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2020-12-16 娛樂盤點萬花筒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雪梨海德公園附近,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

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非常的漂亮,值得我們去遊覽的地方,看完之後我們一定會為他驚嘆的。

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

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重建工程於1865年開始,耗時60多年,於1928年完成。1998年至2000年,加修教堂的尖塔。大教堂長107米,中殿24.3米寬,天花板高22.5米,中心塔高46.3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為74.6米。

聖瑪麗大教堂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位於學院街與阿爾伯特王子路的街角處,也就是在海德公園的對面。教堂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遊人們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

聖瑪麗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莊嚴肅穆。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它不僅是過去的寶貴遺產,也是今天整個城市和國家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恢弘肅穆的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巡禮
    恢弘肅穆的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巡禮聖瑪麗大教堂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聖瑪麗大教堂[1-3] 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重建工程於1865年開始,耗時60多年,於1928年完成。1998年至2000年,加修教堂的尖塔。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天主教的發源地,美麗壯觀,彩色的碎石鑲嵌!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宗教之旅】震撼的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
  • 雪梨聖瑪麗大教堂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
    雪梨最宏偉最漂亮的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每次走進去都有一種肅穆與莊嚴的感覺。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它始建於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來到澳大利亞是在1820年,因此聖瑪麗大教堂又被稱為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聖瑪麗大教堂大殿以十字進行區域間隔,陽光從琉璃窗欞傾瀉而下,黃色的燭光映襯著聖母、耶穌聖潔的靈魂。聖瑪麗教堂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以手工精巧而聞名世界。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毀於大火。
  • 聖瑪麗大教堂——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
    聖瑪麗大教堂是perth城市中比較大一座教堂,這個教堂可以坐perth市內的公交車到達門口附近,下了車就能遠遠地看到這座教堂。教堂門口有塊牌子寫著St.Mary&Cathedral,確認了我們沒有走錯地方,還寫著具體的彌撒時間,教堂的建築正面是古老教堂的建築風格,外圍兩邊和後面卻能看到現代的元素。走進教堂也能看到現代的元素。教堂門口有個專櫃售賣一些紀念品,冰箱貼之類的。位於海德公園的對面,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寧靜的氣氛。教堂很大,外面看起來黑糊糊的窗,入內一看窗上都是精緻的玻璃畫,顏色鮮豔,給人很溫暖很聖潔的感覺。
  • 雪梨海德公園附近的聖瑪麗大教堂,始建於1821年
    哥德式的聖瑪麗教堂氣勢雄偉恢宏,內部可以免費自由參觀,遊人們一進入教堂,立刻就會被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是以創世紀為主題的,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因手工十分精巧而聞名世界。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哥德式風格的崔斯特姆大教堂
    另外,教堂也是歐洲各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縮影,是各國興衰變遷的活生生的見證。暗黑系列也通過對崔斯特姆大教堂建築的毀壞、重修、再遭毀壞等變遷史講述了庇護之地的滄海桑田。中世紀時期,教會勢力統治了歐洲。在中世紀前期建造的教堂受義大利影響,幾乎全為羅馬風格。其特徵為圓形拱頂,從教堂的門或者窗戶可以大致區別出來。
  • 英國的約克大教堂,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時期哥德式教堂
    約克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是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時期哥德式教堂,是世界上設計和建築藝術最精湛的教堂之一,十分的宏偉莊嚴,耗費了200多年的時間才建成。來到約克,一定不能錯過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約克大教堂是英國最大,同時也是整個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公元1220年開始興建,並於公元1470年代完工。1984年約克大教堂部分建築遭大火焚毀,破壞嚴重,現已修復。教堂始建於公元627年,當時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後來在內戰中被戰火摧毀。
  • 教堂控 歐洲十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
    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哥德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設計之旅為大家介紹歐洲十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01.
  • 科隆大教堂: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黑灰色石壁和中世紀雕刻!
    沒有什麼能比科隆大教堂更加代表科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位於科隆的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授予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美譽。教堂西面的雙塔設計是哥德式的建築巔峰之一,分層排列的彩繪大玻璃窗,裝飾豐富的三角楣,茂密如花束的細長扶垛宛如一根根長矛刺向157米高的教堂尖頂,朝向萊茵河方向的半圓形後殿,加上無數個見頂和小塔,這一切都構成世界建築史上一道壯美的奇觀。科隆大教堂從13世紀中期起建,為紀念聖人烏爾蘇勒而建,歷時600多年完工。如今,這座著名的大教堂每年都接受著全球700萬遊客的拜訪。
  • 大叻天主教堂: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淡粉色的教堂
    大叻天主教堂建於1931年和1942年,從外觀上看起來像一個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當年,這座教堂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住在大叻或去那裡度假時使用的。站在遠處,可以看到大叻大教堂的鐘樓。大叻天主教堂是該地區最大的教堂,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前言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是科隆市的地標性建築。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歐洲三大宗教建築。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麼說吧大概相當於現在建築的45層樓那麼高。大教堂內有5個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在教堂祭壇擺放有中世紀的黃金匣,由黃金、寶石和珍稀飾品組成的「寶中寶」,可以說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
  • 隨凱撒去澳新:澳大利亞雪梨聖瑪麗大教堂(雲遊系列之219)
    聖瑪麗大教堂是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第一座聖母教堂奠基於1821年,1865年毀於大火。1869年臨時的木製教堂亦被大火焚毀。此後復建了今天看到的聖瑪麗大教堂,不過直到2000年才最終建成雙塔,並成為雪梨的著名地標。聖瑪麗大教堂很好找,就是在海德公園的對面。
  • 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完美典範!
    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哥德式建築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見到它的真容之後,那是發自內心的震撼,不愧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德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
  • 世界著名教堂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也許沒有什麼能比科隆大教堂更加代表科隆,這座地標性的建築,位於科隆的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授予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美譽。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
  • 中世紀鑄就的建築奇觀:沙特爾大教堂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沙特爾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沙特爾大教堂部分始建於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災,26年後重建,是標準的法國哥德式建築。它高大的中殿呈純哥德式尖拱型,四周的門廊展現了12世紀中葉精美的雕刻,12、13世紀的彩色玻璃閃閃發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麼非凡卓越,堪稱經典傑作。
  • 簡單說說羅馬式教堂建築與哥德式教堂建築的區別
    如果不了解歐洲建築,可能會在了解歐洲文化方面大打折扣,尤其是教堂建築,就拿德國來說,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教堂,如果不了解教堂建築,旅行的時候很可能只是走馬觀花地看看。    從時間上來劃分,歐洲的建築包括古希臘建築、羅馬建築、羅曼式建築、拜佔庭建築、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新古典主義建築、洛可可建築等等。
  • 大教堂是埃爾福特最重要、最古老的教堂建築,雕塑非常精巧
    埃爾福特大教堂位於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的教堂山丘上,是一個有著1200年歷史的老教堂。這是一座具有國際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還被人們熟稱為「聖瑪麗大教堂」,是埃爾福特最重要、最古老的教堂建築。埃爾福特克雷默橋(Krmerbrücke)是歐洲最長、住戶最多的橋屋,也是埃爾富特最有意思的世俗建築作品,它起初是木質結構的,後於1325年由石頭建成,長120米。中世紀風格的橋街,狹窄的街道兩側古風建築林立,顏色鮮豔。埃爾富特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位於一座8世紀城堡的假山處,在被前人破壞後,於14世紀時進行了重建。
  • 哥德式建築的傑作:科隆大教堂
    位於德國北萊茵一威斯伐倫州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教堂之一,是代表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又被稱為聖彼得大教堂。1248年科隆的大主教決定建造哥德式的大教堂,用了80年才完成正殿。1560 年由於德國宗教改革的原因工程被迫停頓下來。直到19世紀初在大詩人歌德等人的推動下,大教堂才於1842年重新繼續施工。1880 年全部建成。整個工程前後持續了600年多年。
  • 子愛漫行 || 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規模雄踞世界第二,是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坐落於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教堂長158米,最寬處93米。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