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第一新媒體
嚴謹求證|有趣表達
文| WBO團隊
輸
日前,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發布消息顯示:澳洲2018年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出現量額雙升的情形。
然而,根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中國2018年進口澳洲葡萄酒的金額則呈下降趨勢。
這是為何?
澳官方和中國海關統計口徑不一致
1月24日,WBO收到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發布的出口數據。
數據顯示,2018年,澳大利亞葡萄酒對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和澳門)的出口額增長18%至11.4億澳元,出口總量增長7%至1.72億升(或1919萬箱9升裝),平均每升葡萄酒價格增長11%至6.64澳元/升(離岸價)。
然而,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18年中國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7.0272億美元,增長率為-3.51%。
根據當前匯率,把中國海關發布的金額換算成澳元,為9.89億澳元,較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公布的數據減少了1.51億澳元。此外,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金額為增長,而中國海關的進口額為負增長。
香港進口額巨大或是重要原因
為何兩組數據的差別如此巨大?
據WBO核實,重要的原因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公布的數據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與澳門,而中國海關公布的為中國大陸之數據。
WBO查詢了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由於目前尚未公布2018年數據,故以2017年為例。2017年,香港進口澳洲葡萄酒22.12億港元。
根據該數據可以計算出,中國香港的澳洲葡萄酒進口額約佔中國大陸澳洲葡萄酒進口額的四成。香港的葡萄酒進口體量不可小覷,這無疑是2018年中澳兩國公布數據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香港進入內地的葡萄酒無法統計
澳洲拉利酒莊中國區域總經理聶偉峰指出:中國海關的數據不僅未統計香港、澳門地區的量,大部分澳洲精品酒又通過香港進口至中國內地,但並非每一個進口渠道,海關都可以統計得到。
香港貿發局官網於2018年9月6日發布的「香港葡萄酒業概況」也印證了聶偉峰的說法。該文表述:以數量計,2018年上半年,香港共輸入2,875萬公升葡萄酒,當中約33%進口葡萄酒轉口至其他市場,餘下約67%由個別人士攜帶出境,或留在香港作儲存或即時享用。
而由個別人士攜帶出境,並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葡萄酒,是海關無法統計的。
離岸和到岸的時間差或導致數據不同
除此外,離岸的到岸的時間差,也帶來了數據的差異。
據廣西麥巴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龔瑞指出:有這種數據出入很正常,澳洲是根據離岸數量統計,而中國是根據清關數量統計。2018年12月最少有幾個大的貨輪在海上漂。我公司就有四個柜子在運輸途中。
而這種情況在2018年12月尤為明顯。由於2019年澳洲葡萄酒零關稅政策,不少澳洲酒進口商為節省費用,均選擇貨物1月到岸,即便2018年12月底到岸,也放在保稅倉,待2019年1月才清關。
對此,聶偉峰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不少產品到岸後都停留在保稅倉沒有清關,這部分海關不會統計,且數量不在少數。
有業內人士猜測:2018年12月的情況,很可能是澳洲統計的出口金額顯示同比上漲,而中國統計的進口額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可以預期的是,2019年1月,中國的澳洲葡萄酒進口量額很可能出現一個脈衝式的增長。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