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範】天津南翠屏公園的景觀水體一度渾濁不堪,底泥腐化嚴重,磷指數嚴重超標。在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天津市南翠屏公園管理所的領導下,經過專業的環保企業整治後,如今的南翠屏公園成為了水生態「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
水生態修復成果斐然 天津南翠屏公園「脫胎換骨」
2017年11月23日上午,天津市南翠屏公園水體生態修復項目成果展示會在天津市南翠屏公園荷花湖隆重舉行。本次展示會由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主辦。
水生態系統操控技術是
水處理措施與給排水、綠化景觀及機電技術設備密切結合的產物,投入成本和運行費用低於傳統的物理化學治理方法。通過營造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恢復本土物種的生存環境,快速形成景觀水體生態鏈。
天津南翠屏公園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是中心城區富特色的自然山水公園,佔地面積33.5萬平方米,公園山體造景全部採用建築渣土,在建設中變廢為寶,為市民創造了空氣宜人、景色秀美的娛樂休閒場所。2016年6月,技術人員對南翠屏公園的景觀水體進行全面勘察,發現該湖體遍布蘆葦、香蒲、荷花及各種野草,水面被覆蓋達80%以上,水環境惡劣。夏季藍綠藻爆發,水體渾濁,水體發腥發臭。同時底泥腐化嚴重,氮磷指數嚴重超標,治理前的南翠屏公園水體生態已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2016年10月,在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天津市南翠屏公園管理所領導下,環保企業參與並實施的南翠屏公園水體生態修復與治理項目正式啟動。通過對南翠屏公園景觀水體汙染原因分析,韓禹森董事長帶領技術團隊制定了縝密而完善的水生態修復與治理的思路,運用底泥活化、改造水體環境、建立生物種群等技術手段,重塑南翠屏公園成為一個相對自然穩定和健康開放的水生態自淨系統。
2017年7月開始,南翠屏公園景觀水體的治理區域開始進入穩定運行期,湖水清澈見底,周邊生機盎然。2017年9月,從南翠屏公園景觀水體治理區域及未治理區域分別提取的水樣同時送檢進行檢測,結果表明修復與治理工作達到了預期目標。
目前,水生態修復後的南翠屏公園東南側小湖水域內水清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初步形成了「水下森林」的立體景觀。市民遊客暢遊其中,親水嬉戲,流連忘返,呈現一派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景象。
此次展示會不僅展示了天津南翠屏公園水體生態修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也進行了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經驗交流,分享了「水生態系統操控技術」核心。不僅響應了政府打造節能低碳社會的建設號召,推進了天津市「四清一綠」行動,還為我國的水生態治理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來自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及南開區政府領導對此次展示會成果予以高度肯定,經過一年的努力,天津南翠屏公園成為天津市區內為數不多的「變廢為寶,充分體現環保功能」的代表性公園,真正的做到了水生態的「化腐朽為神奇」。
註: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化腐朽為神奇:天津南翠屏公園水體生態修復項目成果展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