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哥德式風格的崔斯特姆大教堂

2020-12-17 凱恩之角

本文作者凱恩之角 霸氣無雙yong,轉載請註明出處!

引言

「這是一座曾經輝煌高貴的建築。」

----艾葛羅德武僧米庫洛夫

崔斯特姆大教堂作為暗黑系列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貫穿了整個暗黑一二三代,在筆者對其進行一番調查後,認為其宏偉高聳的哥德式風格教堂建築,設計巧妙,技奪天工,完美地展示了歐洲中古時代高超的建築技藝,隨著調查深入,筆者不斷沉浸在那崔斯特姆大教堂巔峰時期的美輪美奐的風格之中。

當然,崔斯特姆大教堂在暗黑遊戲裡及暗黑史上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也是有對其建築調查的必要性的。

歐洲中世紀教堂建築發展簡述

作為宗教活動傳播的主要場所,教會通過教堂對外宣稱掌握著與天國的溝通秘密,而作為當地氣度恢弘,身姿偉岸,最宏大的教堂建築喻示著天國與人間兩個世界的對立,教會直接通過教堂的建築之美吸引廣大教徒的心靈皈依,以其高聳入天與上帝接近的感覺,控制著人們的精神感情。另外,教堂也是歐洲各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縮影,是各國興衰變遷的活生生的見證。

暗黑系列也通過對崔斯特姆大教堂建築的毀壞、重修、再遭毀壞等變遷史講述了庇護之地的滄海桑田。

中世紀時期,教會勢力統治了歐洲。在中世紀前期建造的教堂受義大利影響,幾乎全為羅馬風格。其特徵為圓形拱頂,從教堂的門或者窗戶可以大致區別出來。

中世紀中後期,哥德式藝術廣泛盛行,第一個哥德式建築是在法國國王的領地上誕生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隨著教堂建築標杆的落成,教堂成為了城市中最高大雄偉、富麗堂皇的建築,之後整個歐洲的教堂建築都受到了哥德式風格的影響。

下圖左為羅馬風格教堂(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圖右為哥德式風格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

隨著玻璃的發明和應用,哥德式教堂在歐洲更加並風靡,教堂的窗戶被裝飾得色彩斑斕,往往一個窗戶就畫了一個聖經故事。這一時期的哥德式教堂從外到內都十分瑰麗華美,極盡奢華之能事,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繁榮的象徵。

歐洲中古世紀過後,教堂建築逐漸轉向巴洛克風格。其特點是不注重外表,但內部華麗,有的用了大理石磚和大理石柱,配有彩畫和雕塑。室內一改老式教堂的黑暗、凝重和神秘,採用淺色塗料,加上彩色裝飾,讓人感到輕鬆,似有一種清香味。

筆者認為暗黑系列遊戲的設計背景基於歐洲中古世紀,故而聖休亞瑞特調查局針對崔斯特姆大教堂進行建築調查,以引證其建築風格,明晰其建築現象。

崔斯特姆大教堂建築現象調查

艾葛羅德武僧米庫洛夫口中所言的輝煌高貴的建築,指的是坎杜拉斯的李奧瑞克來到崔斯特姆後稱王,然後將破敗荒棄的赫拉迪姆修道院改建成了他所信仰以及給他國王名分的薩卡拉姆教派的傳教建築—---薩卡蘭姆大教堂,也就是暗黑三遊戲中的的崔斯特姆大教堂。

從艾葛羅德武僧米庫洛夫的語言描述中,其用高貴一詞形容這座建築,我們不難想像,曾經輝煌時期的崔斯特姆大教堂是多麼的宏偉壯麗,多麼地引人崇敬!

前篇筆者講過,歐洲中古史的城市村落發展,是伴隨著教堂的發展的。在歐洲中古史中,基督教派的影響力是主要通過教堂實現的,而這個影響力的大小,往往和這個教堂建築的是宏大偉岸程度有關,而教堂的建築水平更是代表了那個年代建築的最高水準!

因為教堂的建築史太過於宏大,筆者囿於學識不敢做太多探討,只是針對暗黑三中的崔斯特姆大教堂簡單調查討論一二,以期拋磚引玉。

暗黑三遊戲中開局就是崔斯特姆大教堂被隕星擊中,加之遊戲畫面全景截圖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先從遊戲設計崔斯特姆大教堂的原畫開始著手分析調查。

下面是凱恩維基百科上的兩張原圖

教堂正面的玫瑰窗調查

玫瑰窗,指的時歐洲中世紀教堂正門上方的大圓形窗,內呈放射狀,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因為玫瑰花型而得名。玫瑰窗在宗教意義上是聖母瑪麗亞的傳統象徵,其上方有十二道細密的連拱以及玫瑰,窗裡十二個小圓形與松子形鏤空裝飾,象徵著耶穌的十二門徒。

這是崔斯特姆大教堂的玫瑰窗局部

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在他的《哲學藝術》中說:「玫瑰花瓣連同它的鑽石形的花瓣代表永恆的玫瑰,葉子代表一切得救的靈魂,各個部分的尺寸都相當於聖教。」

暗黑的設計師對於歐洲中古時期的建築藝術的理解簡直是爐火純青,借李奧瑞克之手設計建造的崔斯特姆大教堂之瑰麗,難怪讓長居宏偉寺院的武僧都感到驚嘆。

下圖是法國巴黎聖母院的玫瑰窗,前不久巴黎聖母院大火,所幸其中三個玫瑰窗倖免於難。

這個玫瑰窗,在歐洲教堂建築藝術中,被稱為是哥德式建築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的,故而,崔斯特姆大教堂有了第一個哥德式教堂建築風格。

教堂大門調查

我們進入遊戲探索崔斯特姆大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崔斯特姆大教堂的入口,這裡跟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應該都去過教堂,教堂的大門入口都是朝西開。這是源於基督教會的規定,因為教堂的聖壇必須在教堂布局的東端,所以呢,教堂的大門都是朝西方開的。遊戲中的崔斯特姆大教堂的大門自然也是朝西開。

我們來看下圖,左邊是崔斯特姆大教堂大門局部圖,右邊是法國巴黎聖母院的大門局部圖

首先我們會看到,遊戲中的這個崔斯特姆大教堂大門門框是層層凹進的門框,而且是尖券拱門框。哥德式教堂的裝飾語彙有著自身獨特的醒目標誌,而在哥德式教堂建築中尖券樣式尤其體現在大門入口的設計風格上。

大家看巴黎聖母院大門入口尖券門框層層凹進,雕刻著線腳加以裝飾,還輔以成串的聖像,給教徒們朝聖者們以接納博大胸懷的莊重感覺。當然,巴黎聖母院的尖券拱門框入口是建築史上的巔峰之作,而我們遊戲中的崔斯特姆大教堂只是李奧瑞克領主級國王的修繕建築,結合遊戲當時的背景情況,囿於李奧瑞克的財力物力,建築級別自然不能同日而語,但從靈感和風格上,遊戲中大教堂大門建築足以把哥德式教堂建築風格表現的淋漓精緻了。

教堂窗戶調查

我們再來看崔斯特姆大教堂的窗戶,下圖左側是遊戲裡的窗戶局部,右側是官方原畫的窗戶,當然,我們在遊戲裡選擇難度時的畫面就是尖券拱窗的畫面,大家可以對比。

拱窗作為教堂裡最最重要的裝飾語言,其布局得當會使得整個教堂顯得富麗堂皇,充滿神秘色彩,而哥德式的拱窗形狀是典型的尖券拱窗。歐洲中古時期已經有能力生產彩色玻璃了,但生產大塊玻璃的技術還沒有擴散,多是以金屬嵌條鑲嵌小塊著色玻璃拼接到大窗戶上,幾何圖案和聖經股市成為彩色玻璃窗的裝飾主題。

從遊戲畫面和遊戲原畫中可以看出,崔斯特姆大教堂的窗戶都為尖券拱窗圖案,而且有大量的彩色玻璃窗裝飾圖案。

下圖是當代哥德式教堂的尖拱窗

教堂扶壁調查

我們現在討論一下崔斯特姆大教堂的扶壁。

扶壁又稱扶垛,是建築外牆凸出之牆垛,扶壁用以抵抗券或拱的推力以增強牆體穩定性的部分。就是為了平衡建築物等對外牆的推力,而在外牆上附加的牆或其他結構。

慣例我們先來觀察下面的對比圖,下圖左側上部是遊戲畫面教堂右側的「扶壁」,但要注意這不是原始的扶壁,而是後期發展的飛扶壁,下圖左側下部是明顯的承重牆局部,下圖右側是法國維澤萊瑪德蓮教堂中殿剖面圖

飛扶壁與扶壁一樣是支撐承重牆中的側向水平推力的結構構件,但又與扶壁不同,它利用從牆體上部向外挑出的券形或半券形構件,即飛券,把牆體承受的壓力傳遞給一定距離外的柱墩,由此減少承重牆上柱墩的體量,縮小位於教堂中廳和側廳之間的柱墩的體積,使教堂空間的聯繫更為密切。

隨著歐洲中世紀建築技藝的發展,教堂中廳構建技術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中廳結構上大量採取了飛扶壁和柱墩承重牆結構,承重牆的柱墩間可以全部開窗,這是使用飛扶壁後為教堂採光的主要解決手段。

結合上文分析,我們也可以推測出崔斯特姆大教堂中廳的面積是比較大的,下圖是暗黑遊戲原畫的中廳內部圖

教堂塔樓調查

在歐洲教堂建築中,中廳和橫廳的交叉處上方處一般會建設一個超級高的塔樓,一般為鐘樓,但也有純粹做裝飾用的尖樓。

下圖左為崔斯特姆大教堂塔樓的局部,右側為英國的索爾茲伯裡大教堂

高聳入雲、尖頂的塔樓是哥德式教堂的主要標誌,引導人們目光向上,想像著天國的崇高和輝煌,筆直的塔尖通道暗示著最接近上帝的上一層空間的存在,這就是天國,人世是苦難的,只有天國才是樂土,是用心良苦的把教會希冀讓世人脫塵於凡間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也是教堂所在地經濟人文發展強大向上蓬勃升級的精神反映。

故而,在暗黑設計師遊戲背景規劃中,坎杜拉斯王李奧瑞克在其統治前期按設定確實是一個賢明君王,至少從其修繕改建崔斯特姆大教堂的設計思想上可以體現一二。

暗黑設計師選取哥德式建築風格發因

筆者在思考,崔斯特姆大教堂建築現象調查這篇文章被大家看到後,肯定會產生疑問,為何暗黑設計師在遊戲建築風格上選取了哥德式風格,而不是之前的羅馬風格或者之後更高級的巴洛克風格?

這裡筆者簡單闡述下個人想法,筆者認為,哥德式風格建築在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建築中顯露了一線曙光,其發展壯大並廣泛流行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解決了高聳建築的建築方法以及解決了大廳建築在結構上空間上擴延高闊的建築方法,並使這兩個方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外,哥德式風格建築主要是宗教禁錮民眾心靈的一種載體,其建築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著教會的統治力度,故而在暗黑遊戲背景設定中,教權建築大教堂必須以一種對民眾影響力最大的風格設計,所以哥德式風格建築首當入選。

而到了中世紀後期,隨著經濟發展,民眾知識水平、獨立意識以及對人權的追求,巴洛克那種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建築風格被召喚出來。但對於暗黑這款遊戲來說,崇尚人性和自由風格的建築類型顯然是不匹配的。

歡迎期待下期文章,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之三李奧瑞克莊園篇。

而如果你想閱讀往期的內容,可以點擊這裡進入菠蘿學派專欄頁面進行查看。

相關焦點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哥德式風格的崔斯特姆大教堂
    設計巧妙,技奪天工,完美地展示了歐洲中古時代高超的建築技藝,隨著調查深入,筆者不斷沉浸在那崔斯特姆大教堂巔峰時期的美輪美奐的風格之中。另外,教堂也是歐洲各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縮影,是各國興衰變遷的活生生的見證。暗黑系列也通過對崔斯特姆大教堂建築的毀壞、重修、再遭毀壞等變遷史講述了庇護之地的滄海桑田。中世紀時期,教會勢力統治了歐洲。在中世紀前期建造的教堂受義大利影響,幾乎全為羅馬風格。其特徵為圓形拱頂,從教堂的門或者窗戶可以大致區別出來。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崔斯特姆代表的村鎮發展縮影
    在我們粗淺討論了一下暗黑三的天氣後,筆者擬從暗黑三遊戲裡的建築物著手,來繼續挖據這款遊戲的偉大之處,能把細節、典故、傳承、文化做的這麼有厚度,我並不覺得有其他遊戲能勝過它。在筆者帶著些許建築史常識淺顯關注了下庇護之地的建築後,筆者意識到,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是同時具備藝術細胞和文化底蘊的。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崔斯特姆代表的村鎮發展縮影
    在我們粗淺討論了一下暗黑三的天氣後,筆者擬從暗黑三遊戲裡的建築物著手,來繼續挖據這款遊戲的偉大之處,能把細節、典故、傳承、文化做的這麼有厚度,我並不覺得有其他遊戲能勝過它。在筆者帶著些許建築史常識淺顯關注了下庇護之地的建築後,筆者意識到,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是同時具備藝術細胞和文化底蘊的。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阿拉伯風格的卡爾蒂姆城
    ,之後卡爾蒂姆城在貿易、城建等各方面都不斷發展,成為庇護之地最為興盛強大也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中心。卡爾蒂姆城建築風格分析當暗黑三遊戲玩家進入庇護之地第二幕進行挫敗彼列的陰謀時,首先進入的是秘密營地阿拉伯建築文化的發展,如同其宗教儀式一樣,是直接從信徒的日常生活而來,更為寬泛地講,它是一種綠洲建築,是一種建立在沙漠中的綠洲之上發展起來的建築風格。從建築學及建築史的範疇來看,阿拉伯風格建築主要是在穹隆、宣禮塔、庭院、紋樣等幾方面有著自己強烈獨特的風格並區別於其它建築風格,下面筆者重點從這幾方面進行分析佐證。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領主制統治下的李奧瑞克莊園
    我們從上圖左右對比中可以看出,在坎杜拉斯的土地上,有領主住所李奧瑞克府邸城堡,有崔斯特姆大教堂,有腐潰之林廣大林地,有南北高地上荒廢的耕地,有悲慘之原那樣的草原,有磨坊,有很多村社房屋,還有李奧瑞克建設的書院,更有李奧瑞克私人的狩獵場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偉大城市威斯特瑪(下)
    相關閱讀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偉大城市威斯特瑪(上)一、威斯特瑪城之形成的「核心」如歐洲中世紀城市形成史一樣,在威斯特瑪城興起的過程中,教堂這個建築總是作為城市發展形成的核心建築的,整個城市,也是在教堂建築的烘託中發展起來的。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偉大城市威斯特瑪(下)
    相關閱讀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偉大城市威斯特瑪(上)一、威斯特瑪城之形成的「核心」如歐洲中世紀城市形成史一樣,在威斯特瑪城興起的過程中,教堂這個建築總是作為城市發展形成的核心建築的,整個城市,也是在教堂建築的烘託中發展起來的。
  • 崔斯特姆大教堂在捷克的這座小城「復活」了!
    暗黑的結界,充斥著迷霧的地下走廊和地牢的舊教堂,殘破而腐朽,恐怖氣息漸漸的彌散開來……醉心於《暗黑破壞神》的小夥伴,對於這個充斥著地獄之火的教堂肯定不會感到陌生,沒錯這就是崔斯特姆大教堂,破敗而落寞,陰森恐怖之感瀰漫於周身!
  • 高階天堂建築現象調查:哥德式風格的銀光之城
    暗黑破壞神三中高階天堂及其代表建築群,被庇護之地的神秘學者及藝術大師們描繪為不斷散發著光輝的銀色之城,這座自成一體的建築群,如同一個小小世界,高聳入雲的光輝高塔林立,扶壁層層疊疊,一派鱗次櫛比的熱鬧景象,矗立其間的宏偉建築流光脈動
  • 崔斯特姆大教堂在捷克的這座小城「復活」了!
    暗黑的結界,充斥著迷霧的地下走廊和地牢的舊教堂,殘破而腐朽,恐怖氣息漸漸的彌散開來……醉心於《暗黑破壞神》的小夥伴,對於這個充斥著地獄之火的教堂肯定不會感到陌生,沒錯這就是崔斯特姆大教堂,破敗而落寞,陰森恐怖之感瀰漫於周身!
  • 庇護之地地理沿革調查:暗黑二第一幕背景地理
    暗黑破壞神三第一幕的背景地理發生在坎杜拉斯大陸的南部區域,玩家活動區域是圍繞著新崔斯特姆小鎮、小鎮北部的舊崔斯特姆廢墟、西南區域的李奧瑞克府邸區域及河谷地帶、東南方向的沃桑小鎮、西部方向的平原和丘陵地帶、東部的山區地下城等地進行拯救庇護之地行動的。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方尖碑的故事
    筆者認為設計師把方尖碑作為傳送石,尤其是依照方尖碑來精美加工後設計建造的涅法雷姆石碑,使之矗立在庇護之地,成為玩家遊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建築,是其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也是在遊戲中淋漓精緻地反映歷史上高超的建築技巧和厚重的文化的事情之一。下圖左為遊戲中的傳送石,圖右為涅法雷姆石碑
  • 弗賴堡大教堂,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風格
    地處南德巴登-符滕堡州的弗賴堡大教堂,建於1340年。它與科隆的聖·彼得大教堂(始建於1400年)同屬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風格。這種建築整體直線向上,塔尖直指蒼穹,給人一種要擺脫塵世一切重負的感覺。羅曼式的建築風格是外表輪廓分明,門窗和 拱廊採用半圓型、桶型或交叉拱頂,給人一種厚實、堅固、穩重的感覺。這種建築外表華麗、線條曲折多變、光線陰暗光分,整體建築給人一種氣勢雄偉、生機勃勃的感覺。是哥特時期(1200~1500年)歐洲最精湛的、最有魅力的建築。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雄渾巍峨的北地長城
    在牛津英漢詞典中,Bastion的意思是堡壘、捍衛者、防禦工事,Bastions是複數,是好多堡壘、防禦工事,設防地區之意,Keep,從名詞的角度翻譯是城堡主樓的意思。要調查這個建築現象,首要是須搞清楚這個建築現象的定義。從keep城堡主樓這個角度解釋看是不是這個建築物可以稱之為城堡呢?或者從bastion這個角度看,是不是可以稱這個建築物為堡壘呢?
  •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方尖碑的故事
    筆者認為設計師把方尖碑作為傳送石,尤其是依照方尖碑來精美加工後設計建造的涅法雷姆石碑,使之矗立在庇護之地,成為玩家遊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建築,是其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也是在遊戲中淋漓精緻地反映歷史上高超的建築技巧和厚重的文化的事情之一。下圖左為遊戲中的傳送石,圖右為涅法雷姆石碑
  • 聖瑪麗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位於雪梨海德公園附近,是雪梨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它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建於雪梨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一座非常雄偉的大教堂。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巖建成,「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是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
  • 大叻天主教堂: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淡粉色的教堂
    大叻天主教堂建於1931年和1942年,從外觀上看起來像一個歐洲中世紀大教堂。當年,這座教堂是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住在大叻或去那裡度假時使用的。站在遠處,可以看到大叻大教堂的鐘樓。大叻天主教堂是該地區最大的教堂,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
  • 新哥德式教堂不是教堂建築的唯一樣式
    新哥德式教堂的建築風格聯繫著歐洲中世紀後期所謂「第二次國際性藝術時代」的哥德式教堂的建築樣式。它發源於12世紀中葉的法國, 13世紀是其主要發展時期。哥德式教堂是從中世紀「第一次國際性藝術時代」——羅馬式朝聖大教堂基礎上發展起來,它擺脫了羅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輕巧、雅致甚至矯飾的方向發展。
  • 世俗宗教運動中,反映了教堂建築上,有了哥德式的教堂建築
    今日小編給大家了解你們肯定有所不知道史件,在歷史中,基督教教會中堅持守貧的修士會的建立,各個異端教派的產生,世俗基督徒閱讀《聖經》的現象日益普及,新神秘主義者通過布道對教義的詮釋,所有這些都在13世紀匯集為一種世俗宗教運動。世俗宗教運動中的各種宗教思潮都反映在這個歷史時期的教堂建築上,有了哥德式的教堂建築。
  • 託萊多大教堂,主體建築為哥德式風格,是西班牙紅衣大主教的駐地
    託萊多大教堂建於1227至1493年,內部裝飾完成於18世紀。這座教堂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主體建築為哥德式風格,同時又是一座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龐大建築群,是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大教堂主座堂及其周圍的22個小教堂是整個教堂中裝飾最豪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