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看歐洲杯是什麼體驗?恐襲也影響不了黃牛

2020-12-25 澎湃新聞
雨後的巴黎,蒼穹清新,藍天大日頭。王子公園球場,晚上8點的太陽依舊照得人睜不開眼,手搭涼棚,感受著體育場躁動的共振。

這是一個被誤解的歐洲杯嗎?這是一個被誤解的法國嗎?

恐怖襲擊、足球流氓、社會治安……如果不是親自踏上巴黎古老的石板路,我也曾心有餘悸。但足球流淌得如同塞納河水,沒有一股湛藍,卻字字珠璣。

行走巴黎,足球正好。

巴黎,也許並未因歐洲杯有什麼不同。

從機場去市區的地鐵上,球迷稀稀拉拉披著國旗,賣唱的小哥一段激情rap換來了一個羅馬尼亞大叔一手的鋼鏰……行走香榭,偶遇三三兩兩來看歐洲杯的遊客拿著地圖查找,也許只有滿大街的歐洲杯旅遊巴士好像寫著這個激情的夏日。

餐廳服務員是個紳士的法國大叔,他說歐洲杯沒啥了不起,生意就這樣,他們習以為常。

習以為常。因為足球早就是日常,所以只有讓外鄉來的我們,看起來如此錯愕。

的確,行走巴黎,我只見到了不滿5個人穿著法國隊球衣,但當法國隊對陣阿爾巴尼亞比賽開始時,巴黎街頭四下寂靜,只有亞洲餐廳依舊營業,裡面的服務生說,很正常,有法國隊街上就沒人了,大家都要回去看球。

午夜巴黎,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半夜10點才迎來黃昏,一如足球的饕餮需要細細品味。

從紐約大道一路步行去艾菲爾鐵塔,當你還在感嘆世紀交替下鋼筋水泥的精緻,還在感嘆要多高的伊布塑像才能替換地標時,歌聲就此開始。

因為恐怖襲擊威脅,法國是謹慎的。沒有大屏幕看球,但在瑞士和羅馬尼亞比賽前,廣場被黃色佔領。走著一路,我突然看到了一輛寫著羅馬尼亞logo的大巴,和藹的司機大叔說,這就是羅馬尼亞的官方球隊大巴,球員已經前往球場,但他只想把車停在這。

這裡距離王子公園球場有9站地鐵,大叔把車停在這,羅馬尼亞球迷要共同浴血。

羅馬尼亞球迷在艾菲爾鐵塔前聚集了幾百人,他們高聲歌唱,高聲呼喊,中間夾雜著不少瑞士球迷。大家手端啤酒,相敬如賓。並不是每個民族都如此好鬥。

這裡不得不提巴黎的警察。數據顯示,巴黎本次出動的警力和憲兵在幾萬人,而街上的防爆警察一身鎧甲,就像電影《環太平洋》中操縱jagger的機甲戰士。肌肉滿身,稜角分明,一個留著銀白色鬍鬚的大叔眼光深邃,就像雕刻出的歐羅巴帥哥。

艾菲爾鐵塔下,三名全副武裝的法國警察看著過往的球迷,整裝待命。

在羅馬尼亞球迷身旁不遠,士兵荷槍實彈的在對汽車進行盤查,而當羅馬尼亞球迷每每前進行一步,他們就吹一聲口哨。然後肌肉鎧甲,飛向那大片黃色。

羅馬尼亞球迷要步行去王子公園,9站路提前4小時出發,浩浩蕩蕩,歌聲嘹亮。這是一份屬於足球的統一。

行走去球場的一路有「九九八十一難」,一路4道關卡,從門票、背包、物品攜帶、搜身,每隔500米就是一道安檢。負責安檢的黑人小哥對我投來迷之微笑,說中國來的嗎?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中國球迷真是購買力大戶,羅馬尼亞VS瑞士,有人穿著恆大,有人穿著江蘇蘇寧。

因為我們的不同,一路黃牛對我們照顧有加,一個大叔喊,來我這買吧,我北京奧運就在中國倒票啦。

從「黃牛」手中65歐元一張買下的球票。

不少沒票的瑞士球迷喝著啤酒,他們似乎只是希望感受氣氛,在場外為自己的國家加油。羅馬尼亞球迷和瑞士球迷交匯,分外和諧安靜,大家唱著自己的歌,走自己的路,有的甚至送去擁抱。而據說在裡爾,英格蘭和俄羅斯是另一番光景。

在一眾瑞士球迷間穿行找位置,依稀還會點德語的我一路說著「對不起,請讓讓」。突然有個小哥拉住我,問我你支持誰。我說我是阿森納球迷,我們有扎卡,曾經有久若,我支持瑞士。聽完小哥哈哈大笑,身邊的羅馬尼亞大叔對我搖了搖頭。

然後大叔開始大喊羅馬尼亞口號,小哥則也開始了他們之間的鬥氣。

瑞士球迷彬彬有禮,口號整齊,融合了法語、義大利語和德語,就像球員的民族屬性,繁多卻不雜亂。但哪裡的球迷其實都一樣,當瑞士隊被判點球,剛才拉住我的小哥對著裁判的中指就沒有放下來。

我遠遠地望著他,揮舞國旗,肆意吶喊,為瑞士每次進攻鼓掌叫好。

歌聲、喊聲、跳動聲,王子公園球迷產生了奇妙的共振,配著西下的餘暉,讓人燥熱,血脈流淌。

散場後,1比1的比分讓雙方球迷都有興趣擠在官方紀念品店前展現友誼,一個瑞士球迷豎起大拇指,衝過來對我們大喊了一通,面色喜悅,我們只能回他:祝瑞士隊好運。

瑞士球迷們依舊喝著啤酒,酒杯從未放下,他們甚至把球場旁邊的餐廳買斷了貨。他們人手一杯,但進地鐵時,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他們需要一飲而盡,然後歌唱一路。幾個瑞士小哥又唱又跳,ole之聲不斷,哪怕地鐵行進了10多站,上來的人也從不覺得奇怪。

也許,每當伊布君臨王子公園,巴黎球迷也是這樣鮮衣怒馬,意氣飛揚地跳上地鐵,御風而歌。

巴黎,也許沒有因為歐洲杯有什麼不同。因為他們早已習慣有足球的生活。

王子公園球場外的大街,我看見瑞士球迷和羅馬尼亞球迷一同鼓譟,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推開自家的窗,像走入了中世紀的古樸典雅。

巴黎,鏘鏘有力,涓涓細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法國尼斯國慶日遭恐襲_鳳凰網
    歐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近兩年來在歐洲本土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尤其以法國受害最嚴重。從去年巴黎恐怖襲擊以來,法國政府延長了緊急狀態的時間,防止在歐洲杯期間遭遇恐怖襲擊。歐洲杯剛剛結束,無論法國政府還是公眾也算是長舒一口氣,卻沒想到在慶祝國慶的喜慶日子裡,又一次遭遇嚴重的恐怖襲擊。2016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當晚,法國尼斯發生恐襲事件,目前為止造成至少84人死亡。
  • 七問法國尼斯恐襲:一場精心策劃的「獨狼式」襲擊
    新華/法新  七問恐襲  為什麼又是法國?一場「獨狼式」的恐怖襲擊,為何將目標鎖定尼斯?這場恐怖活動的手段有何特點?恐襲後對法國的反恐力量又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專家分析指出,此次法國尼斯遭受恐怖襲擊的原因十分複雜,內外因素都有。國際國內矛盾激化促使恐怖分子「裡應外合」,是法國面臨的最大反恐困境。從恐怖活動特點看,嫌犯做了精心的策劃和準備。
  • 尼斯恐襲,法國的反恐死循環
    尼斯恐襲,法國的反恐死循環 2016-07-26 10:09 作者:張星雲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第30期
  • 恐襲陰影與惡劣治安影響 法國華人旅遊業進入寒冬
    中國旅遊局駐巴黎辦事處主任薛桂鳳告訴記者,根據她掌握的情況,恐襲發生後,中國遊客已經報名交錢只等啟程而最終取消行程的就有8000多人,那些觀望和在籌劃中的則根本無法統計。  法國華人旅遊協會會長袁玲告訴記者,受今年某直銷公司進行員工獎勵來法旅遊的影響,很多公司都有獎勵旅遊的計劃,有的已經做好行程,希望藉助聖誕、新年到法國來感受這種節日的氣氛,最後這些團組全部取消了。
  •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為什麼法國總是恐襲不斷? 這是繼2015年1月7日《查理周刊》被血洗,2015年11月13日法蘭西球場和巴塔克蘭劇院連環恐襲之後,法國遭遇的第三起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法國呢? 情報系統失靈  在整個歐盟國家內,接納難民最多的國家是德國,與美國關係最緊密是英國,然而遭遇恐怖襲擊最多的反而是法國這樣一個共和主義色彩濃厚的國家。
  • 法國政府稱赴法遊客銳減 恐襲及惡劣天氣為主因
    信息 法國政府稱赴法遊客銳減 恐襲及惡劣天氣為主因 2016-08-24 09:22: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法國尼斯恐襲嫌犯身份確認 曾有案底持有手槍
    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發表講話稱,尼斯襲擊有「不容否認的恐襲性質」。習近平:強烈譴責這一野蠻行徑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就法國尼斯恐怖襲擊事件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對這一駭人聽聞的野蠻行徑表示強烈譴責,向不幸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 恐襲陰影下的法國尼斯狂歡節
    (原標題:恐襲陰影下的法國尼斯狂歡節)
  • 2019旅遊業報告:法國恐襲風險大 中國排名上升
    法國,恐襲風險過大的旅遊地法國《費加羅報》報導,法國雖然很吸引人,但可能對遊客並不十分安全。這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近日發布的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的結論。在「保障與安全」部分,世界經濟論壇調查的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法國僅名列第51位,也就是說,全球最安全50個國家中,法國沒有一席之地。「保障與安全」指數主要衡量了遊客或企業在一國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包含暴力、恐襲、人身傷害等。
  • 巴黎恐襲衝擊法國產業界 旅遊業抱有危機感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衝擊了法國和歐洲的產業界。經濟嚴重依賴旅遊業的法國抱有危機感,歐洲企業擔憂恐怖襲擊的威脅蔓延,神經頗為緊張。恐怖襲擊令法國尚未穩固的復甦「綠芽」面臨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那麼法國經濟會重回蕭條嗎?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旅遊、零售等行業首當其衝。
  • 旅遊業再遭重創 尼斯恐襲令法國經濟蒙上陰影
    隨著法國國慶日在尼斯發生的卡車碾軋人群事件被定性為「恐怖性質」,這個旅遊大國面臨繼巴黎恐怖襲擊後的新一輪產業衝擊,相關股票下跌、安保支出增加、商業信心下降等因素疊加,將增加該國經濟壓力。分析人士稱,接連的恐襲帶來的經濟損失將難以估量。
  • 2020年法國挫敗兩起恐襲 大量恐襲分子將被釋放
    巴黎1月4日電(任宛)1月3日,法國國家情報協調員洛朗·努涅斯(LaurentNu ez)表示,2020年法國挫敗了兩起伊斯蘭恐怖襲擊。伊斯蘭遜尼派恐怖襲擊成為法國國家安全的首要威脅。
  • 尼斯襲擊事件冷思考:法國為何防不住恐襲
    新聞分析:法國為何防不住恐襲
  • 香榭麗舍大道傳槍聲 大選投票前法國再蒙恐襲陰影
    綜合報導,法國大選即將於當地時間23日投票,在投票前3天,法國巴黎最為繁華的香榭麗莎大道遭恐襲,導致警察一死兩傷,襲擊者被擊斃。巴黎「最美街道」上的血案給法國大選蒙上一層陰影;有分析指出,恐襲將對選民投票意向造成一定影響。  香榭麗舍大道傳槍聲 IS宣稱負責
  • 巴黎恐襲案主嫌落網 或與布魯塞爾恐襲有關
    沃茨表示,在斯哈爾貝克(布魯塞爾)和與布魯塞爾恐襲和巴黎恐襲有關的不同地點發現了阿布裡尼的指紋和DNA,他因為涉嫌這些恐襲事件被通緝。法新社4月8日報導稱,比利時司法部門宣布,巴黎恐怖襲擊案主要疑犯之一穆罕默德·阿布裡尼以及另外四人4月8日在布魯塞爾被捕。
  • 法國裡昂恐襲嫌疑人受指控
    法國裡昂恐襲嫌疑人受指控楊舒怡法國檢察機關5月31日說,當天對東南部城市裡昂包裹炸彈襲擊案一名嫌疑人提起多項指控,罪名包括恐怖主義謀殺未遂、為恐襲目的製造炸彈和勾結犯罪組織。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把這起事件定性為「襲擊」,巴黎反恐部門隨即與裡昂警方聯手調查。監控視頻顯示,一名年輕男子騎自行車來到一家麵包店門前,放下一個箱子後離開,箱子隨即爆炸。這名嫌疑人受到通緝,5月27日在裡昂南郊被捕。嫌疑人名為穆罕默德·希沙姆·M,現年24歲,來自阿爾及利亞,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先前沒有犯罪記錄。
  • 法國高鐵恐襲案暴露歐洲反恐漏洞
    在生死15秒中,悲劇得以逆轉,但法國高鐵恐襲案留給歐洲的任務卻遠遠尚未結束:赴敘利亞參戰、培訓的歐洲籍恐怖分子部分已回歸歐洲,「後坐力」現象顯現,歐洲國家警力卻遠不能做到對其定點監控,歐洲安全形勢前景堪憂。然畢竟不能在每一次,都祈禱在危急時刻,美國大兵可以從天而至。
  • 法尼斯恐襲:自巴黎和布魯塞爾恐襲以來最嚴重襲擊
    法國《費加羅報》稱,尼斯恐襲發生在恐怖主義威脅高漲的背景之下,尤其在諸如法國等介入敘利亞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行動的國家中。這是自IS製造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和2016年3月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以來,歐洲遭遇的最嚴重恐襲。  報導指出,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距離計劃的7月26日緊急狀態結束只剩不到2周時間。
  • 我在巴黎丨疫情和恐襲雙重威脅下,法國準備好了嗎?
    在這5年裡,恐襲案的14名嫌疑人中有11人被逮捕,3人依舊在逃。在逃的3人中有2人據信已經在敘利亞死亡。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剛剛開庭開始正式審理2015年的《查理周刊》恐襲案件。所有涉案的14名嫌疑人,不論歸案與否都將受到審判。
  • 巴黎恐襲再敲歐洲安全警鐘
    當地時間5月12日晚,法國首都巴黎市中心發生持刀傷人事件,造成至少1人死亡、4人受傷。襲擊者被巴黎警方擊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製造了此次襲擊事件。巴黎恐襲再次引發輿論對法國安全政策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