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戲子無情,但往往就是這些人,因為經歷過生活的艱辛,知道為人處事的原則,在一些大事上,他們有自己堅守的原則,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民國時期的戲曲名伶,雖說她是一個戲子,但她也是一個讓人敬佩的人,在情感上,她甘願保全他人家庭而捨棄心中摯愛,在國破家亡的時候,她不畏強權,寧死不當亡國賊。她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女伶三傑之一,有著「梨園第一紅」美譽的劉喜奎。
劉喜奎從小便跟著祖父、父親在天津謀生,後來因為戰亂,一家人流浪到了旅順。在旅順居住期間,劉喜奎一家人居住的街坊有一戲班,劉喜奎經常看他們排練,從小就耳濡目染讓劉喜奎愛上了戲曲。後來因為生活困難,一家人重返天津,在她8歲的時候,劉喜奎便進入了天津李海科班學戲,進行系統專業的學習。當時人們對唱戲的人是有偏見的,劉喜奎是克服了重重阻礙,才爭得家人同意。
知道學唱戲的機會來之不易,劉喜奎很是刻苦,在戲班中訓練的非常努力,因為本身就有天賦,也喜愛戲曲,加上後天的刻苦努力,劉喜奎在登臺演出後就一炮而紅,憑著出色的顏值和精湛的技巧,劉喜奎獲得了很多人的肯定,也奠定了她在戲曲界的地位。此時,梅蘭芳也正是大紅的時候,兩人在梨園界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雖然二人從未對外界承認過兩人之間的感情,但並不代表兩人之間沒有情感。事實上,劉喜奎在晚年的時候,曾坦言,兩人當時是有過一段感情的,但是劉喜奎卻主動放棄了。因為當時梅蘭芳已經娶妻,還有了一雙兒女,生活的也是十分幸福,劉喜奎不願成為破壞他人婚姻家庭的的第三者,所以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感情,成全了別人。
此後,劉喜奎一心都撲在了自己的戲曲事業上,她的名氣也是攀上了一個高峰。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劉喜奎出名後,有很多人都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其中不乏達官貴人、軍閥政客,甚至是袁世凱、黎元洪、徐世昌等人,她都一一拒絕了,足見她不畏強權,堅守本心。
後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劉喜奎也展現了自己大義的一面,面對日本人重金禮聘邀請她演出,她毫不猶豫就拒絕了,甚至表示寧肯被日軍所殺,都絕不會為日本人演出。除此之外,她還將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捐獻給了抗日事業,為抗戰出一份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劉喜奎骨子裡的愛國品質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