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10萬元買了航天軍工股,那麼你本周或許能賺2萬元;如果你用100萬元買了半導體股,那麼你本周或許能賺16萬;如果你一分錢沒有投,可能感覺已經錯過了一個億。」
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周內,1.6億的A股股民人均賺了3.9萬元,而在投資熱情還在不斷高漲的背景下,監管部門卻也忙著不停「潑冷水」來降溫。
就在這個周末,銀保監會已經開始出手了。
A股大漲,股民一周人均賺3.9萬元
「新股民忙著開戶入市,老股民調侃自己沒跑贏指數。之前嚷嚷投資房產的,現在在討論股票,就連街口的老大爺,都來問問你股市如何。」有網友如此感慨近期A股的表現。
7月10日,A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滬指收跌1.95%報3383.32點,失守3400點,終結「八連漲」行情;深成指收跌0.61%報13671.24點;創業板指收漲0.75%報2778.46點。
不過,得益於前四天的強勢行情,本周滬指累漲7.31%,深成指累漲9.96%,創業板指累漲12.83%。
市場交投情緒高漲。10日A股成交額超1.6萬億元,連續7日破萬億元,這種現象上一輪出現還是5年前,最終本周A股成交額累計超8萬億元。
按市值計算,本周A股市值漲了6.2萬億元,1.6億股民平均賺了3.9萬元。
具體板塊來看,航天軍工板塊周漲幅達20.25%居首。另外,半導體、電腦硬體、零售、軟體、貴金屬等板塊亦周漲幅靠前。也就是說,「如果你用10萬元買了某隻航天軍工股,股價漲幅超過板塊平均漲幅,那麼你本周至少賺了2萬元。」
圖:近30日北向資金流向
賺錢效應下,更多資金被吸引入市。融資融券餘額單日新增連續超百億,本周前四天就增加了1236.59億元,已超過6月總淨流入額;一向被稱為「聰明資金」的外資,除了10日淨流出外,本周淨流入282.08億元,本月以來淨流入585.17億元。
銀保監會: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
7月1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
「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整體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11日答記者問時表示,但也必須看到,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潛在風險依然較大,要保持清醒,冷靜研判,未雨綢繆。
其中的一項突出風險是,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槓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一是全力打通恢復經濟循環。繼續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勢頭,研究實施中小企業「低成本無擔保」應急貸款和大中型企業應急融資安排,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
二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加大重點行業、普惠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擴大最終消費需求。
三是更好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優化完善保險產品,特別是災害保險、公共衛生保險、健康保險等,加快理賠速度,提高理賠效率,使企業及時獲得保險賠付,儘快復工復產。
四是持續提升宏觀政策協同效應。強化財政、金融、就業、產業等各項政策協調配合,實現多層級政策相互支持,更好服務各類市場主體。
五是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
「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另據媒體報導,今年以來,經濟下行疊加疫情衝擊影響,銀行業保險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各界也十分關注。
「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整體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但也必須看到,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潛在風險依然較大,要保持清醒,冷靜研判,未雨綢繆。
當前,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加大。
今年初以來帳面不良貸款餘額雖然增加不明顯,但由於經濟下行在金融領域反映有一定時滯,加之宏觀政策短期對衝效應等,違約風險暫時被延緩暴露,預計在今後一段時期不良貸款會陸續呈現和上升。
第二,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問題較為嚴重。
有的銀行、保險或信託公司,存在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機制失效,資產負債基礎原本就比較脆弱,資產質量在疫情衝擊下加速劣變,風險不斷積累。
第三,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
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槓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第四,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比如2020年1月起開始被逐步揭露的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牽涉多家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除了企業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形同虛設,需引起高度重視。
行情瞬息萬變,這些變化要注意
雖然A股連續7日成交額破萬億元,但周五(7月10日)的行情明顯降溫,多個指標開始出現變化。
一、引爆A股大藍籌股此輪大漲行情的大金融板塊再次出現回調,如上一周「大出風頭」的券商股,本周走勢反覆,周一延續強勁行情,周二則迅速回調,周四重返強勢,但周五又再次走低。其次,連續多日搶籌的北上資金開始出現淨流出,10日北上資金淨流出達43.93億元,為7月以來首次。
二、主力資金也釋放出降溫信號,社保資金等「國家隊」也開始減持。
9日,中國人保披露公告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擬減持公司A股不超8.84億股,對應市值約達72.93億元。同日,匯頂科技、北鬥星通、太極實業三家公司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擬分別減持不超過2%、1%、1.5%的股份。
三、8日證監會對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臺及其運營機構名單進行了集中曝光。
「此次證監會打擊非法場外配資一方面維護資本市場法治秩序,從而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另一方面通過大幅降低非法場外配資渠道帶來的資金槓桿,來減少市場高風險投機行為,提前預防因此帶來的泡沫。」山西證券分析。
四、7月份科創板將迎來首批限售股「解禁潮」。尤其是7月22日,有24家公司集體迎來解禁,解禁市值料超2000億元。
不過國盛策略表示,對於科創板即將迎來的解禁潮,雖然市場普遍存在一定的擔憂,但短期衝擊有限,長期則有望為資金入場提供配置良機。
下周滬指有望在調整中實現一定漲幅
本周五的下跌符合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但本周累計漲幅較大。據證券時報·數據寶分析,得到以下一系列結論。
一周上漲,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下跌,2015年以來共出現38次這種情況,次一周上漲概率為54%,然而次日滬指表現全部為下跌行情。
一周漲幅超過1%,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下跌,2015年以來共出現24次這種情況,次一周上漲概率不到50%;如果將周漲幅擴大至2%以上,次一周的上漲概率剛好為50%。
當然,如果一周漲跌幅超過3%,且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也上漲時,次一周上漲概率達到六成。
根據分析結果結合當前的行情,可以大致判斷下周市場可能會有上漲,但仍然要面臨調整。當然,以上分析並非絕對的結論,畢竟市場環境較前期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估值、市場活躍度等。
A股是否還存在機會?
A股是否還存在機會?據券商中國分析,機會可能由全面變成了結構性。
首先,特別國債將於七月中旬發行完畢。屆時,穩經濟的動作會更加明顯。而近期國債收益率上行也是因為資金面受到了部分擾動。隨著特別國債發行完畢,資金利率存在下行的可能性。若資金利率最終下行,成長股的估值空間又會打開。
其次,6月CPI同比2.5%,結束了今年前幾個月快速回落的趨勢,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翹尾為3.3%,新漲價和上個月的一樣,還是-0.8%,也就是說6月CPI同比回升全部由翹尾貢獻。6月PPI環比轉正,主要由上遊和中遊貢獻。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6月CPI和PPI的同比都出現回升,並沒有改變通縮趨勢。
在這樣一種趨勢當中,信用突然收緊的可能性並不高。從六月份社融數據來看,再度大超預期,這可能也是這一波行情發動的重要原因。中國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300億元,預期30500億元,前值31907億元。
第三,從歷史經驗來看,在成交量持續突破一萬億之後,行情突然轉弱的可能性並不高。市場的隱含波動率會下行,但不會突然下行,還會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結構性的機會依然存在。2019年年頭的市場如此,此前的行情亦是如此。
第四,從改革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並不會發生變化。未來註冊制、T+0以及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依然會到來,航母級投行也是既定目標。而從市場結構來看,無論是免稅店、科技創新,還是信創、區域發展中的大城市群建設等莫不如此。
非法場外配資也一直處於監管紅線,為何場外配資屢禁不絕?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在股市出現較大上漲行情時,總會有些投資者想利用槓桿,加大投資力度,儘可能多地獲取收益。由於其中一些人並不符合參與合法融資融券的條件,或者其投資標的超越了融資融券的範圍,以及其要求的槓桿率券商無法予以滿足,這就產生了在場外配資的需求。
「投資需謹慎」!券商紛紛提示風險
市場持續火熱,大批散戶「跑步」入場下,券商等機構們本周也開始坐不住了,紛紛提示風險。
光大證券表示,近期市場在樂觀情緒的推動下屢創新高,但從估值角度看,當前市場估值已不再明顯低估,甚至存在一定的高估,而在企業盈利復甦得到確認之前,市場可能會面臨由貨幣驅動向盈利驅動的驚險一躍。
「未來如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房價超預期反彈、寬鬆政策快速退出,這三個因素可能會使市場面臨調整風險。」光大證券表認為。
山西證券提醒,近期市場整體快速上漲,板塊收益率相關性下降,板塊輪動迅速,不宜過於頻繁追漲操作,建議配置有基本面和資金面支撐的低估值股票標的。
另外,「持續關注市場短期變化,如增量資金、量能因子等指標變化。」山西證券指出,關注市場上估值過高的股票下行風險,以及未來監管層對目前市場的表態和可能的政策變動對市場可能的負面影響。
「市場此前持續大漲,我不認為是『牛市』來了,短期急速上漲,一方面不排除有人利用市場對經濟前景過度樂觀的判斷進行炒作,另一方面是因為流動性寬鬆帶來的資本市場擴容。」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告訴中新網記者,「實體經濟正在恢復中,企業基本面的改善也沒有那麼樂觀,所以可以判斷,這種漲法一是不可持續,二是可能會有一些反覆,但市場前景總的趨勢應該是不錯的。」
「這次監管層已經通過打擊場外配資提醒投資者,但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交易帳戶的監管,密切關注資金進出、來往源頭、交易方式的異常變動,提高風險預警,及時嚴厲打擊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劉鋒稱,投資人也要加強自身判斷能力,注意企業大規模減持、質押等信號,不要折騰了半天,冒了很大的風險,卻沒掙到錢。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也表示,對於成熟的投資者,從交易策略上來說,當然是該上車的時候要上車,但對於大部分對股市了解不多的新手,建議還是按捺住自己的心情,按兵不動,因為你可能獲得的收益比起風險來講要小很多。
普通投資者千萬不要加槓桿炒股,風險極其巨大。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策略絕對不能按照機構的打法去打,因為兩者資產規模、風控能力、專業程度等都是不一樣的,兩者的投資策略一定不一樣。建議普通投資者在明確宏觀趨勢後,花力氣選擇賽道,找好標的,不要一聽說牛市來了就急於動手。大部分人投資是賺不到錢的。堅持自己投資,就一定要分散投資,一部分交給機構,一部分買公募基金,一部分買私募基金等。對於可投資產規模不大,又確實按捺不住想去炒股,同時炒股的資金虧損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生活的散戶,千萬不要加槓桿,加槓桿風險極其巨大。
(文章來源:機會寶投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