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遂寧2月27日訊(袁方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到了關鍵時刻,安居區廣大鄉鎮黨員幹部義無反顧,始終堅持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其中安居區白馬鎮的黨員幹部黎祥和,因為老家在湖北荊州,他在抗疫一線的故事就更讓我們感動。
黎祥和是湖北荊州松滋人,2005年參加工作後,就很少回家鄉,家裡只有年邁的父母。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五。黎祥和與妻子商量周一上班就去給鎮領導請假,帶著妻子和孩子一起回老家荊州,陪父母過個年。可沒想到,一個周末整個武漢疫情就變得非常嚴重,防疫形勢也越來越嚴峻。星期一上班,黎祥和就給鎮領導吃下了定心丸。「領導放心,我不給組織添亂,我就不回老家呆在遂寧」。
雖然是笑著給領導說的,可心裡還是止不住的難受。黎祥和是獨生子女,2017年剛剛喜得貴子,老家的父母還只是在手機視頻上看到過孫子,本來說好今年帶著孩子一起回家,可一場疫情,生生阻斷了黎祥和回家的腳步。1月23日也就是臘月29,武漢封城,四川也啟動了公共衛生一級響應,黎祥和只能在電話這頭反覆叮囑湖北老家的父母——「爸爸,媽媽,你們一定要做好防範,要聽社區幹部的安排」,在電話這頭,反覆的叮囑,反覆的嘮叨,似乎才能減輕一點點他對家的思念和牽掛。
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專武幹部,黎祥和又必須把這份柔情深藏起來。按照安居區委、區政府以及全鎮的統一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已經成為了大家最重要的工作。黎祥和作為鎮上分管武裝應急工作的副鎮長,第一時間衝在了白馬鎮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他連夜撰寫制定了白馬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指揮工作方案,根據鎮上黨員幹部的實際情況,分組分責任,到點到人的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帶人到庫房清點應急物資,與財政辦及時對接購置緊缺防控物資,買回交通錐100個,警戒線500米,臨時觀察點物資50套;為了更早的阻止春節假期發生人員聚集情況,黎祥和召集全鎮20名民兵鎮守場鎮各個卡點,對走村訪友的鄉親進行勸說,按照「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要求,對來往車輛進行消毒,對人員逐一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由於人手緊缺,黎詳和積極動員因疫情防控暫時無法外出的10名退役軍人,成立了白馬鎮退役軍人聯防聯控突擊隊,有了這些防控物資,基本能保證卡點工作人員的防護,穩定住了大家的情緒,也能更好地為維護當地生活秩序而服務。
隨著疫情防控的進一步加強,黎祥和按安居區交通保障組的工作部署,帶領年青的黨員幹部組成突擊隊,在遂資眉高速白馬出口和筒竹灣村大英交界處設立了兩個24小時防控檢查點。由於人手緊,檢查點的工作人員分三班倒,通常都要上8小時,鎮黨委又讓黎祥和專職負責卡點管控工作,雖然沒有安全的隔離衣,也沒有完善的防護設備,雖然口罩遮住了他們的臉,但他們堅定的眼神和滾燙的責任心,讓老百姓定下了心。
早上7點半,這是黎祥和開始進村排查的時間。這幾天寒潮來襲,氣溫很低,還下著綿綿細雨,風夾著雨,讓人剛走出溫暖的家門就忍不住打哆嗦。冒著清寒,黎祥和戴上口罩、穿著雨衣、背著宣傳單和統計表格,和村幹部、鄉鎮駐村幹部一起走村串戶進行宣傳和排查。看似簡單的宣傳排查工作,卻並不輕鬆,「大爺,你好,我們來登記下你家裡的個人信息,配合測量下體溫……」、「請你戴好口罩再出門……」由於村裡多數是上年級的老年人,解釋的工作量就得翻倍增加;由於口罩緊缺,下村排查時,黎祥和他們還得提前在鎮衛生院去給村裡需要照顧的老人準備點備用口罩,口罩最緊缺的時候,鎮上的女幹部就從自己家裡拿來紗布,針線,自製一些口罩,這事讓黎祥和非常感動,「雖然疫情是從我們湖北開始的,但全國人民,也包括我們白馬鎮的鄉親們,都在全力抗疫,所以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
春節大假過後,白馬鎮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區的安排部署,快速行動、做到「抗疫+扶貧」兩手抓、兩手硬,奮力實現「抗疫+扶貧」雙贏局面。黎祥和這個時候又成為白馬鎮脫貧攻堅戰場上「主力軍」。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了鎮上9個貧困村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及全鎮1880餘戶貧困戶的住房保障排查。
「請大家戴好口罩,別擠在一起幹活。」在白馬鎮的田邊上,常常能聽到黎祥和和其他鎮幹部略帶沙啞的喊話聲,地裡到處可見帶著口罩各自忙活的村民,鎮村幹部就當起「春耕備耕守護者」,時刻關注村民的人數及做農活時的安全距離。
如今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好,黎祥和也能擠出點時間,跟老家的父母通個電話,聊個視頻,看著手機裡父母憔悴的面龐,黎祥和心裡還是非常愧疚,但他知道,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節,「我的家鄉病了,我只能通過自己在他鄉努力的工作,讓家鄉所有的不好都早點結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全國人民一起迎接春暖花開」......(安居區白馬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