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買胡蘿蔔,結帳的時候看見排在我前面的老外拿了包調料,上面畫著我前段時間剛剛吃過的叻沙,那個味道著實美妙,於是我退出結帳的隊伍,去調料區尋覓這包調料。
在哪裡?在哪裡?你到底在哪裡?在貨架上找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新加坡風味叻沙香料醬,售價十元,可以接受,順手又拿了一包煮叻沙時要用的椰漿粉,再到另一個貨架上拿了一包米粉。滿心歡喜的回家做叻沙去嘍~
娘惹叻沙的來歷:
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有很多土生華人,這些華人都在文化上受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所影響的華人。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
叻(lè)沙是新加坡的地道小吃,「石叻」在馬來語中就是「新加坡」的意思。叻沙也可以叫做喇沙,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存在的峇峇文化(即華人馬來人混合)的地道食品。
做叻沙醬用料講究,也很複雜。材料包括蝦米、蝦羔、蒜、幹蔥、辣椒、香茅、檸檬草、紅辣椒、南姜及椰汁,將以上原料打碎熬數小時,做這個叻沙醬對於生活在北方的我有點難。幸好現在是市場經濟,進口食品種類繁多,買到叻沙醬不是件難事。今天做娘惹叻沙用的叻沙醬我是在一家外貿超市購買的,如果你身邊的超市買不到這樣的醬料可以考慮網購,現在網絡的力量很強大,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做叻沙的時候要用到椰漿,椰漿也可以用牛奶代替不過味道會有些差異,買不到米粉,可以用烏龍麵、河粉、雞蛋面代替,總而言之物盡其用,不能因為缺少一樣原料就不享受這種美味。也許用替代品做出的叻沙味道不算太正宗,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椰漿在很多超市都能買到罐裝的,不過罐裝的一次用不完放一個星期就會變質,所以這次我買的是椰漿粉,用溫水衝調後就是濃濃的椰漿了。
在接下來的叻沙做法中我還會和大家分享一個煮雞蛋的小竅門,我們家煮雞蛋一直用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煮出來的雞蛋好剝皮,而且很低碳,很環保,很節能,呵呵~
低碳環保煮雞蛋法:
1.將雞蛋的外殼洗乾淨,放到冷水中。
2.把火打開,水開後就關上火,蓋著鍋蓋燜10分鐘,這個階段切勿打開蓋子。
3.時間到了,就將煮好的雞蛋撈出,放到涼水下衝一下,不燙手了就可以剝皮了。
4.切開看看,雞蛋已經完全煮熟了,如果你喜歡吃糖心的雞蛋,可以剪短燜的時間,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娘惹叻沙】2-3人份
主料:米粉兩包、雞蛋一個、蝦仁十餘粒、魚蛋六個
輔料:薑末、青蔥碎、豆芽菜適量
調料:叻沙香料醬一袋(60克)、椰漿粉50克
做法如下:
準備好所需原料。
2.用溫水衝調椰漿粉。
3.倒入溫水後用叉子不停的攪拌,讓椰漿粉與水充分融合。
4.鍋中放油,放入適量的薑末爆香後降火調到中火後放入叻沙醬炒制一分鐘。
5.加入蝦仁繼續翻炒一分鐘。
6.倒入椰漿和水。
7.放入魚蛋,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煮3分鐘。
8.這個時候我們來處理米粉。
9.水開後放入米粉煮兩三分鐘後撈出備用。
10.將熱騰騰的叻沙湯倒在米粉上,讓上雞蛋和煮熟的豆芽,再點綴一些青蔥就可以享用這道新加坡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