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鑄就的建築奇觀:沙特爾大教堂

2020-12-25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沙特爾大教堂,全稱沙特爾聖母大教堂,坐落在法國厄爾-羅亞爾省省會沙特爾市的山丘上。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沙特爾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沙特爾大教堂部分始建於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災,26年後重建,是標準的法國哥德式建築。它高大的中殿呈純哥德式尖拱型,四周的門廊展現了12世紀中葉精美的雕刻,12、13世紀的彩色玻璃閃閃發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麼非凡卓越,堪稱經典傑作。

鳳凰衛視中文臺《築夢天下--沙特爾大教堂(下)》播出,以下為文字實錄:

周瑛琦:大家好,歡迎收看築夢天下,我是周瑛琦。在上一期節目當中,我們說到了沙特爾大教堂--這一哥特經典誕生之前的一系列故事,這期節目我們繼續和你聊聊它的前世今生。沙特爾大教堂代表了哥德式建築和中世紀基督文明的輝煌成就,它與蘭斯大教堂、亞眠大教堂和博韋大教堂並稱法國四大哥德式教堂。這座教堂於1194年被大火吞噬了之後,立刻展開了重建工作,由木質轉為石質。那時候的工程和現在一樣,也是先打地基,再壘石塊砌牆壁,最後封頂。當時教會給石匠們下達的命令就是,要創造一個前無古人的大教堂。然而,在生產力落後的中世紀,石匠們是如何創造出這一建築奇觀的呢?

解說:1217年,歷經23年的重建,沙特爾教堂外牆的工程即將完成,重建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屋頂。設計師意識到,如果要儘量多的讓光透過,就需要超薄的天花板和屋頂,而薄薄的牆壁將很難撐住傳統的屋頂設計,怎麼辦?石匠們想出一個辦法,把拱頂設計成肋筋形,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哥德式建築的標誌之一。石拱肋支撐拱頂的重量,直接轉移到下面的牆壁。

解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嘗試,石匠們擔心屋頂的重量不只向下轉移,也會向外分散。這樣一來,新教堂就會崩塌。怎麼辦?

解說:當時的歐洲城鎮充斥著些木屋、作坊、小巷、排水溝和豬欄的簡單建築體,修建如此高的建築,則必須經過精密的科學測量。當時教會學校開設了數學、幾何、力學等基礎學科,經過不斷地推斷和論證,哥德式建築結構法則日趨成熟,能夠較為科學地運用到石匠們的實際施工中。

解說:他們創造性地發明出飛扶壁,能夠把拱頂和牆壁銜接起來。這樣一來,任何向外擴散的力透過石柱轉移到地面,教堂就穩定了。石匠們在整個結構四周增加了幾十座這樣的飛扶壁,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座大教堂能把飛扶壁列入設計的重點。

解說:但是,這種設想沒有任何前車之鑑,而且當時沒有大型的起重工具,要建起這幢當時的"摩天大樓",還真不容易。當時的歐洲,戰亂頻繁,有人從戰爭當中汲取到經驗,把拋石機進行改良,利用拋石頭的辦法,把石料運送到更高的地方。這一歪打正著的發明,和後世的起重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它的幫助下,沙特爾大教堂的結構修築得以順利完成。

周瑛琦:為什麼沙特爾大教堂的重建要規劃得這麼高呢?除了它是教會的形象工程之外,客觀上的自然條件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知道,沙特爾大教堂位於巴黎市郊,而巴黎地區位於北緯49度左右,尤其是在冬季,陽光就不那麼充沛,早晨9點開始看到陽光,到了下午4點就需要點燈了,而教堂裡則更為黑暗。幾百年來,法國北部的建築師們一直致力於解決室內採光的問題。後來他們發現,提升教堂的高度、加大玻璃窗的面積可以吸納更多的陽光,於是,豎長的玻璃窗和尖形拱頂這一建築形式也就應運而生。

解說:尖形拱頂之下,沙特爾大教堂的石匠們把教堂分為三層,帶許多柱子和拱門的下層,高度和頂層或天窗層相同。中間一層由三拱式拱廊樓座組成,牆面沒有那麼多由彩繪玻璃窗和拱門組成的精緻雕像裝飾。

解說:拱門四周有七個象徵自由藝術的雕塑,即語法、邏輯、修辭、幾何、天文和音樂,這都是由古代傳承下來的學科。每一學科都以女子形象來表現,每個形象代表一個著名歷史人物,譬如基凱羅、亞裡斯多德和畢達哥拉斯。這七個自由藝術雕塑象徵中世紀對知識的尋求和探索,也是人們第一次把藝術的象徵,表現在教堂正面。

解說:在它們之上,把三個通道聯在一起的大型雕飾講述著聖母和聖子的早年故事,特別的事,這裡並沒有耶穌受難的場面,因為在12世紀,受苦和恐怖的描述只限於懲罰罪犯的場面。這些拉長的雕像顯得既神秘又生動,他們都像無重力的神秘物體,守護著教堂的入口,儘管不屬於人間,但它們似乎也擁有自己的靈魂。

解說:拱門下方的雕像裝飾描述已逝的歲月和未來的時間,從耶穌升天直到最後審判日、他再次降臨那天。聖奧古斯丁認為,時間將在最後審判日那天結束,之後便是永世了。但在中世紀人們的心目中,世界末日隨時都會降臨。

解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到由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從藝術史的角度講,中世紀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終止,前後長達一千多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年裡,整個歐洲完全處於封建宗教的控制之下,文化處於被禁錮的狀態,古希臘和古羅馬所流傳下來的燦爛文明幾乎完全衰竭,以致於後來崇尚古典藝術的人都稱中世紀為"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完全取代了原來的地中海傳統,教會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權威和組織者,藝術也完全為宗教服務,非寫實的、教條的、充滿宗教色彩的藝術風格主宰了整個中世紀,也成為後世人們心目中中世紀的經典。沙特爾大教堂就書寫滿了它們的印記。

解說:建築是中世紀藝術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大量的教堂就是在那個宗教狂熱的時代修建的;而雕塑作品幾乎都作為建築的一部分出現,內容所表現的幾乎都是宗教故事和《聖經》中的人物。

解說:沙特爾教堂西大門的右側入口就是獻給聖母的,她坐在拱門最高處,懷裡抱著一個嬰兒,下面的雕像描述了耶穌降生的故事:天使向人間報喜,說耶穌降臨了,出現在桌上的盤子裡。牧民們一聽到救世主的誕生,就立即帶著他們的牲畜去敬拜聖子耶穌。這樣的圖像在出現在教堂正面,還是第一次。

解說:而在教堂內部,頂上的窗戶從右到左,用不同的顏色表現出黑暗到光明的轉換,分別講述著基耶穌生前、受難和復活的故事。

解說:窗戶之下,是曲折的迷宮,據說過去的朝聖者必須先跪著走到迷宮中央,才能進入大教堂,走完一圈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不少信徒在這裡念誦天主教會傳統的玫瑰經,以此尋找救贖之路。

解說:相傳,中世紀沙特爾大教堂的神父們就在這個迷宮裡跳舞,以慶祝耶穌的復活和創世紀的開端。從此之後,迷宮就成了拯救的象徵,誰要能通過迷宮,他就能與上帝溝通。當最後走到中心時,就可以抬頭看到大教堂的奇觀--玫瑰花窗。窗戶代表了太陽,也就是耶穌的象徵,而玫瑰,則代表聖母瑪利亞。

相關焦點

  • 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樣本——沙特爾大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位於法國厄爾·羅亞爾省沙特爾市的一個山丘上,是法國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以其宏偉壯觀,高聳挺拔的建築與被稱為「石刻的戲劇」的雕刻群像組成了和諧美妙的整體。沙特爾大教堂始建於9世紀。最初建造的是一個地下小教堂。11世紀時又增建了更大的地下教堂。1145年再次修建了新教堂。1194年原先大教堂遭受火災。現沙特爾大教堂的主體建築重建於1194年,1264年竣工。大教堂有3個聖殿,分別與3座大門相通,象徵著耶穌不同時期的活動與生活。中殿長130米,正面寬16.4米,高32米, 是法國教堂中最寬的中殿。
  • 沙特爾大教堂是中世紀最傑出的建築藝術之ー,也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蒂埃裡在07年主持第四個皇的落成儀式,後來又在教堂上方增建2個鐘樓,在教堂的正面割作羅馬式藝木雕刻。1194年6月10日,一場大火燒毀了沙特爾鎮上大部分建築,沙特爾大教堂也未能倖免,留下的只有鐘樓和正面雕飾。全鎮老百姓對於教堂賴以起家的瑪麗亞聖衣被毀莫不感到哀傷。
  • 沙特爾大教堂—法國古典教堂的代表作之一
    沙特爾大教堂位於法國沙特爾城,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個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門和其壯觀宏偉的羅馬尼斯凱像,早期的珠寶光彩的玻璃裝飾的窗戶,無一不是12世紀法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 浴火重生的沙特爾大教堂
    耗時66年,哥德式建築的曠世傑作文:陳燕青1194年6月,一道閃電擊中法國小鎮沙特爾,隨即引發大火,燒毀無數民房以及人們的精神寄託——大教堂。沒了大教堂和聖母之袍,就不會再有人前來朝聖,沙特爾的經濟也將陷入蕭條。為穩定民心與鞏固教會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重修大教堂變得十分必要且迫切。根據沙特爾主教雷諾的願景,新教堂的規模將會無比宏大、史無前例。但要興建如此宏偉的建築,其困難程度也異乎尋常。首先,找不到堪當重任的建築師。
  • 重建沙特爾大教堂,重建後的建築特色,你了解嗎?
    1194年大火之後,對沙特爾大教堂的重建標誌著哥德式建築發展中的又一個階段。新工程在短短26年就基本完工。地下禮拜堂中珍藏著沙特爾大教堂最為重要的財產:傳說中耶穌降生時,聖母瑪利亞所穿長袍的殘片。沙特爾的這座大教堂就敬獻給聖母。
  • 石頭的交響樂:中世紀教堂
    中世紀時期,人們意識到「宗教的統一有助於形成國家和帝國的認同感,教堂也被視為精神和政治力量的象徵」。在這個時期,教堂建造迎來了頂峰時期,和修道院一起,它們似乎成了歐洲城市裡最重要的建築。如果說「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政治史是一部教堂史並擁有眾多的早期領袖」也不為過。
  • 教堂控 歐洲十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
    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哥德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設計之旅為大家介紹歐洲十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01.
  • 旅行:沙特爾及其大教堂,巴黎5小時的私人交通工具之旅
    沙特爾及其大教堂:巴黎5小時的私人交通工具之旅沿著厄爾河探索大型尖頂和中世紀房屋,乘坐私人司機和導遊,從巴黎出發,5小時可抵達沙特爾。親身體驗為什麼沙特爾大教堂自12世紀以來一直是朝聖之地,您可以探索豐富的符號和藝術品,裝飾著令人驚嘆的室內裝飾。享受私人旅遊的靈活性,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參觀大教堂和周圍的老城區,並有充足的時間來觀看您最感興趣的地方。
  • 哥德式建築藝術被稱作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
    哥德式建築內部高大明亮,加上從色彩玻璃畫透過來的富有變化的彩色光線。使人產生一種騰空飛起、飛向天國的神秘宗教情感。典型代表有法國巴黎聖母院、沙特爾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等。巴黎聖母院沙特爾大教堂,始建於1194年,位於法國,是一作更加典型而優美的哥德式教堂,垂直的柱子和失狀拱券一束束的拔地而起。
  • 科隆大教堂: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黑灰色石壁和中世紀雕刻!
    沒有什麼能比科隆大教堂更加代表科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位於科隆的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授予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美譽。教堂西面的雙塔設計是哥德式的建築巔峰之一,分層排列的彩繪大玻璃窗,裝飾豐富的三角楣,茂密如花束的細長扶垛宛如一根根長矛刺向157米高的教堂尖頂,朝向萊茵河方向的半圓形後殿,加上無數個見頂和小塔,這一切都構成世界建築史上一道壯美的奇觀。科隆大教堂從13世紀中期起建,為紀念聖人烏爾蘇勒而建,歷時600多年完工。如今,這座著名的大教堂每年都接受著全球700萬遊客的拜訪。
  • 紐約大都會影像檔案:看沙特爾大教堂與七十年代紐約公共藝術
    此次介紹的是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的《沙特爾大教堂》,上世紀90年代的紀錄片《印尼的藝術》與記錄了上世紀70年代的紐約街道與公園的《公共場所的藝術》。沙特爾大教堂《沙特爾大教堂》這段影片片長15分鐘,由弗朗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拍攝於1970年代。
  •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成為哥特建築藝術向中歐傳播的起點
    歷經263年才竣工完成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坐落於斯特拉斯堡的市中心,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也是歐洲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教堂整體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巖石料築成。教堂內有一個11米高的天文鐘,每隔15分鐘有兒童、青年、壯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個階段的機械人出現,但每一整點有死神提著板斧出來報時,至今準確無誤,到中午12點30分鳴鐘報時之際,就會有眾多的人物輪流出場,帶來引人注目、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場面。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位於德法邊境、從動蕩中一路走來的斯特拉斯堡,如今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重要的立法首都。
  • 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雪梨海德公園附近,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解鎖歐洲最著名的10座哥德式大教堂,其中1個耗時600年建成
    哥德式建築強調垂直和光線,最大的特點是尖頂、肋拱和飛扶壁。這種建築風格用於許多城堡、宮殿和市政廳,但真正展示哥德式建築之美的是歐洲宏偉的大教堂,下面盤點了歐洲中世紀的10座哥德式大教堂。9、布爾戈斯大教堂布爾戈斯大教堂是屹立於布爾戈斯的一座中世紀大教堂,專門供奉聖母瑪利亞,因規模巨大和獨特的哥德式風格而聞名。布爾戈斯大教堂的建造始於1221年,中間有近兩個世紀的時間建造中斷,隨後於1567年完工。
  • 亞眠大教堂,關於這個建築的特色,你知曉多少?
    沙特爾大教堂所確立的盛期哥德式風格在亞眠大教堂的內部構造中達到了極致。1218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大教堂燒毀,兩年之後,亞眠大教堂在原址上開始重建,那時沙特爾大教堂尚未完工。亞眠大教堂中堂拱頂在1236年完工,而唱詩班區的修建又持續了25年。
  • 教堂建築、宮殿建築是法國建築的璀璨明珠
    從建築類型來分,主要有教堂建築、宮殿建築、公用建築等。法國教堂建築。沙特爾大教堂位於法國沙特爾城,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也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其最初是建在地下的一個小教堂,據說裡面保留著聖母瑪利亞穿過的衣服。
  • 你應當知道的世界建築奇觀系列之三
    英國外交家邁克唐納說:「就吳哥寺而言,它是法國巴黎聖母院和查特雷斯大教堂以及英國的埃利和林肯大教堂同時代的產物。只是吳哥寺建造在亞洲。然而在寬敞和華麗方面,吳哥寺更勝一籌。」英國的作家威廉士寫道:「面對吳哥遺址,最莊嚴的中世紀歐洲建築也顯得有些遜色。這個建築上的傑作被叢林掩蓋了300多年,當這些雄偉的建築重見陽光的時候,我欣賞它,簡直為它感到著迷。」
  • 布爾日大教堂—法國奢華古典教堂代表之一
    布爾日大教堂位於法國的布爾日市。布爾日是法國中部中央大區的一座城市,也是謝爾省的首府,在巴黎南部大約200公裡遠的地方。布爾日大教堂始建於1195年,歷時60多年才完工。與沙特爾大教堂一樣是第一批哥德式建築,隸屬於同種風格建築中的佼佼者。
  • 帶飛中世紀的建築藝術——哥德式教堂
    法國沙特爾大教堂像這座古老的法國哥特教堂就是尖塔在鐘樓之上,而且兩座鐘樓不對稱,據說是當年兩撥工匠各做各的導致,也可能是工藝水平還不成熟,造就了這種奇葩造型。沙特爾大教堂   飛扶壁沙特爾大教堂是較早期的哥特教堂,所以飛扶壁也比較質樸,以建築功能為主。
  • 如何欣賞一座哥德式教堂,突破審美的界限
    教堂正是朝向永恆的建築。              當你走進一座教堂進行欣賞時,你也許仍然會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不同教堂的建築風格可能相距甚遠,一提教堂,我們想到的幾乎都是瘦削冷峻、魚骨般節節攀升的哥特外觀與美麗的花窗。作為基督信仰建築物的代表,教堂幾乎就是那些通天哥德式教堂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