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開蔬菜超市 欲創自己的蔬菜品牌(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這小青菜咋賣?」「一塊五,早上剛進的,新鮮得冒水哩!」12月5日上午,鄭州馬李莊的「咱地裡」蔬菜超市裡,郭高林麻利地把顧客挑好的菜放到電子秤上。

  很多人想不到,這個動作利索的小夥子是個畢業剛半年的大學生,店裡的員工全是他的同學。今年年底,第二家「咱地裡」蔬菜超市連鎖店就要開業了。郭高林說,他們想創立一個能夠在河南甚至全國打響的蔬菜品牌。

  員工平均學歷最高的蔬菜店

  12月5日上午11時,「咱地裡」蔬菜店裡顧客盈門。貨架上的蔬菜碼得整整齊齊,菜樣齊全,小黑板上的價格標得清清楚楚,也不比菜攤上的貴,店裡除了蔬菜,還有副食品、雜貨和冷鮮肉。「這五花肉是不是準備包餃子?直接絞成餡吧。」郭高林把顧客買的肉餡絞好,又小心地把盤沿上的一絲肉絲刮下來,放進顧客的塑膠袋裡。「我們店肯定是全鄭州員工平均學歷最高的蔬菜店。」郭高林開玩笑說,店裡的收銀員和雜工都是他的同學,最低學歷也是專科。「咱地裡」蔬菜自助店是河南教育學院2007級畢業生郭高林、姜茵、郭妍妍、王彥峰等人聯合開辦的,以郭高林的名義進行了工商註冊。今年8月22日開業以來,店裡每天的營業額已從幾百元增加到一千多元。為了實現利潤多元化,他們還加盟了雙匯集團,經營雙匯冷鮮肉。「這幾個學生娃開的店可實在,秤也足。」經常來買菜的申大媽說,聽說大學生開店賣菜,一開始大家只是看熱鬧。後來大家發現這兒的菜確實很乾淨,價格也實惠,回頭客自然就多了。

  從業餘「練攤」到專職「賣菜」

  「我上大二時就決心畢業後創業,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闆!」郭高林說,他的創業之路是從大三練攤賣衣服開始的。

  大三暑假,他發現牧專附近的都市村莊流動人口多,消費層次也不高,擺攤賣衣服、雜貨、小吃的很多。郭高林就從銀基進來服裝,和女朋友姜茵擺起了地攤。「擺攤的時候,我發現旁邊賣菜的生意挺好。我就琢磨為啥肉類已經有了品牌店,蔬菜還沒有打得響的品牌?」郭高林說,那時候他就有了開蔬菜超市的心思。「以品牌蔬菜為主,兼營五穀雜糧、冷鮮肉等,附帶一些副食。」經過一番市場調研,郭高林初步確定了品牌蔬菜超市的大致模式。他想和雙匯一樣,走品牌化經營、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郭高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學,幾個人一拍即合。最終,大伙兒湊了5萬多元作為啟動資金。畢業後,很多同學還沒找到工作,郭高林和同伴們已經成了「老闆」。

  8月22日,幾個大學生辦起的「咱地裡」蔬菜自助店開張了。

  他們創業不是「三分鐘熱度」

  「大學生賣菜?他們肯定吃不了這個苦!」郭高林說,起初,大家對他們質疑最多的,就是他們創業是不是「三分鐘熱度」。

  郭高林說,他們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每天早上5時,他和王彥峰都要爬出熱被窩,頂著寒風,蹬三輪車到蔬菜批發市場進菜。「每一根菜葉都要精挑細選,每一毛錢都要和人家討價還價。」王彥峰說。

  開業第一天,都不會用收款機;收過假錢,也丟過東西;別人吃飯的時候他們最忙,過了高峰期才能輪流吃飯。進入冬季,屋裡既沒暖氣又沒空調,因為要淨菜、剁肉,還未入冬,幾個人的手都凍了。「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郭高林說,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的這句話很經典,他們一直都以此自勉。

  想創立河南人自己的蔬菜品牌

  「我們的第二家店已經選好址了,年前就準備開業。」郭高林說,第一家店已經過了「賠錢」的階段,實現了收支平衡,他們下一步準備擴展經營。

  郭高林說,第一家店開在都市村莊裡,消費群的收入不高,菜販、地攤等低端競爭者較多,特色不夠鮮明。第二家店將設在收入水平較高的小區,經營將更具特色。

  在店裡的廣告背景牌和商品標籤上,都有一個背著鋤頭的老漢的形象。郭高林說,這就是他們註冊的「咱地裡」商標。第二家店將採取產品統一包裝、售貨員統一著裝,店面也要進行統一風格的裝修。

  「要想發展壯大,必須正規科學。」郭高林說,目前他們和小攤販沒什麼本質區別,但再往前走就可以體現出大學生的素質優勢。店裡現有的蔬菜都是從批發市場進的,將來他們準備實行產品「特許生產制」,蔬菜、五穀雜糧、調料、副食品等都將由固定廠家或農戶「特許生產」。

  「我們想創立一個可以在河南甚至全國打響的蔬菜品牌!」郭高林說,河南是糧食和農產品生產大省,已經有了叫響全國的冷凍食品和肉類品牌,他希望河南的品牌蔬菜也能端上全國人民的餐桌。

  大學生創業應該「低起點」

  「大學生就業難,必然推動創業熱。」河南大學生創業網總經理嶽明途說,我省2008年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將超過33萬人,比今年增加4萬人,但崗位的數量卻沒有相應增多。就業壓力陡然增大,讓不少大學生動起了創業的心思。「大學生賣菜沒啥丟人的,大學生創業本來就應該從低起點做起。」嶽明途說,大學生缺乏實踐經驗,投資小、回報快的小規模、低起點創業項目對大學生來說最合適。(趙媛)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開蔬菜自助店欲發展連鎖經營
    幾個普通的大學生,在鄭州的都市村莊裡開起了他們自己的第一家蔬菜超市。雖然離成功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他們已經為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創業經歷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大學生如何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為今後的創業做準備、做規劃。事業畢竟不是靠空想和頭腦一發熱就能做起來的。這對盲目創業或者打算今後創業的學生應該會有所啟發。
  • 大學畢業生開蔬菜自助店,四家連鎖店日營業額達4萬
    7月份畢業季,又有一批大學生投入了找工作的隊伍中,然而畢業於河南省教育學院的郭高林,毅然決然選擇了創業。幾年下來,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大學畢業生,到大膽創辦自己的蔬菜連鎖超市,再到現在擁有了4家連鎖店的成功創業者,如今每天就有1萬多元的營業額。
  • 蔬菜水果加盟連鎖店哪家好 新鮮蔬菜超市有什麼能夠加盟代理
    ,是現在大都市消費者都喜愛的一種運營模式,而生鮮超市在銷售市場上這般火爆,愈來愈多的人也都剛開始挑選一個好的品牌剛開始自主創業,那麼蔬菜水果品牌加盟連鎖店哪家好?新鮮蔬菜超市有什麼能夠 品牌加盟代理?現階段這一製造行業比較好的品牌較多,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1.菜籃子生鮮超市 菜籃子生鮮超市所對外開放市場銷售的商品全是十分新鮮的,並且堅持不懈食材在特殊的時間內市場銷售出來,企業也會對這種產品開展收購解決,防止創業者因市場銷售不新鮮商品而危害品牌的信用度。
  • 大學生創業開快遞超市,一年賺了80萬
    馬帥是一名大三學生,一直都有創業的夢。大二開始琢磨做學生快遞。選址有門道,如果選址不當,可以說看著錢放到那裡就是賺不到。快遞超市一定要開在教學區與宿舍區之間的位置。照顧到師生兩類客戶。有快遞需求的教師多以單身住在學校的為主,畢竟有家的教師完全可以讓快遞送到家裡,這樣效果最為好。
  • 史上最全蔬菜中英文對照!Aussie超市蔬菜掃盲帖~
    生活在異國他鄉的澳洲,相信最無法避免的事情就是自己買菜做飯。但是在南半球,買菜這件「簡單」的事似乎並不是特別容易,因為超市賣的有些菜,我們好像不認識。現在就送上澳洲超市蔬菜掃盲帖(附史上最全蔬菜中英文對照)。
  • 涇川:扶貧蔬菜進超市
    「我們和縣上的家福樂超市籤訂了供貨協議,再也不愁銷路了!」朱成懷憨厚地笑著說。5月11日,天剛蒙蒙亮,涇川縣王村鎮朱家澗村村民朱成懷和徐虎林正忙著將剛採摘的西紅柿、辣椒、地黃瓜等新鮮蔬菜裝箱,準備送往縣城的家福樂超市。
  • 生鮮超市蔬菜如何保鮮
    是的,開店首先要找對自己的位置,而經營蔬菜卻要想著如何使蔬菜更新鮮。當下,年關將至生鮮超市之間競爭的非常激烈。比如現在的大米,商家之間為爭奪客戶,打折打的非常厲害。有的乾脆將米價降至2元以下。在深圳這個消費水平,低於2元算是白菜價了。但是,沒有辦法,現在生鮮超市實在是大多了,以至於M超市和L超市店鋪的經營面積是一再的壓縮。
  • 南京:80後小夥9個月連開三家平價蔬菜店(圖)
    都說創業千難萬險,要是擁有一個穩定的公務員職位,你還想著要去冒這個風險嗎?就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考公務員的時候,80後孔祥山卻丟掉了穩定的鐵飯碗,毅然奔上了種菜賣菜的路子,憑著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如今這個「賣菜的」在9個月內連開了三家平價蔬菜店,月入過萬。
  • 大學生創業開甜品店好嗎?有哪些品牌選擇
    大學生創業,是當今主流的社會現象,大學生畢業後,通過運作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項目,進而一步步的實現人生理想。目前,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紛紛選擇熱門的甜品項目來創業,他們通過合理化的運作,從中賺取到了可觀的利潤回報,實現了人生理想。
  • 放棄高薪創投行業,他種植有機蔬菜開出10多家連鎖店
    從事創投的他,在調研有機食品時由於找不到合作團隊,於是辭掉高薪自己下海創業,在有機食品行業裡做的有聲有色。姜軍的研究領域是有機食品方面,通過將近3年的調查研究,他發現我國食品行業存在巨大投資機會,但是他找遍國內所有公司,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合作團隊,於是,姜軍放棄了原本豐厚的薪水,自己出來創業。與一般的生態農場自產自銷模式不同的是,姜軍先建立了自己的專賣店。專賣店對外品牌統一稱為「海客樂有機食品專賣連鎖」。
  • 濰坊科技學院舉行「中國移動」杯第七屆「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
    大賽現場人民網濰坊12月8日電 12月6日,濰坊科技學院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的「中國移動」第七屆「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通識學院舉行。山東省學生就業創業教育諮詢中心主任林相春到校觀摩指導,濰坊科技學院副校長李廣偉陪同,教務處、團委、創新創業學院負責組織。本次大賽共13個院系、21816名大學生參與,共計上報創業項目3658個。經過激烈角逐,共決出金獎10項(其中前6名晉級冠亞軍爭奪戰)、銀獎20項、銅獎20項。
  • 如何用美國超市裡的「奇怪」蔬菜安撫自己的鄉愁胃?
    留過洋的童鞋知道,在美國的超市總有一些長相詭異、不知名字、味道奇怪的「神秘」蔬菜,也許你見過但不曾買過。 沒有了國內常見的頂花小黃瓜、鮮嫩掐尖的馬蘭頭,要如何用中式烹飪法將鮮見的蔬菜調理得適應咱的口味?
  • 吸引人才回鄉創業 流芳臺村辦起眾創空間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提起農村集體經濟,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蔬菜基地、養殖場、加工廠等,而在東麗區金橋街流芳臺村,卻辦起了眾創空間。在這裡,70%以上的創客都是農村大學生。
  • 青春長沙創業熱土:長青創·品牌講學堂「開課啦」!
    「長青創·品牌講學堂」第一課在湖南大學禮堂開講。紅網時刻長沙12月21日訊(見習記者 蔣雨岑)麓山腳下,創新創業正絢爛如花;當打之年,青年企業家奏響雙創華章,迎來群雄奮起的「創時代」。12月20日,「長青創·品牌講學堂」暨長沙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揭牌儀式在湖南大學禮堂舉行,圍繞品牌創業指導、品牌塑造指導、品牌守護攻略、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業趨勢走向等,青年企業家與大學生代表們進行了一場思想與靈魂的碰撞。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湖南省委副主委、長沙市委主委、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國海,湖南大學副校長蔣健暉出席並分別發表講話和致辭。
  • 長沙多家大型超市公然違規銷售有機蔬菜
    市民投訴:麥德龍銷售假冒有機蔬菜?   長沙市民周女士向我們報料說,4月28號,她在麥德龍開福商場選購有機蔬菜時,發現麥德龍銷售的多款有機蔬菜,根本沒有張貼有機碼。所以,周女士也不太確定自己買到的是真正的有機菜。
  • 大娘創業開蔬菜店,競爭太大沒人買,換個方式,直接賣光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要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幹過別的對手呢?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個案例,蔬菜超市老闆利用一招「送貨上門」,壟斷了小區住戶的蔬菜購買。【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老闆姓易,易大娘今年52歲了,是一位農村婦女,平時在家就喜歡種種菜,新鮮的菜都讓兒子女兒帶回家裡吃。
  • 嘉興:崇福農創園助力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原標題:崇福農創園助力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以前的農業工作者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年紀都偏大,年輕人不願做這些,但是現在各方麵條件都進步了,更多的小年輕願意加入這個行業中來。」嘉興桐鄉蔬菜大戶張永根潛心農業近40載,他對現代農人年輕化的感觸頗深。 如今,在桐鄉市崇福鎮農創園,新一批大棚已經建設完成,內部基礎設施正加班加點趕工中。
  • 從賣牛奶到創辦文化公司 ——西安應屆大學生小劉自主創業的啟示
    2016年7月,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奮鬥理想,他投資創辦了一家創意文化傳播公司,公司員工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21歲,都是在校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 據悉,2017年,陝西省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37944人。為留住大學生,今年以來,西安市出臺了就業創業新政、戶籍新政、安居新政、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西安就業創業,提出了「五年留百萬」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的目標。
  • 嘉興市:崇福農創園助力青年實現創業夢想
    崇福農創園坐落在桐鄉市崇福鎮,規劃面積1萬畝,園區自2016年建園以來,採用「政府搭臺、創客唱戲」的模式,以鼓勵吸引大學生農業創業、培育新型農民為核心,打造全國農創先行區,先後獲評全國首批「星創天地」、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省級五星級青創農場。今年又新建園區三期設施大棚50畝,滿足園區不斷增多的農創客需求,學生公寓也於7月建設完工,可容納30餘名學生,擴容園區生活空間。
  • 西安:記者探訪城北超市 鳳城八路人人樂 蔬菜水果充足 超市一天...
    1月28日11時許,在鳳城八路和文景路西北角的人人樂超市內,記者看到超市的顧客不是很多,蔬菜和水果區備貨充足,價格與節前變化不是很大。超市內的水果區域貨架上的砂糖桔、蘋果、香蕉、火龍果等新鮮水果擺放得滿滿當當,購買的群眾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