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何阻擋大陸學生赴臺?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準備就緒
友情提示:如果不能正常顯示視頻,可能由於您的瀏覽器設置或播放器版本問題造成。請您及時下載最新版本播放器。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為了能夠讓大陸學生到臺灣念書以及讓臺灣承認大陸的學歷。臺灣立法機構的教育委員會審查「大學法以及專科學校法」修正案。而民進黨籍的民意在發言完畢後,卻拿著抗議的牌子聚集在發言臺前,霸佔發言臺,導致整個「法案」的審查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最後只能休會。那麼這次立法機構審查的法案的內容到底是怎樣的?民進黨籍的「立委」們反對大陸學生赴臺的理由是什麼?在民進黨籍的縣市長相繼到大陸訪問的情況之下,民進黨籍的「立委」為什麼還是要阻擋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呢?今天我們就相關的問題,邀請到了臺灣的兩位嘉賓來為您做解讀。一位是臺灣的時事評論員汪用和女士,一位是臺北大學的鄭又平教授。二位好。

    汪用和:柴璐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鄭又平:柴璐好!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還是先來看一段相關的背景資料。

    近日,臺灣立法機構再次審查「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等法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鄭瑞城受邀到立法機構做報告。但是民進黨籍「立委」為了抵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和承認大陸學歷等法案,舉著牌子包圍了發言臺,阻撓鄭瑞城發言。

    現場同期:民進黨籍「立委」

    此前的5月4日,民進黨在立法機構同樣為了阻撓立法機構審查「大陸學歷認證」、「開放大陸學生來臺」的條文修正草案,採取佔據主席臺,反鎖立法會場大門的舉動,使會議無法進行。

    現場同期:民進黨籍「立委」

    由於民進黨的極力阻撓,臺灣立法機構無法通過「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等法案。臺灣媒體認為,這導致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日期無法確定。而如果臺灣立法機構本會期可以通過「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法案,最快2010年就可以開放一千名大陸學生到臺灣上大學。

    主持人:我們剛才從短片當中也了解到,這一次臺灣立法機構在審議大陸學生赴臺讀書相關法案的時候,遭到了民進黨籍「立委」非常強力阻擋。用和能不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次在立法機構去審查的法案,到底有哪些具體的內容?

    汪用和:在修法之前呢,現在臺灣是只有僑生,還有港澳學生,能夠進入臺灣的大學跟專科來就讀。不過現在臺灣要修正的大學法跟專科學校法,這兩個法當中呢,則會把大陸地區的學生也加入,讓他們能夠來臺灣就讀。但是另外一方面呢,為了因應臺灣的一些政治情勢,所以特別也做出了所謂的「三限」跟「六不」原則。什麼叫「三限」呢?就是限制採認高等學校,限制來臺灣的大陸學生總量,還有限制學歷採認領域,這三個限制。而「六不」呢,則是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臺灣的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也不允許校外打工。還有,不會有在臺灣的就業問題,以及不得報考臺灣的公職考試這「六不」。而之所以要開放讓大陸學生來到臺灣念書,主要當然是因為兩岸關係和緩了,而且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臺灣也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開放,向大陸的優秀學生招手,讓他們來到臺灣。

    另外一方面,畢竟大陸跟臺灣的關係還是比較敏感的,而且大陸學生數量這麼多,臺灣的容納量是有限。那麼因此就會限制說,某些高校的畢業生才能來臺灣就讀。而且這個總量的管制呢,大概就是每年一千人到兩千人左右,會有一個管制。

    主持人:鄭教授您怎麼來看?為什麼對於這樣一個「三限」、「六不」內容這樣一個法案,民進黨籍的「立委」會強力反對呢?他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

    鄭又平:首先我們來看,他們認為說大陸的同學來臺灣念書,會排擠臺灣同學就學以及就業的機會或者是名額。那麼就就學的觀點來講,其實教育主管機構已經很明顯講過了,現在大陸學生來臺灣念書是在既有的招生名額之外加的名額,而且它的比例不會超過1%,最多也就是一兩千名。再講打工的問題,事實上在臺灣打工是有嚴格的身份限制的。基本上我們也不認為說,這會造成任何的一個威脅。可是呢,民進黨又拿出來了他們過去有些黨工到日本留學的經驗。他們說在日本曾經有過大陸留學生他注了冊以後就不知所去,甚至於成為「黑戶」。還有的人就是籤證逾期不回中國大陸所以也成為了「黑戶」。其次他們還說,臺灣目前大學生受到教育資源補助,金額相當高,就公立大學來講一年平均大概一個學生補助17萬到19萬新臺幣。那麼如果是民辦的私立大學,一年大概補助9萬到11萬新臺幣。

    那麼民進黨的說法就是說,如果你讓大陸學生來臺灣的念書,不就是稀釋了我們寶貴的教育資源嗎?不僅是如此,還有一些「臺聯黨」的人,他們跳出來說,他們說大陸學生如果來臺灣念書的話,因為同文同種,因為跟我們長得一模一樣,也會講普通話。所以極可能會滲入我們社會各個角落去收集各種的情報資訊,他認為說這是非常危險的。還有人長期以來就講了一個理由說,中國大陸假學歷充斥,所以臺灣的大學院校要去認證這些學歷是非常困難的。這一點其實也是很荒謬,因為教育主管機關講得很清楚,不僅是中國大陸自己有嚴格的公證的一個過程,海基會、海協會兩會還再加以認證,所以這也不應該是問題。

    主持人:用和您怎麼來看?像剛才鄭教授跟我們列舉了一大堆民進黨「立委」所提的反對大陸學生赴臺的理由。您怎麼來看在這些表面理由的背後,它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民進黨真正在怕什麼呢?

    汪用和:其實最擔心一點他們就是說了,說一旦大陸學生可以到臺灣念書,那麼將來臺灣就可以以公平為理由說,你看他們來到我們臺灣念書,代表他們大陸承認我們臺灣的學歷,所以是不是我們對中國大陸這方面的學歷也應該要來開放。當然現在有開放,可是在某些狀況之下,還是好像有綁手綁腳的感覺。

    但是民進黨就很擔心說,一旦我們這邊開放對大陸招生了以後,將來兩邊的學歷就等於完全都互相承認了,這個是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見到這件事情呢,剛剛鄭老師其實也提到了,其實骨子裡頭還是意識形態在作祟。對他們來講,他們會覺得說,大陸是我們的仇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的資源怎麼可以給他們?我們怎麼可以讓他們好像完全不設防,讓他們來到臺灣,然後一下子在大街上逛,一下子在宿舍裡頭跟朋友聊天,一下子做那個、做這個。他們總是好像擔心說,來到臺灣念書的學生都有可能會成為「共諜」,這是他們骨子裡頭對於大陸就是充滿著一種不信任,還有害怕的心態。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說他們為什麼那麼害怕的時候,就有人提到說,其實他們很擔心是說,經由不斷地交流跟接觸之後,尤其我們知道,這個年輕一代其實對於政治這些話題不是那麼感興趣,政治的恩恩怨怨、紛紛擾擾,其實在上一代他們會覺得說,這是一個天大了不起的事情。可是越來越來呢,對於年輕學子來講,他們關心的可能是好玩的事情,可能是他們就業的問題,不管怎麼樣對他們來講,他們會覺得政治的紛擾對他們來說,是他們最不願意聽到的一種聲音。所以民進黨也很擔心說,一旦讓這些臺灣的年輕學生跟大陸的學生充分的交流了之後,那麼很可能兩邊會發現說,其實的觀念沒有差異這麼多,其實我能夠了解你的想法,你能夠體會我的感覺,也許大家就會越來越融合,越來越和樂了。這其實會讓他們擔心說,會不會將來的選舉他們就沒有「中共牌」可以打,沒有「威脅牌」可以出,沒有辦法再恐嚇選民說,「阿共」會怎麼樣怎麼樣,「老共」會如何如何。這些都是我們知道以前在選舉的時候,民進黨常常搬出來的語彙跟語言。所以呢,就有人認為說,也許這才是民進黨最最擔心的,因為他擔心說,當年輕的一代彼此充分溝通交流之後,會讓他們在選舉上頭而失去了一個很大的著力點。

    主持人:接下來我就想問問鄭教授,對於大陸學生赴臺這件事情,臺灣的民意的反應是什麼樣的,臺灣的教育界,臺灣的高校,包括臺灣的學生,他們怎麼來看待這件事情呢?他們的態度是什麼?

    鄭又平:日前為了承認中國大陸學歷以及讓陸生來臺灣就學的問題,教育主管機關曾經辦了一場座談會。這非常有意思,座談會上有家長也有學者專家,當然不乏教育行政的主管。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人是主張歡迎大陸學生來臺灣念書的。其實教育主管機關非常清楚,臺灣的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同學基本上是相當熱情而且是友好的。事實上各位不要以為說,這段時間臺灣沒有大陸的年輕人在這兒念書,在臺灣,除了公立的學校還受到政策上的限制以外,事實上很多民間的民辦的私立大學,包含像中國文化大學,像南部的有個做義守大學,他們都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其實另外在臺大、政大這種公立大學也有一小部分是屬於交換學生,他們來這邊做短期的交流。那麼到目前為止,校園裡面所傳出來各種的經驗,總結起來都是非常正面的。我舉一個義守大學的校長他講的經驗。他說臺灣的學生跟大陸的學生共同在一起學習,其實出現的是善意的跟良性的競爭。

    他舉了個例子很有意思,他說過去他們學校的同學呢,事實上像我自己的學生也會這個習慣。早上上課會遲到,來了教室總是從中間的位置開始往後坐。但是大陸同學來了就不一樣,大陸同學總是準時到教室。而且一早一來就搶第一排最前面最正中的位子面對老師。再加上上課的時候,我們通常臺灣的同學是比較害羞,比較沉默的,我們講完課總是問同學有什麼問題,通常臺灣的學生不會舉手發言,但是大陸的同學不同,經過在臺灣這段時間的經驗,大家都看到大陸同學的發問可是非常踴躍,而且非常熱烈。所以這一些影響讓義守大學的校長說,他很高興看到他的學生受到了正面的激勵。臺大的經驗也差不多,政大也有類似的看法。所以學生也歡迎大陸的同學來臺灣念書。

    主持人:所以可以看出來,臺灣各界對於大陸學生赴臺就學還是非常期待的。但是在大陸學生赴臺之前必須要法案通過在立法機構的審查。現在民進黨籍的「立委」是說,他們在6月16日,這一屆立法機構會期休會之前,他們會繼續強力阻擋法案的審查。那麼用和你怎麼來看,民進黨他這樣一個阻擋的舉動會有用嗎?

    汪用和:坦白說,很多藍軍的選民其實都很氣憤。因為明明在「立法院」裡頭已經是佔多數了,可是偏偏呢,一些法案比如說像這個吧,我們提到的,像大陸學生來到臺灣就讀的這樣一個法案,竟然還是受到什麼自囚、霸佔發言臺那樣粗暴又讓人甚至感覺啼笑皆非手段的阻撓,所以你說民進黨這樣阻擋法案的舉動是不是真的有用,我還真的不敢講說是沒用的,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看起來一些法案他們這樣的阻擋是有用的。可是國民黨的說法是說,我們就讓外界看清楚到底是誰在鬧,看清楚誰是「立法院」的亂源,所以沒關係,就讓他們去鬧、去作秀了。不過呢,我們國民黨還是有決心要通過這個法案的。這個部分就是國民黨的說法。因此現在也有消息傳出來說,國民黨方面不排除要把這個案子從教育委員會裡頭抽出,然後進付二讀。我們知道臺灣這方面的立法機制它是要先付委,交付委員會審查。當然這是教育方面的法案所以就是交付教育委員會,初審通過了以後然後到院會去二讀,然後三讀,三讀通過了之後就可以實施。

    但是現在教育委員會我們看到,這就是委員會上頭開會的時候的狀況,民進黨籍的「立委」就霸佔了主席臺,然後舉著牌子就說反對陸生來臺,反對開放中國大陸學歷等等的。讓「教育部長」鄭瑞成一臉無奈。我們也看到大家吵成一團,到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就是休會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國民黨團的意思是說,這個案子如果這樣子卡在教育委員會當中的話,那乾脆我把它抽出來,然後進付二讀,國民黨打的如意算盤就是說,到時候我就靠我的人數優勢來強行表決。

    主持人:現在外界就感到有些疑惑,因為一方面大家看到民進黨籍縣市長在紛紛到大陸去,在拉近跟大陸的距離。民進黨中央呢也準備通過公職人員赴大陸一些相關的規定,但是為什麼民進黨籍的「立委」卻在立法機構不惜用癱瘓議事程序這樣的方法來阻擋有關兩岸教育交流的法案?鄭教授怎麼來看?民進黨在對待兩岸交流上,現在它的態度和取向到底是什麼呢?

    鄭又平:各位你如果分析一下,現在民進黨的黨團在「立法院」裡面總共也就這麼二十幾個人,這裡面又將近一半是屬於不分區的委員,不分區的委員是由黨先提名,但是黨要提名之前呢,他是要經過黨內一個民意調查,這種民意調查是叫做「排藍民調」。也就是他會先做過濾,這個民調的對象基本上都是「綠營」,尤其是「深綠」的群眾為主,他們當然會強烈的反對目前讓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的這個政策。

    這一些不分區的「立委」並不是不知道黨中央的政策路線是什麼,但是他必須要先通過初選這一關,他的初選民調這一關要是不能夠過關,他也可以跟不分區「立委」可以說是再見了。所以這一些不分區的委員立場當然轉趨強硬,那麼我們再來看區域選舉的「立委」,目前民進黨這十幾個從區域選出來的委員,全部都是南部為主,而在南部為主的這一些委員裡面,他所依賴的,他自己心中所盤算的,基本票源又是以「深綠」民眾佔了大部分,所以呢,這些委員也是為了他自己的選舉利益,他必須要表態去支持「臺獨基本教育派」這種強烈的,不理性的一種盲動的路線。所以這樣子分析下來,各位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民進黨在黨中央看似比較和緩,但是民進黨的「立法院」的這些黨團面對選舉的這一些委員會如此強硬了。

    主持人:好,今天謝謝鄭教授和用和,就這些話題為我們所做的分析,謝謝!

    汪用和:謝謝!

    鄭又平:謝謝!

    主持人:同時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下期節目再見。

    「三限」

    限制採認高等學校

    限制來臺陸生總量

    限制學歷採認領域

    「六不」

    不涉及加分優待

    不影響臺灣本地招生名額

    不編列獎助學金

    不允許校外打工

    不會有在臺就業問題

    不得報考公職考試

 

責任編輯:視頻

相關焦點

  • 大陸學生又被拒,民進黨當局傷害的是誰?
    但該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對媒體說明情況時被中途叫走,返回後改口稱「因為跟兩岸相關的一些考量」,大陸5000多名未入境的在讀生仍然禁止入境。為何只限制大陸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大陸學生返臺繼續課業,影響面到底有多大?臺當局反誣「大陸方面阻撓大陸學生返臺」意欲何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 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明確表示,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朱松嶺教授說,首先,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越來越明目張胆的倒行逆施會對大陸赴臺個人遊的民眾造成不確定的危害。為了維護遊客的安全和利益,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 兩岸∣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 責任全在民進黨當局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記者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明確表示,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後發生的「火燒車事件」,就曾嚴重傷害了大陸赴臺遊客的利益。儘管臺灣當局方面一再以所謂習俗為由,為有區別地對待客車司機和死傷大陸遊客的善後舉動辯解,但是,這一事件給大陸民眾造成的陰影和傷害卻難以抹去、撫平。按說,那個時期就應該及時調控兩岸旅遊,但大陸方面考慮到民眾對寶島的感情,對赴臺旅遊的興趣,並沒有對赴臺旅遊加以政策層面的調控。
  • 湄洲媽祖赴臺給民進黨「去中」一記重擊
    睽違二十年之後,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日前再度赴臺,將到35座宮廟,展開17天的繞島巡安。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這項宗教典儀、信仰盛會無關政治,顯示兩岸宗教一脈相傳,無法阻擋;同時證明兩岸文化交相融合,無法切割。
  • 大陸遊客赴臺探友 遭臺當局刁難要求微信記錄證明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近日有島內觀光業者表示,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遭臺當局「放大鏡式」審查,無理由要求補充資料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不禁啟人疑竇,民進黨真的歡迎大陸遊客嗎?民進黨嚴審大陸公職人員赴臺參訪交流在先,如今背地裡又動手動腳,絞盡腦汁讓大陸遊客「知難而退」,其目的就在於大開歷史倒車、阻撓兩岸交流,為一黨之私不惜犧牲眾人利益,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根據筆者和周圍朋友的經歷,先前赴臺個人遊,手續辦理相對來說比較方便。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不斷煽動對大陸的惡意影響了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意願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今天(16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兩岸同胞親情是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原動力,民進黨當局不斷煽動對大陸的惡意影響了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意願。馬曉光介紹說,根據統計,201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同比大幅下降。造成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下降的原因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不斷鼓譟「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惡化兩岸交流氣氛,傷害大陸同胞感情,不可能不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意願。馬曉光表示,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
  • 港臺腔:赴臺個人遊為啥暫停?這得問民進黨!
    在民進黨口中,凡不好之事一定是大陸的錯、國民黨的錯、臺灣民眾的錯。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之所以被迫暫停,正是瘋狂破壞兩岸關係的民進黨一手造成。可是罪魁禍首如今居然扮演起無辜的小白兔?3年來,民進黨不斷阻撓兩岸交流,推動「隱形臺獨」「文化臺獨」,小動作多到讓人目不暇接,禁止臺當局退休將領和政務官登陸,阻撓島內年輕人赴大陸學習就業,阻止島內民眾參加海峽論壇,禁止島內政黨和團體與大陸進行政治協商,污衊大陸惠臺措施是「糖衣炮彈」,為大陸團體赴臺交流設置種種障礙,對大陸赴臺遊客加強審查……去年島內
  • 民進黨當局獨禁大陸學生,無視民意,必將自噬!
    8月5日,臺灣教育部門宣布全面開放境外生赴臺檢疫就學,但大陸學生卻被排除在外。民進黨當局獨禁陸生的做法遭到臺灣各界批評,令臺灣社會蒙羞。政策主張「髮夾彎」,對於民進黨來說,不算新鮮事。但此番民進黨當局的表現卻再次刷新無恥下限,顛覆大眾三觀。
  • 大陸學生暫停赴臺「反滲透法」通過,兩岸關係即將迎來大倒退?
    ▲兩岸學生合影乍一看,這好像是大陸不讓自家學生去臺灣念書了,但了解相關細節後並不難發現,其實是臺灣當局「不準來」。1月16日,臺當局就下令,「陸生暫緩來臺」,2月6日又宣布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如果從防疫角度看,當時大陸的疫情尚在上升,此舉可以理解,但隨著臺灣高校陸續開學,在大陸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仍不解除禁令,就有點專門對著幹的意思了。
  • 追蹤 | 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島媒「炸鍋」:大陸精準打擊民進黨要害
    據臺灣「中央社」8月1日報導,國臺辦當天表示,暫停發放赴臺旅遊許可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日應詢表示,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臺獨」活動,嚴重破壞了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 臺媒問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何時解除,國臺辦:根源在民進黨
    臺媒問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何時解除,國臺辦:根源在民進黨 從2019年8月開始,大陸暫停民眾赴臺自由行。請問發言人,這條措施什麼時候可以解除?謝謝。朱鳳蓮指出,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當時明確表示,是鑑於兩岸關係。要破解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兩岸關係上。我們已經多次強調,造成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對話協商處於停擺。
  • 解讀‖ 大陸為何暫停赴臺自由行?
    繼2010年實現大陸所有省份居民開放赴臺團隊遊後,2011年6月28日正式實施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個人旅遊。此前分五批次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城市共計47個(詳見列表)。根據資料,2018年赴臺旅客269.5615萬人次,負增長1.35%,較2015年高點414萬人則急劇下降35%,其中臺個人遊旅客約140萬人次。
  • 文旅部:民進黨當局破壞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的基礎和條件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針對日前暫停的大陸47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遊問題,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表示,希望兩岸關係早日回到和平發展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恢復正常、健康的發展局面
  • 一句「完蛋了」,是島內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反應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截圖許多島內人士在問,為何突然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此前,島內各種政論節目也曾提到這一問題,一幹「名嘴」大大咧咧說的話,言猶在耳,認為臺灣島內再怎麼鬧,大陸遊客照樣會來,畢竟「最美的風景是人」云云。反正是沒人相信大陸會叫停居民赴臺個人遊。
  • 大陸叫停赴臺自由行震撼島內 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
    2011年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首次暫停 預計將造成巨額經濟損失2011年6月,大陸率先開放北京、上海、廈門的居民赴臺自由行。至2015年3月,共有5批47個城市被列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名錄。隨著自由行變成可能,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逐年增長。
  • 大陸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臺當局別假惺惺要維護「學生權益...
    臺當局相關部門此前早已經以疫情為藉口,作出了停止大陸學生赴臺學習的安排,不是你們阻止大陸學生返校學習的嗎?國臺辦對此多次鄭重發表聲明呼籲,要求臺灣當局保護和重視大陸學生合法權益。民進黨當局一直視而不見,不採取任何實質性的措施,那時候陸委會在哪裡,怎麼不出來保護陸生的合法權益了?現在國家教育部從保護陸生的權益和前途考慮,臺灣媒體和陸委會又跳出來假惺惺,變臉功力令人嘆為觀止,誰能「信你的邪」?
  •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為何暫停?國臺辦回應了
    央視新聞針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日前公告,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日應詢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工作於2011年啟動,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背景下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積極舉措
  • 臺媒記者問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何時解除 國臺辦:根源在民進黨
    從2019年8月開始,大陸暫停民眾赴臺自由行。請問發言人,這條措施什麼時候可以解除?謝謝。朱鳳蓮指出,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當時明確表示,是鑑於兩岸關係。要破解這個問題,還是得回到兩岸關係上。我們已經多次強調,造成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對話協商處於停擺。
  • 大陸赴臺學生人數銳減 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
    臺灣一些大學在整理大陸交流學生名單時,發現人數較之往年顯著減少,且常有「整個學校的學生都不來」的集體流失情況。有大學校長稱,過去短期交換生每年來臺人數都很穩定,新學年首次出現學生數下降現象,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有學校一學期學雜費收入就減少近千萬元(新臺幣,下同)。
  • 國臺辦:今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但今年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遇到了重重困難,對於現在仍在臺灣學習的大陸學生,支持他們通過適當方式維護自身應有的權益。資料圖:臺灣學生在大陸實習。中新社發 陳淑華 攝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大陸高校已經陸續開學,請您介紹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生以及臺生返校報導的有關情況。大陸高校為臺生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目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