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藝術小鎮助熱石寶山歌會節 大理劍川傳統工藝點亮旅遊經濟

2021-01-08 騰訊網

石寶山上弦歌飛,傳唱千年音不絕。9月14至16日,2020年石寶山歌會節暨劍川木雕文化藝術節如期舉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石寶山傳統賽歌等民俗文化活動外,舉辦開幕式的劍川木雕藝術小鎮,驚豔四方來客眼球。

木雕藝術小鎮 為歌會增色

石寶山歌會又稱朝山會,是白族地區久負盛名的傳統民俗節慶活動,據考證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0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劍川、洱源、鶴慶、大理、蘭坪等地的白族群眾紛至沓來,聚集到有著「白族歌城」美譽的劍川石寶山,彈弦對調。「萬人對歌,白曲盈谷」的盛況延續千年而不衰。

9月14日,在劍川木雕藝術小鎮,民間文藝隊表演的《祭木神》拉開了2020年石寶山歌會節暨劍川木雕文化藝術節的序幕。接著,白族霸王鞭、情景歌舞、白曲彈唱、白族舞蹈等節目輪番上演。圍繞「白族原鄉 美麗劍川」的主題,小鎮同時舉辦一系列非遺產品、傳統工藝品、高原農特產品展銷和木雕大賽、木雕精品展等商貿活動。

歌會節開唱儀式在石寶山景區舉辦,還有傳統賽歌暨龍頭三弦演奏賽、國家級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弟子展演、「山歡水笑,白曲盈谷」白族調彈唱等民俗文化活動。歌會節期間,趙藩陳列室、周鍾嶽故居、張伯簡紀念館、劍川木雕館免費開放,讓文化藝術走進群眾,遊客們也能更近距離感受劍川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和魅力。

除了遊石寶山,看對歌、表演,祈拜敬香,於9月開放的劍川木雕藝術小鎮成為今年歌會節的一大亮點。據了解,2016年,劍川縣依託國家級傳統村落、劍川木雕傳承與產業中心獅河村,按照美麗鄉村和5A級景區標準開始建設木雕藝術小鎮,擬將其打造為集木雕創作、生產、展示、交易為一體的木雕全產業鏈平臺和生態旅遊目的地。

從高大的「千年技藝」木雕牌坊步入小鎮,一座具有典雅園林氣韻的九孔石橋映入眼帘。據介紹,小鎮主要布局為核心形象展示及配套區、木雕展示交易區和白族特色院落區。建築風貌與周邊山水林湖自然融合一體,在標誌性建築風水塔、戲臺等處,穿著民族服飾的周邊群眾和遊客們流連拍照,成為一道美麗風景。

在核心商業區,分布著木雕、黑陶、布扎、白族三弦各種非遺工藝館。一家名叫「松緣彩藝」的木雕店裡,顧客連聲讚嘆:「新鮮、好看」。負責人楊元松介紹,「松緣彩藝」專注於彩繪木雕製作,條屏、瓢屏系列旅遊工藝品銷往全國景區,果盤等居家實用物件備受遊客歡迎。

以木雕建築風格為主的白族特色院落區,則成為劍川民間工藝大師和傳統非遺技藝工匠們的工作室、傳習所聚集地。入駐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張慶昌主理的劍川昌藝木雕公司、州級非遺傳承人施家順主理的嘉林木雕公司等,歌會節期間吸引大量遊客進門參觀遊覽。

傳統「新藝」 為文旅添彩

劍川縣位於大理州北部,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眾多,石寶山、「南天瑰寶」石鐘山石窟、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沙溪古鎮等都是著名旅遊勝地。同時,劍川手工藝薈萃,木雕、石雕、土陶、布扎、刺繡、古建築等行業民間工匠大師雲集。尤以木雕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雕藝術之鄉」,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劍川縣從事木器木雕產業人員多達23000多人,古典木雕家具、古建築、裝飾裝璜、旅遊小件等工藝產品遠銷127個國家和地區。但長期以來,也面臨產品缺乏現代創意,與生活結合度不高,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

2017年以來,劍川縣成立了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劍川基地和中央美術學院駐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開展傳統工藝實訓、研習、研究及生產性保護和傳承工作。探討劍川木雕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中的機遇和作為,推動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中央美術學院利用專業優勢,重點通過「扶智」「扶技」和「扶藝」,提升劍川木雕、石雕、黑陶、布扎、刺繡等工藝品的藝術設計,提高文化附加值。特別是在設計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商品檔次上下功夫,助力全域旅遊發展。通過創意設計,使劍川手工藝品走出了以木雕家具、石獅等大件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而是以多樣化、多元化、輕巧便攜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

傳統工藝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極大地充實了旅遊內涵,從而促進產業振興和文旅融合發展。據了解,目前,劍川縣從事木雕、石雕、布扎刺繡、土陶加工生產銷售的群眾超過3.24萬人。2019年,劍川縣共接待海內外遊客488.85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71.22億元。

來源:文旅頭條

實習記者 夏仕華 文

蘇金泉 張望星 夏仕華 圖

相關焦點

  • 大理劍川木雕藝術小鎮新晉3A級旅遊景區,你打卡了嗎?
    12月7日,大理州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通知,依照國家旅遊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及劃分與評定標準,批准劍川木雕藝術小鎮為國家級AAA級旅遊景區,繼國家4A級旅遊景區石寶山-沙溪古鎮、3A級旅遊景區千獅山,劍川縣再添一枚靚麗旅遊名片
  • 大理最具白族風情的地方——劍川
    被譽為「白族歌城」的石寶山萬人對歌會,是白族風情的集中展現,所許的白曲已被收入國際著名民歌歌目。火把節傳統的白族火把節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舉行。白族稱火把節為「夫望吾」,意即六月狂歡節。青姑娘節每年正月十五日,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婦女都要過傳統「青姑娘」節,反映的是白族婦女反抗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本主會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宗教信仰,本主會期間要舉行迎本主的儀式,開展唱戲、耍牛、唱白曲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屆時,還在家中宴請親朋好友。梨花會梨花會是白族傳統盛會,在每年梨花盛開時節舉行。栽秧會栽秧會是上蘭、沙溪等地的白族群眾在栽秧會節舉辦的民俗活動。還有著名的白族火把節。
  • 情歌唱千年,劍川等你來!9月14日,我在大理石寶山等你來唱情歌
    朋友們,夏天悄悄過去,我們迎來了收穫的秋天,在瓜果飄香、玉米金黃、稻穗飽滿的豐收季,劍川縣2020年石寶山歌會節暨劍川木雕文化藝術節如期而至。劍川縣2020年石寶山歌會節暨劍川木雕文化藝術節通告劍川縣2020年石寶山歌會節暨劍川木雕文化藝術節將於9月14日至16日(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二十九日)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劍川石寶山和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如期舉行。
  • 【高清組圖】大理劍川石寶山歌會節精彩亮相
    9月14日,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理劍川石寶山歌會節如期舉辦,歌會節上鄰近的大理、洱源、雲龍、蘭坪、鶴慶、麗江等地的白族群眾雲集石寶山盡情歡哥。今年的石寶山歌會節以「白族原鄉•美麗劍川」主題,立足民族文化資源優勢,遵循民俗傳統。歌會節期間,還將在劍川木雕藝術小鎮舉辦劍川非遺產品、傳統工藝品,高原農特產品展銷和木雕大賽、木雕精品展等商貿活動。
  • 雲南劍川石寶山,堪比莫高窟的石窟藝術就是古南詔和大理國歷史
    雲南劍川石寶山,一座「渾身是寶」的山,因為山體的紅砂巖經過億萬年的風化作用形成了龜背狀的裂紋,千姿百態,像獅子像大象,又像石鐘,因此得名石寶山。石寶山不僅有奇峰怪石,林木也很茂盛蔥鬱,更以精美絕倫的石窟造像和懸空古寺聞名天下,開鑿於唐宋年間的石窟被譽為「西南敦煌」,建於元朝至元年間的古寺寶相寺有「雲南懸空寺」的美譽。
  • 劍川,藏在大理與麗江之間的古城
    在大理與麗江中間的劍川縣,還有一座始建於元代至正末年(公元1341—1370年)的劍川古城,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程度較深,尊師重教的傳統觀念深埋,是名副其實的文獻名邦。除了劍川古城,劍川縣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和旅遊景點,比如距劍川古城30多公裡的
  • 跟著非遺旅遊線路,開啟大理尋「秘」守「藝」之旅!
    劍川木雕是劍川白族群眾中世代相傳的一種傳統技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融北方木雕的粗獷、豪放和江南木雕的細膩、精巧為一體,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木雕作品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尤以古建築、格子門、木雕屏風雲木家具雕刻見長,產品遠銷海內外。
  • 千年歌會頌祖國 大理沙溪民俗快閃驚豔亮相
    千年歌會頌祖國 大理沙溪民俗快閃驚豔亮相(供圖)千年歌會頌祖國 大理沙溪民俗快閃驚豔亮相(供圖)沙溪古鎮(供圖)近日,2019石寶山歌會節暨第八屆白族文化節在白族故裡大理劍川沙溪古鎮—石寶山景區盛大開幕。
  • 陳文苑:劍川白族木雕興起、發展的歷史文化根源探析
    大理地區的染織、刺繡工藝精緻美妙,《後漢書》載:「(永昌)土地沃美,宜五穀蠶桑,知染彩文繡」[8]2849;大理的鑲嵌工藝亦出神入化,「三塔山」「宏聖寺塔」等地出土文物中的鑲嵌裝飾,華彩工巧;大理境內的銅佛像形象傳神,南詔時期不僅能用鐵澆鑄五節「鐵柱」,還能用銅澆鑄大銅鐘和銅觀音,可見當時「治銅工業之精美,與夫規模之宏大,以及造型藝術之高超也。」
  • 大理白族木雕的秘密
    雲南大理白族木雕作為少數民族木雕工藝,自古以來就蜚聲海內外,其中以大理劍川木雕為代表,有「千年技藝手工木雕」的美譽,在201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巧奪天工的一錘一斧、一刨一鑿間,賦予了傳統手工藝以新的時代文化內涵,巧妙運用不同木材的硬度、特質和紋理等元素,孕育出了明清木雕、建築木雕、陳設性木雕、實用性木雕和旅遊小件等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木雕藝術作品,借雕刻的時光展示了大理白族地區的文化審美品味和精神追求意趣。
  • 中央美院對口幫扶大理劍川:文化幫扶的影響力不能用數字衡量
    眾所周知,大理劍川縣以「雲南文明之源、南詔石窟勝地、中國木雕之鄉、白族文化寶庫、滇西革命搖籃、生態旅遊樂土」著稱。中央美術學院啟動了「解讀與創意劍川」設計系列綜合課題調查研究活動,以藝術院校智力資源提升劍川傳統工藝創意設計水平,特別是在設計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商品檔次上下功夫,助力全域旅遊發展和脫貧攻堅。
  • 【2018文博會】「1+8」陣容強勢出擊 大理展區大有看頭
    走進5號展館,以「風花雪月地,幸福新大理」為主題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展區躍然眼前。今年的文博會上,大理州以劍川木雕藝術小鎮+8大文創企業「1+8」陣容強勢出擊,展現大理文化產業建設新成果。      木雕藝術小鎮      規劃面積3平方公裡      「劍川木雕加工廠家很分散,很多慕名到劍川購買木雕產品的人,找不到賣木雕的店鋪。我們打造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就是要把整個木雕產業帶進小鎮來。」
  • 大理沙溪古鎮:千年歌會頌祖國 民俗快閃迎大慶
    央廣網大理9月19日消息(記者張江元 通訊員梁玉珊)近日,2019石寶山歌會節暨第八屆白族文化節在白族故裡大理劍川沙溪古鎮—石寶山景區盛大開幕。    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人們載歌載舞,祝福即將到來的新中國70周年華誕,唱響白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盛會。
  • 劍川石寶山、沙溪古鎮遊記
    轉眼8月悄然要離去,9月開學季接踵而來,時光正好,微風不燥,經過精心策劃,車程1小時左右,劍川石寶山、沙溪古鎮,駕駛著探嶽X我們來啦,開啟美好的一天愉快旅遊。石寶山位於雲南省劍川縣城西南25公裡處,因山上的紅砂石成龜背狀裂紋,如獅似象像鍾,得石寶之名。
  • 大理旅遊攻略,找一家風格獨特的酒吧喝一杯大理啤酒是最舒服的
    大家好我是金小星,今天,我們接著上一篇繼續談論大理的旅遊攻略。細節很多,不妨做個簡單的記錄。如果你想去大理旅遊,讓我們今天繼續了解大理。今天,我們從崇聖寺的三塔開始。大理的住宿除了旅遊高峰外價格很便宜,而且會有很多規格的房間可供選擇。與酒店不同,民宿的特點是價格低廉,有回家的感覺。
  • 時間在這裡變慢,石頭在這裡開花,走進劍川,打卡彩雲下白族原鄉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的「太子會」期間,當地白族人會舉行傳統的遊太子活動,同期舉行的還有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易會,古戲臺上又是載歌載舞,讓人恍若回到了那段過往的歷史時光。
  • 雲南有個縣,位於滇藏線上,以木雕聞名,被稱為「木雕之鄉」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有個縣,位於滇藏線上,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名人輩出登科及第者眾多被稱為「文獻名邦」,又以木雕聞名雲南,被稱為「木雕之鄉」。這個縣叫劍川縣,位於雲南省大理州,東鄰鶴慶,西與蘭坪、雲龍接壤,南接洱源,北與麗江毗連,處於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之間,214國道穿境而過。劍川是個山區縣,山區面積佔87.78%,主要山脈有石寶山、老君山、金華山、鹽路山、雪斑山等,又是個多民族聚居區,以白族為主,有14.98萬人,佔總人口的88%。
  • 劍川木雕:生活裡無處不在(組圖)
    本報記者 許偉明 雲南劍川報導  一  劍川縣處在大理市和麗江市中間,在高速公路沒有開通前,大理、麗江兩市主要倚靠214國道。214國道在劍川縣城內,是一條主街。  劍川古典木雕家具廠就在國道旁。從外看,它只是一家較大型的商鋪,但它卻是劍川木雕的重要傳承之所,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段國梁創建。它的後方和樓頂,正在安靜地進行木雕的生產和傳承。  楊煥培是這個廠裡進行「木雕管理」的,對工人進行木雕培訓,也對產品進行設計和把關,相當於藝術總監。我見到他的當天,他正在給一個常年舉辦的木雕培訓班上課。
  • 麗江和大理中間,有一座古城更適合發呆
    小編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是大理、麗江相信不止小編畢竟這兩個地方的「詩和遠方」一直都迷人但一定很少人知道在距這兩個地方不遠處有一座古城比麗江和大理古城更適合發呆沒錯,這座古城就是金華鎮白族文化保護區也就是劍川古城作為著名的木雕之鄉
  • 大理地方民俗節日部分日程
    二月初八本主節大理果子園本主節二月初八太子會劍川縣沙溪、金華接太子活動,中有歌舞二月初八接佛母劍川縣城佛教密宗唱經活動二月初八藥材會洱源縣鄧川鎮沙壩藥材交易二月初八打歌會南澗縣、巍山縣、祥雲縣打歌二月十九觀音塘會大理鎮觀音塘 朝拜觀音,歌舞二月十九 羅剎閣會灣橋鎮上陽溪村後山二月二十三本主節下關鎮葭蓬村三月初二、初三小雞足歌會大理、灣橋保和寺 白族對歌三月初五城隍會大理古城城隍廟 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