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昆明小康|晉寧「百年漁村」變身滇池畔的小康村

2020-12-13 瀟湘晨報

編者按:8月18日至20日,中宣部第三批「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集中採訪報導活動在昆明市進行,報導團走進嵩明縣、晉寧區、呈貢區、昆明南站等地,用新聞記者獨到的眼光聚焦「昆明人的小康生活」。9月1日起,掌上春城推出「聚焦昆明小康」系列報導,跟隨報導團的視角重溫昆明人的小康生活。

掌上春城訊 報導團走進晉寧區晉城鎮沙堤村,作為毗鄰滇池的百年漁村,半耕半漁是該村延續了多年的傳統。近年來,沙堤村黨總支堅持「基層組織抓創優、產業抓轉型、環境抓提升、社會抓和諧」的總體發展思路,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路子,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鄉風文明新漁村

晉寧區晉城鎮沙堤村地處滇池沿岸,共有8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1400餘戶3965人。早在2014年,沙堤村就建設了標準化的村級為民服務站,將村「兩委」辦公室與為民服務站建在一處,配齊硬體設施,建立健全為民服務站辦事規程和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實行村領導輪流帶班、村幹部全日制坐班、應急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為全村村民提供熱情、禮貌、周到的「一條龍」服務。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登記分類,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同時,村委會還建立了《晉城鎮沙堤村民委員會村民反映問題記錄臺帳》,記錄村民反映的各類問題,村民反映問題後籤字按手印,工作人員當即提出問題整改意見和措施,並在整改時限承諾上簽字。

多年來,村黨總支團結全體村組幹部為村民辦理了許多實事。在2015年,村黨總支針對1400多人無土地可耕種的情況,廣泛徵求黨員、村民意見建議,最終統一思想制定了《沙堤村關於土地「大不動、小調整」的實施方案》,通過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底數,秉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了土地調整。實現了無田人口零收入到每年人均收入1500元至2000元的轉變。

近年來,沙堤村結合本村實際,不斷完善修訂《沙堤村村規民約》,並督促全體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村規民約》總結提煉出「十要」「十禁」,將環境衛生、移風易俗、贍養老人、土地管理、治安管理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把最關鍵、最管用的條款提煉出來,讓群眾記得住、能遵守、明底線。通過健全獎善罰惡機制,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社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通過「黨建+我愛我家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村組幹部帶頭踐行村規民約,潛移默化引導群眾效仿和跟隨,久而久之,從觀念上、行為上引導民風向善向上。

2018年,為探索產業發展新思路,推動農村經濟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立足滇池治理,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採取統一拆除大棚、統一改良土壤、統一選點育苗、統一義務插秧、統一營銷產品等集中管理的措施打造出60畝原生態水稻種植示範點,並套養稻花魚,通過打造「插秧節」和「魚米節」活動,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消費,打開鄉村旅遊發展市場。

老黨員憶變化 小康生活變化大

沙堤村地勢較為平坦,氣候宜人,村內農田主要是種植稻穀、小麥、蠶豆、油菜等農作物,種植結構單一,村民收入比較低。2000年以後,村委會引進大棚栽種蔬菜、花卉,產量高、銷路好,村民經濟收入倍增。

現年72歲的席寶昌老人,現在家庭人均年收入已達到15000元。回憶起村莊變化,感嘆頗多。早些年,村內道路均為土路,大家的出行十分困難。2005年,在村黨總支和村委會的帶領下,通過村民自籌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將全村道路進行了硬化。村民出行終於不用再走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土路。2009年,環湖南路穿村而過,讓沙堤村與昆明、玉溪的交通變得更加便捷。

作為一名1994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曾經在村委會任職十年,老人見證了沙堤村的發展變化。修繕後的村委會為民服務站,讓村民辦事更方便;新建的村級黨員活動室,讓黨員有了更多的活動陣地;集客堂、幼兒園、綜合文化廣場、老年人活動中心、體育活動廣場等為一體的村級多功能活動場所,讓父老鄉親們都享有「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好生活。村黨總支制定了黨員義務為村民做好事制度,制度規定村黨總支和下設的黨支部,每年要帶領廣大黨員義務為村民做65件以上的好事。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平時黨員都會利用「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清潔家園、慰問困難、綠化管護、河道清淤、打埂插秧等義務活動。

自己和老伴前幾年購買了失地養老保險,兒女都有穩定的工作,現在生活富足。隨著滇池湖濱「四退三還一護」生態建設工作的實施,滇池水質不斷改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了,相信沙堤村以後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掌上春城記者:孫吉祥

責編:蘇昊

編審:吳晨萍

終審:李嚴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雲南百年漁村走上小康路!昆明晉寧沙提村...
    8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昆明滇池南岸的「魚米之鄉」晉寧沙堤村。晉寧沙堤村  沙堤村民世代恪守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訓,一直以半漁半耕的狀態維持生計,繁衍生息。「百年漁村」不僅承載了世代相傳的滇池情結,更是積澱了深厚的漁耕文化內涵。
  • 「身邊的小康」晉寧沙提村展現百年漁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千年追求的夢想。1979年以來,隨著「小康社會」的概念被提出,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無數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們始終昂首闊步,將堅實的步伐刻印在這份答卷上。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宏偉目標衝刺,雲南發展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
  • 【高清組圖】昆明晉寧:舊寨漁村水墨風壁文化濃
    昆明晉寧舊寨漁村「漁文化」水墨風壁成為美麗鄉村靚麗風景線。  塗鴉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戶外藝術行為,它一度成為前衛時尚藝術的代名詞,但出現在農村仍讓人感到很新鮮,這不,在晉寧舊寨村,一幅幅自然與藝術生動結合、諧趣十足的鄉間壁畫引來了關注。
  • 「美麗晉寧」晉寧沙提村展現百年漁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沙堤美 麗滇池南岸魚米之鄉百年漁村8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昆明滇池南岸的「魚米之鄉」晉寧沙堤村。沙堤村民世代恪守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訓,一直以半漁半耕的狀態維持生計,繁衍生息。「百年漁村」不僅承載了世代相傳的滇池情結,更是積澱了深厚的漁耕文化內涵。為留住「漁村」鄉愁記憶,傳承發展漁耕文明,沙堤村以開展插秧活動為契機,為文化傳播搭建共享平臺,吸引更多群眾的關注與參與,充分向外展示自身文化亮點、獨特魅力,打造「百年漁村」特色名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② | 央媒記者:昆明花卉產業堪稱「震撼」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求是》雜誌等13家央級媒體,以及雲南日報、雲南廣播電視臺、雲南網、《雲嶺先鋒》雜誌社、昆明日報等省、市主流媒體的50餘名記者組成報導團,用新聞記者的視角聚焦「昆明人的小康生活」。
  • 昆明晉寧:打造「百年漁村」 再現「三春楊柳、四圍香稻」
    沙提村舉辦第二屆「插秧節」暨「開秧節」活動 沙堤村是毗鄰滇池的百年漁村,半耕半漁是該村延續了多年的傳統,近十多年來,隨著蔬菜和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放棄了傳統的水稻種植,轉而建起了蔬菜、花卉大棚。種菜、種花讓村裡富了起來,家家戶戶拆了土基房,蓋起新樓房。
  • 實地昆明常春藤|晉寧 滇池的另一面
    泛亞高鐵縱貫東南亞,從昆明出發經由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抵達新加坡,或經晉寧,使晉寧融入環滇池鐵路圈,並成為由此向南通往東南亞的商貿之門。 安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連接規劃昆嵩高速共同構建昆明大都市東南環線,讓晉寧從昆明市南部交通末端成為雲南省聯繫滇西北和滇南的重要交通節點。環湖南路建成後,環滇快速系統全線貫通,晉寧與環滇城鎮融為了一體。連結昆明主城與晉寧的路網,高海高速、昆玉高速、環湖東路、環湖南路等,使晉寧全面融入昆明主城。
  • 鄭和故裡 走在綠色與鮮花鋪就的小康大道上
    記者劉凱達攝昨日,中宣部第三批「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集中採訪報導採訪團走進鄭和故裡——昆明市晉寧區,深入晉寧區寶峰街道韓家營村、雲南米花園藝公司、晉城鎮沙堤村及三合村,就晉寧區在花卉產業發展、生態文明、民生福祉等工作進行深入採訪,看晉寧如何在綠色與鮮花鋪就的小康大道上闊步前行。
  • 央視欄目聚焦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美景
    央視欄目聚焦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美景 近日,《央視新聞》客戶端,CCTV《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正點財經》等欄目,以「滇池溼地迎來最佳觀賞期,景色迷人」等為題,紛紛聚焦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美景
  • 聚焦昆明小康|鮮花鋪就小康路 晉寧寶峰「花事業」年產值2億
    編者按:8月18日至20日,中宣部第三批「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集中採訪報導活動在昆明市進行,報導團走進嵩明縣、晉寧區、呈貢區、昆明南站等地,用新聞記者獨到的眼光聚焦「昆明人的小康生活」。9月1日起,掌上春城推出「聚焦昆明小康」系列報導,跟隨報導團的視角重溫昆明人的小康生活。
  • 昆明晉寧美景連續登上央視
    昆明晉寧美景連續登上央視 供圖 近日,《央視新聞》客戶端,CCTV《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正點財經》等欄目,以「滇池溼地迎來最佳觀賞期,景色迷人」等為題,紛紛聚焦晉寧南滇池溼地公園美景昆明晉寧美景連續登上央視 供圖 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滇池最南端,是昆明市最大的河口溼地。溼地形成了自然的河、溝、塘、湖的高原自然生態系統,對排入滇池的汙水起到了再次淨化過濾的作用,被譽為保衛滇池的水上自然衛士。
  •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聚焦滇池「小精靈」們
    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聚焦昆明滇池南岸的瀕危珍稀鳥類↓↓↓雲南野鳥會會員李繼明是晉寧本地人,他經常邀約五湖四海的「鳥友」「攝友」來滇池南岸拍攝,近年來,僅他一人在晉寧溼地拍攝到的野鳥就有近百種之多,後據晉寧區林草局統計,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共觀測到130餘種野生鳥類。
  • 晉寧沙堤村:拆除大棚重現漁村景觀
    原標題:晉寧沙堤村:拆除大棚重現漁村景觀 3月9日一大早,晉寧區晉城鎮沙堤村委會餘家溝下村的村民就忙了起來,紛紛拆除自家田裡的花卉、蔬菜大棚。 為什麼他們會親手拔掉自家的「搖錢樹」呢?原來這裡要恢復原先的傳統水稻種植,打造「百年漁村」,再現滇池南岸三春楊柳、四圍香稻的魚米之鄉景觀。
  • 晉寧舊寨村 滇池漁村文化「保留地」
    夏季也是舊寨村最熱鬧的時候,農曆六月二十八的漁人文化節,上萬人湧入村莊,舉行放魚儀式和千人爛泥塘捉魚比賽…… 作為滇池岸邊的傳統漁村,舊寨村現已告別漁業,而漁家文化卻保留了下來,並且全村上下正不斷發力,打造特色漁村。
  • 昆明最美環湖公路終於開通,這下可以把滇池美景盡收眼底了!
    滇池畔「最美環湖路」全線開通啦,昆明人又有打卡新去處了!滇池畔最美環湖路全線通環湖南路提升改造工程將滇池、荷塘、溼地等天然綠肺,老塘嘴、虎山、彎子壪等自然風光,以及太史村、甸心村、下方古城等滇池邊傳統漁村「連珠串起」。
  •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滇池南岸瀕危珍稀野鳥
    掌上春城訊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滇池南岸》,聚焦昆明滇池南岸的瀕危珍稀鳥類,一起來看。人民日報海外版 12月21日12版截圖報導全文如下瀕危珍惜野鳥相聚滇池南岸翠羽丹霞,萬頃晴沙。每到冬季,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晉寧溼地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
  • 融創晉寧滇池南灣未來城:在城市的彼岸仰望星空
    環滇池片區主要分為草海片區、會展片區、滇池南岸片區目前草海片區和會展片區的開發已處於飽和狀態擁有稀缺的滇池湖景資產是投資昆明環滇池城市文明進程的最後閉環—滇池南岸晉寧滇池南灣未來城位於北緯25℃黃金氣候帶上的滇池南岸片區擁有53公裡生態湖濱帶
  • 當然是昆明的標誌性景點——滇池風景區
    > 全世界最特別的人都關注我了 滇池於昆明而言是大部分昆明人兒時的記。 海晏村 曾經的滇池畔,水槽肥沃
  • 作品展播 | #詩意晉寧#我眼中的晉寧
    中共昆明市晉寧區委宣傳部主辦的「詩意晉寧」最美打卡地推介評選活動啟動以來,廣大網友熱踴躍參加,湧現出了一批精彩的圖文和視頻。本期我們將帶大家去看看那些優秀投稿作品。,從滇池邊的陽光沙灘到鬱鬱蔥蔥的鄭和公園,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詩意,讓小編也想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去踩一踩沙灘邊的清涼。
  • 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
    每到冬季,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晉寧溼地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雲南野鳥會會員李繼明是晉寧本地人,他經常邀約五湖四海的「鳥友」「攝友」來滇池南岸拍攝,近年來,僅他一人在晉寧溼地拍攝到的野鳥就有近百種之多,後據晉寧區林草局統計,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共觀測到130餘種野生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