁抱新時代
    點擊下圖連結了解詳情↓9月27日到10月7日,惠安大港灣南岸,古城崇武推出了這樣一項活動——只要遊客名字中帶有「惠安崇武」四個字中任何一個,就可以和同行人員一道,享受古城景區門票5折的優惠。惠安旅遊專場推介會走進合肥而在大港灣北岸,正打造生活藝術島的小岞,不久前迎來西班牙籍世界著名建築師拉斐爾·阿蘭達。
  • 惠安廚房——讓你驚訝的惠安人請客場面
    生在惠安,食在海邊,我們這除了惠安漁女這道靚麗的風景線,還有浪漫的風車島,精彩刺激的傳統漁耕文化——拖網,如果你來我們小岞,沒有嘗到當地的海鮮美食,那麼就說明你白來一趟了。這頓豐盛的晚餐由林老先生主持,和藹可親的阿嬤,還有美麗的惠安女大姐一起配合,新鮮的食材,沒有複雜的流程,只有簡單的配料。
  • 惠安——崇武古城及青山灣
    午休後行駛7公裡到崇武古城,去看最具特色的石雕、海岸和惠安女。 崇武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始建於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為抵禦倭寇所建。它現在是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崇武古城風景區與中華石雕工藝博覽園在同一個園內。
  • 惠安,惠安女的時尚秀,惠安沿海一座非常樸素的小城
    崇武是惠安沿海一座非常樸素的小城,它三面都是環海的,擁有一條非常狹長和美麗的海灣,她海灣旁邊的小漁村,非常的寧靜,灰石塊所堆砌而成的房子,沒有半點奢華的影子,簷角那一串串孤單的風鈴,窗臺上一串魚乾,花瓶中那一束還帶著露水的野花,以及書桌上幾塊圓滑的鵝卵石,所有的這些,都是崇武居民最精緻的裝飾。
  • 石頭城下惠安女
    其實,舊時的惠安女衣長過膝,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後,逐漸縮短,露出的肚臍部位,未婚惠安女以彩帶、已婚惠安女用銀飾來裝飾腰部,銀飾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它可以展示夫妻感情的深厚和家庭財富的程度。
  • 「這個夏天,我在惠安等你!」
    瞧,突出「風情惠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惠安縣政企聯合搭建營銷平臺,亮點紛呈的旅遊優惠互動,在現場掀起一場宣傳營銷的風暴。   「這個夏天,我在惠安等你!」面向海峽兩岸業界發出的這一「惠」之邀約,場內外的數十萬「圍觀者」聽到了,近在惠安咫尺的你聽到了嗎?每年的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惠安黃金旅遊季,聽到了的你,趕緊約起來哦!
  • 惠安小岞旅遊攻略
    說到惠安,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聞名遐邇的惠安女了,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內外,若是從狹義上來講,惠安女其實應該稱為「惠東女」,顧名思義,大名鼎鼎的惠安女其實是特指生活在惠安東部的婦女,而小岞就是四個惠安女生活的聚居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