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暗黑三遊戲第五幕的劇情或者冒險中,體驗威斯特瑪城的時候,應該也會聯想中世紀歐洲城市的情況。聯想依據一方面是我們現實中各種方式接收到的相關中世紀歷史,另一方面自然是根據暴雪設計師呈現給我們的遊戲畫面來進行相關推斷。
相關閱讀
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偉大城市威斯特瑪(上)
一、威斯特瑪城之形成的「核心」
如歐洲中世紀城市形成史一樣,在威斯特瑪城興起的過程中,教堂這個建築總是作為城市發展形成的核心建築的,整個城市,也是在教堂建築的烘託中發展起來的。
威斯特瑪王國創建者拉基斯,是一個虔誠的薩卡蘭姆皈依者,在他來到還是海港城鎮時期的威斯特瑪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了薩卡蘭姆大教堂。
中世紀歐洲的城市,基本雛形都是在當地的教堂或修道院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下圖右邊的是中世紀倫敦局部圖,圖上部中央,就是矗立在泰晤士河北岸的舉世聞名的威斯敏特大教堂,倫敦城西部的城市發展建設,基本圍繞著威斯敏特大教堂而逐步地擴大規模。
上圖左邊紅框示意的教堂建築,就是暗黑三第五幕劇情中的首要任務所在地,拯救被奪魂者侵擾的難民任務的薩卡蘭姆大教堂。薩卡蘭姆大教堂伴隨著威斯特瑪王國的歷史作著輪迴,其勢力強大的時候左右著王國的權力,勢力卑微的時候被民眾們不斷指責。
如上圖所示,威斯特瑪城也是圍繞著修建在近海岸的大教堂穩步向東建設發展的,周邊環繞著上城區、中區以及倖存者避難營。
一方面是城市形成基礎的權力中樞教堂及國王行宮,一方面是城市發展建設起來的居民區、商業區,這兩個基本因素,決定了城市的發展建設空間,而教堂及國王行宮建築作為城市形成核心,對城市的發展方向、發展軌跡、空間布局以及相互聯繫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下圖是德國城市帕德博恩在中世紀中期晚期的城市發展示意圖
威斯特瑪城的發展也是歷經數代人,才有了如今的規模。熟知歐洲中世紀歷史的暴雪設計師,巧妙地抓住了中世紀歷史的一個特徵,那就是「把宗教引進了城市」。如新崔老李翻修的新崔教堂,如崔凡克城的各類教堂神廟,而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威斯特瑪的薩卡蘭姆大教堂了。在薩卡蘭姆教會在影響庇護之地並數次沉浮以及宣教成果中,位於威斯特瑪的薩卡蘭姆教宗的成績當首屈一指。
下圖的教堂局部圖,展示了這座教堂的巍峨之勢、精美之意、莊重之壓以及威嚴之貌,不斷地告訴玩家它那曾經的輝煌與繁榮。
二、威斯特瑪城的街區組成
暗黑三第五幕劇情模式的探索,給我們呈現了威斯特瑪這座大城市的宏大細節。以倖存者避難營為基地,南門區域是威斯特瑪城的正南門,向北則是威斯特瑪的薩卡蘭姆大教堂。
玩家經西門可以前往威斯特瑪城中區,城中區是城市主體,這裡各類商鋪林立,民居府邸連綿,街道乾淨寬闊,還建有聳立著狼王雕塑的大廣場,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威斯特瑪上城區是國王、主教以及各類貴族的居住辦公區域,柯瑞蘭塔、克利夫頓大廳等都在這個區域。
另外,城中區向北還有一個街區叫做吉迪恩大街,這裡也有一些商鋪和民居,還有一個小型廣場,廣場上建有一個狼群雕塑。
群狼雕塑向北,吉迪恩大街的盡頭是公共墓地,名字叫棘草墓園,主要是安葬著威斯特瑪城的平民們,然後棘草墓園的內部還有貴族墓園,主要安葬著貴族。
從俯瞰地圖以及城市建築建設的角度來分析,威斯特瑪城的街區劃分有如下三個特點。
一是城市防衛因素密布其中,威斯特瑪雖然是當時庇護之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在那個特定的時空和時間中,周遭潛在的人類敵國威脅,流竄的盜賊土匪,時時肆虐的不明生物,等等,周邊的這些威脅都需要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生存區域和空間。故而威斯特瑪城的建設首先是一個防衛姿態的四方建築群,一方面有強大連綿的城牆拱衛,另一方面建築四圍儘量依託海岸線和周圍高地,城市建築也達到了一個攻守平衡的狀態。
二是城市功能分區比較明顯,城中區應該是集中了大部分城市市民與平民,屬於商業集中區,生活集中區,應該也是手工業集中區,倉庫、宅邸、釀酒坊、酒館、水井林立,玩家在探索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平民、手工業者等等。由於是人口密集區,故而建立了較大規模的廣場,可以方便地來組織相關集會來宣揚各種官方政策、教義等。上城區是國王、主教以及貴族們的居住區域,也算是城中王城。而北部的公共設施墓園,是人們悼念前人的場所。
下圖為威斯特瑪城中區的一處水井
三是城市發展的重心在向東擴展,我們從威斯特瑪地圖以及拉基斯誓言也可以看出,城市的發展脈絡是從西海岸的大教堂、上城區的行政區逐漸向東邊的作為商業區、人口居住集中區的城中區發展。土地作為相對稀缺資源,當時的威斯特瑪東部擁有大量較大面積且相對開闊的土地,故而向東發展威斯特瑪的城市建設,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三、威斯特瑪城的建築特點
威斯特瑪城的主要建築風格基本就是中世紀歐洲的民居建築風格,筆者之前的《庇護之地建築現象調查:崔斯特姆代表的村鎮發展縮影》一文中,針對遊戲建築和現實歷史建築針對外觀方面做了較多的對比,不多贅述。這裡主要針對威斯特瑪城建築的內部風格情況進行相關調查分析。
威斯特瑪城的建築修建方式及風格,是吻合著現實中世紀歐洲的建築規劃模式的。如歐洲中世紀法國的城市,比較典型的是單道系統,這些單道系統有柵欄式的,還有棋盤式的,也有正方形的網絡單道系統。這在第五幕的威斯特瑪城區地圖中經常這樣設計,雖然玩家們也許很討厭這種街道布局,但這是暴雪設計師忠實反映歷史的結果。威斯特瑪城裡的建築規劃風格,就是按照這些單道系統規劃而修建的,法國中世紀城市的最小的居民單位是規劃中的小塊建築用地,前面是居住的房屋,後面是園宅,也就是小花園。這些小塊的建築用地建設的民居和其他大小不同的地塊連結在一起,道路就在這些地塊和建築的旁邊。
上圖這是城中區一所宅邸民居,遇襲的宅邸,就建造在街道旁邊。當然還有更多的劇情及冒險建築,這些建築的入口幾乎都在街道兩旁。
上圖是遇襲的宅邸的起居室,壁爐很溫暖,旁邊有個澡盆,西側的牆上有窗戶。這個窗戶非常寫實,幾乎和十三世紀德國的部分民居一致,很小的窗口,用護窗板和布簾擋著,彼時只有貴族的豪華房屋才搭配拱形的窗戶,也才有可能配有玻璃。
上圖是這個宅邸的小花園,地面上鋪著平整的碎石。
值得注意的是,威斯特瑪的的建築的修建材料也是分等級不能亂用的,這是和歐洲中世紀的建築材質規則等級相符的。身份高的民居一般都是石頭材質,如上圖的遇襲的宅邸,是一座大房子,基本除了窗戶結構是木頭材質外,其他的都是石頭材質。
而身份相對低的手工業作坊的房屋所用的建築材料,除了牆體為石頭材質建築,其他部分則是木頭建築,我們看下圖,這是一個手工業釀酒坊-圖斯汀的釀酒坊。
這個釀酒坊,牆體是石質的,而頂部建築的材質很明顯是木製的。
這裡有個細節,筆者還是要誇讚暴雪設計師,在歐洲中世紀建築史裡,明確的提到,當時的府邸以及手工作坊的內部設計,是建造有樓梯的,為了更合理的利用內部空間,底層一般是大廳、作坊,起居室設計在樓上。為了能夠利用好狹窄的起居空間,室內設計的上層要比底層突出一些。
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出,石質門口上的木製結構,除了是招牌外,那裡明顯的突出建築是起居之用的二樓的建築外延。
上圖是釀酒坊的內部圖,可以看到明顯的通往二樓的樓梯。一層的釀酒桶遍地都是,可以聯想到當時寧靜的威斯特瑪釀酒館的生活是多麼的愜意。
四、建築的位置和社會關係說明威斯特瑪是一個市民城市
我們通過探索威斯特瑪劇情,可以發現,建築的位置和城市的發展密切聯繫。前文也講到,城牆和城堡,以及教堂、國王、貴族的行宮,基本處於城市的邊緣,說明了城市的中心變化也昭示著威斯特瑪城從領主城市逐漸地轉為市民城市,故而許多王室封臣的房屋也都退到了城市的邊緣。
例如下圖的克利夫頓大廳,狼王真子任務的發生地,就在上城區的老城區。
克利夫頓大廳應該是加斯提安四世辦公的地方,內部還有狼王寶座。
狼王寶座的兩側扶手上狼頭傲立,威風凜凜,可惜加斯提安四世已經被謀害了。而柯瑞蘭之塔,則是王國最雄偉的建築,作為先祖國王的起居之所,柯瑞蘭之塔是一個充滿了狼王睥睨天下之氣概之所。
從柯瑞蘭之塔的一側往下望,這座建築的挺立依舊映在玩家眼裡。想必厄茲爾也覺得只有在這裡才能配得上他那自以為是的高貴身份吧。
威斯特瑪上城區,作為城市邊緣的位置,並不是現實中人們認為的那樣是偏遠的位置,主要是根據城市市民的結構來定的,威斯特瑪上城區是給上流社會居住的地方。
而威斯特瑪城中區,作為人口居住密集區,手工業聚集區,商業聚集區,由於有了這些群體的集中,加上社會以及經濟方面的震動,普通百姓、市民、水手等生活的分化,也因此形成了威斯特瑪的居民們的大千世界。在城中區,有著威斯特瑪居民們的無數個小任務小故事等著玩家們去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