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批發市場面向市民年貨採購敞開了大門。本月初在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啟動的「海鮮年貨大集」目前已進入銷售最高峰,每天進場採購的消費者已近萬人。年貨大集每天開放時間為凌晨2時啟動至16時。同時開設2條往返市內與大連灣之間的免費班車。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北方地區開辦的最大規模的海鮮年貨大集。
批發市場辦「海鮮年貨大集」價格比商超低30%
海鮮是大連人春節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硬菜」。從元旦起至本月30日(除夕),大連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正式啟動「海鮮年貨大集」,每日凌晨2時—16時,連續14個小時不打烊供市民採辦年貨。
三文魚、澳洲龍蝦……不少市民印象中的「高檔海鮮」,在本次年貨大集上已成為「平價海鮮」。一家專售三文魚的攤位喊出了30元/斤的價格,令不少市民吃驚不小。攤主告訴記者,目前市內最便宜的三文魚也要68元一斤,主要原因是超市裡的三文魚經過多道流通環節,而且出售的是去皮、封進簡易塑料盒的「淨菜」,而批發市場裡銷售的三文魚則是一級批發的價格,是從整魚上現切現賣,市民回去只要進行簡單的去皮加工就可以了。
「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裡的業戶都是一、二級批發商,即使面向散客做零售業務,加價率也不高。」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經理趙輝告訴記者,粗略統計,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商品價格都比大連地區的商超平均低30%以上。比如大龍蝦,在年貨大集上普通規模的一般在130元/斤,而市區內的商超裡,龍蝦售價大多在180元—220元/斤。
趙輝說,目前,市場對凍品、冰鮮、貝類業戶實行免攤位費、水電費等運營成本,並要求批發業戶在制定零售價格時嚴禁「注水」。一二級批發商集中、租金「零成本」等多個因素都決定了年貨大集上不少海鮮的零售價格幾乎和批發價平行。
遼漁水產品市場每天賣掉1500餘噸「海鮮年貨」
在大連市民印象裡,能到批發市場裡買海鮮的只有商販或單位團購,批發商一般不接受個人少量購買。但是該市場自開業以來就已向市民「散客」開放,年貨大集期間,「散客」充分享受到了幾乎與批發價同等優惠的價格。往年海鮮生產廠家或一二級批發商很少做零售這類的散活兒,尤其是在春節前這段業務量集中的時段。這次年貨大集上,許多水產品批發商都是首次接觸零售,卻意外嘗到了甜頭。
大連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共四層,一層為鮮活凍貝等海鮮銷售區;二層為水產品成品及半成品,日本水產專區;三層為海珍品、精品、遼參等海產品專區;四層為餐飲區、電子商務區、綜合服務區。市場按高標準規劃,全部按照國際商超標準建設。目前開業的一層已匯聚了千名海內外批發、零售商。
記者了解到,元旦以後,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就初步啟動了年貨大集的運營,目前是參與業戶數量最多、產品最集中的時段。該市場通道口處的電子計數儀顯示,元旦前市場每天進場的車流量在2000臺次左右,近段時間逐漸上升至近6000臺次。1月21日夜間—1月22日凌晨,該市場進場車流量達到5359臺次。估計小年過後至除夕前,單日進場車流量將突破6000臺次。
市場方面統計,自年貨大集啟動後,該市場平均每天的水產品交易量超過1500噸,交易額逾4000萬元,每天進市場購物的消費者已近萬人。市場堅持全標準體系覆蓋、全冷鏈過程操作,並實施國際第三方檢測,在市場準入和監管上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對平抑物價和促進公平交易將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一箱刀魚、兩箱北極蝦、8條大黃花魚……1月22日早上不到6時,家住黑龍江的趙先生就趕到遼漁水產品市場裡採辦回家走親訪友的年貨,整整購買三大箱、總計8000多元的海鮮。「給北方親戚捎大連特產,海鮮算是最實惠的。」趙先生說,從大連灣採辦完海鮮之後,就可以直接開車上高速往回走。不僅不耽誤時間,還能保證海鮮的新鮮度。
企業團購訂單銳減,海鮮廠家掉頭招徠市民「散戶」
記者注意到,本次海鮮年貨大集上,270元—590元的海鮮禮盒成為各個攤位上最熱銷的禮盒產品,成為許多批發商、廠家的銷售主力。 大連海康水產品公司總經理宋喜官告訴記者,但是今年元旦後,佔據訂單主力的單位團購業務銳減至近年來的「冰點」。「前幾年最好賣的800—1000元的禮盒,春節前銷量都是數百盒,今年截至目前,只賣掉了十幾盒。」宋喜官說,但是該企業總銷售量卻沒有出現下降:300元—500元的普通禮盒銷售量成倍增長。
宋喜官告訴記者,雖然消費者購買數量一般在2盒—5盒之間,但市場潛力龐大,足以對衝掉團購業務減少造成的缺口。不過,由於團購和零售的銷售方法、產品結構等都有明顯差別,包括他在內的大連本地海鮮廠家負責人專門開了一次會議,討論如何迎合零售市場的消費者需求。目前,該企業的禮盒產品已經打破往年「標配式訂單」的模式,允許市民自助式搭配禮盒產品。
過去高檔禮盒熱銷,所以產品主要包括海參、鮑魚、龍蝦等。普通禮盒成為主打以後,海鮮產品也有了結構性的變化。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市民購海鮮主要做家常菜,所以普通禮盒中最常見的海鮮品種包括黃花魚、蝦仁、貝丁、刀魚、北極蝦等,直接帶動了這些品種的熱銷。目前該市場一個中小型業戶一天就能銷售四五十箱、總計1200餘斤北極蝦。
大連灣匯集貝類批發大戶,大連市民80天吃掉2400噸蜆子
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的大連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於2012年7月9日破土動工,2013年11月2日正式開門納客。是國內目前單體最大的國際化、專業化水產品市場,是代表大連市及東北地區申報的全國9個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是中國北方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水產品為主的國家級農產品市場。該項目是大連市政府民生工程,2012年初被列為大連市政府為市民辦的16件實事項目和大連市服務業委員會重點建設項目。
「現在國際水產品市場裡,集中了大連地區所有的貝類產品核心批發商。」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經理趙輝告訴記者,以前大連的貝類批發商零散地分布在市內地區,一個市場最多有七八戶,現在國際水產品市場裡已經落戶180多家貝類批發商。批發半徑已從東北輻射到廣東、上海、北京等地。每天來上貨的三四級批發商中,60%左右是大連地區本地商戶,其餘的都是外地客商。
董寶龍是大連地區做貝類批發的大戶。他告訴記者,現在雖然是海鮮年貨的採購旺季,但貝類產品銷售則是一年中的淡季,價格也相對便宜。現在莊河和丹東東港這兩個蜆子主產區已經停船,大連市場上的白蜆子、沙蜆子等蜆子類產品都產自朝鮮一帶。今年蜆子的批發價比去年同期每噸低了700元—1000元,以50斤一袋的白蜆子為例,價格在240元—300元之間。
由於集中了大連地區所有的批發大戶,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的銷售數字也可以直接體現大連市民的購買力。董寶龍說,平均來看,每天該市場白蜆子的走貨量都在50噸左右。至今80天的時間裡,蜆子的總銷量就達到了4000噸。其中60%以上在大連本地消化—這意味著大連市民在80天裡吃掉了2400噸蜆子今年上半年將開通「北崗橋—水產品市場」公交專線
為了方便市民「趕集」,目前,遼漁集團開通了兩條往返於市內社區至水產品市場的免費班車。據遼漁集團方面透露,水產品市場正在與大連市公交集團商討,將在今年上半年開通北崗橋—水產品市場的公交專線,不僅方便市民隨時到水產品市場購物,也為市內至大連灣開闢了交通捷徑。半島晨報、海力網 記者蘇琳
自駕路線:
1、從市內上振連路,到大連灣匝道口僅需半小時,下道即是。
2、經東快路—振興路,棉花島出口下。
乘車路線:
1、乘快軌至大連灣,坐環3到遼漁集團。
2、乘解放路—大連灣公交專線至水產品市場站。
免費往返社區的購物班車:
發車時間
8時30分 泡崖萬眾社區辦公樓前遊崖門欣樂公園北門大連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
8時30分 開發區紅梅中區南門(新海天酒店對面)大連遼漁國際水產品市場
11時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