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峰峰礦區:文明實踐潤「峰」景

2020-12-20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張江波)「這次我們『點單』的移風易俗專場演出真是太精彩了!尤其是在看東望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送單』表演的《婆婆也是媽》時,眼淚譁譁地流,真是太感人啦!」近日,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北留旺村民李玉華在觀看了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派單』的移風易俗專場巡演後激動地說。這一場景是峰峰礦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全區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峰峰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元寶山公園開展國際志願者日宣傳活動

今年7月以來,峰峰礦區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峰峰路徑」,通過構築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明實踐陣地,抓實志願者主體力量和志願服務主要形式,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峰峰礦區在激活、整合、共享資源上著力,織密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陣地網」,打通貫通聯通,形成文明實踐整體合力。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陣地,即區級服務平臺及分中心:理論宣講服務平臺、教育體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科普服務平臺、衛生健康服務平臺5個區級服務平臺及群眾文化服務分中心等18個區級分中心;鄉鎮(街道)級實踐所:1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實踐所;村(社區)級實踐站:李莊等25個試點村(社區)建成實踐站。

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實踐所、實踐站把各類陣地資源、文化資源、人才資源等調動起來,嚴格按照「8有」標準(有機構、有臺帳、有場所、有項目、有隊伍、有制度、有活動、有檔案)打造。在統一陣地氛圍、統一管理人員、統一志願服務、統一名稱標識和統一規章制度上著力,突出文明實踐服務功能,打破多個系統在基層的條塊分割,實現「一個陣地,多種使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體力量是志願者。峰峰礦區在實現志願服務精準常態化上著力,做大做強「志願圈」,不斷增強動力、激發活力,優化志願服務新格局。在區志願服務總隊領導下,峰峰礦區以黨員幹部為核心、以基層群體為主體,著力打造「15+11+198+N」志願服務隊伍格局,即15支區級志願服務分隊,11支鄉鎮(街道)志願服務隊、198支村(社區)志願服務隊。與此同時,吸納簡鄲公益、自駕E族等N支社會志願服務隊加入其中,形成數量充足、構成多元、富有活力的志願服務大框架。目前,全區在河北志願服務網註冊的志願者總人數達到56000+,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351支。

與此同時,峰峰礦區加強志願服務活動整體規劃和培訓指導,擴大社會參與面,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培育志願服務文化,著力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接續打造「志願服務之城」。

為進一步實現「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的目標,峰峰礦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在文化館、電影院、醫院、學校、公園、博物館、社區和村文化服務中心等群眾最願意去、最便捷、最需要的地方。峰峰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做到群眾有需要,文明實踐就有回應。以精準把握群眾需求為導向,建立健全「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願服務組織送單——群眾評單」的「4單」閉環模式,開展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更有溫度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截至目前,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各分中心、實踐所、實踐站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率達到100%,湧現出危難時刻衝鋒在前的「黨員先鋒」志願服務隊、堅持每人每月20元「愛心限額」幫扶困難群體的「簡鄲公益」、紮根社區志願服務的「愛心中轉站」、傾力失足少年公益幫教的「愛心媽媽巾幗志願服務隊」等特色文明實踐項目,實現「全民參與、多元入駐」的文明實踐「大框架」。

峰峰供電公司「惠民幫幫團」特色宣講志願者深入社區發放「明白紙「

峰峰礦區「新時代新思想惠民幫幫團」特色宣講志願服務隊採取「群眾點單,我來幫幫」的方式,向基層發放收集「明白紙」和「點單表」,按照「群眾缺什麼就送什麼」的宣講原則,深入田間地頭,既講大道理又解決實際問題,已宣講800餘場。峰峰礦區移風易俗「11333」(即,圍繞一個目標、制定一個標準、建立三支隊伍、開展三項活動、完善三套制度)工作機制,在遏制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上初顯成效,先後在《學習強國》、河北日報、河北共產黨員網等媒體深度報導。依託峰峰建區70周年契機,組織開展「我和峰峰的故事」微視頻大賽、建區70周年文學藝術網絡直播、建區70周年網絡直播文藝展演等大型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系列活動10餘場。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河北峰峰:百年礦區的「綠色轉身」
    遊客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南響堂山森林公園遊覽(8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是一座有著百年礦業開採歷史的老工礦區。近年來,峰峰礦區緊抓國家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升級的政策優勢,通過實施全方位的生態治理和修復,曾經的礦山「瘡疤」逐步消失,實現「礦區變景區」的綠色轉身。目前,峰峰礦區已修復露天礦山90餘處。
  •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南響堂森林公園:礦山變景山
    河北新聞網8月1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陳正)今天下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走進邯鄲,第三站來到位於峰峰礦區的南響堂森林公園。8月17日下午,在南響堂森林公園,峰峰礦區區委書記陳珍禮接受記者團採訪。
  • 河北峰峰:用道德實踐引領青少年逐夢築夢
    民主與法制網河北訊 (通訊員溫麗娜) 「如果未成年人未滿8周歲,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網絡打賞行為是無效的,監護人可以要求返還。」法制宣傳日之際,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人民法院院長楊維華以案釋法,向廣大師生深入淺出地講解民法典相關規定。
  • 河北峰峰礦區:牤牛河變身記
    河北峰峰礦區:牤牛河變身記 2020-09-25 14:34:07 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9月25日電 (肖光明 張帆)「雜草沒了、垃圾沒了、淤泥沒了、河水清了、環境美了,記憶中的牤牛河又回來了。」家住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崔莊村的索大爺說。圖為牤牛河治理前違建的廠房。
  •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從礦區到景區的「顏值逆襲」
    遊客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西固義鄉北神崗村的牡丹谷裡欣賞盛開的牡丹花。本報記者 宋美倩攝剛剛過去的周末,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西固義鄉北神崗村的牡丹谷裡,千畝牡丹花正在開放。幾十名村民分布在花海中,正在除草。「2015年,由河北首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在北神崗村建設了佔地面積1.13萬畝的牡丹園。目前已經種植了九大色系觀賞牡丹及油用牡丹千畝左右,共計140餘萬株。
  • 河北峰峰礦區:古窯樂陶
    8月16日,在峰峰礦區中國磁州窯鹽店遺址博物館元代古窯遺址內邯報融媒體記者郝群英攝影報導來源:邯鄲晚報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全域布局打造綠色宜居村莊
    河北新聞網訊(韓琳)今年以來,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把村莊綠化作為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的重點工程,按照「城市做園林、農村做生態」的思路,多層次推進村莊「五個一」綠化(構建一道環村林帶、建設一條進村樣板路、打造一條綠化樣板街、建成一批綠美示範院、建設一個休閒綠化廣場),提出每個鄉鎮(街道
  • 河北峰峰礦區大峪鎮:閒散地有大作為 犄角旮旯成聚寶盆
    今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大峪鎮按照因地制宜、良性循環的發展思路,結合油葵生產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積極引導北澗溝東村村民在房前屋後的閒散土地上種植油葵,既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還能增加村民收入。圖為峰峰礦區大峪鎮北澗溝東村村民在村內閒散土地上管護油葵。
  • 邯鄲峰峰礦區:風光美如畫 礦區變景區
    記者 李代姣 攝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日前,包括石家莊、邯鄲在內的46個城市被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先行先試重點城市的話題在許多人的朋友圈頻頻刷屏,當多數人還在對垃圾分類的到來熱切探討時,邯鄲市峰峰礦區前樸子村的村民卻早已對垃圾分類習以為常。
  • 河北峰峰礦區這些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蛻變
    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滏陽新村小區曾是峰峰礦區的第一個成型小區,居民們都以居住在滏陽小區而自豪。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房改政策的變遷,滏陽小區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添加了所有老舊小區的通病——違建林立、道路破損、環境髒亂,既失去了好看的「面子」,也沒有了舒適的「裡子」。居民常常自嘲自己居住在「舊村」。「下雨積水一身泥,颳風揚塵一身土,是小區改造前的真實寫照。」
  • 河北峰峰礦區文旅產品創意設計大賽落帷
    近日,由峰峰礦區區委宣傳部、區文聯聯合主辦的峰峰第三屆青少年磁州窯陶瓷技藝與文旅產品創意設計大賽落下帷幕。經過現場打分和專家評審,參賽者李雨順創作的冰花瓷冬奧情——冰焱系列陶藝作品和參賽者王健創作的拓荒迎春——花釉牛擺件,榮獲比賽一等獎。本屆比賽自去年10月25日啟帷。
  • 河北峰峰礦區發現漢代陶製食器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6日電(記者白明山)記者從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獲悉,當地發現一漢代陶製食器陶豆。陶豆是古代陶製食器,有蓋,用於盛食物,商周以後流行。商周時期多青銅材質,戰國、漢代以後多以陶質為主,是祭祀禮器組合中重要的一員。
  • 峰峰礦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峰峰礦區滏新街北延、滏順路、新民路...
    項目名稱:峰峰礦區滏新街北延、滏順路、新民路、春光東路、農場街道工程EPC項目編碼:HB2017073330020145項目聯繫人:韓濱山項目聯繫電話:15632038787採購人:峰峰礦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採購人地址:邯鄲市峰峰礦區採購人聯繫方式:0310-5167868
  • 峰峰礦區構建「一委一庭三中心」群眾糾紛化解模式
    日前,峰峰礦區居民到該區「一委一庭三中心」反映訴求,工作人員將其反映的問題錄入到信訪App系統。 河北日報記者陳正攝「真心感謝你們,化解了我們母子心裡的『疙瘩』,讓我們守住了親情。」近日,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一委一庭三中心」在李莊村村委會召開調解會,成功調解了村民李某母子之間的經濟糾紛,受到了當事人的感謝。
  • 河北峰峰礦區修復「生態傷疤」 用綠色拓展空間
    近年來,峰峰礦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修復生態傷疤,用綠色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靠山吃山,還得以山養山「作為土生土長的峰峰人,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想像昔日的礦山變成了如今的世外桃源。」生活在山腳下20多年的李大爺跟我們講述著這座山的變化。
  • 邯鄲峰峰礦區:風光美如畫 礦區變景區
    記者 李代姣 攝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日前,包括石家莊、邯鄲在內的46個城市被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先行先試重點城市的話題在許多人的朋友圈頻頻刷屏,當多數人還在對垃圾分類的到來熱切探討時,邯鄲市峰峰礦區前樸子村的村民卻早已對垃圾分類習以為常。
  • 峰峰又一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會議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典型。峰峰礦區和村鎮姚莊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稱號。這是自2017年11月峰峰礦區義井鎮李莊村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以來,峰峰礦區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村鎮單位。
  • 河北峰峰礦區農村汙水治理觀察:用一村一策造良心工程
    圖為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峰峰礦區分局為每個村制定的治理方案。 張帆 攝中新網邯鄲1月26日電 (肖光明 張帆)當148份詳盡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案擺在記者面前的時候,可以感受到河北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關於全域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的決心,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 峰峰從「礦區」到「景區」的華麗轉身
    在冀南巍巍太行山與廣袤的華北平原過渡區,邯鄲市西南35公裡處,有一個全國唯一一個疊音名稱的城區——邯鄲市峰峰礦區。峰峰礦區是1950年從磁縣、武安劃出部分鄉鎮成立的,1955年改為河北省直轄峰峰市,1956年12月撤市設區,成為地理位置不在主城區的邯鄲市的一個重要組成行政區。
  • 河北峰峰礦區:化解矛盾糾紛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積極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了預防和化解並重,政府治理與社區自治並舉,訴訟與非訴訟方式並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