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歷史名城代縣的破題之路

2020-12-25 山西新聞網

代縣縣委書記田永清為2016中國大學生籃球精英賽冠軍得主頒獎

  新華網代縣9月12日電 雁門關國際自行車騎遊大會、全國大學生籃球精英賽、拳王爭霸賽、山西與「一帶一路」暨代縣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研討會……今年6月底至今,短短三個月內,代縣先後舉行了六項熱鬧的體育文化活動。

  「印象中,代縣很少舉行什麼有影響的活動,更不用說一下子舉行這麼多。」一名正在代縣採訪的記者也感覺到了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今年一系列的變化。

  在8月31日舉行山西省第二屆旅遊發展大會上,山西省代省長樓陽生指出,要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業改革發展,著力打造旅遊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山西戰略性支柱產業,建設文化旅遊強省。

  代縣系列活動,正是力推文化旅遊發展的有益嘗試。這個曾經過分依靠採礦業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率先踏上以文化旅遊助推經濟轉型之路。

邊靖樓

  閃亮的名片

  代縣,這個雁門關下的山區小城有幾張全國性的名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其中最閃亮的一張。在山西這樣的歷史文化大省,擁有這張名片的城市只有6個,其餘5個是新絳、平遙、祁縣、大同和太原。

  要想得到這張厚重的名片,不僅要求當地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保護管理措施健全,而且還要求這座城市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具備歷史文化特色與價值等等。而代縣恰好完美地符合這些要求。

  雁門關,不僅是古代中原內地防止外來侵略的重要關隘,見證過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且還是民族交融及對外交往的「橋頭堡」、商貿往來的「大榷場」,「中華第一關」實至名歸。有「萬裡長城第一樓」美譽的邊靖樓,不僅宏偉壯觀,更在六百多年的歷史中見證了邊關的烽火硝煙。代州文廟古樸厚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孔廟。阿育王塔是全國僅存的19座釋迦摩尼舍利塔之一,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有力見證。

  「這些只是比較著名的文物古蹟,代縣還有三晉第一觀——趙杲觀,供奉楊家將祠堂——楊忠武祠,佛教淨土宗的祖庭——白人巖禪寺……代縣的文化旅遊資源舉不勝舉,有四百多處。」在代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遠明看來,這些星羅棋布的景點,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的重要支撐。

  「代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地位以及具有重大價值的文物遺存,使它具備了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擴大招商引資開發以及宣傳推廣的力度。」山西財經大學晉商研究院院長樊雲慧表示,「只要各項政策措施到位,充分利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代縣一定會成為優秀的旅遊城市。」

雁門關

  「搶頭條」的古名城

  初秋的雁門關上,天高氣爽。不久前,一場聲勢浩大的國際自行車騎遊大會就在這個古老險峻的關隘上舉行。

  一個旅遊團隊正在雁門關城樓下聆聽導遊講解城門邊那副對聯「三邊衝要無雙地 九塞尊崇第一關」的由來。導遊介紹,這個團隊來自上海,共有四十多人,是通過太原的陽光旅行社來到這裡的。

  「雁門關給我們的感覺絲毫不差於八達嶺長城。這裡的空氣、溫度、陽光都很好。」一對正在城牆上合影的老年夫婦表示。在雁門關景區,隨處可以聽到四川、廣東、江浙遊客的聲音。「暑假裡的遊客非常多,現在開學了就稍微少點了,等到國慶節又會多起來。」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早在2001年,雁門關就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經過大規模的建設、宣傳,景區的各種配套設施非常完善,知名度也在逐漸提升。2014年,這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還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稱號。

  在獲得一系列榮譽的同時,雁門關景區的旅遊收入逐漸增長,旅遊開發已經初見成效。「我來這裡開店已經三年了,遊客一年比一年多,我的收入也慢慢地增長了。」在雁門關城樓下經營旅遊紀念品的郭潤梅是第一批受益者,雖然這樣的人還不算多。

  景區開發完成後,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就成為進一步增加景區收入的首要任務。從今年6月底至今,全國旅遊城市定向系列賽(代縣站)、雁門關國際自行車騎遊大會、全國大學生籃球精英賽、拳王爭霸賽、奧運冠軍全民健身志願服務行活動,先後在代縣舉行。這兩天,一個名為「山西與『一帶一路』暨代縣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正在代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四十多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出謀劃策。

  「這些活動對於進一步展示代縣、宣傳代縣、推介代縣、提高歷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具有深遠的影響。」代縣縣委書記田永清認為,在各種新聞媒體的宣傳推廣下,這一系列活動也使得代縣不斷在媒體上「搶頭條」,代縣的曝光率大幅提高。

  這正是田永清所希望的,但僅僅只是第一步。

  雁門關景區、代州古城景區、楊家將文化景區、趙杲觀景區、白人巖景區以及以陽明堡機場遺址為代表的紅色精品路線,這「五區一線」就是代縣旅遊規劃的格局。除了雁門關景區,其他景區也在提質升級,逐漸開發。田永清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關注和投資,使這些具有豐富內涵的景區迅速發展起來,帶動經濟的全面發展。

代縣民間剪紙藝術家現場表演剪紙

  厚文化成了新業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處於國道樞紐位置,代縣的餐飲娛樂業興盛一時,但隨即因為大運高速公路的通車而衰敗。本世紀初期,代縣的鐵礦業也曾經如日中天,但隨著市場需求的減少和環保政策的貫徹而逐漸沉寂。

  深入推進「體育+文化+旅遊」新業態發展,加快脫貧攻堅,加速經濟轉型,在田永清看來,這是代縣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之所以在文化、旅遊之前還添加了一個體育,那是因為代縣是國家體育總局的定點扶貧縣,體育與文化、旅遊一起成為新業態的因素之一。上述幾項具有相當影響力的體育活動正是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下舉行的。

  代縣具有深厚的文化資源,除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外,還有兩張名片,分別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山西與「一帶一路」暨代縣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學術研討會舉行期間,會場外舉行的代縣民間工藝品展示,剪紙、麵塑、布藝……也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對代縣的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為宣傳代縣的文化、旅遊,《代縣民間故事》《代縣民歌民謠民諺》《雁門邊塞文化探源》《雁門雄關下之書香門第》等書籍相繼出版。旅遊攻略手冊、簡潔明了的手繪導覽圖,都已經成為遊客唾手可得的宣傳品。

  進入經濟轉型期後,在山西各級官員的施政綱要中、各種場合的講話中,文化、旅遊都佔據了重要的篇幅。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山西省戰略性支柱產業,這幾年已經在山西省各級、各部門政府官員中形成了共識。

  不僅如此,山西的老百姓也逐漸認識到,僅僅依靠煤炭等礦產資源,山西是無法持續發展的。在山西旅遊發展大會的官方微博中,有不少網友留言建議:旅遊文化業要堅持不懈,即使煤炭價格上漲後,也不能鬆懈、放棄。

2016中國·代縣·雁門關國際騎遊大會舉行

  樹代縣品牌還需長期打造

  「大型旅遊節慶活動,必須長期打造,規劃與經費要列入縣政府工作報告和縣人大年度經費預決算中。」這是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教授王明星給代縣發展文化旅遊的建議。這名從代縣走出去的博士生導師在從事文化創業產業研發工作的同時,也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發展。他希望代縣的這些節慶活動要堅持下來,長期舉行才能見效。

  早在2002年,代縣就成為國家體育總局的重點扶貧縣,但是之前一直鮮有有影響力的賽事活動。王明星認為,過去的14年中,沒有利用國家體育總局的知名度、軟實力把體育旅遊搞起來,是一大遺憾,好在現在意識到了,也算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吃、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的六大要素。在王明星看來,代縣在吃、住、購、娛四方面還有所欠缺。王明星建議,除了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名菜佳餚、發展休閒農家樂外,還應該在重點景區展示、銷售農副土特產品、文化產品,舉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

  王明星的想法與山西的旅遊業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在山西第二屆旅遊發展大會上,樓陽生指出,要積極發展「旅遊業+」,推動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旅遊產業、旅遊消費不斷升級。要重點做好「安、順、誠、特、需、愉」六字文章,讓遊客遊得安全、順心、滿意、愉快,全面提高山西文化旅遊業的美譽度。

  「抓住邊塞文化這個特色,是代縣旅遊創建文化品牌的關鍵」「應該打造『雁文化』和『關文化』特色品牌,舉行相關的研討會、文化節」「與同緯度的外國城市建立字友好姐妹城市」……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為代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

  包裝一批旅遊項目,引進一批戰略合作者,培育一批經營主體,搭建一批旅遊投融資平臺,打造一批精品景區和旅遊線路,推進旅遊業不斷發展壯大。這是樓陽生在這次旅遊發展大會上要求全力實施「五個一批」。在落實這個要求上,代縣已經破題,提前邁出了一大步,但是依然任重道遠。(完)

相關焦點

  • 看二青遊山西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代縣成為中國古代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域,成為我國歷代王朝的邊關重鎮,古代中國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埠,形成了豐厚獨特的邊塞文化,遺存了大量的名勝古蹟、珍貴文物。豐富的政治、軍事、文化遺蹟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讓代縣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中國民間繪畫畫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美麗山西」歷史文化名城——代縣雄城
    代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稱雁門郡、代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軍事強藩、商埠重鎮。 是「胡服騎射」的實踐地、「和親政策」的起源地、「雁門之變」的發生地、「克用復唐」的起兵地、「楊家將御遼」的鎮守地。
  • 幫打聽|代縣為什麼被稱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拍拍眾幫:代縣為什麼被稱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たいこうせん:你好,因為代縣這座城市的歷史非常悠久,境內名勝古蹟就有217處。另外,我國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評選也有嚴格的要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蹟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截至2017年,山西省境內僅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太原市、大同市、平遙縣、新絳縣、代縣、祁縣。代縣有哪些珍貴的文物古蹟?
  • 山西省代縣,千年古縣,古蹟景點眾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總面積1721平方公裡,總人口21萬。代縣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一、歷史沿革1、西漢置廣武縣,城址在今縣城西古城村,為太原郡都尉治。東漢改屬雁門郡。三國魏為雁門郡治。北魏明帝移治古上館城內,即今代縣。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移肆州治此。2、隋開皇五年(585年)改肆州為代州,十八年改廣武縣為雁門縣。大業三年(607年)改代州為雁門郡。
  • 代縣召開古城旅遊項目推進會
    圖為代縣召開古城旅遊項目推進會 3月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代縣縣長郝江陵連續兩次主持召開代州古城旅遊項目推進會,重點討論研究古城旅遊的標牌導視
  • 中國旅遊日:代縣推出「代縣美好生活」主題活動吸引遊客
    5月19日,由代縣旅遊服務中心主辦,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人文地理聯合舉辦的519中國旅遊日「發現代縣美好生活」主題活動在代縣邊靖樓舉行。活動當天「發現代縣美好生活採訪間微訪談」、「好風光融媒體主題房車行走代縣」、「把美麗代縣寄出去主題互動」三場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與遊客的關注和參與。
  • 山西忻州一縣,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一雄關還是國家5A級景區
    在山西忻州,有個這樣的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長城古道綿延不斷,雄關盤踞,古蹟眾多,是響噹噹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一雄關,現已開闢成國家名勝風景區,為國家5A級景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代縣,美譽多多,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等等,真乃美名不絕,讚譽不斷。
  • 發現代縣之美:山西代縣舉辦中國旅遊日主題活動
    2019年5月19日,由代縣旅遊服務中心主辦,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人文地理聯合舉辦的519中國旅遊日「發現代縣美好生活」主題活動在代縣邊靖樓舉行。「發現代縣美好生活主題採訪間微訪談」通過對當地領導、多行業市民和各地遊客的採訪,從不同角度講述代縣美好生活,把代縣的幸福傳遞給全國更多的人,用鏡頭表達出對代縣的讚美和對祖國的熱愛。同時,好風光融媒體主題房車行走代縣邊靖樓、雁門關、代縣旅遊商品市場、代縣火車站、代縣體育場等代縣著名景點與地標進行打卡,吸引不少遊客合影拍照。
  • 「發現代縣之美」全域旅遊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記者楊峰雷)4 月29 日,以「發現代縣之美」為主題的全域旅遊宣傳活動在代縣文廟廣場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展示民俗風情,擴大代縣文化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次活動主要是組織和吸引媒體採風團、旅行社踩線團、自駕遊俱樂部、遊客觀光團深入代縣的文化旅遊景點,探尋旅遊攻略上不曾記錄或被書寫的故事。活動通過旅行體驗的方式,整合挖掘代縣旅遊資源,提升全社會對代縣旅遊發展前景的認識,實現「快旅慢遊深體驗」的新時代旅遊價值。
  • 山西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是北魏首都,太原是9朝古都?
    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蹟,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省有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平遙、太原以外,還有誰?
    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蹟,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忻州市代縣文化旅遊招商推介月活動 8月1日將在忻州古城啟動
    山西經濟網訊(記者 暢雪 實習 閆曉峰)記者從7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本次推介月活動地點設在忻州古城代縣主題館從8月1日至30日期間每逢周六、日開放,展示的項目包括文旅康養產業、非遺項目、民間文藝、特色旅遊文化等六大版塊14個項目。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擁有各類歷史文化遺址、遺存444處。雁門關、邊靖樓、阿育王塔、文廟4處國保文物,趙杲觀、楊忠武祠、鐘樓等8處為省保文物。
  • 代縣打造全域旅遊經濟美景雙豐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代縣打造全域旅遊 經濟美景雙豐收 日前,代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經評審專家為期兩天的明察暗訪、會議審查、現場檢查和集體審議,順利通過了初審驗收,喜訊令人振奮,進一步鼓足了全縣幹部群眾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奮力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的熱情和幹勁
  • 文化山西:山西六大歷史文化名城,你都知道嗎?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山西留下53875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452處,高居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3處,位列全國前茅。所以才有「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說法。1982年,我國提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截止目前,山西有6座古城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是北魏首都,太原是9朝古都,還有誰?
    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蹟,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六大歷史文化名城,你都知道嗎?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山西留下53875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452處,高居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3處,位列全國前茅。所以才有「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說法。1982年,我國提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截止目前,山西有6座古城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代縣旅行紀錄片居然吸引這麼多媒體人!
    》旅行分享會在省城太原舉行,作為山西第一部縣域旅遊紀錄片,該視頻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拍攝取景,兩天一夜的旅程和拍攝讓旅行團成員收穫滿滿,用半綜藝真人秀的形式發現代縣之美,傳播代縣之美。在邊靖樓跳舞唱歌、在楊忠武祠學習楊家戰鼓和武術、在非遺展廳學習雁繡手、麵塑等技藝,在斑駁的古長城上,旅行達人們玩起了雁門關杯雙人推推樂,給古老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體驗和遊覽感受文化代縣,傳播最美代縣,打造動態旅遊攻略,感受不一樣的山西好風光。
  • 山西6大歷史文化名城 你都去過嗎?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山西留下53875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452處,高居全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3處,位列全國前茅。所以才有「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說法。1982年,我國提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截止目前,山西有6座古城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西省有6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平遙、太原以外,還有誰?
    為了進一步傳承中國古代歷史、保護歷史文化和文物古蹟,我國提出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1982年首次頒發至2018年5月2日,全國共有13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你真的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嗎?
    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按照各個城市的特點主要分為七類:1、古都型:以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個。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個。增補歷史文化名城,2001-2011年間陸續增加,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