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沈月明是伍十家鎮什拉壕村的精準扶貧戶,今年45歲。幾年前,因車禍致殘,女兒上大學,兒子上初中,家庭生活費用全靠妻子務農的微薄收入維持,入不敷出,日子非常艱難,沈月明曾經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2017年,沈月明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那一刻起,沈月明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和期待。脫貧路上,他「不等、不靠、不要」,以頑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用勤勞和智慧,邁出脫貧步,趟出小康路。
「是黨和政府救了我全家,給了我溫暖,給了我希望,讓我全家享受多項扶貧政策和幫扶,並幫助我發展特色產業。如今,我體面地生活,像正常人一樣用勤勞和智慧擺脫了貧困,甩掉了窮帽子,拔掉了窮根子,走上了致富路。我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村黨支部,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沈月明道出了藏在心底許久的肺腑之言。
2017年11月,什拉壕村駐村工作隊開始入村工作,駐村隊員根據沈月明家的致貧原因,制定了詳細的脫貧方案,幫助沈玉明依靠政策幫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2018年沈月明利用到戶產業資金10956元購買種羊11隻、由包扶單位縣人社局出資5000元購買種羊4隻發展肉羊養殖業,現在肉羊已經存欄27隻。同時利用「百企聯百村」企業乾華公司資助的3000元資金新建雞舍和儲草棚各一處,由幫扶單位和愛心人士先後共出資5760元購買仔雞151隻發展肉雞養殖業。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精心的管理,養殖已初顯規模。什拉壕村駐村第一書記還聯繫其他村3名駐村第一書記集中流轉沈月明的7畝耕地,充分利用養殖肉羊肉雞的糞便作為肥料種植朝天椒發展特色種植業,並聘用沈月明為田間管理員,有了產業項目支撐,沈月明的底氣足了,脫貧的步子也邁開了。
「從2017年我們駐村工作隊入村以來,對沈月明一家從政策、資金、產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幫扶。他們一家人也非常爭氣,沒有「等靠要」的思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駐村工作隊看到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們心裡也很高興。」什拉壕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王玉告訴記者。
經過駐村工作隊員和社會各界三年的幫扶,沈月明家的人均純收入從剛識別時的1052元增至12755元,家庭總收入達到45379元,徹底擺脫貧困。近期,沈月明打算利用產業保本分紅資金重新建設羊舍一處,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也在積極幫助他辦理政府貼息貸款。
「我們家的日子變好了,我的身體也在慢慢恢復。接下來還想再買一些肉羊肉雞來增加收入,努力讓我們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沈月明說。
託克託縣融媒體中心 文/呂媛 攝/趙力強
原標題:《【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沈月明:歷經風雨見彩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