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中世紀教堂坐落在託姆比亞山的中間,是有名的圓頂教堂

2020-12-16 娛樂大咖婷姐

這座光芒四射的中世紀教堂坐落在託姆比亞山的中間,是有名的圓頂教堂,它是愛沙尼亞主要的路德教教堂,在1233年以前建造,因為不斷的翻修和重建,教堂展現了混合式的建築風格。雖然教堂的主體建築來自14世紀,但它的巴洛克式塔頂卻是18世紀70年代末添加的。歷史上它曾是愛沙尼亞的德國貴族上流社會的教堂,一進入教堂大門就可以清晰地印證這一點。教堂內部充滿了精緻的17至20世紀貴族盾徽及13至18世紀的墓碑。

塔林的聖瑪麗大教堂,又稱為圓頂教堂,位於塔林的上城區。教堂內部的牆壁上掛滿了類似城徽章裝飾之類的物件,四面的牆壁上幾乎都被掛滿了。教堂鐘樓觀景臺是拍攝老城全景的絕佳之處,就是爬那螺旋樓梯,實在有些費勁。

愛沙尼亞塔林的節日!東歐塔林—冷而無雪,街道上的人們正在為了節日的慶典奔波,購買貨品的,賣貨品的,玩樂的,一副熱鬧非凡的樣子!

塔林聖母主教座堂——是愛沙尼亞主要的路德教教堂,座落於託姆比亞山的中間,教堂的主體建於14世紀,經過多年的不斷翻修、補建而成了目前的混合體風格。歷史上它曾是愛沙尼亞的德國貴族上流社會的教堂,教堂內部很精緻。

塔林聖母主教座堂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座堂山上的一座教堂,由日耳曼人創建於13世紀,是塔林和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也是17世紀大火後座堂山上唯一倖存的建築。塔林聖母主教座堂最初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61年改屬路德宗,現在屬於愛沙尼亞路德教會。我們去的時候是元旦,沒開門,只在外面看看。

塔林聖母主教座堂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座堂山上的一座教堂,由日耳曼人創建於13世紀,是塔林和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也是17世紀大火後座堂山上唯一倖存的建築。塔林聖母主教座堂最初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61年改屬路德宗,現在屬於愛沙尼亞路德教會。

相關焦點

  • 教堂控 歐洲十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聖母百花大教堂從1296年開始動工建設,到1436年正式完工,前後歷經了140年。它不僅是一座極其美麗的教堂,而是是佛羅倫斯的城市象徵和名片。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外觀遍布由綠色、粉紅色和白色組成的大理石彩瓷,獨特而亮麗。聖母百花大教堂不僅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且直到現代,教堂的圓頂規模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 芬蘭最有名的中世紀大教堂——圖爾庫大教堂
    圖爾庫大教堂是芬蘭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蘭最有名的中世紀大教堂。教堂始終於1229年,曾多次擴建,到14世紀末達到了目前的規模。與手工業博物館和古城堡齊名,是圖爾庫的三大名勝。圖爾庫大教堂是芬蘭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蘭最有名的中世紀大教堂。
  • 石頭的交響樂:中世紀教堂
    中世紀時期,人們意識到「宗教的統一有助於形成國家和帝國的認同感,教堂也被視為精神和政治力量的象徵」。在這個時期,教堂建造迎來了頂峰時期,和修道院一起,它們似乎成了歐洲城市裡最重要的建築。如果說「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政治史是一部教堂史並擁有眾多的早期領袖」也不為過。
  • 愛沙尼亞最「有名」的千年古城,沉淪於美景,如同穿越到中世紀!
    愛沙尼亞最「有名」的千年古城,沉淪於美景,如同穿越到中世紀導語:走遍祖國大好河山,領略無數綺麗風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長。說到古城堡,大概都是每個女孩子婚姻夢想的地方。那麼,朋友們是否有去過古堡呢?今天,筆者就帶領大家走進中世紀時期的千年古城。
  • 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二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聖保羅大教堂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建築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17世紀末建成。
  • 見證中世紀歷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有這樣一個標誌性建築物,它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它是拜佔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拜佔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它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在藍色清真寺對面,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高達54.8米。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平面採用了希臘式十字架的造型,而在空間上,則創造了巨型的圓頂,最絕的是它在室內沒有用到任何柱子來支撐。
  • 歐洲教堂了解一下!
    再後來的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家都為這座教堂貢獻了自己的作品,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蒙克、貝尼尼、烏冬等。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 「歐洲遊記」| 聖彼得大教堂——一切從圓頂說起
    大教堂作為文藝復興的主要建築,勢必繼承了古羅馬的穹頂風格,但是如此大跨度(直徑42m)、沒有立柱支撐、完全的球面型圓頂卻又是一次意料之外的創新。再在正門右拐處等待上圓頂。好在排隊的過程不全是無聊的,可以欣賞牆上精美的馬賽克作品、墓龕和浮雕。
  • 塞爾維亞宗教建築的代表作:聖喬治教堂
    塞爾維亞的修道院在全世界都極其有名,還有人說全世界最美的修道院都在塞爾維亞。如果要在塞爾維亞地圖上畫個十字,那麼中部城市託波拉小鎮則剛剛巧就在那十字的交匯點,不偏不倚。坐落在託波拉鎮上的奧普萊納茨山頂的聖喬治教堂,就是由第一次塞爾維亞革命的領導者卡拉多諾蒂維奇家族的後人——彼得一世取得王位後於1910年建造的,這座教堂作為家族教堂以及家族墓地,地下室裡供奉著卡拉多諾蒂維奇家族的26名成員,是塞爾維亞近現代宗教建築的代表作。
  • 子皮 | 教堂風格小科普
    如果這就是你對教堂的全部興趣,如果你更大的興趣是買包包和曬自拍,那麼你現在可以把這篇文章關掉。不過很遺憾:你很可能錯過了歐洲和西方的很多東西,也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教堂為什麼在中世紀特別重要?簡單的答案是:因為中世紀的歐洲落後。不要誤解,宗教在很多地方都很重要。但如果一個地方的文化藝術只集中在宗教照亮的一小塊,那麼通常是因為這個地方窮和落後。
  • 馬尼拉大教堂,飽經風霜的羅馬式建築加上優雅的圓頂,古色古香
    1571年西班牙人為了統治菲律賓建起了這座城堡,面積1平方千米,被稱為「都市中的都市」。城堡四周是壕溝和中世紀式的城牆,共有7座城門,城內有總督官邸和12座教堂。馬尼拉大教堂始建於1581年,位於聖地牙哥城堡附近,是馬尼拉天主教大主教管區的主要建築。這座教堂經歷了颱風、地震和戰爭的不斷損毀,如今的建築已是第六次重建,飽經風霜的羅馬式建築加上優雅的圓頂,古色古香。
  • 巴塞隆納教堂篇
    教堂主體以哥德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圓頂和內部結構則顯示出新哥特風格。高迪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教堂彩色玻璃透過的光線十分美好。
  • 這座俄羅斯最精美的教堂,外形宛如夢幻城堡堪稱神來之筆
    但其中,如果說最讓我認為是神來之筆的建築,瓦西裡升天大教堂必然是數得上的,應該算是教堂建築(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裡最完美的了。就算不是學建築的,玩過俄羅斯方塊的應該也會覺得眼熟。世界大國俄羅斯,在建築方面有著當仁不讓的頂級成就和不可比擬的藝術造詣。
  • 讓心靈去旅行 到教堂體會正宗聖誕風情
    巖石教堂是幾乎所有造訪赫爾辛基的遊客的必遊之地。巖石教堂又叫坦佩利奧基奧教堂,位於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這座聞名歐洲的教堂是從一整塊巖石中開鑿出來的,巖石比旁邊的街道高出8~13米,順其自然地保留了下來,環繞四周的建築是不同年代修建的住宅樓。
  • 中世紀鑄就的建築奇觀:沙特爾大教堂
    核心提示:沙特爾大教堂,全稱沙特爾聖母大教堂,坐落在法國厄爾-羅亞爾省省會沙特爾市的山丘上。
  •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毗鄰聖喬萬尼洗禮堂,建築風格與聖母百花教堂極為相似。高聳的喬託鐘樓、氣質優雅的聖母百花教堂、擁有「天堂之門」的聖喬萬尼洗禮堂這組建築群,已經成為佛羅倫斯的地標之一。
  •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英國最大的教堂,戴妃婚禮、柴契爾夫人葬禮地
    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是一個聖公會教堂,倫敦主教的駐地和倫敦教區的母教堂。它坐落在倫敦城最高點的盧德蓋特山,可以追溯到公元604年建立的最初的教堂。現在的大教堂是17世紀晚期由英國著名建築師Christopher Wren 嘔心瀝血45年才全部設計建設完 成。
  • 世界五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
  • 大教堂——乳白色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
    大教堂位置可以說絕佳,出火車站沿街向東直走五分鐘即可到達,和露天自由市場僅隔一個街區。教堂位於一座高臺上,很多人坐在臺階上眺望赫爾辛基港,風景非常棒。臺前的廣場上有很多鴿子和海鷗,還有一座落滿鳥屎的青銅像,這座雕像刻畫的是俄國沙皇兼芬蘭大公亞歷山大二世,作者為芬蘭著名詩人Runeburg的兒子Walter,芬蘭很多城市都有他的作品,值得一看。赫爾辛基大教堂(Tuomiokirkko)建於1852年,出自德國建築師恩格爾(CLEngel)之手。
  • 柏林大教堂坐落於柏林市區博物館島的東側,背靠施普雷河
    "柏林大教堂坐落於柏林市區博物館島的東側,背靠施普雷河,它曾是霍亨索倫皇族的宮廷教堂,其家族成員都埋葬在這裡的地下室中。柏林大教堂建於1895年-1905年,在二戰中曾遭毀壞,修葺工作持續至今,但它依然是柏林最搶眼的地標性建築,素有「博物館島入口之稱」:三座巴洛克的大圓頂氣勢非凡,面向施普雷河的四層建築採用了巴洛克宮殿的裝飾風格,金碧輝煌;西側的鐘樓服役至今,禱告的鐘聲悠遠綿長;爬過260級臺階便可在大教堂頂端欣賞柏林市區的壯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