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重開之時,你會買上一桶爆米花嗎?

2020-12-21 IDG資本官方

IDG君寫在前面:

當我們在想念電影院的時候,我們在想念什麼?

是全黑空間中的沉浸專注,那種集體觀影的共同體驗,還是充滿於冷氣中的爆米花香味?

就和推開咖啡廳的門時,心中會期待醇厚的咖啡香氣一樣,在商場中一聞到爆米花的焦糖和牛油香味,就知道肯定離電影院不遠了(此處開始加快腳步)。

以爆米花為代表的零食,於電影院而言是一門重要的生意;於部分觀眾而言,它不僅是一種嗅覺和味覺上的享受,更是投射了對電影的愛的「情懷」。

今天,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在這裡祝各位觀影愉快哦~

作者 | 方嘉文

爆米花不僅是一門生意,

居然還改變了電影?

圖片來自 Reader's Digest

最開始,電影院老闆可不想讓觀眾在看電影時吃東西。

這很好理解,無論是黏糊糊的雙手還是跌落在地上的食物,都會弄髒電影院的環境。

在 20 世紀 20 年代末期,名為 Julia Braden 的寡婦說服了密蘇裡州的林伍德影院老闆讓她在影廳裡設攤賣零食。後來,她將自己的小攤擴張到四家電影院裡,一年下來就能掙 1.44 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 33.6 萬美元),而且還成功在經濟大蕭條情況下保持營收。

受到「Braden 們」成功的啟發,大部分影院在 20 世紀 40 年代就悟出了爆米花下的「流量生意」。

影院老闆們開始降低電影票價格,吸引更多人到影院看電影,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經過香飄飄的零食攤,買上點好吃的。據說,當時影廳裡「每個細節之處,都是設計用來將顧客的注意力轉移到食品售賣部的菜單牌上的」。

這個模式的成功,甚至讓當時的創業者提倡:

找一個好的爆米花攤位,再圍繞它蓋一個影院。

我們現在會用「爆米花電影」來形容輕鬆的電影,尤其合適伴著爆米花吃著來看,娛樂放鬆。

相對鮮為人知的是,「爆米花經濟」其實也在影響著市場上電影時長的設定。

一般來說,如果電影時長超過 128 分鐘,就會導致晚上排片減少一場,這也意味著少了一整場的觀眾會經過小賣部。因此,電影廠一般都會將影片的長度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再者,減少一場排片也會讓票房減少,對影廠和影院來說都不是好生意。

直至今天,「爆米花經濟」對於影院生存來說還是非常重要。

公開數據指出,2019 年,萬達電影的商品和餐飲銷售額達 19.26 億,佔總收入 12.48%;上海電影賣品的銷售額為 7313.42 萬元,佔總收入 6.61%;而金逸影視的賣品銷售額則為 1.8 億元,佔總比 8.71%。

而且,和需要分帳的票房收入相比,銷售爆米花等零食以及其它衍生產品的收入則全歸影院所有,毛利率也更高。

去電影院要不要外帶零食,

是個有點複雜的問題

圖片來自 Cord Cutters

正因為「爆米花經濟」,以前大部分電影院都會明文規定,不準外帶食物。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收入,另一方面也相對好控制觀影廳中的整體氣味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媒體和觀眾關注電影院禁止外帶食品問題,相關權威也指出該規定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很多影院都撤掉了這一規定。(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消費者可向市場監督部門投訴。)

不過,對於氣味大或吃起來聲音大的食物,大部分影院還是會建議消費者進行寄存。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身邊坐著個嗑瓜子或吃臭豆腐的觀眾。

有意思的是,去電影院時要不要外帶零食,還真不只是個「能不能」的問題。有人會對該行為賦予更多解讀意義。

圖片來自 Self

有人認為在第一次約會時,男孩主動買好爆米花和汽水,是個讓人增加好感的細節;也有人更極端,主張「不要和進電影院自帶零食的男生談戀愛」,認為這意味著男生沒有儀式感。

雖然這些觀念略顯刻板,但無可否認的是,爆米花和電影的組合已經被浪漫化。可能是在爆米花桶中不經意觸碰兩人的手,或者是爆米花那種獨有的甜香帶來的愉悅,這些都是屬於電影院的故事。

除此以外,由於「爆米花經濟」這一概念在西方相對普及,人們對是否應該外帶零食到電影院的討論也會出現另一種分歧。

在 2018 年,Twitter 上就曾出現一場罵戰。《好萊塢報導》資深作者 Seth Abramovitch 發布推文批評那些自帶零食到電影院的人:

帶超市裡買的零食去電影院看電影簡直不能更挫更沒教養。

該言論自然迎來眾多網友的抨擊。有人批評他這番言論聽起來「就像特權階級說的話」,也有網友直接說「明明能在超市買到,但卻在電影院付 200% 的溢價,簡直就是傻的」。

Abramovitch 補充說,他這樣說並不是階級偏見,而是認為既然觀眾能買得起電影票,應該也能買得起零食,而這些消費都在支持當地電影院。

雖然 Abramovitch 最初的言語過激,但他更多是從影院業者角度來看,並認為購買電影院裡溢價的零食是支持電影行業的一個方式。

這就有點像我們現在去實體書店時面對的心理矛盾 —— 一方面很想支持實體書店,因為我們都在閒逛中發現一些舒適區外的有趣內容,另一方面,書店裡書的價格又實在比電商高太多,尤其幾本一起買下來的話差價真有點多。

圖片來自誠品

這時候,我就會在將書加入「想讀」後,默默在書店消費一杯飲品或買個文具,作為對這次體驗的「答謝」。同樣道理,當我六點下班從公司一路狂奔趕七點場,買下 20 多元一瓶的礦泉水時,內心也在告訴自己這是在支持電影院。

當然,這些都是個人選擇。無論自帶零食還是在影院買爆米花,只要不幹擾的其他觀眾,能讓你最愉快地享受電影的就是最優解。

沒有了觀影,

還能有「爆米花經濟」嗎?

圖片來自街街電影

因受到疫情影響,電影院在今年上半年都無法開門營業。

為了及時清掉臨期零食庫存,同時也為 0 進帳的收入減負,很多影院從業人員都轉型做了「微商」,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宣傳銷售電影院零食。在 2 月中旬,餓了麼甚至在外賣平臺上推出「影院賣品外送」,為電影院提供更便利的銷售途徑。

更有甚者,上影集團在今年春節之後,還開始在抖音直播帶貨美食,並不再局限於像爆米花、薯片之類的尋常電影院零食,開始舉辦起主題式美食推廣。

圖片來自《新民晚報》

在今年 5 月,SFC 上海影城就以「海派國潮,儂切過伐」為主題,在線上銷售一系列上海經典零食產品,其中包括經典的「大白兔」、上海的冰磚老字號益民的年輕化新品「熊小白」雪糕,以及從老城隍廟特產梨膏糖演變而來的梨膏露……

起初,也是為了帶動一些門店的庫存,沒有想到效果特別好。

上影集團相關負責人張臻說道。接下來,他們甚至準備聯合全國門店一起做不同地區的美食主題活動,也可能會將各地的美食帶給上海消費者。

圖片來自《新民晚報》

除此以外,一些影院為存活,開始將空蕩蕩的影院變成「影樓」,供人拍婚紗照。

即便如此,無論是買零食還是做「影樓」,這些「臨時轉型」帶來的收入和高昂的房租、物業、水電煤等固定成本相比,實在微弱。

爆米花再掙錢,票房也永遠是基礎。

成都一位影院的負責人說道。正如最初的爆米花生意也是「流量的生意」,失去了來來往往的影片觀眾,毛利再高的「爆米花經濟」也顯得無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的《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指出,中國超過四成的影院表示存在倒閉的風險。據不完全統計,在 2020 年以來,現在已有超過 5000 家影視公司註銷,超過 2000 家影院倒閉。

沒有了觀影,「爆米花經濟」也會失去魔力。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問題,「當我們在想念電影院的時候,我們在想念什麼?」

答案,不是觀影的沉浸,不是集體的體驗,也不是香甜的爆米花,拆開來看,它們都能被替代。

我所想念的,應該是包括以上一切,但卻又不止於此的那份只有影院才有的完整而獨特的體驗。

題圖來自 Pinterest,內文中的動圖均來自 Giphy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最潮酷的科技媒體「愛範兒」,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那150元一桶的爆米花!
    甚至會不信,一桶爆米花也能賣到150元嗎?什麼樣的爆米花能夠如此昂貴?馬路邊兒夜市上的5塊錢一桶的爆米花,電影院的裡的10塊錢一桶的爆米花,怎麼到了上海迪士尼,就變成了150元一桶?也許許多人會問,你說的這是真的嗎?凡是去過上海迪士尼的人都知道,這是真的。也許他們都有親身的經歷,因為孩子是沒有價格概念的,她如果想要,你看著她那水汪汪的的眼睛,你能不給她買嗎?
  • 2塊錢做出來的爆米花,比電影院15塊一桶的還香,孩子搶著吃
    2塊錢做出來的爆米花,比電影院15塊一桶的還香,孩子搶著吃。爆米花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記得小時候非常的饞,也是能夠解饞的零食之一,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時候,會有爆米花的人走街串巷,肩上挑著古老的爆米花機,每每這時候總會拿起家裡的玉米,排著隊爆很多出來,放在家中慢慢的吃。
  • 電影院賣10幾塊錢一桶的爆米花,我花2塊錢搞定了
    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少不了要買桶爆米花,一邊看一邊吃,非常過癮。在我們那個零食匱乏的年代,爆米花成為不少孩童的鐘愛。看著爆米花從轉爐的口中,隨著「嘭」的一聲就崩出來,開心極了。不過以前那種轉爐式爆鍋中含有鉛,在高壓加熱下,爆鍋內的鉛會有一定量熔化,一部分鉛會變成蒸汽和鉛煙,原料就會被汙染了。
  • 爆米花是如何成為電影院的零食霸主的?
    爆米花曾拯救了電影業 爆米花,現在已經是電影院特許經營的主打零食。 我們在電影院買票時,櫃檯的人員在確認你要看的電影以及場次後,都會詢問你要不要加購食物,其中爆米花與飲料幾乎成為了看電影必備的零食。
  • 跑遍南陽8家電影院,只為擼一桶好吃的爆米花!
    一邊吃一邊看,爛片也能看到尾為了尋找南陽最好吃的爆米花九妹斥巨資一口氣跑了8家電影院做了一次獨家爆米花測評 爆米花們不過它家消費不滿20元不能在線支付,去嘗試的小夥伴記得帶上現金!真的會因為爆米花去它家看電影!
  • 由影院引進爆米花帶來的思考:線上串流會取代實體電影院嗎?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讓我一度再思考一個問題:像愛奇藝這種「迷霧劇場」專線在不久後會取代電影院嗎?或者說,是不是更多的人選擇在線上付費觀看新劇而淘汰影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一個小案例說起。
  • 阿里推「影院外賣」,想在家來一桶爆米花嗎?
    自電影院出現以來,好像食品和飲品銷售就已經一同存在了,很多人會選擇在影院的前臺買一桶爆米花。爆米花也幾乎成了電影院的代名詞,似乎嘴裡沒有東西看電影就失去了靈魂。當然,隨著消費升級,也出現了一些冰淇淋,蛋糕一類的食品。
  • 不用再買爆米花了,教你在家自製,外面20一桶,在家1塊錢搞定
    不用再買爆米花了,教你在家自製,外面20一桶,在家1塊錢搞定爆米花絕對受很多人喜愛,因為其香甜的口感好吃到讓人一個接一個的停不下來。每次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爆米花也是必不可少的零食,拿上一桶捧在手裡吃,那種感覺太幸福了。
  • 杭州一女子看電影時用手機惹惱後排觀眾,被一桶爆米花扣頭
    杭州一女子看電影時用手機惹惱後排觀眾,被一桶爆米花扣頭 鮑亞飛 、張華/錢江晚報官方微信 2018-02-28 14:50
  • 電影院10塊錢一桶的爆米花,自己花3塊錢就能做,香甜可口又美味
    有沒有小夥伴跟我一樣,每次去電影院觀影,都要買一桶爆米花和一瓶汽水,找到座位後,抱著它們,開始心滿意足地邊吃邊看。今年情況特殊,春節開始就再也沒有去過影院了,可是片還是要的,只是從影院換成了家裡,大熒幕變成了電腦顯示屏。
  • 電影院25一桶的爆米花,在家2元做一鍋,不用微波爐,炒鍋就搞定
    自從電影院不開門之後,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吃過爆米花了,雖然超市也有賣爆米花的,但是那都是早早就生產好的,雖然也還是爆米花,但是跟現做出來的味道差別很大呀!只有現做的爆米花香味才夠濃,口感也夠酥脆!不過電影院裡現做的爆米花味道雖然好吃,價格也特別高,平時一桶就要25元,而且不大功夫就給吃完了,每次吃都有點意猶未盡。
  • 迪士尼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一桶爆米花賣130,網友:咋不去搶
    迪士尼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一桶爆米花賣130,網友:咋不去搶 暑假是迪士尼的旺季,針對暑假的學生黨迪士尼會推出很多的小零食。
  • 外面20元一桶的爆米花,自己在家5分鐘就可以搞定,好吃還便宜
    外面20元一桶的爆米花,自己在家5分鐘就可以搞定,好吃還便宜。爆米花應該是大孩子小孩子都喜歡的零食吧,特別是看電影的時候,不吃點爆米花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即使飯已經吃飽了,一場電影的時間還是能幹掉一大桶爆米花。
  • 味道比電影院還好吃的簡單快手爆米花:1大桶成本才幾塊錢
    每次假期陪著老公和家裡寶寶全家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寶寶都會吵著要吃他最喜歡的爆米花,每次都會給它買最便宜的小桶一桶還要十幾塊錢,再上加電影票一次下來三個人差不多要花了很多錢。正好今天元旦單位放假,在家閒著沒事幹,前幾天在網上買的做爆米花的材料黃油和玉米正好也到了,又在小區下面的超市買了點黑巧克力,在網上找了個食譜做了個寶寶最喜歡的巧克力爆米花。
  • 一看就會系列——1分鐘教你用平底鍋做爆米花,比電影院的還好吃
    一看就會系列——1分鐘教你用平底鍋做爆米花,比電影院的還好吃這個假期有點長,在家實在無聊。零食也都吃得差不多了,不如自己動手做點小零食來打發時間。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說幹就幹,但是做點什麼好呢?翻了一下家裡的食材,看到一包之前買的做爆米花的玉米粒,那就做爆米花吧。說到爆米花,小夥伴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電影院買的爆米花了吧,香甜的味道,隔很遠就能聞到,格外誘人。阿代每次看電影都會買一大桶爆米花,電影沒看完,爆米花就吃光光了。電影院的爆米花價格一點都不便宜,一桶就要幾十塊錢,雖然好吃,卻不能經常吃。
  • 難怪迪士尼爆米花130一桶,卻無人吐槽,看到實物網友閉嘴了
    最近,迪士尼又推出了一款爆米花,售價卻是要130元一桶,這個價格放在爆米花身上真的是天價了,畢竟我們平時在電影院買一桶也不過幾十。 按道理來說這個價格一般人也是難以接受的,作為爆米花來說真的是太貴了,雖然這在迪士尼的消費中是正常現象。有網友也是去買了一個,看到實物明白了。
  • 難道只是因為好吃嗎,為什麼電影院的爆米花賣那麼貴?
    Anyway,隨著電影院的逐步開放,我們關於電影院的記憶,也逐步喚醒:比如說…你還記得電影院的爆米花嗎?我們都知道啊,看電影跟爆米花更配;但我們也知道,電影院爆米花的價格,那真是一言難盡。一桶爆米花的成本也就幾塊錢,一罐可樂在外面也就賣3.5元。
  • 麥可傑克遜早年最愛的爆米花,看電影一定要吃大桶,老司機都懂
    每次看電影的時候都習慣性的去買一桶爆米花吃,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貌似會產生一種「豆漿搭配油條」般的獨特化學反應。那麼,難道爆米花真的是觀影標配嗎?手指觸碰的瞬間,你懂的!和約會伴侶共享一桶,無論第一次約會還是多年「好基友」不經意間的手指觸碰會時不時擦出愛情的火花~ 加上爆米花那種甜甜的「初戀般的味道。這時你就會有想要去摟吻TA的衝動,從這點上來看,爆米花的確是非常給力的愛情催化劑。吃爆米花看電影是有歷史和科學依據的。
  • 來份自製爆米花,配上投影窩沙發,3分鐘幸福感爆棚
    雖然電影平平無奇,但最讓我開心的是電影院的爆米花還是很美味的喲。爆米花:爆米花的主要原料是玉米,放進機器裡做成的一種膨化食品,也成了我們看電影的一種標配,因為它可以現場製作,而且任意搭配不同的佐料,形成獨有的風味,也算是電影院的一大特色了。
  • 爆米花這麼沒有營養的食物不要給狗吃,它不是狗子看電影時的標配
    在疫情發生之前我幾乎每周都要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最近,一些電影院也放開了對寵物的限制,允許人們帶著自家寵物主子一起去電影院。事實上,有寵物陪伴我們的電影時光是輕鬆且愉快的,狗子也非常喜歡和主人呆在一起的時光。我每次看電影時都會買一桶爆米花,這已經成為了我去電影院的標配,我想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樣的這個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