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註定貧窮嗎?

2021-02-15 青年橫財發展會

這兩天我在快樂源泉《1818黃金眼》上看到一個很過分的偽文藝青年。

這姑娘在去西藏旅遊前從淘寶上買了18件各種民族風衣服,總價近5000RMB。

等到了文青聖地西藏她就把衣服輪換著穿,在朋友圈中一頓擺拍➕抒情。

等玩回來了就利用淘寶退貨規則把這18件衣服全部退款,一件不留。

這一頓騷操作,簡直惡臭。

△ 賣家加了買家微信想要溝通,發現姑娘穿著這些衣服在西藏抒情

誰也不想沒事就揩個油招個罵,我猜這姑娘一定是缺錢了。

我又進一步檢索了一下,發現文藝青年和貧窮真是一對高度關聯詞。

豆瓣上隨便一搜就出來一篇文章:《2019年最後一個貧窮的文藝青年》。

我想我是真窮,人在社會上,不進則退,年齡到這裡,還沒有掙錢,就被越來越大的阻力衝回去了。

我們的溝壑越來越寬了。當然世界上不存在永遠的朋友,兩個人的理想、階級、觀點完全背道而馳了,自然而然就要分開了。

我想,這或許代表著許多文藝青年的生活狀態吧。

閒暇時看點文藝電影/書籍有好處嗎?

有好處。

它們能為你建立起另一個坐標系,適時地逃離下塵世喧囂,抽離循規蹈矩的生活透口氣。

在別人聊綜藝網劇時你來聊聊芒克張棗艾倫金斯堡也能讓你很特別。

但終日以文藝青年自居而不考慮掙錢是很危險的。

川普年輕時曾經也想過去搞電影,後來還是接過了父親的地產生意,老老實實賺錢,你看他現在日子過得多滋潤。

而他的親哥哥是一文藝青年,對地產生意不屑一顧,自己又眼高手低,到40多歲還一事無成,最後喝酒喝死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文藝青年發不了財呢?

我們不妨來具體分析一下。

(FBI WARNING:為避免引起不適,本文第一部分所指的文藝青年特指偽·文藝青年,即搞不出什麼名堂又喜歡表演的文青,請勿自我代入。真·文藝青年我們放在第二部分講。)

偽文藝青年有個特點,就是喜歡自嗨。

喜歡自說自話,自己加戲然後被自己感動。

去咖啡館不好好喝咖啡,要擺本書拍照,接著再在朋友圈發個歲月靜好。

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可在別人看來就是矯情。

所以偽文藝青年容易導致不合群,協作能力差。

文藝青年還特別擅長不說人話。

前幾年有個記者值夜班時無聊,在豆瓣上做了個實驗。

他模仿偽文藝青年的語言習慣在豆瓣電影庫中瞎編了部電影——《即使變成了甲殼蟲卡夫卡也還是進不了城堡》。

在撰寫資料時IMBD編號是他生日,演職員表是他同事的英文名,劇情是他胡謅的。

當時完全自娛自樂,沒想到一年後這部片子有2457人想看……更牛的是還有207人看過,並且煞有介事地寫下了簡評……

對某些電影導演而言,缺乏歷史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疾病。在一個彈丸之地呆得久了,除了可以以「城市文明」來聊以慰藉外,對於過去,對於現在,對於將來,他們缺乏一種必要的敏感和認知,甚至於一無所知。 電影作為一件有文化屬性的商品,當然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攝製者在認知上的短長。

事後證明,許多評論者的創作動機跟發布者一樣,是在模仿著文青的口吻瞎寫,整個事件就像群體性行為藝術,是對豆瓣上那些偽文青的群嘲。

△ 環球時報英文版也報導了這事件,這些文青被稱之為 "pretentious artistic youth",即偽文青

因為用詞追求陌生感,動不動就來個疏離啊解構啊,所以跟文藝青年的溝通成本很高。

此外,文藝青年追求的是所謂的「小眾」,小眾了才能有逼格。

他們不知道的是,當今的社會,不走群眾路線是不可能成功的。

民國時期中國人的識字率不足20%,而現在中國人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96.4%,並且人手一部手機,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鍛鍊思辨能力。

那個少數精英知識分子掌握話語權的時代早就終結了。

所以當代的文藝應該是面向大眾的,小圈子的自嗨永遠成不了氣候。

佛家常說,要破除「我相」。

在我看來,偽文藝青年就是「我相」太重,滿腦子都是自我,導致對公眾的需求缺乏感知力,也就很難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自然就掙不到什麼錢。

同時,文藝青年是有弱者崇拜的。

許多偽文藝青年都推崇鬱達夫式的弱雞美學。

身體是要多病的,囊中是要羞澀的。

我像一面明鏡立於你的面前,此時你注視著我,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於是你說:「我愛你。」

其實你愛的是我中的你。

偽文藝青年推崇某位作家的時候,或許推崇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創作者自身的悲慘遭遇,正返照著自己。

這讓他們感到很解壓,覺得貧窮或是與世俗生活格格不入也是另一種美。

然而年輕人就應該耐操,應該要學會積蓄能量,等待時機打響命運反擊戰。

而不是一遇到點什麼挫折了,不是自閉了,就是要去盤咖啡館或是開民宿了。

文藝青年要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文藝の土豪的區別,家裡沒礦就回去好好工作。

不要輕易去嘗試什麼創業項目,第一次創業就像第一次談戀愛一樣,幾乎沒有成功的。

文藝青年缺乏財務知識和生意頭腦,成功的概率更低。別把爸媽辛辛苦苦攢的錢都敗光了。

詩和遠方只存在於朋友圈中,沒有人能逃離眼前的苟且,所以先要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

那麼有人又要託著腮幫子問了,熱愛文藝,又想發財,怎麼辦?

鑑於文藝青年這個詞已經有些汙名化了,我給你們這些人找了個更合適的詞——文藝工作者。

「文藝工作者」這個詞聽著就很有生產力,這才是真·文藝青年。

我研究了一下,有許多文藝工作者都是有錢yin。

基本上可以分成大兩類:

一類是有本職工作的,並且這個工作很來錢,所以搞起創作來也可以自由地飛翔。

傑出代表人物就是馮唐。

馮唐出過不少小說,《歡喜》、《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都是早期代表作,認可度最高的《萬物生長》還被拍成了電影,在文藝事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婦科腫瘤專業醫學博士,之後還去讀了個Emory的工商管理碩士,接著先後入職麥肯錫和華潤集團,主攻醫療領域的投資,現在是中信資本私募股權投資的高級董事總經理。

一份正職帶來的體面收入,可以讓他自由自在地搞創作,翻譯個泰戈爾的詩集《飛鳥集》也能翻譯出「荷爾蒙味」。

他也不怕在文藝圈裡得罪人,曾經拋出「文學金線論」炮轟韓寒。他不怕掉粉,因為他不是靠賣書吃飯的。

所以讓文藝的歸文藝,工作的歸工作,這是一種解題思路。

還有一類就是做大眾傳媒的。

電梯廣告大家都抬頭不見低頭見吧。國內壟斷這塊市場的分眾傳媒大Boss江南春讀大學時就是搞文藝的。

他當時是華師大「夏雨詩社」的社長,為了泡妞整天穿一身中山裝,圍著白圍巾,打扮成瓊瑤劇男主的模樣,每天晚上在舞廳門口亂晃。

但他發現自己詩人的身份把起妹來根本不管用。女孩們質問道: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江南春。

於是在舞廳裡他不再以詩人自居,而是自稱是開禮品店或賣水產的個體戶,這樣反而能夠提升搭訕的成功率。

這讓他有了成為有錢yin的願望。

從大二開始,他就開始藉助詩人的想像力,在外面做兼職,策劃廣告創意。

那一年是1992年,恰逢上海經濟開始騰飛,江南春拿著他的廣告創意文案像收麥子一樣,將淮海路商圈的樓宇廣告收割殆盡。

一年之後,他已經為他做兼職的廣告公司創收了150萬。

從此之後,他進舞廳都是腰揣「大哥大」,大學期間總共談了14個女朋友。

後來江南春創立分眾傳媒,先後經歷了納斯達克上市和私有化回歸A股的波折,如今的個人身價已經達到了230多億人民幣。

而說到新媒體領域,「一條」的創始人徐滬生也是個詩人。

我曾經買過他的詩集《一個青年的肖像》,寫得不錯。

但是他對大眾傳媒認識得很清楚,對面採訪時他曾經提到:

我是寫詩的,我也不會在我做的媒體上討論歌德、莎士比亞。

那是在砸自己的飯碗。

他曾經做過《外灘畫報》和《上海壹周》的主編,對都市新中產的需求摸得門兒清。

他們想要的是一種快速上手的生活美學。

他們上班很累了,不想再被你叨逼叨的東西擠佔大腦帶寬了。

所以「一條」做的很成功,2018年就完成了由京東、東博資本領投的C+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電商每年的營業額能做到10億。創始人兼詩人徐滬生也藉此實現了財富自由。

由此可見,熱愛文藝和發橫財並不矛盾。

我們要做心懷眾生,堅強如鋼的文藝工作者,而不是自怨自艾的文藝青年。

願我們都是富裕的文藝工作者,乾杯。

相關焦點

  • 註定會貧窮一生
    貧窮每個人都不想經歷,都不希望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在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富裕的,有富裕的人同樣也有很多貧窮之人,沒有誰願意貧窮一生,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不違人願的,並不是你想擺脫貧窮,貧窮就會離你而去。有這種面相的男人,註定會貧窮一生。
  • 把「文藝青年」翻譯成Arty Youth真的正確嗎?
    ( ̄△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175篇英語知識文章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年輕男女都會被稱為「文藝青年」「文藝女青年」。「文藝」這一詞,根據詞典意思,本身只是用來簡潔表示「文學與藝術」這兩大領域。
  • 做一個幸福的文藝女青年,成為別人眼裡最會生活的人
    正因如此,文藝女青年對於男人的殺傷力極大,不但一般的男人被她們迷得魂不守舍,就連徐志摩、朱自清等那樣頗具才學的「極品男人」也對其是夢縈魂牽。然而,令人深感遺憾的是,備受男人們歡迎的文藝女青年卻往往有個悲慘的結局。
  • 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青年
    那啥,我能不能問一下,你們都想去西藏嗎?周:想啊,非常想去,但我不是為了淨化心靈,我不覺得去完了再回來我就什麼地方得到淨化了。旅行也好,讀書也罷,都是為了解我的「心苦」,壓力之外的一种放松吧。不過物質達到一定基礎了以後才會有自由吧?一定要視金錢如糞土才是文青嗎?
  • 為什麼現在的小姑娘都喜歡搞文藝的文藝青年呢?
    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當你聽到文藝青年這四個字,就會使你聯想到屌絲這個詞。當然了那都是過去,現在的文藝青年還是蠻受美女們歡迎的。以前的文藝青年流浪在街頭留著長發背著個小包,要不然手裡拿了一把吉他一看就是搞藝術的。
  • 「聽說雷鋒也是文藝青年」
    葉德嫻說劉德華在《桃姐》中甩掉了星味,有人甚至因此片而稱劉德華「表演藝術家」,還有人因劉德華屢次投資文藝片而稱他「文藝青年」……不管是實力派、偶像派、劉老闆還是文藝青年,劉德華都一概接受。在影片發布會結束後,劉德華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幾乎面對任何問題他都答得很精彩,不過只要提到他的私生活他一如既往地展現太極宗師本色。 記:對於能否拿到金像獎影帝是否緊張?
  • 《立春》「文藝青年」該是一個笑話嗎?
    五四青年節剛剛過去了一段時間了。當然這句話純屬是無營養的感嘆,我想談的「青年」和青年節的「青年」沒半毛錢關係,或者說我完全不想談任何跟「青年」有關的東西(這個詞本來就很微妙,我可以起個題目,譬如誰左右了青年,青年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發聲嗎,諸如此類的,但我不敢)。
  • CSGO中的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
    在遊戲中,我們可以把各種各樣的玩家分為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當然,很多玩家會兼具三種青年的操作,並且三種玩家的操作並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之分,本文並不絕對,僅供娛樂。三種青年打字的區別關於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最早來源於豆瓣上的一個活動帖,大家紛紛分享了關於三種青年的對比。
  • 《紅樓夢》裡的那些文藝女青年
    當然,這註定是他一廂情願的夢。風流雲散之後,賈寶玉與薛寶釵結婚,架不住妻子的苦勸,還是邁出大紅門去參加科舉考試。明明中了第七名舉人,卻仍不願在大千世界上追求功名利祿,還是拋棄塵緣,遁入空門。即使託缽雲遊,他的心仍是空門裡的宅男。與世俗凡塵永遠有一牆之隔。如果說賈寶玉是大觀園的宅男,林黛玉、薛寶釵、迎春、探春、惜春等等,包括李紈,都是一系列大門不出的宅女。
  • 當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一起去旅行
    文藝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吃貨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嘗嘗。樂途君想問,你是哪一種呢?文藝青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一看。吃貨青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嘗一嘗。文藝青年:心靈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在西安,哪些地方最「文藝」,文藝青年必看
    對於許多的文藝青年來說,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旅行途中,總是非常願意去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體驗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安靜時光。在西安,有這麼幾個地方,相信你一定會喜歡。超多的牆繪有趣又好看、小茶館和咖啡館裝修文藝、火車頭與軌道慢慢的都是復古風……喜歡塗鴉、喜歡手作、喜歡復古、喜歡安靜與文藝的你,一定不能錯過半坡國際藝術區。二、大華1935大華1935位於西安市新城區太華路,這裡有著濃濃的工業復古風,文藝氣息隨處可見。
  • 搞笑漫畫:文藝青年、2B青年、普通青年的區別
    今天我們講的是:搞笑漫畫:文藝青年、2B青年、普通青年的區別!想必小夥伴們在生活中,肯定都能遇到很多各地各樣的人,每個人說話、辦事的方式都不相同,所以人分成了好幾類,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不同青年是如何辦事的。
  • 彰顯文藝氣質 適合文藝青年的耳機推薦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最近一端時間網絡掀起了關於「普通青年」、「文藝青年」、「XX青年」對比的熱潮,廣大網友們紛紛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貼出圖來對三者進行區分。於是出現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對比圖,在感受惡搞的同時也為大家帶來了無線的樂趣,三種青年的區別也成為廣大網友閒餘時討論的熱點。大家也開始關注到了一個低調而充滿個性的群體——文藝青年。    在人們的印象中,文藝青年首先應該是比較陽光的,並且還有一股書呆子氣。他們張口名言警句,在影視音樂方面擁有一定的才華,著裝與眾不同但又不過分另類,總是透露出自己獨特的氣質。
  • 當文藝青年在仙女湖遇上吃貨青年
    文藝青年VS吃貨青年 一些人旅行的重點在於觀光風景,一些人旅行只為吃吃喝喝。
  • 為什麼他們說文藝青年的錢,很難賺?
    在文藝青年剛出來之時,他還是個稱讚別人的名詞,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群體有了偏見:裝、故弄玄虛、無病呻吟...... 而且,文藝青年很感性,也很理性。有人說文藝青年沒有商業價值,他們會感嘆這世間所有事物,也不屑於任何商業行為。
  • 文藝青年的12種旅行裝逼方式
    但是,無論真文青還是偽文青,都不會把這種取笑當回事——文藝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自嘲,是我樂意;他嘲,關你屁事。作為文藝青年的生活必需品,旅行常常被當作文藝符號,或炫耀或嘲笑。但是,在大而無當的粗鄙之下,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別處」,在路上,也期盼自己的旅行能相對獨特而精緻。 文藝青年的所有旅行裝逼方式,都是為了讓旅行超越風光。
  • 邵夷貝:「你這個死文藝女青年」
    但再也不是「老鼠」、「蝴蝶」等通俗產物,恰恰相反,這次是一首「文藝歌曲」。從上月中旬開始,一段名為《大齡文藝女青年之歌》的現場演唱視頻就在網上被爭相傳誦,幾天工夫,在優酷網的點擊率就已高達30萬,超過2000名「文藝青年」加入了她的豆瓣音樂人頁面,更被各大門戶推到首頁,網際網路便成了推廣「文藝復興」的最佳免費平臺。
  • 廣州文藝青年5大好去處
    廣州這樣的一線大城市,自然聚集了大批文藝青年,那麼這些文藝青年平時都喜歡去哪些地方呢?一起來看一下吧!1、1200book shop不打烊書店還沒去過的小夥伴們可以趕快約起來一起去讀書了 ,文藝青年們別錯過哦 !2、星海音樂廳
  • 這裡是文藝青年旅行打卡地,你去過嗎?
    這裡是文藝青年旅行打卡地,你去過嗎? 遠離城市的喧囂 在充滿文藝氣息的村落流浪 尋找一處可以在記憶裡留下影像的畫面 感受風輕雲淡 忘記時間和煩惱
  • 太白山,一個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都想去的地方!
    文藝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吃貨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嘗嘗。有沒有一個地方,是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都想去的地方,當然有,太白山景區就是其中之一。文藝青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一看。吃貨青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嘗一嘗。文藝青年:心靈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