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講,對於食物的吃法非常有講究,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會感慨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基本上一樣菜可以變著花樣做出各種類型來。不過即使中國人這麼擅長烹飪,但是也有一些「西餐」還是難倒了中國人,例如說牛排!我們去牛排餐廳,服務員通常都會問一句,要幾分熟,一般咱們中國人都是越熟越好,但是外國就有人喜歡吃半生不熟的,不免令人乍舌!其實牛排對於製作者的手藝要求非常高,做不好就是一塊烤肉,做好了那麼你這家店可能就世界有名了。
在臺灣,就有一家這樣的牛排店,它非常講究,因為廣告宣傳就表示,一頭牛隻供給6個客人,而且它的宗旨就是,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就是憑藉著良好的口感和感人的服務態度,這家店也成了臺灣大學生最嚮往的千家企業之一,它就是「王品臺塑牛排」其實王品臺塑牛排之所以能夠在臺灣獲得這麼好的口碑,和它的創始人戴勝益是分不開的。
和當初很多的創業者一樣,戴勝益的家境並不是很好,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辛,因為擁有著6個兄弟姐妹,家裡的開支也是非常的拮据的!所以為了養活一大家人,戴勝益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回家幾次,不過因為遇到了合適的機會,戴勝益的爸爸反而創出了名堂,創辦了一家帽業公司,這才讓家裡的條件慢慢變好。戴勝益畢業後也進入了爸爸的公司,給他打下手,不過他一直覺得,男人就應該闖出自己的事業,而不應該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所以他依然決定創業!
當時離開了父親的公司,戴勝益37歲,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很多人就已經喪失了拼搏的動力安於現狀了,但是戴勝益卻一直在尋找創業的機會。當時他發現似乎遊樂園項目很受歡迎,而且臺灣遊樂園並不是很多,所以他找到了合作夥伴開了一家鴕鳥遊樂公園,還請了小虎隊做代言!當時遊樂園就已經採用了現在的模式——一票制,進入遊樂場可以暢玩到底。在明星效應的帶動下,遊樂園第一年的生意就很好,大賺1億多臺幣,之後戴勝益又開了三家遊樂園,不過這次急功近利的戴勝益卻虧了,因為遊樂園不是商場,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每天去玩的!
戴勝益栽在了遊樂園項目上,只有又開始開餐館,最初做的就是烤全羊和牛排,不過這些店第一年還將就,第二年就虧了,第三年大多都倒閉了。戴勝益之後又進行了幾次創業都以失敗告終,7年內失敗9次,這讓戴勝益周圍的親戚朋友開始懷疑他的能力了,不過戴勝益依舊是想要做最後的嘗試。
因為人緣比較好,戴勝益還是從朋友那借到了錢,想將自己剩下的一家牛排店盤活,當時他借到了270多萬臺幣,將這家店命名為王品臺塑牛排餐廳,而且對外宣傳「一頭牛隻供應6位客人」,沒想到卻一炮走紅!憑藉著這家店,戴勝益很快就還清了債務,而且還開了很多分店!目前,王品臺塑牛排已經走出臺灣,在整個中國開了400多家直營店,市值超過400億臺幣(88億人民幣)
現在,戴勝益已經將公司交給了女兒打理,而自己卻做公益去了。其實對於戴勝益來講,如果當初就留在父親的公司,那麼就沒有這麼多經歷了,可能也不會有現在的王品臺塑牛排店。在父親的公司是職業階段,創辦品牌是事業階段,而投身公益就是志業階段了,最終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由職業到志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