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叻天主教堂建於1931年和1942年,從外觀上看起來像一個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當年,這座教堂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住在大叻或去那裡度假時使用的。站在遠處,可以看到大叻大教堂的鐘樓。
大叻天主教堂是該地區最大的教堂,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白天當陽光照耀,教堂內70個法國製造的彩色玻璃窗使室內眩目多彩,它不僅吸引了大量當地居民到大叻大教堂做禮拜,也是熱門的旅遊景點。
淡粉色的教堂,比修道院的粉色還要再淡一些。去的時候是周三的下午,幾乎沒有碰到什麼人,教堂大門沒有開,剛到這兒就忽然下起了大雨,站在緊鎖的大門口簷廊下,就當是躲個雨外加歇歇腳。雨停後匆匆的參觀了一下整個兒外貌便走了,整體還是很大的,感覺比胡志明的粉色教堂要大多了。對了,這個景點好像沒有衛生間。
叻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稱,教堂美感也像是歐洲的教堂,大叻天主教堂位於春香湖畔,是大叻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教堂建於1931年,採用了單頂設計,外形宛如迪士尼童話裡面的城堡
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當年,這座教堂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住在大叻或去那裡度假時使用的遺憾的是,我們來到的時候,教堂內部沒有開放。教堂的鐘樓很高,超廣角才能拍得下。教堂外的平臺,也是一個眺望大叻城市景色的好地方。因為大叻是一座山城,所以錯落有致的房屋看上去很有層次感。
這個教堂距離春香湖不遠,免費景點,不過教堂實在是太高了,是本地最大的教堂,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如果不用廣角鏡頭實在是不能照全,只有遠遠的拍才行,也是本地註明的打卡景點,去的早,當離開的時候,已經有小巴車拉著參觀的遊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